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2)(1 / 2)

张经韬将茶杯刚放下房门就被一下踹开,他抬头往外看去只有在哪扫地的小十二,还有两个跪在门旁的......

许罗静看了一眼张罗恒窃窃私语道:“咱俩不该硬气一点吗?”

张罗恒继续低着头像是受罚一样,张经韬见状戴上眼镜起身整了整衣冠往外走去,看了一眼张罗恒后将他扶起。

自己心里也知道对方来找是因为什么事,自己也一直在想办法去接这个事。

这事与自己无关只是那日,赵前胜等人上门视察闲聊时问起了正一的一些东西,提到过对正神不附体的理解和研究。

哪知道他问这个问题并非是闲聊,而是想用正一来对东北的那些个历史遗留问题,做定义。

“罗恒啊,今年的厚袍子你都发下去了吗?”

张罗恒听出来意思了,点了点头回道:“除去今年有两个云游的,包括山下镇上的那一位的,全部都已送去了。”

张经韬回头看了一眼三省堂笑着说:“三字辈的这四个孩子,你看好哪一个啊?”

三天三中三为......另一个说的是刚满十岁的三奇吗?

三为是大爷的孙子在北平的学院学习,自身天赋奇佳刻苦钻研四五个年头已经是颇有所成,但大爷不可能传位于他。

并不是因为官家对天师之位世袭制的管辖,还有大爷作为外甥的得位不正......

三中,中儿虽未被革除出家谱名录,但在正一观前大闹那日,已经算是被点了个墨点。

况且谁都不会偏袒别家的孩子,自己不能提及现下时局只得避嫌为主。

三天并不怎么接触和熟悉,只知道这孩子现在已经工作许久了,对科仪和管理并不很感兴趣。只是偶尔回来帮忙打理一些事务,其余时间都在隆兴府和妻子打拼。

三奇的血统才算是最正统的,当年东宁被外邦侵占时六十二代天师恰好在那边被卷进战乱,在那边定居后又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三奇的太爷。

而他原先的那个大孩子在龙虎山设坛斋醮,继承了六十三代天师。

而六十三代天师生下三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可惜爷爷与另外两个弟兄被倭寇乱党残杀无人能接道统,只能暂传于姑奶的大儿子大爷了。

可如今要重新论起这正统虽说我等也能参与进来,但天师法器还有一柄剑在东宁一派手里,如果不是政治需要,大爷的位置第二天便能被推下。

他行礼俯首说道:“天所为,中道也。三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本事,我一时无法说出哪个是最好。三奇还小还需接回天师府加以培养,日后也定能有登峰造极之才。”

张经韬点了点头说道:“我活了快一百年了,经历过战争生活在和平,接受过乡野的教诲也学习过外洋的课程。但我对一件事非常印象深刻,那就是一个孩子质问我对于心与道的解。”

“可我只会引经据典去回答,却忘记了这个解应该是我自己的理解,而非前人写的他们的解。我们一直按照一个标准答案去做事,按照书上的和官家的去发言。”

天师府的天上慢慢的开始飘起了小雪花,原先只是一点点到了地上就化成了水,而后开始大片的从云层中落了下来。

张经韬看着地上的雪开始积了起来,笑着说:“我们是不是该换种方法去教学了,是不是该让下一代有自己写解的权利了?”

张靈玉提起铲子在地上挖着那落叶堆积的厚厚一层,等会雪如果下大了再去挖坑就难了。张中走近看了一眼那土坑,也拿了把铲子帮忙挖了起来。

“你不问一下我挖这坑是干嘛用?”张靈玉疑惑的说。

张中摇了摇头,反正它也没胆子杀人总不能是埋尸体。它这么做肯定有它的念头,自己看到了帮个忙就是了。

张靈玉看他没回话继续说道:“我想刨了他们的根,但又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他们自作自受。有时候神仙庇护错了人,也一样会受罚受罪哦。但这样来看,神仙也没那么厉害啊。”

“可能因此才有人想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种话语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