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神农大造54(1 / 2)

陈仲高驱赶着铁角驮牛从渡船下来,夷江对岸曾经的红家领地,如今皆为陈家领土。

联想到前段时日的风雨飘摇,族中传下消息红家攻击族山,让族人做好逃亡准备,宛如天塌下来一般的绝望,也更感觉脚下的土地来的不易。

从如今十不存一的红家人的悲惨遭遇,便可知族地被灭后他们的后果。这世界是仙师的世界,凡人只能依附于仙族。

唯一可想的,便是多娶妻生子,得一灵根后辈光宗耀祖。

为此,新入的藏阳镇领地需要家生子,他便欣然接受。

不只是作为家中二子,不只是被族老选派,也不只是这铁角驮牛的赏赐,还有一个:赏一红家仙脉嫡女为妻。

怀着一个灵根后辈的梦想!灵根修士后辈更容易出现灵根,这是人所共知的。

牛车上面配有刀枪和粮食种子,藏阳镇中的房子以及百亩上好的熟田,让陈仲高对未来充满希望。

牛车在新修筑的土路上颠簸前行,嘎吱嘎吱的响着,和沿途其他家生子弟同行,宛如行军的序曲。

前面出现一队修路的蛮人营卫,身上穿着软甲,左胸一个云纹家徽。

“都下车,今天的目标是随蛮人营修通前往藏阳镇的最后十里道路。”

领头的族兄一声呼喝,陈仲高停好牛车,拎着锄头便加入了修路队伍。

修路是族长陈仁舆的一贯习惯,陈仲高不懂为什么要劳心费力如此,但仙师所言自然有理,自己这等凡俗听从便可。

感受到身边壮硕蛮人的不安,陈仲高回了一个满嘴白牙的笑容。

当年他随父亲第一次和蛮人共事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当时有仙家族长亲自带领下开山取石头,很快便融入一体。

这些看着粗鄙的蛮人一人能扛起几百斤的条石,在修筑九渡堡时可是出了大力,自家父亲还认识了一个叫宋老三的蛮人朋友。

如今自家长大了,要不也认个蛮人朋友,这些家伙只要熟悉之后,确实爽朗大气,每每来长阳镇都给自己带很好玩儿的礼物……

陈仁舆漂浮在藏阳山巅,看着远处修路的队伍,自己如今确实没时间带着族人一步一步来修建新的领地了。

随着将红友谅破坏的【神农大造】大阵灵材更换补足,整个护山大阵地脉连成一体,四周一处处灵脉光芒显露,阵法玄奥光芒四射,将整个天空照印出七彩。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巨锤,一锤一锤敲击在阵芒之上,随着阵法光芒一点点嵌入地脉,这一处地脉瞬间发出轰隆巨响,如地龙翻动。

陈仁舆不止一次的感叹火钳道人的玄奥秘法。

这嵌阵法乃祝融域秘传,乃融阵入器的玄奥秘法,在高阶法器制作中经常用到。

可谓一通百通,此处在陈家没有专业地师连通蕴养地脉、搬运风水的情况下,火钳道人一身阵法便已是如今陈仁舆所能找寻的最优方式,而火钳道人一身玄奥也让陈家众人大开眼界。

“大家有收获没有!”陈仁舆看着陈家众人,

也就陈十八若有所悟的样子,但是限于其练气四层的修为,显然也所得有限。陈家他们这一辈看来是没法培养出阵师了。

陈仁胥带着族内战兵在此镇守,看着北边云梦泽深处,似乎能极目千里看到郢都的妹妹,遗憾道:

“可惜风妹没在此处,不然其心思灵透,最是适合参悟阵法,想必能从火钳道人阵法中有所参悟。”

因为走的突然,他需要镇守族地,连给九妹送行都没成。

“风妹随迁渡真人入郢都,希望一切顺利,也是我家疲敝,给不了风妹庇护,还是得强大起来才能给族人庇护,便从这藏灵山开始吧,多夯实基础,总会越来越好的。”

陈仁舆看着火钳道人将道道阵外嵌入火脉,一尊三足羊首古铜鼎浮现出来,随即四方大阵阵法勾连,天空浮现一尊火焰组成的巨人虚影。

人身牛首,竟然得传说中的神农氏神韵。

“成了!”

火钳道人巨锤对着【炎阳鼎】连连锤入数道阵纹,手中一枚青铜令牌散发出光芒,和锤入的阵纹遥相呼应,吞吐间青铜令牌浮现在那火焰巨人虚影额头。

火钳道人目光复杂的看着半空虚影,端正拱手一礼,这才对着飞来的陈仁舆说道。

“幸不辱命,族长,这道神农令便是这藏阳山灵脉大阵【神农大造】的掌控令牌,你看看有何不妥,趁着现在地脉活跃我好调整一二。”

陈仁舆接过令牌,通体青铜,上面弯弯的牛角,通过令牌能感受到联通着那道火焰巨人。

神识注入,便似乎化为一道天地巨人,便清晰感觉到脚下四方大阵的掌控,略微引导,一道火系灵气自灵脉而来,汇入火焰巨人虚影手中。

陈仁舆有种感觉,自己能自由驱使这地火灵脉的灵力,或以秘法打出伤害,或可凭借掌控手中火力,锻造灵物之类自然凭添助益。

好一座【神农大造】,和自家专注云物迷幻,配合【呼风唤雨】神通的护山大阵相比,这地脉大阵作用更加专精于火属灵脉之力的运用,果然不愧出自祝融城之手。

“哈哈,好!道长好手艺!”

“这算什么手艺,祝融大域神农大造、火正大造、祝融大造各显神威,随便一道都比这虚影神农大造精妙绝伦数倍。”

似乎勾起了火钳的心事,能看出他对祝融大域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做为一尊纯粹的大匠,哪里会不迷恋祝融域那种浓厚的匠人氛围。

“我需要在这里另分数道低阶地脉火口,构建驱动阵纹,营造锻造室到时候租借出去,还请道长调整一二。”

这算是早约定好了的事情,接下来的藏灵山发展如果全部依靠陈家,可能百十年方可化为成家底蕴。

如此自然大大浪费了这处二阶灵脉,便以地火灵脉出借,不管是给散修修炼,还是借于别人炼丹炼器都能产生效益。

火钳道人再是一番调整,在灵谷火脉上构建出十八个洞府。

陈仁舆早和他商讨,接下来会派遣族人前来和他讨教铸器之道,再则此地面临夷山,或许有些蛮族会前来锻造兵器。

借此可吸纳夷山乃至临近的十万大山许多神奇灵物,对于火钳道人这等锻造之人也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自无不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