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促膝长谈41(1 / 2)

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父子之情,是父亲远方的守候,等候着孩子的归来,是父亲长久的思念,是孩子离别后不尽的哀伤,更是团聚时父子无限的欢喜,父亲庆幸着孩子终于平安归来。

府内管事安排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刘和父子两人相互落座用膳。

刘虞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知道游离在外,定然饱受饥苦,不断的向刘和盘中夹菜,而刘和是吃的津津有味,难得的抛去一切烦恼,安逸的享受面前的美食,无拘无束的做个乖巧的儿子。

“父亲,你也吃点吧,孩儿已经吃饱了,好久未曾在父亲的羽翼下庇护,随心所欲的用过膳食了,有些孟浪之处,父亲可不许责备啊”,刘和摸着撑鼓鼓的肚子笑着说道。

“吾儿外面受苦了,也长大了,为父记得三年前将你留在宫中之时,方才到为父胸口身高,现如今已是比为父还要魁梧高大了”,刘虞本就是个仁善的老者,对异族都能视若子民,更何况是面前的膝下独子,看着眼睛一酸,老泪纵横的说道。

“父亲已年过花甲,多年来劳苦艰辛,为大汉为幽州鞠躬尽瘁,现在儿子已经归来了,愿为父亲分劳赴功,辅佐父亲治理好幽州”,刘和心酸的说道。

“好好好,吾儿懂事了,我听说陛下西迁长安,身边正是用人之际,为何你会这个时候返回幽州呢”,刘虞惊奇的问道。

“父亲,国贼董卓挟帝西迁,乃是为了避祸十八路诸侯聚集,现在的长安皇城已是董卓一手遮天,陛下已成为傀儡政权,所以袁绍韩馥之流妄想拥立新帝,幸亏父亲贤明,严词拒绝了,否则幽州便会成为众矢之地,我从长安经荆州,穿豫州、行兖州,过冀州方返回幽州,这一路走来,中原已是战争纷争,诸侯并起,群雄争霸,汉室已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朝廷政令已不能约束这些野心勃勃的佞臣,陛下欲想东归,重掌大权,派遣我携带密令赶赴幽州,让我通稟父亲韬光养晦,尽快养精蓄锐,待有可乘良机厚积薄发,一鼓作气进京勤王,光复大汉中兴”,刘和缓缓说道。

“哎,这些乱世贼子,世食汉禄却不思尽忠报国,与那禽兽何异,如今奸贼当道,生灵涂炭,这四百年的大汉已是危在旦夕,我辈志士仁人皆可杀贼建功,振兴汉室,治国平天下,而想要救国就必须先诛杀董卓,我已聚兵十万,本想讨伐叛臣公孙瓒,但我深受皇恩,如今陛下蒙羞,我欲亲自统帅十万甲士,直奔长安,解救陛下困境,归还故都”,刘虞义愤填膺的说道。

“父亲,万万不可鲁莽行事,我离开长安之时,陛下已对我言明,司徒王允大人与朝中的忠直大臣们已经密谋了大计,打算一举铲除董贼,眼下应是最为关键之时,不可轻举妄动,干扰王司徒良策,陛下知道父亲忠义,特在我离开时让我务必劝诫父亲戒骄戒躁,韫匵藏珠,蓄势待发等候良机”,刘和焦急的说道。

刘和记得初平三年(192年),也就是明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等人定计,将董卓诛杀,现在幽州已是危如累卵,需要专心致志对付最大的敌人公孙瓒,设法收回幽州,不可再去招惹董卓,刘和赶忙掏出密诏,借着陛下的名义劝诫父亲的愚忠。

“罢了,即然陛下身边现在已有能人志士相助,那我等便在等候些时日吧,不可乱了王司徒谋划,以免画蛇添足之举”,刘虞看了密诏后,冷静了下来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