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会战白登64(1 / 2)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青春少年要心怀为国为民的情怀与忧国忧民的志向,以有限力量创造不朽成就。

中军营帐内,三人正在讨论破敌之策,随着刘和等人的前来,郭淮迎了上去。

“刘太守,这位是平城县令汪开大人,这位是县尉柯山将军”。

郭淮替刘和介绍相识,并引众人帐内入座。

“汪大人,这些匈奴现在是什么情况,可否与我等详细说说”,刘和拱手询问道。

“刘太守,自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后,大汉边疆休战,双方进入和平期,中平五年(188年),先帝多次征调南匈奴蛮兵入关镇压起义军,引起匈奴王廷不满,害怕导致灭族,于是内部叛乱,杀死单于羌渠,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

羌渠单于之子夫於罗身处大汉,也自立为单于,并请求朝廷发兵复国,正赶上先帝病危,后天下大乱,夫於罗伙同黄巾余党叛乱,进攻幽州、并州郡县,幸得各地群雄镇压,方未酿成大祸。

中平六年(189年),须卜骨都侯病逝,南匈奴国遂空缺单于之位,由老王代理国政,这夫於罗本依附袁绍、张杨讨董,屯兵河内漳水,后引兵叛离,被袁绍手下大将麹义击败,那夫於罗劫持张杨逃到黎阳,打败了度辽将军耿祉,势力又壮大起来。

邺城被袁绍接手后,夫於罗沿着太行山脉逃窜到雁门郡,意图攻占平城,作为根基地,北上夺回南匈奴王位”。

平城太守汪开详细的讲解说道。

“刘太守,我父亲被朝廷任命为雁门太守,自太原赶赴雁门途中,被匈奴兵追杀,我怀疑就是夫於罗暗中所为,所以率领父亲旧部来到燕北抵抗匈奴入侵,以报父仇,恳请刘太守助我一臂之力”,郭淮悲愤的说道。

“我乃刘太尉之子,亦是汉室宗亲,岂能坐视异族占取疆土,况且我父身为大司马,受朝廷重任,监管边境地区,震慑北域异族,我受命前来,驱逐匈奴出境,自当义不容辞”,刘和坚定的说道。

营帐中间,摆放着沙盘地势,众人环靠其中,结合大汉边疆地图,相互商量歼敌之策。

“子瑾,匈奴部队作战灵活,机动性强,难以与之交战,依仗善于长途奔袭,出没无常,常常扰我大汉边境,此次须将匈奴前后围堵,来个瓮中捉鳖。

平城北部平原辽阔,适合骑兵作战,黑白骑兵锋锐利,若战于平原腹地,如狼入羊群,能减少最小伤亡。

如今我们与夫於罗兵马旗鼓相当,异族少智,只懂得人海战术配合,我们可与并州合兵一处,派赵云率领白骑绕路提前埋伏阴山脚下,派陈到率领黑骑作为正面先锋,我们以雷霆之势驱逐至阴山北侧,前后夹击之下,定能生擒夫於罗”。

郭嘉看着手中的地图,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