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听说老身失忆了华嫚全文最新章节

呦听说老身失忆了华嫚全文最新章节

作者华嫚

穿越10.4万字连载中2019-11-20

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书架
《呦听说老身失忆了》是华嫚所著的一篇古代穿越言情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顾晚行觉得自己要疯了,一觉醒来,她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居然当上了祖母,一屋子的子子孙孙,外加旁边这位一脸阴沉据说是自己夫君的老男人,顾晚行觉得自己要再晕一次,盛华扬也觉得要疯了,老妻一场风寒后醒来,居然对着自己又是打脸又是痛骂,还坚持自己豆蔻少女人设不变,自己面子里子都丢到八百里外,憋屈得不得了....展开全文

《呦听说老身失忆了》是华嫚所著的一篇古代穿越言情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顾晚行觉得自己要疯了,一觉醒来,她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居然当上了祖母,一屋子的子子孙孙,外加旁边这位一脸阴沉据说是自己夫君的老男人,顾晚行觉得自己要再晕一次,盛华扬也觉得要疯了,老妻一场风寒后醒来,居然对着自己又是打脸又是痛骂,还坚持自己豆蔻少女人设不变,自己面子里子都丢到八百里外,憋屈得不得了....

免费阅读

  近来朝中真的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盛老侯爷微微一笑,他都已经告假在家多日,仅凭那几个初出茅庐的真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吗?

  打着什么军部改革的的旗号,无非就是想要他手上十万大军的兵权,还摆出一副为天下苍生的面孔,盛老侯爷嗤之以鼻,或许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庙堂之高,从来容不下天真,很快这腔热血便被人换了方子。

  他不介意军部改革,甚至不介意这改革会流多少的血,但是这血必须是对方的!

  雍和帝老了,皇子们的心就大了,不过有风吹草动就以为自己将来能坐上那把椅子,卖尽了力气,搅得京州这摊深水越发的浑浊。

  武安侯府作为傅朝顶尖位置上的世家大族,有钱有势,有民心更有兵权,更难得的是当今圣上虽然老了,但是对于武安侯府的宠信却一直不变,试问哪方势力不想将这样的武安侯府拉拢入阵。

  可惜几年前大皇子晋王不想再争下去了,孤注一掷发动政变,试图篡位。而在发动政变之前,晋王与外族勾结,泄露了边关军事机密,让外族在边境大举发兵,迅速攻占了边关的几座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消息传到京州,一片哗然,朝廷迅速的定下赶赴战场的将领。

  盛老侯爷在那时候还是盛侯爷,为了表达誓死驱除外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带着十万大军出征前便将侯爵之位传给了世子盛庆嵘,而侯夫人顾晚行也就成了顾太夫人。

  正是这位顾太夫人,在那场混乱之中,救下了逃亡在外的太孙,更是在危急关头,以一介妇人之躯,身着软甲,提起利剑,不但带着侯府护卫等人保了武安侯府无恙,还解救不少附近的官宦人家,让晋王试图派人抓拿人质的计划破灭。随后顾太夫人带着年幼的太孙以合作姻亲之家为起点,逐渐联合各府武力,甚至联合平民,凝聚民心,恶狠狠的反扑晋王一行人,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与被困宫城的禁卫军内外夹攻,硬生生扭转了整个战局,让试图想要逼迫雍和帝禅位的晋王兵败自杀。

  正因为此事,顾太夫人被雍和帝亲口尊为顾老太君,成了这傅朝唯一的超品诰命夫人,位同亲王。

  虽然经此一役,顾老太君与太孙关系亲密,但是武安侯府的势力却不向太子一党靠拢,这就让不少人的心里有了不少的想法。

  盛老侯爷不想卷入皇子们的争斗之中,以他的实力和武安侯府的地位,也确实没有那方势力敢明目张胆的拉拢他,但是经过晋王之乱之后,盛老侯爷也只能摸摸鼻子,表示认栽的跟在夫人身后走。

  如今武安侯府没有和太子一党多热络,但是经过“晋王之乱”之后,大部分的人还是默认了武安侯府和太子一党的关系。想要削弱太子一党的势力,都不约而同的首选武安侯府。最坚固的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若是武安侯府败了,太子一党也就败得差不多了。

  盛老侯爷冷笑,柿子还挑软的捏呢,他武安侯府岂是好欺负的!

