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诛心不见血(1 / 2)

董卓的做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然而只有董卓知道,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无疑也是又一次的权衡利弊所为。

相比于函谷关外混乱的中原腹地,如今的关中,却是一片乐土。

之前的董卓,为了让关外的诸侯相互残杀,不惜毁掉自己的名声打造国贼人设。然而眼下,关外诸侯的相互征伐,已经进入彼此之间的白热化阶段。

董卓起初设计的目的达成,眼下已经不需要继续应和士大夫们对于自己的抹黑与构陷。

如今关中日渐繁荣,自己也是时候应该恢复辅汉贤臣的人设,建立威望。

况且眼下百官全都在场,一双双眼睛全都盯着自己呢。就算王允犯了弥天之罪,终究还是朝臣之首。

如同自己曾经想要惩戒吕布,却要忌惮在他身后的并州人是一样的。

“看看,你们不是都说我董卓残暴么。可是眼下,我却连刺杀我的人都能如此厚待。似如此论,你们还能说我什么?”

董卓此举,无异于安抚如今形如惊弓之鸟的群臣。与此同时,也是为自己接下来的权谋部署做出妥善的安排。

再者,董卓虽然憎恨王允。但依照人情而论,自己却也的确理解他。

曾经何时,自己所属的董家,岂非也是如此。莫说自己,便是自己的父亲又怎样。

此时的董卓,的确不屑与权贵为伍。然而说穿了,还不是迫于情势么。

曾经的他,也想过和士大夫彼此和谐相处。只是权贵不肯接纳自己,自己这才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上,拥护皇权。

放眼当今,主流是什么。

或许就如同自己年幼时候,母亲对自己说过的话。

“颍川是首都的边上,是遍地贵族的繁华地方。在当时,是天下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政治文化中心。想要走入仕途,只有在这里才能有最好的发展。”

董卓记得母亲曾经的教诲。

甚至很清楚的记得,当年自己的父亲董君雅,为此甚至不惜努力了半辈子,也要把家从荒蛮的西凉搬到颍川来。

王允看不起关中,又能怎样。

遥想昔年,出身西凉的董家岂非也对中原司隶的颍川之地同样趋之若鹜。

“人心换人心,况且人都已经死了,容他的灵魂去了又能如何。”

“况且,王允的认知也没有错。就算如今的关中逐渐富庶,但相比于颍川,目前还是望尘莫及。

“与其和他一个死人争一时之气,倒不如发愤图强。”

“只有让关中更加富强起来,才能打破颍川在世人眼中的不朽神话。”

相比于一般人,董卓将一切看得更远。

毕竟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相国。虽然坐镇中原以外的关中之地,却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如今一国军政尽在己手,面对眼下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

自己早已不是曾几何时,那个身在西凉陪着胡羌首领们喝酒吃肉,可以肆意妄为的少年游侠。

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牵扯到国家的兴衰与历史的走向。

这一盘棋,自己下到如今,属实不易。

接下来,更要细思谨慎,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任何的差错可言。

如今王允已死,接下来轮到与他同谋的朝臣了。

董卓深思熟虑,最终做出裁决。

他对外宣称,所有偕同王允此番谋逆的朝中大臣,都是受了王允的胁迫和蛊惑不得已而为之。

借助这个说辞,针对他们的处理,董卓也柔和般的选择了降官一级与罚俸禄一年。

如此恩遇,令参与此次刺杀谋逆的所有朝臣,全都如屑重负。

殊不知,董卓如此手段,也仅仅只是他此番全盘计划的冰山一角。

如今参与谋逆的百官,官位各降一级。再看董卓麾下的西凉将士,相反却在爵位上各升了一级。

其中以牛辅为首的五大统帅,晋升成为了裨将军。

再看类似李傕、郭汜这样的校尉,则直接晋升成为了中郎将。

相比于他们,吕布与所有人不同,直接晋升两级。

除了跳过裨将军,正式受封偏将军的官位之余。曾经他投身董卓时候的都亭侯食邑,竟也直接跳过乡侯的官封,一跃成为了县候级别。

温县的侯,吃一个县的食邑。吕温侯之名,亦正式由此而来。

历史上,吕布因为帮助王允铲除董卓,爵位受封于此。现在,他因为帮助董卓扫清王允贻害,同样破格进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