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失所望(1 / 1)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廖化有些猝不及防,廖化惊愕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廖化回过神来,拱这手道:“参见刘大人,小民怠慢之处,还望大人海涵”。

刘和扶起廖化全神贯注的对廖化说道:“元俭,你身负一身武艺,如今朝廷危难,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然良驹尚需伯乐,我想举荐元俭前往幽州,外可扫除蛮夷,内可投报官府,不知元俭意下如何”。

“哎,某深感刘大人知遇之恩,铭感五内,但是家中老母尚在,某不忍老母受难,需侍奉左右,自古父母在不远游,忠孝实属两全,某恐怕是要辜负大人的楚囊之情,仁和厚爱了”,廖化无奈说道。

“元俭,这荆州乃四战之地,迟早战事,你可携带老夫人,一同前往幽州,上可一展抱负,下可报恩慈母呀”,刘和百感交集的说道。

“谢刘大人抬爱,家母年事已高,不能在经历一番颠簸,况且,树高千丈,落叶终归根,异乡千金,莫如故土珍。某不忍家母在这个年纪还随我流落他乡,人生无常,某只盼高堂康健,安度晚年,不敢再做其他贪念之想”。廖化拜谢道。

“哎,好吧,幽州的大门随时为元俭敞开,若是元俭日后报效国家,苦愁门路,可随时寻我代为引荐”。刘和黯然神伤,但也只能顺其自然,不能强人所难。

见廖化暂时没有投军报国之念,刘和倒也没在问了,两人闲坐着,时而谈论各方诸侯,时而聊聊家常,倒也快活。

待日正中天,刘和便向老妇人和廖化告辞,廖化打包好剩余的肉质和清洗过后的毛皮递给刘大,刘和见状,急忙推脱,要求毛皮送于老妇人,剩余肉质就放在廖化家中享用,表示自己如果还想吃,会再次登门做客。廖化无奈之下,便作罢,送刘和门口一里外告辞。

回到客栈的刘和郁闷不已,本满怀期待能够劝服廖化,结果不如人意,真是小瞧了这些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原以为自己这个蝴蝶效应能够改变些什么,结果没想到还是无能为力,一股挫败感油然而生。

刘和坐在房间里的桌子上想着,刘表虽顾及同宗室,应该不会扣留自己,但是自己怀揣着天子密令,保不准刘表下面有异心的人出卖自己行程,到时候自己无兵无将,万一成了哪位诸侯笼中的金丝雀就完犊子了,还是得隐匿身份避开官道,遂即掏出地图一个人细细的规划着目标,可从襄阳-枣阳-义阳,再从义阳走淮河水路到豫州。感觉路线可行,遂即便叫来了刘大一起参谋。

“刘大,既然确定好了路线,那我们就在两日后出发吧,你派人去打听打听下那晚的牙门将住址,我想趁着明日府衙休沐去拜访拜访”。

“诺”刘大回答完,就退出了房间,下去办事去了。

刘和想着今日劝服廖化失败,也是自己仓促了,想着这次拜访黄忠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那可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啊,令刘和兴奋不已,于是脑海中慢慢回忆历史上关于黄忠的记载。

目前黄忠大概在二十五六岁左右,此时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绝对是不安于现状,却也无奈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荆州刘表庸懦,是个大器晚成之人,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无远大抱负,所以荆州文会盛行,武人却难以出头,像黄忠出自荆州四大世家的子弟,也只是个小小的牙门将而已。另外据史书记载黄忠有一子黄叙,英年因病早逝,无后。

在古代对子嗣传承可是排在首位的,无嗣,为了延续香火,在传统宗族观念之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当一个门头如果没有子嗣维持祭祀香火,那就意味着这个门头要绝户了,就算膝下无子,也要在同宗族或其他亲属中,收养一位子女,形成亲子关系,想必,这也是黄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吧。

想着想着,刘和眼中一亮,倒也有了主意。遂即吩咐刘大去药铺备些上好的人参等补品。

内心的沉重终于驱散,刘和倒是豁然开朗了,一下午带着刘大在客栈后院打磨武艺去了,在这个战争纷乱的年代,刘和要想闯出一番事业,必须能文能武,再加上幽州地理环境上,外有异族狼贪虎视,内有强敌环伺,这更加坚定的让刘和在文韬武略及兵法谋略上孜孜不倦的学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