  这次军部改革本就是冲着盛老侯爷来的,盛老侯爷本就不想多有理会,和那帮蠢货争辩,平白降低了自己的格调,恰巧老妻偶感风寒,便借着老妻生病的借口告了几日的假,谁知老妻的病却是越来越严重,现在居然失忆了!

  若不是知道那些人的手脚还伸不进武安侯府,老妻的病确实与那些人无关,不然盛老侯爷能活生生剁了那些杂碎。饶是如此,盛老侯爷还是迁怒了。

  若是时间可以重来,盛老侯爷才不会愿意让老妻做什么顾老太君,她安安稳稳的做着顾太夫人就可以了。那时他还在边疆,听着别人的转述,说在“晋王之乱”之时,老妻身着软甲,手持利剑,道一句“告诉我,你们是要选择忠诚?还是背叛?”手起落剑,鲜血一片,缓缓走过,一步一个殷红的脚印。

  身边的将领听了是连声叫好,他虽然也骄傲于老妻的有勇有谋,临危不乱,但更多是胆战心惊,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连连被恶梦惊醒,梦里全是老妻站在一片殷红的血迹当中。

  他手上的十万大军是老妻当日敢于反扑宫城的底气,时至今日,他绝不会拱手让与任何人。想要军部改革,想要他的兵权,就拿命来试吧。

  盛老侯爷在书房里的谈话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有人进来禀告靖云伯已到,盛老侯爷点点头,又敲定了几道命令才让众人散去,慢悠悠的呷了一口茶,才让人去请靖云伯到书房一叙。

  靖云伯进来的时候,脸色难看得很,看见盛老侯爷之后,一张老脸拉得更长,也不管什么上官下官长幼尊卑,直接找了一张椅子,大大咧咧的坐下,对着盛老侯爷就“哼”了一声,以显示自己的存在。

  盛老侯爷嗤笑:“顾晚城,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样子吗?就跟没断奶的娃娃一样幼稚!”

  多年以来,盛老侯爷也没指望能到妻弟的礼遇,但是现在这般明目张胆的不把他放在眼里,还是让盛老侯爷很不高兴,习惯性的一开口又是嘲讽。

  靖云伯不理会盛老侯爷的嘲讽,瞪了盛老侯爷一眼,道:“盛华扬,你这次又对我阿姐做了什么?为什么庆嵘会来信说我阿姐失忆了?不过一场风寒而已,怎么会导致我阿姐失忆?你今天要是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我就拆了你这武安侯府!”

  这混蛋之前还以他阿姐有病在身,告了几天的假,避开了争论不休的朝局,他那时就鄙视这个混蛋,阿姐不过一场风寒,他倒好意思拿来做告假的借口,可陛下也准了这可笑的借口。但是谁料此后,阿姐的病情加重,竟然到了昏迷不醒的地步。如今还说什么失忆了,这让靖云伯如何坐得住?

  昨夜信到了靖云伯府,他夜不成眠,若不是今日户部有一桩要事非得他亲自去处理,他也不会拖到现在才过来。本已是满肚子的火气,偏生盛老侯爷还让人拦着不让他先去见阿姐,非得要先和他一叙。等待的这段时间里,让本来就对盛老侯爷没好感的靖云伯的火气燃烧到了极致,一出口完全是质问的语气。

  盛老侯爷不理会靖云伯爷的质问,道:“你阿姐病了的这几日,几位太医是陛下特指的,算是太医院最顶尖的了,可是连他们也查不出阿难失忆的原因所在。但是庆幸的是,阿难的身体并无大碍。”

  靖云伯爷又想到外甥送来的信件,上面关于阿姐失忆的情况语焉不详,又是怒气冲冲的开口:“盛华扬,你又在打什么主意?关于朝堂上的事情,我不管你想要做什么,都随你,但你不要把我阿姐牵扯进来。”

  盛老侯爷简直要气笑了,“顾晚城,你会不会想太多了?阿难是我的妻子,我与她三十几年的夫妻,我护着她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把她牵扯到朝堂的事情上去?倒是你,身为户部侍郎,却干尽了御史台的活儿,得理不饶人,没理还要争三分,一把年纪了,还总是让你阿姐为你操心。”还好意思拿莫须有的事情来指责他。

  靖云伯爷也回报以冷笑,“你让我来此就是为了听你说这些废话吗?你还有什么废话就赶紧说,我急着去见我阿姐。”

  盛老侯爷就知道和这位妻弟谈话定然没有什么好心情,果然是没有办法能好好的说话,冷冷地道:“听说中山王的人去找过你?”

