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内 奸(1 / 2)

从军二十多年的董卓,很会带兵。

丰富的领兵经验,也让他深刻明白了地利的重要性。

董卓很清楚,洛阳虽然是皇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这里地处中原,临近颍川。如同自己曾经小的时候,母亲对他说过的。

这里是首都的边上,遍地都是贵族。

如今他支持皇权,和天下以袁家为首的士族集团,是不容水火的关系。

自己身在都城,随时随地都有危险。同时朝中支持袁绍的袁家故吏们,在此地联系起当地的士族反对你,也更容易。

皇都虽然富庶,而且还是政治的中心。对此时的董卓而言,切身利益却不如关中。

毕竟那里临近西凉,也远离中原。

在那里,朝中的士大夫们和汉室旧臣,反而更容易被掌控。

况且关中之地四面环山,函谷关更是地处险要,也是唯一能够从中原进军的必经之路。

关城坚固凶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外,也能让朝中左右摇摆不定的袁家故吏、旧臣与中原为祸自己的士族集团,彻底断绝联系。

“没错,迁都。”

董卓立即有了想法,马上付诸于行动。

迁都的地点,也被选好。相比于偏僻荒蛮的西凉,关中的长安,简直就是天选之地。

长安原名咸阳,曾经还是秦国的首都。

除了文化底蕴雄厚、资源富庶之外,相比于荒蛮的西凉,更方便管理和统治。

想通这一切,董卓立即和年幼的献帝做出商议。

献帝虽然对故都不舍,但也明白自己针对此事的算计。如今性命难保,董卓的迁都决定尽管有些动摇国本,但的确不失为一条切合时宜的妙计。

况且,西汉时期时候的长安,本来就是汉家的都城。

只因后来的东汉立国,这才改立洛阳作为首都。如今迁都西汉旧都长安,可谓名正言顺。

“既然陛下恩准,那微臣这就去办。”

“嗯,一切都听相国做主。”

献帝满口答应,立即传下诏命,克日迁都西京。

朝中百官闻讯,多有反对。

然而面对董卓的施压与皇帝的诏命,他们也只能选择屈从。

安抚住了群臣,董卓一面在都城忙碌着准备西迁的诸多事宜。另一面也让击溃诸侯联军的北路、中路西凉大军一同出征,如今合围般涌向袁术高歌猛进的南部战场。

此时的他不求立胜,只求牛辅和徐荣,能够拖延住袁术与孙坚进攻帝都的脚步。为自己接下来的西迁大计,赢得宝贵的时间。

毕竟在此时的董卓看来,孙坚的军队实在是太强了。

居然能够以区区的步兵击败嚣悍的西凉、并州骑兵。在董卓的认知下,这样的结果,简直就是堪比逆天的存在。

“这个孙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直到现在董卓都不明白,也想不透。

就在西迁的准备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候,南部战场的战报也随着斥候的飞马,又一次送达京师之地。

听闻消息,董卓脸色大变。

掐指算算,如今距离自己调度军马,仅仅也只是过去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难不成我的两路军马,又被袁术和孙坚击溃了么?”

他心中惶恐,然而摊开战报之后,却又一次震惊了。

自己派出的两路西凉军,非但没有溃败。反而在原本情势不利的南部战场,仅以短短不到十天的交锋,就取得了辉煌般的胜利。

孙坚和袁术的军队尽管没有败走,但也在西凉铁骑的阻挡之下难以向前挺近半步。

此番自己的女婿牛辅亲自报捷,说孙坚和袁术的实力,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或许更确切地说,是有些羸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