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53

  小厨房早有温热着的汤水和饭食,这次吃得少,等饿了,随时都能传膳食。

  崔母看着儿媳妇吩咐人给儿子端汤进菜,笑得眉眼弯弯,逢到玲珑给她进菜,忙不迭地应声接下。

  以前厨房都是崔家自己的,自从玲珑入府,将这些人送到赵家的食学馆培训了几次,做出来饭菜就像是被人点化一般。

  崔母又吃了一小颗肉圆子,餍足不已,不过美味易得,不可多食,她暗自摸摸腰上的软肉,克制自己,不再多吃。

  正好眼前这拌野菜清口酸爽,吃也不易发胖,崔母动了几筷子,听儿子媳妇说话,插话一句,“这么说,那吐蕃公主对野菜宴没什么意见?也没动怒?”

  赵玲珑摇摇头。

  崔母点头,又有点感慨,“她已然出嫁,如今重回吐蕃,是为共修两国之好,若是能体谅民生,那是最好不过。你一贯心善,此番也是用心良苦。”

  说起民生,又提起渝州城外涌进来的流民乞丐,崔家早前做善事曾起了一座济堂,暂时收留这些人。

  崔母在家闲地绣花,听闻此事后出钱出力,整个人扑在上面,竟也有了几分利落做事的掌柜派头。

  婆媳和乐,崔昫并不打扰,偶有询问意见的时候,才提出几句关键指点。

  这一晚,便在一家人闲话中度过。

  临到歇了,杨妈妈给崔母梳着长发,见夫人心情不错,提到成都府,“是府里的眼线传来的。说是秋姨娘正月诊出了喜脉,一直忍着不说,直到圣上设宴招待成都官宦女眷时,暴了出来。”

  也是秋姨娘算错招数。

  那样的大宴,端上桌案的荤腥有几样是热着的。只怕脂膏油腻,叫人不快。

  正是怀孕初期,眼看那些,还能不犯呕吐。

  同宴席多少人想要讨好崔家,眼睛盯着秋姨娘。甫一见她面色有异,还以为食物有毒,顿时喊嚷出来。

  圣上一路南下蜀中惊惧,只怕受了惊吓。

  崔母冷哼一声,放下手中簿子,“她要吓死了吧。圣上设宴,崔家如今又是风口浪尖上,因为一个妾室出了这样的乌龙,真是滑稽。”

  她沉思片刻,想起今日席间的谈话,回头看杨妈妈,“今日玲珑招待吐蕃公主拉拢的事情,你寻人传给那边。他妾室做的孽,却要我的儿媳妇收场,想想都恼火。”

  “记得告诉他,玲珑做了大功,若是没一个好说法,小心我叫他好看!”

  杨妈妈应声。

  /

  崔母原是想着成都那边送些金银珠宝,珍奇器皿,且看他们心意。

  不想这心意一拖就是二个月后,一直到吐蕃使节队伍议和成功,已经折返的消息传来,才老牛爬山一般送到渝州城。

  心意送来的当日,崔母砸碎了一整套官窑出土的青瓷仙人茶具。

  送走天使[ 天使:皇宫使节],赵玲珑扶着酸软的腰肢,又靠回在矮榻上,“圣上真是有兴致,已然是逃亡,却还想着享乐。”还发明旨,要她这个赵家菜的掌勺,前往成都府献菜。

  献菜也是会挑时候。

  她大着肚子,难不成骑马出奔?

  这想着,听闻外间有愤愤脚步声,赵玲珑寻声看去,就见婆母恼着一张脸,冲了进来。

  真的是冲进来的!

  赵玲珑听她顾不上歇,噼里啪啦地一段,这才明白原委。

  原是公爹给讨得恩赏呀。

  也是,举凡民间人士,哪一个不是盼着能在圣上面前走一遭,说出来是光耀祖宗三辈的事情。

  可...她好奇发问:“公爹难道不知我如今已是身怀六甲?”

  厅中一静,崔昫和崔母对视一眼,俱是摇头。

  赵玲珑:......

  多大仇呀!

  她无力扶额,为这一桩‘恩典’发愁。

  正想对策,就闻外间再次传来脚步声。

  赵父朗笑传来,中气十足地喊道:“玲珑呀,真是咱赵家祖坟上冒青烟了!谁曾想我赵明生还有这一天。啊~哈哈哈哈哈哈.....”

  赵玲珑:......我觉得这事儿和赵家祖坟真的没什么关系。

  /

  被赵母训了一顿,赵父老老实实,沉默地端着一盏奶茶喝着。

  对首女婿崔昫也是沉默,老神在在地喝着奶茶。

  因为他们插不上嘴

  有道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他们只留耳朵听就好,决策什么的,跟他们没啥关系。

  崔母拍案决定,“玲珑愿意,那咱们就走。大不了走得慢些,想来圣上也能体谅我等妇人。”

  赵母已然擦净脸上泪水,听亲家这样说,有见女儿也是兴致盎然,慢慢点头,“要走必得做好准备。玲珑已经六个月身孕,路上慢些,也不受苦。”

  听到这里,崔昫停下动作,思索要做些什么:造大车,加固加厚轮轴等等,越想越多,索性起身出去吩咐。

  赵父也闲不住,这可是响应君王!