  中山王是雍和帝的四子,与九皇子皆是淑妃所出,之前一直被大皇子晋王压制着,看似郁郁不得志,后来在那场晋王政变中得了些功勋,这几年有了出头的机会,势力飞涨,如今隐隐有了除太子以外,凌驾于其他皇子之上的样子。

  “哼,晋王一死,他倒是蹦跶起来了。”盛老侯爷很是不屑,谈起一个皇子的时候毫无尊敬的口气,倒是嫌弃得很。无他,晋王之乱的时候,这玩意儿竟然跟在老妻身后捡便宜,就冲这点,盛老侯爷这辈子都不待见这个中山王。

  靖云伯爷挥挥衣袖,一脸嘲讽:“人家看得清楚着呢,只想拉拢我靖云伯府而已,不像别的蠢货,就想着以我靖云伯府为跳板,好搭上你武安侯府这艘大船。都摔死那么多蠢人了,总得有聪明人看清楚事实才行啊。”

  他顾晚城厌恶盛华扬是真的,但是总有人以为两人中间有一个顾晚行,利益总会牵扯到一起的。放屁,若是他顾晚城找到机会,肯定第一个就弄死他盛华扬。

  盛老侯爷端起已经冷掉了的茶水,慢条斯理的轻轻抿了一口,也是满脸嘲讽,还想着借讨好顾晚城来接近他盛华扬,这样的蠢人他见一个弄一个,来两个弄一双!

  因为早些年他做了错事伤了顾晚行,就一直不被这位妻弟待见,即使在政事上相遇,也极少给他好脸色,若不是自己确实对朝廷劳苦功高,加之位高权重,轻易动弹不得,顾晚城怕是都要公报私仇,时时刻刻都想着给自己一击。

  以前盛华扬经常领兵在外,遇到国库紧张粮草缺少的时候,他和他的军队也在熬着苦日子,偏偏总有不知底细的人总是认为任职户部的妻弟给了他多少便利多少粮草。

  有将领因为粮草的事情和户部掰扯起来,粗犷将领吵不过一堆文人,吵急眼了竟然拿他当案例,说顾晚城徇私。

  顾晚城当场冷笑,道:“本官若是徇私,一颗粮食都不会给他武安侯!”

  这话当时就被传开了,一时风头无二,还有好事者特意写了信寄给正驻守边疆的盛华扬,盛华扬也是冷笑,恨不得立即赶回京州,将顾晚城从户部丢到御史台去,让他一张大嘴叭叭叭。

  总之,这郎舅俩不对付是出了名的,动手是不可能真动手的,但是见面骂一骂,嘲讽一两句倒是可以的,只是谁也不敢真的把两人是当成死敌看待,毕竟两人中间还有一个顾晚行呢。顾晚行是顾晚城打从心里敬爱的胞姐,同时也是盛华扬放在心尖上的嫡妻。

  更有甚者,还以为两人只是表面做戏罢了,对于怀有这样想法的人,无论是顾晚城还是盛华扬,都是一个想法,弄死他!

  如今,两人同坐一间书房,也是剑拔弩张,半点也不肯退让。

  盛老侯爷道:“我不想知道你和中山王如何狼狈为奸,他若是也想在这劳什子的军部改革上插一手,又来个浑水摸鱼,就别怪这水深了淹死他。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盛老侯爷说完了,还向妻弟露出了一个虚伪的笑容,挑挑眉,满是挑衅。

  靖云伯点头赞同道:“确实是这个道理,那就祝愿盛老侯爷在这次军部改革中不会跌得太惨,毕竟传出去个万一,我阿姐面上也不好看。”

  靖云伯示威一般的直直看着盛老侯爷,后者也不甘示弱的瞪回去,瞬时间针尖对麦芒,□□味四溅。下一刻,又双双别开了眼,心里不约而同再次确定对方真是个讨人厌的混蛋。

  靖云伯挥挥衣袖,掸去并不存在的灰尘,习惯带着嘲讽语气的声音又响起:“盛老侯爷果真是年纪大了,这爱说废话的毛病也是越来越严重了。不知道还有什么废话没有说完呢?”

