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求贤纳士54(1 /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历史兴替,明人生得失,真正的智者懂得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敢于借助外界和他者的反馈,客观理性评断事物本身。

当刘和听到田丰愿意前往幽州效力,如愿以偿招揽到冀州大才,心中有些洋洋得意,连忙端起酒樽敬向田丰,喜笑颜开的说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年少轻浮,有元皓先生淳淳告诫,相信幽州定能厚积薄发”。

田丰也急忙拿起面前的酒樽与刘和碰杯,两人一饮而尽,惺惺相惜,君臣契合。

醇酒愈香,悲时能忘忧,喜时可助兴,从古至今,酒被人类赋予太多情绪,这些情绪组成了故事,这些故事就是人生,于是,酒文化,不只是喝酒,更是在讲述生活。

屋外大雪纷纷,冰寒刺骨,美酒佳酿入腹,面红耳热,在微醉微醺之间,酒尽席散,夜幕降临,白雪皑皑,寂静安祥,灯火万家,刘和与典韦留宿于田府,三人端坐客厅,享用浓茶解酒。

“元皓,幽州地广人稀,贤者能士匮乏,还望为我推贤荐能,让为我大汉边疆建设成民康物阜”,刘和期待的说道。

“刘太守当初担任侍中之时,可曾听闻牵招之名,此人就是冀州安平国人士,师从车骑将军何苗长史乐隐,中平六年(189年)发生十常侍之乱,何苗、乐隐被害后,牵招冒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道遇山贼,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有情有义,便放他离去,由此声名鹊起,现在便就在安平国观津县归隐,我当时被太尉府征辟,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与乐隐同乡,巧合之下结识相交,听闻遭遇不幸,多番打听之下,方才知晓牵招这个得意门生”,田丰惋惜的说道。

“此人尊师重道,有情有义,待我回信都告别韩州牧之时,便与元皓一起亲自上门拜访”,刘和兴奋的说道。

“我与牵招也有数面之缘,到时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该会投效刘太守帐下”,田丰笑着说道。

“元皓,现在幽州占据五郡之地,向北却是贫瘠之地,长年由异族占据,向南便是冀州,这膏腴之地眼下正被袁绍与公孙瓒抢占,请问我幽州该如何蓬勃发展”,刘和惆怅的说道。

“刘太尉为政宽仁,深得幽州百姓民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蛮夷感其德化,北方异族可相安无事,南方虽幽冀同盟,但韩馥胸无大志已是苟且偷安,袁绍与公孙瓒二虎相争,必定决出一方枭雄,短时间南方暂且安定,但是将来得胜之人必定鲸吞冀州,到时候幽州必受波及,我以为当下幽州当北抚蛮夷,南和冀州,东守渔阳,可西进并州,自丁原、董卓执掌并州之后,再无雄主整合,现在一盘散沙,可缓缓而图之,趁冀州大战之际,最少要占据并州北部半洲之地,以幽并二洲包围冀州,迫使韩馥靠背幽州,待袁绍与公孙瓒决出雌雄后,武力协助韩馥,图谋冀州,如此一来占据三洲之地作为基业,争取雄霸河北,再以雷霆之势慢慢收复天下,如此便可造就大汉新生”,田丰思索着说道。

刘和听的喜不自禁,自己一直希望完全占据幽州,再谋取冀州,现在田丰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大局观指点迷津,让刘和如当头棒喝,惊喜欲狂。

“多谢元皓金玉良言,真是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那袁绍与公孙瓒相争,元皓认为谁能取胜,幽州又该如何虎口夺食”,刘和开心的询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