第58章:第一次当老师58(1 / 2)

性格培养,树立三观很重要。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上辈子张小乙只当过教练,对于如何教书育人,他现在也是摸索着前进。

并且教徒这种事儿,还不能依靠系统。

因为就算系统可以生成“老师”技能,就算把“老师”技能提升到孔孟级别,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孔子他老人家弟子三千,他给弟子们传播的是自己的思想。

而修仙教徒,张小乙打算传播道家思想。

而思想这种东西,每个人接收到的,理解到的都不一样。

就像“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有的人理解成上午明白道理,晚上死去都可以。

可我就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早上知道你家的路,晚上就能去你家弄死你,也并无不可啊。

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张雪峰老师说过,有的人写作文,看到两个残疾人相互搀扶行走的图片,明明是写团结合作的,不一样有人写成搞基的嘛。

所以,语文这一学科,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就不该有标准答案。

孟子要是没有自己的思想融入,他也成不了孟子,只会成为孔子的影子。

所以,张小乙对于自己这个大徒弟,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干劲。

《三清神诀》这门修真功法,只是入门练气法诀,是这段时间张小乙琢磨出来的三清派入门功法。

特点就是吸收灵气平稳,转化法力温和,好修炼,入门快,但这种功法,注定上限不会特别高。

之前说,一个猴儿一个栓法,所以在彻底了解徒弟该怎么修行之前,张小乙不可能让他直接修炼阴阳无极功。

阴阳无极功适合自己,因为自己走阴阳之道。

这孩子未来适合什么样的道路还有待发掘,以后看他适合往哪个方向修行之后,再重新给他创造主修法诀。

晚上,晚饭过后,刚入三清派,对一切都很陌生的赵云生独自住在宽敞的宿舍内。

宿舍很大,这是张小乙上次下山下山收徒之前建的。

本以为会门庭若市,下山就能收十几个小徒弟,所以特意建了这么个大个屋子。

谁知道遇见这么档子事儿。

赵云生满脑袋汗,虽然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了,但他依旧坚持着没有入睡。

他想起之前哥哥说过的话,修仙要坚持不懈,要一往直前。

从师父传给自己《三清神诀》到现在,一整天都没有感受到灵气。

所以赵云生咬着牙坚持,一定要将三清神诀运行一个周天,成功凝聚出法力后再睡觉。

小孩儿很是倔强。

从小就被父母,以及家里亲戚灌输哥哥最棒,最厉害,最争气的。

即使他三岁识字,五岁念书,表现的多么乖巧懂事,也依旧无法得到像哥哥那样的赞扬。

赵云生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那就是超过哥哥,让自己也能光宗耀祖!

他记得哥哥说过,他是足足用了三天三夜,不吃不睡,才成功将功法运行一个周天,凝聚出法力的。

赵云生知道自己天赋不如哥哥,所以要付出比哥哥更多的努力才行。

赵云生盘膝而坐,面前摆放着那本《道德经》。

师父说,这是三清派第一道经,是自己未来学习的主要道经。

不但要读懂,还要理解,感悟。

赵云生不知道修仙还有读经书这样的规矩只是三清派独有,他更没意识到自己到底进入了怎样一家门派。

他只是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师父失望。

晚上师父亲自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为了庆祝自己入门,并且还说要给自己亲手做三清派的仙袍。

第一次被如此重视的赵云生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一定要争口气!

尤其是他对张小乙的感官,一瞬间甚至有了一种父亲的感觉。

他感受到了师父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亲自做仙袍,那可是亲自做!

虽然他年纪小,但他也知道,就连哥哥那样的仙袍都不是他师父亲手做的。

我的师父亲手给我做仙袍,这一点,我就比哥哥强!

士为知己者死,不外如是。

他哪知道,三清派的衣服都是张小乙亲力亲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