  盛老侯爷恨得牙痒痒,这妻弟仗着比自己小了七岁,总是爱拿自己的年纪说事,不是老眼昏花就是老态龙钟之类的话,呸,现在出去打一场,他在自己手下还走不过三招呢。

  算了,还是不要和他多计较。

  盛老侯爷道:“关于你阿姐失忆一事,我想先和你谈谈,免得你到时口笨说错了话,惹了你阿姐伤心,这可不利于她的静养。”

  一听是关于自家阿姐的事情,靖云伯收起了嘲讽的神情,摆出一副勉为其难听你说话的态度。

  盛老侯爷又道:“我与阿难谈过,发现她现在的记忆是停留在天纪二十二年二月十五,之后的事情便一无所知了。”

  天纪二十二年二月十五?靖云伯傻眼,“这是什么日子?”

  盛老侯爷摇摇头,道:“她自称对这一天的记忆非常清楚,这一天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甚至穿了什么衣裳都说的明明白白,没什么特别的。”

  甚至没有人能证明老妻这一天的记忆是真还是假,一来是因为太久远了,二来这些事情也太平常了一些,根本无从查证。

  “天纪二十二年,阿难十三,你应该还记得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

  靖云伯迅速反应了过来,阿姐比他大两岁,阿姐十三,他十一岁,那一年他当然记得发生过什么!

  “那一年,小柏氏那个贱人漏了马脚,害了我一家子,我母亲也因此而死不瞑目。”

  怎么可能忘得了,清清楚楚,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半分。

  “阿难的记忆就停留在十三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不记得小柏氏的事情。”盛老侯爷想了想,又补充道:“一件不好的事情也不记得。”

  靖云伯的脸色沉了下来,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盛老侯爷垂下眼眸,道:“你应当记得,你阿姐对于小柏氏的厌恶,因为小柏氏,她甚至厌恶了自己的父亲和祖母大柏氏。你母亲的早逝,她一直都怪罪于这三人。直到如今,父女两人都老了,可是心结依旧没有解开。”

  靖云伯衣袖里的双手紧紧握住,别说阿姐了,时至今日,他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即使父亲和祖母后来后悔迎娶小柏氏又如何,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后来过得不如意了,和小柏氏吵吵闹闹,才会后悔的。迎娶小柏氏的时候,父亲是何等的英姿勃发,牵着小柏氏拜堂,竟然慌乱的就跟个少年郎一般,那被旁人打趣而露出的羞涩笑容,深深刺痛了他和阿姐的心。

  待到第二日认亲仪式上,父亲牵着小柏氏的手出现,扶着小柏氏跪在祖父祖母的面前要敬茶,阿姐气得双眼通红,上前夺过茶碗,当场泼了小柏氏一头一脸的茶水,砸了茶杯,“从前你就一直盼着我母亲去死,好给你挪位置做这顾家主母。我告诉你,我看见你就觉得恶心!天底下就没有哪家的儿女可以忍受你这盼着别人母亲去死的恶心的痴情!你比臭水沟里的烂泥还要恶心!”

  叔伯婶娘沉默着,没人上前去阻拦阿姐,祖母哭了,祖父老神在在,父亲气得直扬手想要打阿姐,自己推开了阿姐,那一巴掌最终落在了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疼,口中有一股腥甜的味道,不用看也知道定然半张脸都红了,会留下了鲜明的五指。

  其实自己可以带着阿姐躲开这一巴掌的,但是,为什么要躲呢?

  那时候的自己已经学会了冷笑,冷笑着对父亲道:“恭喜父亲终于娶得痴情 人。” 是要恭喜呀,父亲跪在祖父面前苦苦哀求要娶那个女人,为了那个女人不惜污了阿姐的名声,为了那个女人枉顾自己病弱的发妻,为了那个女人宁愿同意从此和祖母不再插手自己和阿姐的教养,而那个女人宁愿绞了头发去做姑子也不愿意嫁给别人,一颗心全挂在了父亲身上,如今两人排除万难终于成了夫妻,可不得说一句恭喜吗?

