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高杰34(1 / 2)

崇祯十年,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崇祯十一年,满清从青口山、墙子岭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对。崇祯和战不定,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清兵撤退后,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李自成在山中得以喘息。冬天,李驻扎在富水关南的生龙寨,并娶妻生子。

崇祯十二年,果然如同陈曦所言,张献忠在谷城再次反叛明廷,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脱离了围困。

河南起义时,李自成结识李岩红娘子夫妇。

李岩在家乡素有贤名,得见李自成。一见之下,二人洽谈的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李岩随即参加了起义军,成为了李自成身边重要的谋士。

明官军大举镇压起义军,李岩用分兵突围之计,突破了官兵的围剿。

一支突围的起义军被明军一路追击,直到过了山东省到辽东区。

这支农民起义军也只剩下两百余人,只能做起了流寇,一路烧杀抢劫百姓。

马三依照陈曦之计,将八辆马车内总共藏入40余人,个个穿盔戴甲,手持连弩火铳,慢腾腾行驶在各个村庄,等候着流寇的现身。

“小的打探看清楚了,确实是八辆运载商货的马车,只有十余人在押送。”一哨探回答。

“嗯。集合兄弟们,全员准备出发。这单打下来,估计能吃好久了,哈哈哈…”

所有流寇几个完毕,朝着马车的方向追去。

“禀报千总,发现流寇踪迹。”

“嗯?有多少人?”将领问道。

“大约两百人。”士兵回复道。

“传令下去全军追击,绝不能再放跑了。”

“站住,停下马车!”十几名彪形大汉突然骑马拦住了车队的前进路线。

马三身穿盔甲,坐在马车上,眯着双眼。

四周一下子出现了百余名流寇,把马车全部团团围住。

“放箭!”一名流寇大声喊道。

嗖嗖嗖……

虽然急箭如雨般,但对马上之人伤害并不大。

“全体出击!”马三从马车上跳出来藏于马车后方为掩护喊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