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收复郭淮66(1 / 2)

热血洒天地,消融了华夏百年的积弱寒冰;忠骨奠为基,填补了九州横亘的深渊疮痍。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刘和等人返回平城之时,已是夜幕低垂,面对百姓们的夹道欢迎,在抵达城门后,刘和命令三军战士下马步行,避免惊扰城中百姓。

刘和率先下马,步行入城,三军将士们也紧随其后,跟着主将,起身下马,一气呵成,手牵缰绳,一步一步,紧跟其后,缓缓向城中迈进。

县府内,县令汪开设宴款待刘和众人,想感激刘和的救助之情,却被刘和直接拒绝,一场持久性的大战,使人鞍马劳顿,力尽筋疲。

亦是天色渐晚,刘和等人告别县令汪开,前往客厅简单就膳后,便各自回房歇息了。

黎明的曙光带来了温暖,初冬时节,早晨的窗外已是冰露成霜,身处温室的刘和,放弃了暖和的床榻,坚持晨起习剑,在感受到沙场奋战后的刘和,越发感到武艺的重要性。

“咦,奉孝,今日真是怪诞离奇,你竟然比我起的还早”,刘和惊奇的说道。

“子瑾,我每日练习太极,发现身子骨硬朗后,美酒是越喝越香,为了我的醇浆佳丽,区区晨起又算得了什么”,郭嘉得瑟的说道。

两人冒着天寒地冻,享受着大汗淋漓,以坚韧的毅力锻炼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一呼一吸之间于闻触着空气中的清新,感受着生命力的脉动,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体力的大量消耗,确实能够使人食欲大振,刘和与郭嘉一番晨练之后,已是饥肠辘辘,径直走向客厅就膳去了。

也就在此时,赵云与郭淮两人从强阴县返回平城,赶来客厅拜见刘和。

“少主,我与郭公子成功收复雁北之地,且在强阴县发现夫於罗俘获了河内太守张杨,也一并带了回来,命人关押在县衙牢房内”,赵云拱手说道。

“好,子龙幸苦了,雁北边境之地安定下来,你与伯济功不可没,此番鞍马劳顿,饥寒交迫,实属艰辛,你俩快快坐下一起就膳吧”,刘和喜笑着说道。

“刘太守,夫於罗那贼子呢,我要再去详细盘问,我父之仇不清不明,身为人子,使其蒙冤昭雪,岂不是愧对父母养育之恩”,郭淮悲愤的说道。

“伯济勿恼,匈奴人愚昧寡智,性情耿直,想必夫於罗所言非虚,伯济智勇双全,不妨平心静气,沉思默想,这雁门郡边境之地,龙蛇混杂,匈奴人能深入腹地折返,认真思索思索,会有谁不想让郭太守上任呢”,刘和皱眉说道。

“是世族,边疆地区远离畿辅,定是这些世家大族为了中饱私囊,欺公罔法,与异族同流合污,杀害了我父,避免大权旁落,干扰他们的蝇营狗苟,可恨,真是可恨至极”。

郭淮还是个少不经事的青年,此番遭遇丧父之痛,有些失去理智,在刘和的点拨下,恍然大悟,一脸茫然若失,恼怒的说道。

“伯济,你出身太原五大世家,祖上名门望族,当争取功名权势,替父报仇,现如今大汉基业,风雨飘摇,豪强争霸,我幽州身为汉室宗亲,振兴祖业,当属我辈之大任。

我刘和虽不才,且愿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除贼安邦,中兴大汉,不知伯济可愿助我,你我年龄相仿,正是投身报效家国之时,可愿与我以幽并两州为基业,光复大汉中兴,建立不世之功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