  对着小柏氏,自己也是冷笑,道:“阿姐也莫恼,不过一杯清茶,我请了便是。”

  一声令下,便有身边的小厮立即去耳房端来好几杯茶水,就连丫环喝茶的杯子也拿了过来,青瓷黑瓷白瓷粗瓷细瓷,应有尽有,一字排开。

  小柏氏是大哭着跑开了的,父亲也脸色灰败,祖母终于哭出声来了,叔伯婶娘依旧沉默着,祖父依旧老神在在,站了起来,牵着自己和阿姐走了。

  有情 人终成眷属是话本子里的漂亮结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成了亲,还要一起过几十年呢,有的是时间继续考验爱情。

  没有人可以靠着痴情快活的过一辈子,情痴一旦快活,痴字就丢了,独留一个情,一点儿力量都没有。

  痴情情痴,情是方向,痴是力量。

  靖云伯只恨自己没有早些明白这个道理,不然当年也不会让盛华扬这个老混蛋花言巧语骗了阿姐。

  看着眼前已经变老的盛老侯爷,靖云伯冷冷地开口道:“靖云伯府的事我会处理,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打扰到我阿姐的。”

  小柏氏的几个儿子女婿的前程还握住自己的手里呢,柏家已经落败,父亲也已经年老不想再理她,谅她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盛老侯爷道:“你阿姐那边,既然不记得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你就不要主动提起,如果你阿姐问起你父亲继室的事,你随便说两句就行了,免得惹她白白伤心。”

  靖云伯忍不住嘲讽道:“就像你那堆破事一样?也不值得一提?”

  盛老侯爷脸色一沉,双目似利剑一般狠狠的瞪向靖云伯,浑身煞气收也收不住,后者只是不痛不痒的耸了耸肩,脸上依旧挂着不变的嘲讽嘲讽笑意。

  “我待阿难的心,不比你差!”

  靖云伯爷忍不住笑出声来,只是那笑声中满满的讽刺,没有丝毫的开怀,“盛华扬,你果然很会骗人,连自己都骗得团团转。”

  可惜啊,我阿姐早就不信你的鬼话了。

  盛老侯爷带靖云伯去世安院,一路上,两个人一前一后,距离甚远,皆是臭着一张脸,不像是去见重要的人,倒像是去寻仇一般。

  到了世安院,进去禀报的小丫鬟胆战心惊,转身的时候差点摔了个四脚朝天。

  盛老侯爷暗中计量了一下两个人的距离,想起老妻之前说过的话,想要开口让妻弟靠近一些,但是心里到底不快,还在因为妻弟之前的话而心中带着火气,又想到只有两个人,让小丫鬟进去禀报的时候,还特意让她说明了自己只带靖云伯一人,算了,老妻再怎么眼瞎都不会认错人的,就算让她早一点知道自己与妻弟不和又如何呢?

  反正整个京州都知道了。

  顾晚行在午膳过后好不容易借着午睡的借口送走了盛老侯爷这尊大佛,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满心疲惫,正好睡个午觉。

  幸好,盛老侯爷没有提出要看着自己入眠这一要求,不然顾晚行觉得自己早上说过的话就算了吧,既然要下地狱,十七层和十八层地狱也没什么区别嘛。

  幸好,幸好,最后一刻收住了。

  为了防止晚上少觉,这午觉顾晚行睡了一个时辰左右就被梨嬷嬷叫了起来,醒来后的顾晚行无所事事,就在花厅里,一边拿着鱼食兴致勃勃喂养在大缸里的锦鲤,一边和梨嬷嬷说话。

  “梨嬷嬷,这锦鲤好看是好看,可是喂得也太肥了吧?”

