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海岛幸福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270节(1 / 2)

  花芽照着他屁股蹬过去,王天柱后脑勺长了眼睛,轻巧地躲了过去。还笑话花芽:“每次都是这一招,腻不腻歪。”

  翠翠还等在门外,花芽不跟他闹,拿好书走到门口给翠翠。

  “这书你回去记得看一看。走路的时候这样拿好了,别倒着拿。”花芽笑着说:“喏,这里还有一包鱼片,你拿回去给你妈和你姥吃。带点甜滋味,干吃或是泡稀饭都成。”

  翠翠问花芽:“你什么时候回去?”

  花芽说:“我初三就往北京去,十五从北京走。”

  翠翠说:“那初三我过来给你送点东西,你记得拿。”

  花芽点头答应下来。

  等翠翠走后,顾听澜从堂屋出来,跟花芽说:“是个有性子的好姑娘。”

  花芽说:“当然啦,小时候我俩玩的最好。就是他爸是个臭酒鬼,人见人烦,动不动就耍酒疯。不是掀桌子就是踹门,还老是骂翠翠。翠翠小时候总想着背着包裹沿着铁路上北京,找总理告她爸的状呢。”

  顾听澜说:“真是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你跟翠翠都了不得。不,你比她还了不得,你是真走了,一走就是上千里。”

  花芽伸手往他坚硬的胸膛上戳了戳说:“所以你更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嗜酒。那不是个好东西。”

  顾听澜从善如流地说:“我过来的确喝过两顿酒,也都是咱爸让喝的。你看我在部队里头,谁让我喝酒我喝了没有。我不是跟你吹牛,上个月到北京授衔,他们在大礼堂开宴会,让我喝什么红酒洋酒诶克斯欧,我连正眼都没给。就端着豆汁喝呢。”

  “你们咋还能喝洋酒呢。”花芽瞪着眼睛说:“那可是□□喜欢的玩意。”

  顾听澜也学着她瞪着眼睛说:“咱们领袖可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有干部把这句话往深处推开说‘凡是能打倒敌人的就是我们的朋友’,这诶克斯欧放倒过数不清的敌人,它是咱们这一边的朋友,咱们喝它是绝对的立场正确。”

  “你咋不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呢?”花芽嘴一撇说:“反正我看你心里是有数的,自己把握好肚量就行。”

  顾听澜听到张凤英喊林回放桌子准备吃饭,大手往小妻子头上拍了拍说:“你放心,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我都不会跟翠翠爸一个样。喝酒误事,再说,你男人过完年就是大禹岛的一把手,必须二十四小时保持头脑清醒,回去以后,绝对滴酒不沾。”

  顾听澜但凡在花芽面前表过态,就没有失言过。花芽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笑了笑说:“我当然相信你,必要时候喝点酒喝点。走吧,咱们吃饭。今天轮到咱们刷碗了。”

  他们坐在饭桌上,小瑶瑶面前摆着一个小碟,小碟里有鸡蛋黄和胡萝卜条。她现在可以少量的吃点这些东西。花芽打算抱着她,等她吃完自己再吃饭。

  顾听澜怎么能让花芽饿肚子,把小瑶瑶抱在自己怀里,给她擦干净小手让她自己抓东西往嘴巴里喂着吃。锻炼她咀嚼和动手能力。

  花芽干脆端起碗,开始顾听澜一口她一口的喂饭动作。反正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她这样也都见怪不怪。

  林向阳看他们小夫妻感情好,一高兴又拉着大儿子和大女婿喝了两杯。

  他主要是看他们喝,他还在恢复期,一点酒不能喝。

  好在他也不馋,就是主动给大儿子和大女婿倒酒,见他们喝他就高兴。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怪毛病。

  顾听澜抱着小瑶瑶躲过一劫,林八一和周凯齐俩人各喝了二两也就不喝了。

  小酌怡情,林向阳见他们点到为止也不继续劝。自己大口吃着白米饭,就着肉汤泡饭,香的不得了。

  腊月转眼就过。

  除夕晚上,林向阳住的小院里放了一整晚的炮竹。

  周凯齐在屋子里头给过来讨春联的老乡们写春联。

  花芽坐在炕头上跟着大家一起守夜,困得当啷着脑袋瓜。

  顾听澜用手心托着她的下巴,被林向阳看到,将他们夫妻撵回到老瓦房睡觉。

  大年初一。

  林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家家户户都贴着周凯齐写的春联。

  要说周凯齐是真的有才华,这么多户人家,春联上的吉祥话就没重复过。还换着不同的毛笔字写,写的又漂亮又潇洒,比外面卖的都好看。

  他写完春联,又给家里写“福”、写“吉祥”、写“如意”。家里窗户门还有墙上贴满红窗花。

  村子里的孩子们挨家挨户的拜年,走到林家最开心。

  原因无他,难得回来一趟的花芽,身为已婚已育在村里也算有了点辈分的她,在堂屋里支着靠背竹椅子,翘着二郎腿,斥巨资五元,换成五十张一角钱,来一个拜年的孩子,给一角钱。

  顾听澜坐在她旁边的矮凳上,也没个靠背,双膝并拢,像个规规矩矩的外来媳妇,来一个孩子给发两颗水果硬糖。

  要是遇上拜年吉祥话说的好的孩子,他还多给一颗。要是有眼力见祝他们白头偕老的,那就是一大把糖。

  孩子们欢欢喜喜的来,欢欢喜喜的走。一天到晚没消停过。

  张凤英在后面给顾听澜端杯热茶来,笑道:“今年过年村子里可算不缺糖吃了。往年孩子们兜里能有一颗两颗都算多的。有的人家就把冰糖给他们当果糖吃,就这样冰糖也不是时时刻刻能吃到的。”

  前面一拨孩子刚走,就来了一批隔壁李家村唱花会的。

  他们拿着大鼓、二胡、铜锣,挨家挨户的在院子里唱“跑旱船”。

  这些唱花会的演员都是农民,趁着过春节,给家里整点小零钱花花。

  有的人家给个两角伍角,他们笑纳。给个一斤二斤的苞米碴,他们也笑纳。遇上大方些的人家,像是林向阳家中,花芽把手里的角钱一人给出去几张,林向阳又拿半包别人没抽完的红双喜分给他们。

  家里没有抽烟的人,给出去也不心疼。得了这么些好东西,唱花会的人十足的花着力气表演。

  唱花会的最会识人,知道这一家门头虽然不大,给钱给物却是大方的。于是把乐器伴奏敲打的更大声,引来孩子们在前后簇拥着。

  他们一连演了两出引人发笑的滑稽剧目,林八一陪着方圆看个新鲜,掏了一元钱,等他们耍完将他们客气送走。

  他们前脚走,别的村子唱花会的又来了。后脚别的村走了,林家村唱花会的也来了。

  林家村的演员比别的村子要年轻,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嗓子唱起来挺透亮的。一套敲锣打鼓的剧目下来,大家嬉笑着给钱给东西,把同村的老乡好生生的送走。

  这些唱花会的经常附近几个村子走完,背上包里都是沉甸甸的东西。遇上今年这样的好年节,大约整个冬日里都不愁吃喝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