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动(2 / 2)

剩下的路程,兮内心犹如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一种怪异的气氛瞬间围绕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俩人在余下的路程都没有再交谈过。这种压抑的气氛直至俩人进入了教室。

最让女孩开心的是,在下雨天,和男孩一起撑伞站在渡船上彼此静静的站着,女孩最喜欢的交响乐可以分享给男孩。摇船的爷爷是个总是沉默不语的人。还有初夏时的路上,很多槐树花,野草花,都在盛开着。一路芬芳伴随着,和暗恋的男孩一起路过。女孩觉得那样的时刻,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那份悸动那份窃喜溢出了兮的身心。

父亲和母亲又吵架了,这次似乎吵的很厉害,父亲气的摔坏了家里一些碗筷。摔门而去,连着几天都没有回家。母亲大声的吵闹着,大骂着,尔后见到男人离家,开始大声的哭泣。一段时间后,母亲又病发了,嘴里一直碎碎叨叨的,兮也听不清母亲说的什么。母亲在嘟囔时的表情,兮在成年后都会清晰的忆起。母亲的眼神很奇怪,呆滞空洞带着些冷漠,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每逢这个时候,看着母亲,兮是有些恐惧的。姐弟四个,见多了母亲这个样子,都是可以视而不见的。

很多时候,兮也是烦恼着的,父母亲的吵架,母亲的大声辱骂,父亲的摔门而去。家里总是没有婶婶家干净,什么东西都是乱堆在一起的。母亲还总是让兮做着不愿意干的活计。每次兮的反抗只会让母亲变的更加大声的呵斥。

一年的农忙季节到了,那个时候都大人用稻子放些药水,专门腾出一块地方,放层塑料薄膜纸铺上,尔后撒入稻子,上面用竹条支撑着,外面再放层塑料薄膜纸封着。气温升太高的时候就掀起塑料薄膜纸,夜间温度降低时,提前又封好,直至秧苗出来。母亲每次插秧苗的时候都会喊上姐弟四个。兮不反对插秧苗,却对每次光脚光腿入田埂很是讨厌恐惧。总是有很多的蚂蟥在田地里横行。每次兮的不愿意都被母亲呵斥成不想干活。有的时候,兮也只能顺从母亲的意思,光脚踩入田地里。每当这个时候,女孩都是提心吊胆,眼睛总是盯住身边的泥水里,好像能一眼就能看见蚂蟥是否存在。大人们总是有说有笑的干着农活。这时候兮总是想“秧为什么一定要插水里呢。”

等到过一段日子,秧苗长大了,需要重新拔起,移送到更大的田埂上,再次插入有水的田地里。每每都是父亲挑着半大的秧走进田埂。母亲和孩子们在秧苗池里,一颗一颗的拔着,两只手同时拔起,手满后,一起用泡过水的稻草绑好放入水面上,等着父亲过了拿走。很多时候都会在水池里干会活就发呆。望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秧,兮就会叹气。每每俩只手握疼后,更着站着或坐在高脚凳上发愁发呆。可田地随时涌出的蚂蟥又让兮非常的惧怕。

父母亲也知道,孩子们是不太愿意干农活的。总是过段时间就让姐弟们休息,或者直接回家。第二天就到大田里插秧。一块大田大概是一亩地的大小。每每到这个插秧,兮就觉得时间更难熬。总是弯腰,大拇指带着秧一起插进淤泥里,时间久点,手指的疼痛,腰的酸痛,让兮总是流出泪。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就笑开了颜,带着宠溺带着心疼,却又无可奈何的让兮回到岸上,结束了插秧。其实父母也不是非要孩子们干农活。每次孩子们都将秧插的横七竖八的,一团乱,有的时候插的一片,第二天全都飘上了水面。只是想让孩子们体验下生活的不易罢了。很多时候母亲会对兮说

“是干活好,还是读书好呀?“

“当然是读书好了。”

“那以后要认认真真的呀,你看干体力活多辛苦呀。要时刻记着。”

这个时候兮总是默默的看着母亲,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俩个姐姐都辍学了,都干体力活挣钱去了,暑假期间,家务活就都落在了兮身上。那个时候的夏季,大人都穿着长衣长裤。孩子们也是这样,只有男孩光着身子。穿着大花裤衩。每天的衣服都是成堆着的。从开始的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到后面一个小时,俩个小时才完成。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已经安装了自来水了。可是漂洗衣服的时候还是要都河岸边的。毕竟自来水不是免费的。洗衣服时候的满盆的洗衣粉的泡沫总是让兮爱不释手。能盘玩好长时间才放手。父母亲和姐姐们都是早出晚归,午饭只能兮和弟弟自理。那个时候的夏天的伙食总是瓜果蔬菜。夏天的蔬菜品种还是很丰富的。农村里也不缺自家种的蔬菜。在那个年代,这都是山珍海味。每次都吃的不亦乐乎。吃过午饭,弟弟和伙伴们到河里泡澡。傍晚的时候再去钓鱼,于是晚上的伙食就丰富了起来。那个时候的河水是清澈的,河里总是有钓不完的鱼,有大有小。有时候心血来潮的兮也会和弟弟一起钓鱼。每次也是满载而归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