  两尺来高五尺来宽的白瓷大缸里,底部铺了一层鹅卵石,大小各异,颗颗圆润光滑,水里放着几束水草,五条色彩斑斓的锦鲤惬意的穿梭其中,胖乎乎的,看着就讨喜。

  梨嬷嬷笑道:“这几条锦鲤可是五爷精心养了几年的宝贝,这次五爷出门前还特意送到世安院,求老太君替他好好照料一段时间,在之前老太君您也是日日都亲手喂养的。”

  顾晚行又撒下了一把鱼食,但是那几条锦鲤却是懒洋洋的没多在乎,依旧游来游去的,慢腾腾的好久才吃上一口,梨嬷嬷见状,道:“之前的小丫头们已经喂过一回了,估计这锦鲤现在还饱着呢,就不太吃东西了。”

  顾晚行听了便将鱼食放回盘子中,眼睛还是盯着锦鲤,忍不住上前矮身半跪着靠在白瓷大缸前,伸手去戳那几条锦鲤。本来还优雅缓慢的游着的锦鲤顿时受到惊吓,立马提升了速度逃开,在大缸里胡乱的逃窜,激起了片片水花。

  梨嬷嬷和莳嬷嬷在一旁看着主子玩性大发的用手去逗弄拿几条锦鲤,不由得你看我我看你,然后沉默,主子只是贪玩了一下而已,而且五爷现在也看不见,算了,算了。

  顾晚行玩了一会儿才笑着道:“嗯,比喂鱼有趣多了。可惜,这锦鲤看着肥是肥了点,但是味道应该不怎样。”

  老太君您还想吃了五爷的宝贝锦鲤吗?莳嬷嬷一颗心都吊到嗓子眼了,虽然她厨艺很好,但是烹饪锦鲤倒是没试过,莳嬷嬷很认真的想,或许花园的池塘里那些锦鲤可以代替五爷的宝贝锦鲤上老太君的餐桌。

  不过顾晚行很快就打消了莳嬷嬷关于烹饪锦鲤的认真猜想,“莳嬷嬷,我今天的晚膳就吃鱼吧。”

  看着肥嘟嘟的锦鲤,顾晚行摇摇头,道:“我以前和阿弟好奇,也尝过这锦鲤,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那厨子的手艺不精,老觉得有一股土味,第一口就吃不下去了。”从此就打消了吃锦鲤的念头。

  听到不是要煮了五爷的宝贝锦鲤,莳嬷嬷松了一口气,不禁在心里笑话了一下自己想多了,嘴上道:“大厨房那里还有好几尾不错的活鱼,用清水养了几天,不如今晚老奴就做上一味清炖鱼,老太君,您看如何?”

  从昨天到现在,顾晚行吃的东西都是以清淡为主,滋味不错是不错,但是顾晚行还是想尝尝口味浓郁鲜香的菜肴,于是道:“莳嬷嬷,烤鱼比较好吃,还是做烤鱼吧。”清炖鱼再好,但是此时菜名中有一个清字,顾晚行就决定要放弃它。

  梨嬷嬷劝说:“老太君,如今您的膳食菜单子都是经府医们看过,是对您的身体和病情有好处才敲定下来的,此时吃这烤鱼怕是不太妥当,不如待到过几日再尝吧。”

  顾晚行起了这个念头,哪能轻易就打消了,还是坚持晚膳要吃烤鱼,即使只尝一口,还是要烤鱼不要清炖鱼。

  莳嬷嬷和梨嬷嬷无奈,晚膳的时候便只能真的给顾晚行端上一大盘的烤鱼,顾晚行也守信的只吃了两口,便恋恋不舍的让人赶紧端下去,目光还一直追随者,看得梨嬷嬷觉得好笑,又有些心疼。

  正用饭时,便有丫环来报说靖云伯爷已经进府了,顾晚行一喜,连端下去的烤鱼也不惦记了,草草用几口饭就了了事,眼巴巴的坐在待客的大厅里等。

  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有人带阿弟进来,顾晚行便急了,对梨嬷嬷道:“怎么这时候,我阿弟还没过来,这侯府有这么大吗?至于要走这么久。梨嬷嬷,你让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梨嬷嬷得令,走到屋外,招来一个丫环,让她去前院问问是怎么回事,老太君还在等着呢。

  好一会儿,丫环回来禀告,说靖云伯爷被请到了老侯爷前院的书房那里去了。

  顾晚行一听就来气了,一拍桌,道:“嗬,真是讨厌!明知道我盼着见我阿弟,他竟然还半路截胡!”