  他得回去开祠堂进香,交办庶务,是不是把刀再好好磨一磨?还是直接重新打一把更气派的?万一圣上想要看看呢?

  事情就这样决定,不出三日,赵玲珑便坐上了前往成都的马车。

  她左右看看,觉得,这哪里是一辆马车,分明是一座移动的小房子。

  管它愈不逾矩,自己坐着舒服,孩子不受委屈就好。

  五月出行,一路遇镇歇脚,遇山水赏景致,一行人慢悠悠到了成都府,已经是六月中。

  崔家管事早就等在城门处,可惜崔夫人不给好脸,只撩起帘子剔他一眼,吩咐人将车赶到城东的一处别院。

  “这一处是出阁前,娘家给我置办的,寻常人不来。离前门大街远,缺不乏热闹,算是闹中取静。”

  刚吃了一盏安神汤,赵玲珑已然酣睡。崔昫将人抱到住所,看一切如渝州大差无几,蹙着的眉头终于松缓。

  杨妈妈带着医者进来请脉,得了‘娘子和肚子里的孩子都康健’的答复,这才离去。

  到了后半晌,崔家的人也上门来请安。

  来人正是崔家的大郎君,如今是渝州刺史崔蔚。

  他倒是没摆架子,一身寻常衣衫,进了府先乖乖地去了崔母处请安。

  崔母心绪复杂地接待过人,看他如今鬓间已经有白丝生出,不免心疼,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孩子,虽然后来生分,也并不是全无感情。

  她示意他坐下,听他问起自己在渝州的情况,只简短地说了‘一切都好’。

  “你父亲如今在哪儿?”

  崔蔚道:“父亲人在城外军营巡查,应是晚间才归。”他一顿,视线移向门外,“二郎此次也来,弟妹要进宫献菜,可得好好准备一番。”

  崔母点头:“这是自然。”

  落毛凤凰也是凤凰,她和玲珑不是不知世情的人。倒是...

  “秋姨娘怎么不来请安?”

  崔蔚莫名笑了笑,“她?她的孩子没出世便闯了祸,没脸出来见人。”

  这关那孩子何事?大人算计心肠,却安在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孩上,真是不知所谓。

  崔母看他面上讥诮,提起那孩子时的不屑,顿时回忆起当年二郎遭遇的祸事。

  事情已经发生这么多年了,如今追究也没有意义,心头突然涌上一阵疲累,她长叹一声,托言旅途劳顿,改日再见,便吩咐杨妈妈送客。

  崔蔚面容一僵,却很快收起,起身请安告辞。

  待遣走杨妈妈,终于哼出声。

  贴身侍从轻声道:“大人,夫人这是恼了?”

  眼前是一湾池塘,夏荷亭亭玉立,随水波晃出好看的波纹,就跟那年能冻死人的湖水,有人被推下去,也曾荡出这样好看的波纹。

  崔蔚踱步走着,回道:“她恼,是恼自己。做娘的不认自己的孩子,非要养别家的,如今年纪大了,终于后悔了。”

  他以为自己不在意,可说到后悔时,袖中的拳头下意识握紧。

  侍从看他面色不好,不敢再多说。

  /

  崔昫自然知道是谁来拜访,只懒得去看。

  赵玲珑笑了笑,“若是别人看,只当是你害怕了呢。”

  害怕?

  崔昫起身给她更衣,“每次见到他,我不用多言,只一句话便能气得他好半晌无话。”

  这么神奇?

  对上妻子好奇的眼神,崔昫不由亲昵地在她鬓间吻吻,低声道:“我便说:进士策问学得如何?”

  赵玲珑躲过他在耳朵的磋磨,笑着拍他一下,“滑头。”

  明知道崔家大郎当年科举几次不中,是一生的耻辱,却偏偏踩着这一点,实在是可恶!

  更衣就更衣,做什么抱人。

  可,她看着两人投在墙上依偎的影子,不由露出甜蜜的笑容。

  夜间接风宴席,崔大人出面。

  他同赵父是自小的兄弟,如今又是亲家,你来我往地拌了几句嘴,便提着酒壶比赛。

  一直喝到深夜尽兴,宴席才作罢。

  等到崔大人醒酒,见到自己儿媳妇大着肚子,顿时连呼作孽,不该请功献菜。

  崔夫人自然是好一顿冷嘲热讽。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再说别的也晚了,天使一路随行,早已经将赵玲珑入了成都府的消息送到兴庆宫。

  不过两日,有天使来别院传旨——乞巧佳节,圣上欲与民同乐,在兴庆宫设宴,邀赵家菜开创人,赵氏玲珑献菜。

第65章15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唐女膳祖[重生]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大唐女膳祖[重生]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