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明争暗斗46(1 / 2)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天下大势浩浩荡荡,惟知者勇者挺立潮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

幽州州牧府大厅内的文武群臣们议论纷纷,有忧愁的文士叹息,亦有欢喜的武将喝彩。

在这嘈杂的环境中,田畴走向厅中俯首说道:“主公,公孙瓒想和袁绍争夺冀州,为了后方稳固,特派渔阳太守邹丹前来试探,想必已是在渤海郡整兵秣马齐全,近期可能会调遣右北平郡的精锐骑兵出征冀州,此番正是良机,不管是战是和,都有可能收复渔阳郡”。

“主公,想必是驻扎在昌平的阎柔统率的两万乌丸精锐和幽州的五万雄兵让公孙瓒深深忌惮,在出兵冀州之时,企图巴结主公,避免后方起火,造成前线军心不稳,特派邹丹前来问候”,鲜于银大笑着说道。

“不错,此次确是良机,那便等公孙瓒看是何态度吧”,刘虞也满心欢喜的说道。

大厅幽州文武议事结束后,刘虞遣散众人,派仆从通知鲜于辅、田畴、刘和三人前往客厅继续议事,刘和便又拉着郭嘉前往客厅而去。

刘虞站在客厅内默默的看着墙上挂着的大汉全域地图,直到刘和等人进来,方才缓缓落座。

“哎,我大汉十三州,刘氏宗亲一度占据了五个州,但是我们这些汉室后裔却也无法阻止摇摇欲坠的大汉,只能寄托希望在子瑾这一代了”,刘虞黯然神伤的说道。

“父亲,眼下大汉已是千疮百孔,国贼篡逆,群雄并起,我们需要强大自身,才能铸就大汉的新生”,刘和叹息的说道。

“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我已是苍颜白发,这身体如风前烛,雨中灯,大汉的新生只能寄托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了,子瑾,这位先生乃是何人呢”,刘虞看着郭嘉询问道。

“父亲,这位是颍川士子郭嘉,郭奉孝,此人虽年纪轻轻,却足智多谋,乃是世上仅有的鬼才,我与奉孝一见如故,相交莫逆,特邀请前往幽州为我指点迷津,奉孝无心于仕途,方才在今日带来与父亲相识”,刘和微笑着说道。

“颍川人杰地灵,私学之风盛行,先生定是满腹经纶,胸藏锦绣,能来我幽州相助,老夫不胜感激,岂可容犬子任性,日后先生可挂职州牧府从事,便于参政议政,为幽州座上宾,做犬子良师益友,待南征北战之时,伴随先生左右求教可否”,刘虞欣喜的说道。

“刘太尉礼贤下士,嘉甚是惶恐,不敢不从”,郭嘉拱手说道。

“好好好,我幽州苦寒之地,能有诸多贤才相助,真是大汉之幸,百姓之福,现在我幽州已是文武兼济,又遇到此等良机,不知各位有何建议”,刘虞徐徐说道。

“父亲,此次不管是战是和,都必须收复渔阳郡,但我更希望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和平方式获得,毕竟幽州三军将士们久疏战场,不像公孙瓒的将士身经百战,此番也不能真正做到胜卷在握,而我们完全是输不起,不敢与公孙瓒赌胜”,刘和无奈的说道。

刘虞见几人都纷纷赞同刘和观点,也知道幽州目前状况的确如此,敌强我弱,不宜硬碰,欲擒必先故纵,付之一叹说道:“军政事宜甚多,我已是力不从心,此后军事攻防便全权交付给子瑾处理吧,我做好政治民生保障即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