  梨嬷嬷倒是能理解为什么盛老侯爷要先见靖云伯一面,无非就是先和靖云伯谈谈有哪些事情暂时是不能明明白白对老太君说的,梨嬷嬷理解归理解,但这话却不能直接对着顾晚行说,只能安慰道:“老太君之前还不是担心自己会认不出伯爷或是认错人吗?老侯爷才说他到时会亲自带着伯爷过来,老太君您就再等等,老侯爷他不是那般枉顾您心情的人,怕是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说吧。老侯爷告假在家多日,伯爷才刚下值就赶了过来,没准而是朝堂上的事要先说。”

  顾晚行也没有办法,只能安静的等着,百无聊赖的坐着,心里盘算着待会见到阿弟要怎么开口。其实真要说急切,顾晚行倒也没有多急切,毕竟在她的记忆里,前天晚上还和阿弟一起用着晚膳,一起和母亲撒娇呢,算不上什么久别重逢。只是顾晚行认为自己现在人生地不熟的,能尽快见到一个亲人也是极好的。

  是的,没错,就是人生地不熟啊,顾晚行感叹到,连要看个话本子都得细细盘算一番。若是能回靖云伯府,阿弟的地盘,她还用愁个什么劲呢,直接开口问阿弟要便是了,姐弟两人就不用顾忌什么。

  这一天都过得十分无趣,她真的很需要一本水泽君的话本子。

  终于在顾晚行在心里又将半本的《桃花女奇遇记》回味了一遍,有个小丫鬟进来禀告说盛老侯爷和靖云伯爷到了。

  顾晚行心里欢喜,直接站了起来,往外走了几步,就看见盛老侯爷领着一个还穿着朝廷三品大员官服的中年男子进来,一脸肃然,眉眼处已有深刻的皱纹,但五官清俊,相貌非常周正,顾晚行只消一眼就知道那是自己阿弟,无他,阿弟小的时候长得最像母亲了,现在从他的外貌中,依稀可以看得出母亲的影子。

  这绝对就是她阿弟!顾晚行心里作如是想,至于阿弟旁边的盛老侯爷被她自动忽略了。

  顾晚行又往前急奔了几步,哽咽道:“阿弟。”

  靖云伯看见前几天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阿姐如今好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心里也是欢喜,看见阿姐朝自己急奔而来,也赶紧加快了脚步上前,脸上臭臭的表情在见到自家阿姐的时候早已自动换成了一张笑脸。

  只有脸色依旧难看的盛老侯爷见状,看到两姐弟欢欢喜喜的你走向我我走向你,刚刚还在书房对自己恶语相向,毫不给好脸色的妻弟,如今脸上的褶子都快笑成一朵花了,心里十分的怄气。两人一同进来,但是老妻欢欢喜喜的只看到旁边的妻弟一人,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盛老侯爷心里更加怄气。

  冷冷的“哼了”一声,提示姐弟两人屋里还有别人呢。

  只是顾晚行哪里顾得上他,看到前两天在自己眼前还是粉嫩嫩的少年郎如今都成了脸生皱纹一身官威的朝廷三品大员的阿弟,心里满满的心疼,抓着靖云伯的手,哽咽道:“阿弟,你都老了。还好,还好,阿姐还认得你。”

  靖云伯心疼自己阿姐此次遭了罪,没了记忆,但是看到失忆了的阿姐还认得自己,心里雀跃,倒是把悲伤冲去了一半。看到阿姐眼角泛红,连忙逗趣地道:“阿姐,我再怎么老,也是你阿弟啊,只要你认得我,老成什么样我都没关系。”

  听着阿弟不复清亮的嗓音,说着逗趣安慰她的话,顾晚行破涕为笑,松开了靖云伯爷的手,轻轻的拍了一下,道:“还是滑头,真要是老成老树皮了,我看你都不敢照镜子了,谁不知道你最是臭美的。”

  年少时候的顾晚城也是爱美之人,虽然性子顽劣,爱到处走走闹闹,但是头发总要梳得整整齐齐,衣服也是要干干净净,挂在腰间的禁步香囊等饰物一件不少,看见了泥泞的地方,坚决不肯走,非要别人抱着过去才行。顾晚行没少拿这个来取笑他,但是顾晚城就是不肯改。

  靖云伯笑了笑,想起盛老侯爷说过此时的阿姐只有十三岁的记忆,在那时候的阿姐的眼里,他可不就是个臭美爱干净得过分的小少年吗。

  靖云伯也无意在这上面与阿姐争辩,嘿嘿一笑,转而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阿姐,你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啊。”顾晚行眨眨眼,笑着道:“能吃能睡还能跑。”就是日子无聊了点。

