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同人)羡澄小故事N则(6)

掘出玉蟠螭的衣带勾后,考古学家们又有新论文好发。这是哪位的衣带勾呢?史学家们从典籍里翻出来这样一段话:玄正XX年,江氏宗主名澄者见凡天子,得赏玉蟠螭衣带勾一、金若干、宝珠若干,并封云梦XXX侯爵等等。翻来覆去,史书上再无第二个玉蟠螭了。

我们回到历史课代表小江,他在卷子的附加题上洋洋洒洒写了好长一串话,这是说,他是响应老师这种心血来潮最积极的一个同学。史书笼统的对乱葬岗围剿夜进行概括,编了一段漫长而琐碎的话,最后也只是说至今对于这一战史学家尚无一个足以慨括的定论云云,同学们一看这句便要头昏脑涨。小江小时候阅读过大量夷陵老祖魏无羡的历史故事读本。按照一些作者的写法,魏无羡此人,掘|坟|刨|尸,屠|杀仙人,着实是坏透了。

小江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魏无羡就是个和历史书上别的修仙人不大一样的修仙人,仅此而已。所以他在卷子上写道:魏无羡此人,要辩证地看待,对他的行为,包括乱葬岗围剿夜灭亲族,包括保下温氏族人等行为,只说明他是个随心的人。考完试后同学们围在一起对答案,都说要对魏无羡持批判态度。所幸老师更喜欢小江在卷子上的答案,给小江多加了分,小江由此超出文科第二名2分,成功获得奖学金。

玄正年间江澄宗主的衣带勾怎么会在乱葬岗的古代遗迹中呢?因为地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成吨的污血,周围的住户们经过一番合计,层层向上反映,最终成功全部拆迁。云梦五十七中也于小江高三那年班去了市里的新址。继衣带勾之后,从井中又涌出了仙司南、仙幡、仙莲纹铃之类种种,后来收归云梦博物馆,占据了一个新的展厅。一般认为玉蟠螭是江澄宗主于玄正末年五十七岁时往乱葬岗祭拜魏无羡时丢失了,博物馆里的简介板也是这样的写,透过玻璃窗它放着闪耀莹润的洁光。

小江后来考去了外地读大学,大三那年,他听说五十七中旧址后面山上的污血停了。从前漫山遍野的污血,一夜之间就全部消失不见,乱坟山又同之前一样青郁了。又过了十五年,山突然在一夜之间消失,原先是山的地方变成好大一块平地。不信邪的考古学家们找来机器向下挖,挖出一块花岗岩的石碑,石碑上印蚀很模糊了,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东西,能精确到魏无羡死于乱葬岗围剿的前后三十年。

又过了一千年,一天夜晚,博物馆与收藏家拥有的仙器们忽然都失去了灵气。仙灯不明,仙剑易拔,仙司南在坟地也从一至终地向南方指。老人们说,这世上再没有仙力了。再过了一千年,因为大的灾难,仙的遗迹就彻底不见了。再有发现记录仙门史的教科书,人们也认为是无凭无据的空中楼台而不予采信。修仙人的故事也就尽数变成传奇了。

收起

=

无cp| 魏婴说理

喜欢这篇,所以扔过来。

=

魏婴与蓝湛在夷陵的酒馆里对坐着交谈。蓝湛说:“山川的美景,是朝升夕落的太阳带来的;灵气的流动,是天地之间的规律产生的。人世间的万物,莫不遵循这样的道理。我听说西边有一只动物,食用人的怨气,饮用山上的怨泉,三千年也没有产生灵智。违背灵怨的规律,倒转生死的纲常,这难道是正确的吗?”

魏婴说:“以俗世的规矩来规范修仙的人,以旧的道理来束缚新的想法,这是大错特错的啊!书上说西方有国家,那里的太阳(比我们这里)升起得更早,男人们穿着黑色贴身的衣服在街上行走。那里的人们不能御剑,却能够乘着金铁制成的大鸟,在数百丈的高空飞行,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叫做空气的气。空气这种东西,不也不同于灵气吗?如今修仙的人们都穿着繁琐的衣服,站在仙剑上飞行,不允许使用灵气之外的气。我想修仙的人的末路,恐怕是坐着就可以等到了。这样看来,不使用怨气的弊病,不能不说是很多的啊!”

收起

=

(羡澄补档)想月抱剑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白鸟白玉那个号上发的。

销号之后,觉得这两篇还行,就存这里。

=

魏无羡少年时常做一些虚无缥缈的梦,大都没什么意义,比如摘莲蓬打山鸡射纸鸢。即便是在梦里江澄也比不过他,总是他射的风筝飞得最远,他打的山鸡串成最长一串被扛在肩上。只有摘莲蓬的时候,无论他说什么,梦里的江澄都不会和他生气,摘了一个莲蓬就一人一半,坐在湖边的岸上剥出白净的莲子吃。只有当做了噩梦的时候(比如他梦见一群灵犬追他),他从梦魇中吓醒过来,能骗到一碗热腾腾的莲藕排骨汤压惊。甚至于,如果他被吓得狠了半天没有缓过来,还能骗到江澄手足无措下一个带安慰的吻。

(魔道祖师同人)羡澄小故事N则(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魔道祖师同人)羡澄小故事N则大结局+番外【完结】章节

正文卷

(魔道祖师同人)羡澄小故事N则大结局+番外【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