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偏执大佬的白月光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133节(2 / 2)

  *

  过年前,孟砚青跟着霍君宜过去了他家里,很简单的两室一厅房子,他一间卧室,他母亲一间卧室,在这个年代算是很不错的条件了。

  霍君宜的母亲是一个知识女性,一生磨难,眼睛几乎已经瞎了,不过性格很慈爱包容,对孟砚青喜欢得很,拉着她的手不放。

  可以说,这母子都是不错的人。

  不过从霍家走出来的时候,孟砚青心里多少也有些茫然。

  霍君宜显然感觉到了,问起来,她也就说了。

  她现在年纪还很小,还想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可能还想出国,未来的规划很多。

  她望着他,很认真地道:“这些打算,我应该和你提过吧,我很抱歉,但我确实不会因为什么改变。”

  但她明显感觉到,霍君宜母亲的身体并不太好,她是希望自己儿子能尽快定下来的。

  毕竟霍君宜已经二十八岁了,也不小了。

  她不可能迁就他早早结婚,而她也不太忍心让他等这么多年。

  霍君宜顿时明白了,他笑道:“没什么,我可以等,至于我妈那里,你不要太在意,她只是说说而已,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就是了,她也不会非要如何。”

  孟砚青:“好。”

  或许感觉到了孟砚青淡淡的低落感,霍君宜格外细致,还特意送她到家门口。

  和霍君宜告别后,孟砚青想着这个事,不知道怎么着,她突然就浮现一个念头。

  为什么他叫他母亲为妈,而不是叫母亲。

  虽然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叫妈,但她更习惯叫母亲啊。

  她家这样,陆家也这样,她习惯了啊!

  所以这件事很奇怪,就是说,明明别人才是符合大众习惯的,但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反而觉得别人别扭。

  当然,这种感受她永远不可能和霍君宜提,他也不会理解的。

  她其实想和陆绪章说一下的冲动,因为他能懂。

  可是她当然舍不下这个脸,他知道了,就算嘴上不说,心里肯定笑话她的。

  只能憋着了……

  *

  年前,霍君宜拎了一大摞一大摞的年货来,还特意给陆亭笈买了一件运动服做礼物。

  他过年期间要陪着他妈回乡下老家,到时候估计有些天看不到了,显然他也有些失落,不舍得离开,不过也没办法。

  孟砚青反过来安慰了他一番,约好了年后回来一起逛庙会,霍君宜这才笑了,临走前倒是说了好一番话。

  孟砚青偶尔过去饭店的柜台走动走动,看看情况。

  如今柜台的生意很好,但凡外宾来,总能有些进账,开业也没多久,销售额已经喜人,消息穿回去鸿运总部,谢敦彦自然是高兴。

  孟砚青这个代理人是他看中的,在大陆珠宝行业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她竟然把鸿运珠宝的招牌放在了首都饭店的柜台,却销售额大好,这让他信心倍增,对于他接下来的计划也大有助益。

  双方合作愉快,孟砚青未来的分成也很是可观,她心无旁骛的,自然也就踏实下来,在家潜心学习。

  这段她努力学习,又有儿子可以帮衬着一起分析问题,如此进展倒也神速,数理化三个科目她已经过了一遍。

  这时候拿了模拟高考测试题来做,不见得做得多好,倒也能及格。

  即使这样,她自己也觉得不错了。

  本来她就没想着头一年一定能考上,反正愚公移山慢慢来。

  这两天过年了,天冷得厉害,外面又闹腾,她基本不怎么出门,就闷家里,舒坦得很。

  家里白炉子烧得旺,很暖和,吃穿不用愁,她便在家闷头学习,若是累了,也懒得出门,便拿了唱片来听听音乐。

  这都是她旧年时候积攒下的,十年运动前,她从委托店和信托商行趁机买进不少,有些是别人家珍藏的,赶在那个时候特意卖出去。

  她到底年少,有恃无恐,很便宜的价格买,都是外国出品的密纹唱片,三十三转,也就一块钱一张,以后再也不可能这么便宜价格买到了。

  很快过年了,外面响起鞭炮声,空气中也弥漫着硫磺的味道,整个四九城都沉溺于过年的欢庆中。

  不过孟砚青的院子却很清净。

  过年前,陆绪章问起来她打算怎么过,其实他话里多少有那个意思,她明白,便拒绝了。

  她如今再世为人,有许多事其实不好张扬,也不好解释。

  一旦重新跟着陆绪章接触到陆家人,那她以后的身份便被钉死在那里,以后行事诸多不便,她也不好解释。

  这天,她把家里的食材都整理了下,过年就她一个人,这些菜足够让她吃到正月初六了,到时候外面各种饭馆开业,她就能续上了。

  她又给白炉子续上煤球,诸事收拾妥当,便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一个人安静地听着音乐。

  难得的清闲时候,倒是惬意。

  正听着时,外面便响起敲门声。

  她心中不免疑惑,当即起身,径自过去开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