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力排众议231

  金玲一番话后,立马就有人带头吵了起来。

  “刘金玲?她不是已经被降职了吗?怎么还能接触到我们的核心技术?”

  “她有个好师父呗,犯了错误轻飘飘降职几个月, 立马就又官复原职。”

  “唉,真不想看到那些官场上的东西被带到基地来,乌烟瘴气的!”

  金玲一看,是基地里几个熟悉面孔,现在在方为民和平秋雁组上。

  方为民和平秋雁虽然是被组织请回来当顾问的,但也有自己的组,和其他组一样直接负责相关技术区块。

  比如金玲他们组经常负责燃料推动这一块,方为民和平秋雁的组一般都负责电路这一块。

  但真正到了测试阶段,乃至于最后的发射阶段, 所有人都是直接参与管理整个过程的。

  这种“分——总”结构,有利于将每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到最大, 又有利于对整个项目的监督管理。

  对于们的指责,金玲感到有些讶异。

  因为从前她在基地里人缘都很好, 这些也都是熟人, 就算是哪里不满意,也不会用这种尖酸刻薄的方式说话。

  不过想想,自己这次确实是借了师父的面儿, 保不齐是真的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了。

  然而她丝毫不为动摇。

  脸面算什么,只要她金玲想做的事,就算是被人误解也要做到。

  这次的侦察卫星这好几年前就在筹备了的,所以前期工作她是参与了的。

  她对待这颗卫星的发射也是倾尽了全力,花的心思丝毫不比对待载人航天项目少。

  不管从哪种角度来说,这颗卫星都不至于发射失败。

  所以虽然饱受诟病,她仍是强硬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上级定论,以规避后续的错误。

  她一向与人为善,但在工作上从来不讲人情。

  况且航空航天业,尤其是载人航空航天,事关重大,绝不是讲人情的地方。

  对于她这种态度,方为民果然如点着了的爆仗一样炸了起来。

  “刘金玲同志,你的指责最好不是无端的,否则就算你是国家英雄,我也绝不善罢甘休!”

  “方同志,请您稍安勿躁,我今天不是来找茬的,只是来提意见而已。”

  金玲说着,开始就方为民和平秋雁组关于电路的设计方案和数据进行阐明。

  一开始还有人在表示不满,说为什么要这样不给人面子。

  张敏敏直接就怼了回去:“要什么面子?当初对我们鸡蛋里挑骨头的时候有想过我们的面子吗?”

  一向沉稳的吴国栋也破天荒的也加入了:“想要面子去干别的去,我们这里是纠因大会,谁错了谁就要承担责任,管你什么面子不面子!”

  眼看两边就要展开骂战,但随着金玲的演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就连明华根也都瞪大了双眼,站了起来。

  “这个方案本身不能说是错的,然而这里有一个数据对方案产生了颠覆性的扭转。”

  “如果这个数据在10以内,与吴国栋同志他们的方案就能完美契合,我们的发射就不会失败。然而现在,这个数字远远超于10,便会导致电能太过激进,液氮的推进太过迅速,从而导致后级箭体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发射失败。”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露出了惊疑的神色。

  明华根原本站得好好的,突然腿一软坐回了椅子上。

  金玲眉头紧皱:“这是一个创新方案,在我们国内是从未有过的,大家不熟悉,就显得迷惑性很强,极其容易失败。”

  吴老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看向方为民,和平秋雁二人,想说什么却又摇了摇头,最后也颓然倒回椅中。

  “人老了哟!连这点道道都看不出来了,我有罪啊!有罪!”

  说着便又站起身,来要解工作服。

  明华根作为基地的总负责人,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忙面带惶恐道:“师父,这项工程您前期没有接触,要怪也都是怪我不积极学习新技术,才放过了这么一个错误。要惩罚也是惩罚我。”

  作为全场资历最老的,于英雄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气得连续拍了几下桌子:“你们别在这里跟我磨磨唧唧的,失败都已经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什么惩罚不惩罚的以后再说!”

  说完又对金玲喊:“刘金玲同志,你给我现在就拿出一个方案来规避这个错误!”

