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孤城不倾69(2 / 2)

固然这次入侵自己国土是因为与袁术有着承诺的结盟,但何尝不是吴国想要趁机试探一下荆国的实力。

经此一战,想必吴国已经探知了荆国位于南方的实力,江陵一带有着自己在一般人是难以攻破的,但是其他的地方就不好说了,若是孙策率军绕道去偷袭夷陵就不好说了,等等!夷陵?糟了!(PS:夷陵为今YC市所在地)

想到这里,霍峻一脸的惊愕,马上脑海里想到了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夷陵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东连远安、当阳,西邻秭归、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

若是被孙策大军攻占此城,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国都襄阳,向西可以直接攻略巴蜀,东边则是自己的前言重镇江陵,战略地理位置可以说是仅次于江陵。

越想越可怕,霍峻也不练武了,赶紧的收了武艺,直接派人去通知夷陵城严密监察孙策大军的动向。

。。。。。。。。。。。

夷陵城,春风的凉意,吹在守城将士们的脸上,却是没有人感觉到,因为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守城大军仅仅只有一万,而看城下敌军最少两万以上。

城墙之上,傅巽手按宝剑作为守将正在城头之上看着铺天盖地的而来的吴国大军先锋太史慈率领的两万大军。

(PS:傅巽(xùn),字公悌,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汉魏时期北地傅氏家族成员,被封为关内侯,傅睿之子,傅允(一作充)之兄,傅嘏的伯父。

傅巽生于东汉末年的官僚家庭,在政治、建安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曾任尚书郎,建安中期为东曹掾,客居荆州,因劝说刘琮投降有功,赐爵关内侯,魏文帝黄初年间选为侍中,后任尚书。

傅巽著述有《槐树赋》《蚊赋》《七诲》等。)

只见太史慈手持重约八十九斤的青龙天灵刀,骑着白玉龙驹,身穿锁子甲,威风凛凛的位于城七章守城名将下。

高声的喊道:“城上的守军听着,吾乃东莱太史慈来是也,识相的快快出城投降!可免尔等一死,否则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傅巽听后,冷笑的一声。

大声的回应到:“吴国鼠辈,趁我荆国大军主力应对伪帝之时,侵入我国已经失了大义,本将早已经得知了霍将军书信,让我注意你们随时偷袭。

如今看来,贼心不死,你们果然来了,这座城池本将早就做好了足够的安排,若是有本事,你们就直接攻城,且看你们能否拿下!”

太史慈听后,就知道这座城池也是做了准备了,不好轻易攻打,前来的时候孙策已经交代过,能打就拿下,若是不能做做样子之后就直接撤军即可,毕竟这只是第一次的试探罢了,以后还有机会。

见状于是佯装大怒,说道:“冥顽不灵,既然尔等找死,那就不要怪我,传令,攻城!”

随后两万大军也列阵开始攻城了,俗话说的好人一满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两万大军,不过这次仅仅只是试探性进攻,太史慈只出动了两只千人队,一队是刀盾兵,一队为弓箭兵。

刀盾兵作为攻城主力,伤亡肯定是要大一些的,弓箭兵是在后方压制城头上荆军弓箭手的,但自古以来攻城一方损失都是非常重的。

很少有一换一的存在,一般都是一换二,一换三甚至厉害一点的换十个都有的,这就是兵法上攻城篇所说的倍而攻之!

很快双方开始了短兵交接,仅仅靠近城墙千人队就已经损失了上百人,然后利用云梯开始攻城,城墙上的荆军也通过将军傅巽的宣传之下,也知道这一场战斗只是吴国的一次试探,若是事不可为他们自然会退去的,所以都非常卖力的击杀吴国士兵。

至于这一点,傅巽当然是为了鼓舞士气才说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这是歪打正着了,因为吴国军队不会拼命攻击的事实,是他通过了解到孙策并未死命进攻江陵城推算出来的,可见他还是有一定能力。

最终这一战,吴国丢下三百余具尸体撤退了,而守城的荆国大军仅仅创造出了百余人受伤,五十余人阵亡的代价,战损比例直接达到了1比2!

一将功成万骨枯,往往一个将军的成名之路伴随着的就是无数士兵们的生命,仅仅只是一个试探就损失了如此多的人,也不知道有几家百姓披麻戴孝了。

整个江陵、夷陵防线被霍峻守的水泄不通,无奈之下吴国大军按照孙策的意思撤军,退回了巴丘县大营进行休整,虽然军中众将均不解其意,但这几年孙策在军中的绝对威信导致了他拥有者绝对的话语权,所以纷纷照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