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吴王孙坚59(2 / 2)

杨弘:“既然如此,若无其余事宜,还请大王拭目以待。”

孙坚:“好,杨大人且先回去吧,事情我答应了,只是结盟书信一事就不必了,等你们度过了此次灭国之危后再来与孤补上结盟礼仪。”

杨弘知道现在是最好的结果了,自家主公篡汉自立吸引了诸侯围攻,名声已经极差了,若非还有着自身实力强大,加上北方冀州袁绍的存在,恐怕自己还未见到孙坚就会被杀了。

于是说道:“好,一言为定。”

说完之后,就毫不犹豫的径直离开了吴王宫殿,待杨弘离开之后,大殿内却是不安静了。

孙策手持笏板出列道:“儿臣愿率大军为父王开疆拓土。”

话音一落,孙权却是表达的反对的意见,这会儿颇有江东鼠辈的感觉。

也手持笏板出列道:“大哥这一年多来年年征战已经疲劳不堪,军队更是需要休养生息,此次那袁术派遣使者前来所言之事儿臣以为东西可收,但不可真的出兵攻伐荆国,可以做出声势来策应那袁术即可。”

此言虽然有些无耻,但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不过孙坚何许人也?

是一个为数不多的三国本土的豪杰之士,是断然不可能同意的,想也不想的说道:“那岂不是失信于袁术了?我们岂能做出如此小人行径!此言绝对不可实施,不妥不妥!”

话音一落,又有一位文臣手持笏板出列道:“启禀大王,臣以为那袁术篡汉自立,料定不定不能撑过此次诸侯围剿,就算能撑的过去起地盘的实力也会大大缩水很多,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被迫取消帝号,苟活尚且难以自保,何必在意失信于袁术?

且二公子也说过,我们可以率军出战,但不必使用全力,试探进攻即可,这样一来能获得粮草又可以不失信于人。”

说完后,就退到了一边,孙坚看过去,原来是手下的孙策军中的军师桓阶,这人素有大才一番言论让众人深以为然。

没错这位大佬是正史上求见刘表要回孙坚遗体的真正人物,并非演义里面八岁的孙权上前要回的。

试想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就算是再有才怎么可能见得到刘表而说服他,毕竟刘表虽然宽厚仁慈,但他又不是傻子,岂会任由你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说服?不然怎么说《三国演义》是演义呢!

孙坚:“原来是伯绪(桓阶字)啊,既然如此就依你之言吧,至于率军攻伐荆国,做做样子即可,试试他们的实力再做决定,孙策听令!”

孙策手持笏板出列道:“儿臣在!”

孙坚:“着你整军备战,待袁术那边的消息传来之后不用等孤的命令,直接率军试探荆国的实力,若是其强大,待打完之后立刻撤回,若是不堪一击那就趁机给我拿下荆国!”

孙策:“诺,儿臣遵命!”

孙坚:“好,策儿不愧是我国第一勇将,必然不会弱于那李元霸、项羽、杨戬、袁洪等人,散朝,都各自下去准备吧。”

因为是以武立国,孙坚本人也是一位超级武将,虽然建立吴国但他不喜欢使用太监,见不得这种身体缺失之人,而且内宫之内有着吴夫人主持他放心的很。

虽然孙坚等人的做事行为与小人鼠辈没有两样,但孙坚、孙策这一代人都还是拥有着豪杰之气的,不然也收服不了荆南四郡的一些本土豪强。

这次虽然行为有些不妥,但谁让袁术自己作死呢,这也就怪不到孙坚的头上。

想占便宜又想白拿好处一次还好,若是多了那会让他们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因为这个世界的真正英豪可不止曹操、刘备二人了,所以孙坚才会在后面加上一句,若是荆国不堪一击就直接拿下的话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