  “我前两天过来看你,你还是昏迷不醒呢,可把我吓坏了。”靖云伯上下打量了阿姐一番,“如今看你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可我这心里还是有点后怕。怎么一场风寒一个不小心,就这般严重后果了呢。”

  “我也不知道啊。”顾晚行一摊手,耸耸肩,“一觉醒来,我就在这里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我借尸还魂了呢。”还把人家盛老侯爷又打又骂的,造孽啊,那可是她年少时候不少闺中少女梦寐以求的优质夫婿啊。

  “借尸还魂?”靖云伯也震惊了,随后哭笑不得,“阿姐,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顾晚行大大咧咧的说了出来,丝毫不以为耻,道:“他们的话也很不靠谱啊,谁会因为一场风寒而失忆的?你听说过吗?至少话本子里就有写过借尸还魂的。”很好,由此引出了关于话本子的话头,顾晚行在心里赞了自己一句,之后再开口就不算太突兀了。

  话本子?靖云伯想起来了,年少时候阿姐可不就有一大堆的花样繁多的话本子吗,视若宝贝,爱惜得不得了,每次借给别人看的时候宛如一副嫁女儿的姿态,千叮咛万嘱咐,絮絮叨叨,十分操心。

  说起来,还是他起的头,为给生了病的阿姐解闷儿,在书肆胡乱买了几本书,其中夹杂着一两本的话本子,阿姐看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逼着他再去买不说,还要身边的贴身侍女偷偷的帮着她买。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将他训了一顿,却也由着阿姐去折腾。

  可是靖云伯怎么也没想到,时隔三十几年了,他还能从阿姐的口中得到关于话本子的话。借尸还魂?也亏得他阿姐想得出来。

  靖云伯摇摇头,“阿姐,你啊,你啊。”

  一场失忆,还能把阿姐几十年前的爱好勾了出来,靖云伯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顾晚行一笑,决定结束这个话题,话本子这事待会私底下再和阿弟说。

  “我现在不记得很多事情了,他们都说三十几年了,可我什么印象都没有,包括这武安侯府。”怎么就嫁进了这武安侯府,做了盛华扬的妻子,盛氏一族的宗妇何等重要啊。对了,她母亲早逝,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会选一个丧妇长女来做这宗妇才对啊,顾晚行自认平平凡凡寻寻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怎么就让别人另眼相看了呢。

  心念一动,顾晚行终于想起了自己遗忘了的一件事情,直接问了出口:“阿弟,母亲去后,父亲续娶的人是谁?”

  顾晚行的这话让靖云伯一惊,就连一旁独自喝茶的盛老侯爷也看了过来,挑挑眉,终于问到这个问题了。盛老侯爷好整以暇,就看妻弟怎么回答。哼,若是不满意,就让他三个月不得登武安侯府的门。

  梨嬷嬷和莳嬷嬷也是心里一沉,叹了一口气,终于到了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靖云伯的笑容垮了,道:“阿姐,你怎么问起这事来呢?”

  盛老侯爷刚刚才说过,阿姐的记忆就停留在小柏氏的事情发生之前,而且小柏氏的事情,确实不怎么令人愉快。

  顾晚行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句话,就令屋里几人的心情都变了,继续大大咧咧地道:“突然想到的,好奇啊。”

  难道,她嫁入武安侯府,和这继母有莫大的关系?

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查看目录

作者其他作品

为您推荐

猜你喜欢

小说排行

人气排行最热排行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 智能火网友

    好喜欢这本书,大大快更

  • 智能火网友

    更新!

  • 智能火网友

    催更|˛˙꒳​˙)♡

  • 智能火网友

    为什么这个名字和我的书。。。。???

  • 智能火网友

    不是我说,宋洁洁,你怎么又开新坑了?

  • 智能火网友

    我来催更了

  • 智能火网友

    第一次,嘿嘿

  • 智能火网友

    爱豆头像 爱豆: 张数: 爱豆图片类型:(如霸道,可爱……) 是否MV截图2… 是否加急: 指定店员:

  • 智能火网友

    给我们家优秀甜甜打call❤️

  • 智能火网友

    第一条评论我占了

取消
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