  金玲神色凝重:“其实很简单,就像我前面说的,把这个数字改为10以内的数字。”

  她说着,低下头铅笔在纸上演算了几下,便说:“用8.5最好。”

  明华根此时也稍微从自责中走出,他问方为民和平秋雁:“新技术是你们从国外带来的,我们也不是很懂,我想听听你们俩怎么说。”

  平秋雁站起身来低着头,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才微抖着身子说:“对不起,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和方同志没有任何关系。”

  方为民把头埋在双手里,使劲薅了一把头发,才猛地站了起来。

  他眼眶红红,面颊上的肌肉一丝丝鼓起,神经质般地抽动着:“报告领导,这项数据是我个人全权负责的,平秋雁同志根本没参与。那天她说她身体不舒服,我便让她休息去了,自己独立完成了这个项目。”

  平秋雁脑袋垂得更低了,嗫嚅道:“这在国外是很成熟的技术,我以为不要紧的,是我失职了,请组织惩罚我。”

  全场哗然,原来是国外很成熟的技术,而他们却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可见国外对华国的技术控制已经严苛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想到这里,便有人激愤质问:“国家花大力气把你们送出国,你们回来就是这样回报国家的吗!既然这项技术已经成很成熟了,为什么你们还会犯错!你们连科研人员的一丝审慎都没有吗!”

  方为民整个人都瘫软了。

  他双目迷离,瞳孔放大,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可我记得,可我记得……”

  记得什么他也不肯说,最后他被从顾问的位置上薅了下来,还罚去了一年的奖金。

  而组织对于平秋雁同志也并未宽容。

  一个技术区块,为什么不单独给某个人管?就是要另一个人负责监督,防止某个人进入思维的误区而不自知。

  组织没有把她从顾问的位置上摘下来,只罚了她半年的奖金以示警戒。

  而作为领导的明华根,以及作为顶级顾问的于英雄、吴老他们更是罚得重,身上什么帽子都摘了,还被肖政以国家的名义狠狠批评了一番。

  基地再次笼罩在阴云里,然而什么都没有发射失败的阴影来得浓重。

  于是从那以后,每每要发射什么或者是做什么项目,他们都要请金玲把关。

  大家也都不知道她那脑袋是怎么长的,简直人形“间谍”。

  她从来就没到过国外,然而只要外国报道出发射了什么卫星,不出半个月,她总能解锁他们所用的相关技术,并把这些技术改良为己所用。

  一开始大家还对她将信将疑,但每次她解锁的技术方案出来了,领导会交代方为民和平秋雁二人一同把关。

  把材料往二人那儿一放,好家伙,俩人直接给看傻眼了,有一次方为民甚至惊讶到直接问金玲是不是间谍。

  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测试都成功了,所以人们对金玲便越发信任和尊重。

  时间回到三年之后。

  金玲坐在测试大楼里,要求对火箭进行重新测试。

  大伙儿都傻眼了,这又是要搞哪出?

  从一开始的方案设计,到前头那几十次的小测试再到现在的中测试,都是由明华根等大专家全程监督。

  方为民虽然被摘了顾问的帽子,但他理论扎实先进,其实也还是干着顾问的活儿。

  平秋雁就更是了。

  这两年在基地中大展拳脚,为华国攻克了数个技术难关,已经是基地里新一代领袖别的人物了。

  何况再加上一个刘金玲。

  这样庞大的阵容,加上严苛的法律条规和操作规程,又经历过这么多次的测试,怎么可能还有问题?为什么还要再测试一次?

  就连明华根都觉得她有些胡闹了。

  明华根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金玲啊我们知道你工作认真,但你也别太紧张了,再加测一次,就要打乱我们工作计划了,你看?”

  金玲斩钉截铁:“再测试一次。”

  方为民气得跳脚:“你说重测试就重测试啊!你知道无畏的测试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吗?!”

  其他人也都是这个说法,劝她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紧绷。

  金玲无奈,只得当着大领导的面,连夜和组员赶制出了一个微型版的火箭,和将要发射的这个一模一样,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将它发射。

  发射楼外的试发射场地,也是当年他们参加模型大赛时发射模型的地方。

  金玲他们的这个微型火箭在一阵轰鸣中拔地而起,在升到近千米的高空中突然中崩坏成碎片。

  人们都傻眼了。

  他们就看到一身蓝色军工装金玲拿着一叠文件朝他们走来。

  寒风将她的短发吹起,身后就是纷纷落下的火箭碎屑,定格成一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她把手里的一叠文件交到明华根的手上。

  “领导,我请求重新测试。”

第107章 力排众议23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年代文后我成了国宝级科学家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年代文后我成了国宝级科学家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