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左光先(2 / 2)

“恭敬不如从命!侄儿拜见叔父!”

“哈哈哈。不必多礼,坐。”

左光先望着陈曦:

“听闻你的事迹,斩首土匪头子和用的火攻之计全歼土匪,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的诗文我也看,文笔优美,寓意深刻,确是好诗。果真是文武双全。”

陈曦慌忙站起身来:

“叔父过誉了,侄儿愧不敢当。”

左光先罢了罢手,示意陈曦坐下。

“当得当得。”

少顷,下人通知宴席备好,可以用膳了。

酒过三巡,岳安又是头昏脑胀,不过他二人也都差不多。

“唉!你说说看,为啥咱们的野战那么差,明明咱们有火器,却不是怎的,竟然打不死。女真骑兵都不惧怕咱大明朝火器,有些女真人被多次射中,却安然无恙,还有一个士兵的头盔接缝处被枪弹击中,但他的脑袋却安然无恙,也不知为何怎会有这么多残缺次品。”

左光先对着陈曦说道,一脸的无奈。

陈曦听闻,摇了摇头:

“人祸也,不足为奇。”

“哦?愿闻其详!”

陈曦舔了舔嘴唇说道:

“叔父。我大明跟满清对战已久,从来都是胜少负多。即便这稀少的胜利,也是依靠城池的反击而取得的胜利,野战几乎没有,对付满清的骑兵竟然束手无策。刚才叔父提到火器,却不知这火器无法控制骑兵,在于火器质量但归根到底在于咱们明朝的制度也。”

左光先震惊:

“此话怎讲?”

陈曦看向左光先说道:

“我大明并不是造不出优良的火器,而是由于愚蠢落后的制度,导致工匠不愿将上等的火器交给咱们朝廷,由此出现了一等品外销、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上交政府的窘境。”

陈曦顿了顿,又说道:

“大明工匠上交火器只相当于抵消赋税的一种方式,朝廷并没有按市场价予以购置,因此导致工匠们总是将最差的残次品交给朝廷,朝廷既想得到优良的火器,又想不付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再加上大小官员的层层盘剥,最后落到官兵手里的火器质量能不堪忧吗!”

左光先盯着陈曦,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陈曦说的是实情,他震惊的是,为何陈曦小小年纪,看待问题如此的透彻明了。

“那,那此等问题如何解决?”

“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陈曦回答。

“这,这难呀!”说罢左光先摇了摇头。

“叔父,鸟铳的威力远胜于传统的弓箭和三眼铳,但是北方边军实在太懒惰,始终不愿更新换代,改用更为先进的鸟铳。须知,观念太保守导致的换代困难,影响的是大明朝的安危啊!”

“这……”左光先无话可说,陈曦说的都是事实。

“除了部分军队观念的保守,朝中的大臣们也在百般阻挠,有大臣认为“火器不过奇技淫巧,认为汉朝唐朝没有火器也能击败蛮夷,为什么他们就能,我们就不能?此等眼界的大臣,如何能富强国家?他们除了吸取大明的精血之外,又有什么贡献呢!”

“这……贤侄所言极是啊。”左光先也是无奈。

“腐败低效的制度、保守落后的观念再加一批不学无术的将领,终究使得明朝引进火器带来的技术优势化为乌有。实在是可悲可叹。”陈曦也是说的满脸愁容。

左光先心里十分赞成陈曦:

“贤侄,有大才啊。唉,实不相瞒,对于咱大明的将来,本官真的是……”

“叔父勿哀,有些事咱们真的无法改变。”

三人本是高高兴兴的一场宴席,最后个个都是心情惆怅的散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