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118

,只需要给我半年时间,等过了明年夏天,工厂盘活了,连本带利一起还回来!”
第20万脱口而出,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长青树的价值10个20万都不止,但是工人要发工资,银行要按月还款,原材料要购入……
在外人看来如此风光的化工厂,现金流确实少的可怜。
现在要直接抽掉20万现金,搞不好会直接造成长青树资金链断裂。
思前想后,古长青终于还是点了头,眼前这个男人身上这种不破不立的精神劲头不也是自己最看重的吗?
过了元旦,新的一年开始,县政府有开不完的会,做不完年度总结,因为王树和这个大胆的想法,领导班子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这场会议已经开了一上午,县长年纪最大,他一直以来都看不惯王树和,:“这样做严重背离了党的政策,更是违背了人性,王树和同志,你在犯一个很大的错误!农民的天职就是好好种地,这是他们的本分,这个世界分工明确,就应该各司其职!”
王树和很冷静,对于这些思想僵化的人他本不愿多谈,可是没办法,谁让这些人手里有权:“国家的政策是鼓励自由经济,这村民自愿参股开办工厂怎么就不行了,县长这顶帽子扣的也太大了吧!就因为已知的路走不通,难道就不走了,坐以待毙不行,不破不立,与其挣扎在温饱线上,倒不如大刀阔斧干上一番!”
王树和这话相当不给县长留面子,会议气氛已经凝滞。
最后还是县委书记开口,“王树和同志到底年轻,说话没有分寸,不过有一点说的倒是不错,村民们自己愿意试,那就让他们去搞嘛,就他们一个村也闹不出什么大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各个地方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还真给他们闯出来了呢!”
有一把手在后面力挺,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元旦过去,春节的脚步也就近了,桂岗村正搞的如火如荼,并不是所有村民都愿意冒险,村子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哪怕就只有十分之一,除掉老人和孩子,那也有百十来人口,足够了,这次就要让他们开开眼。
吕孝奕到底是有魄力,直接毁了自己家的二亩自留地,二亩地用来建第一批厂房,足够了。
说干就干,他们开着拖拉机到河里挖土,然后回来混成泥,刻成坯子,然后装窑,再烧成砖。
他们刻坯子没有机器,全部靠人力,模具一次性刻三个,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
王树和来到现场,此情此景,让他想起来了自己在农村装窑时的情景,这种艰辛,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曾经不止一次一个人下一窑货,全凭心里那股韧劲才能坚持下来。
他二话不说,脱了厚外套,直接加入了战场。
王树和这个“干部”的加入,更是燃起了这群人的斗志,更坚定了他们能成功的信念。
村子里进行的热火朝天,那机器也不能落后,这些设备郑城都买不到,他们最后还是去了上海,尽管预估过价格,可是亲耳听到还是下一跳,这时候设备太紧俏了,厂里根本没现货,客户都要排队,而且还要先付定金,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磨面机整套设备、面条机各定了20台,这还不行,还定了配套的封袋机,等开始生产之后,他们还要买拉货的卡车,因为拖拉机不准进城,所以钱必须要省着用。
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设备买回去,还需要安装,还需要调试,还要进行人员培训,这些都需要厂家□□,一路上的路费和驻厂期间的花销都要村里负责。
这建厂房和建普通的民房还不一样,还要考虑设备的情况,只有现场看过设备,记录好数据,回去才能更好的对厂区做出规划。
因为设备这次无法带走,王树和他们只好付百分之三十的定金,吕孝奕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合同上签字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他签下去的可是他们整个村子的未来。
按照目前的这个速度,所用的砖瓦全部烧好,最少要两个月,过了春节,地里的活就多起来了,建厂房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要在5月份新的小麦收割以后建好,还有很大的困难。


第61章
王树和这边的计划在一步步实现, 那古长青这边就相对慢了下来,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等过了年, 小麦就要追肥了,化肥的需求量很大, 农药的事情先放一放,还是先打好眼前的这一仗。
一眨眼就到了腊月中旬,王美和也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终于赶在春节前回来了。
两三年未见,王美和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从稍微有点婴儿肥直接蜕变成了现在的时尚靓丽, 特别是衣服打扮,大胆前卫,一看就是从国外回来的。
除了关心妹妹,王树和最感兴趣的就是她那回国寻亲的老板,那可是财神爷, 自己一定要捷足先登, “美和, 你老板呢,这两天方便认识一下吗?”
王美和就知道自己哥哥最关心这个,“他可是我们的大bos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11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