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2

  宁王微微抬头保持着笑意,戒备疏离感激欣喜全在太子脸上,他不怕太子不一诉衷肠。

  “我真是太惭愧了……”朱正懊恼,眼中居然有了点点星光。

  宁王连忙接上“殿下何必自责,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只要你以后为我所用。

  “我以后一定听皇叔教诲,还要皇叔尽心教我。”朱正信誓旦旦,吐字有力。

  宁王收获巨大,展颜一笑,朱正低头吸了吸鼻子,没有注意到,这个笑容宁王眉目弧度未变,眼中带有精光,然后宁王闷哼了一声,皱眉捂住了胸口,伤口又在抽痛。

  这几日真正度日如年的是宁王府的一帮暗卫,尤其是叶子,这与计划完全背离,王爷当胸一剑后自己恨不能代替他去死,太子照料寸步不离,王府一群人根本无从着手,只能大约知道王爷无性命之忧,可是见不到宁王,一切事务只能搁置,众人在蛰伏中静静等待。

  初夏时节,枝头花落,碧叶茂盛,这日宁王已经可以自理,他鼓励着朱正一定不能缺席书院的武艺大赛,“殿下,为君者怎可以退缩,你武艺超群,不必有芥蒂。”

  朱正除了看护宁王的伤势,这几日就是勤加练武,并不是要什么比试佳绩,而是想要变得强大,面对生死攸关时才有转机。练武锻炼心志,朱正在深夜挥汗淋漓咬牙坚持,都不会忘记夺命剑尖袭来的瞬间,唯有经历过,知道恐惧后战胜才是强者。

  “可是……”朱正对比试名次并不在意,他只是想在决斗场上证明自己多日的练习。

  宁王知道他的顾虑,“去吧,以后为君治国,殿下可能再不会有这与民为伍的机会了……”以后书院可是会大力传颂殿下礼贤下士,与百姓亲如一家的微服到访,难道要错过这个挣美名的机会。

  朱正聪颖,读出了画外音,这个理由果然是宁王的风格。

  “好。”

  送走了朱正,小院终于无人搅扰宁王清静,宁王的随侍朱钦恭候多时,非常默契的出现,宁王给太子留下书信“叨扰殿下,臣回住处”,回到梅龙镇的落脚处,宁王换下了朱正给自己替换的内单外袍,穿上自己的衣衫,朱钦拿出上好的金创药,替王爷仔细的包扎,左肩牵扯着伤口,不好多动,宁王单手展开多日密探们传来的书信,边看边露出玩味的笑容。

  叶子获得召见后,跪地俯首,“属下伤及王爷,实在罪该万死!”

  宁王已经将书信付之一炬,火苗倒影在他眼中,流光熠熠,“不,你做的很好。”

  叶子受宁王之命,当日行刺太子,本想一剑毙命,没想到关键时王爷以身挡剑,这根本不在计划内。

  宁王志得意满,“太子之命不值一提,本王不是要他的命,而是要他的心。太子一死,皇上必然震怒,到时候谁都脱不了干系。况且这次皇上病势沉重,诸王异动,意在京城,他们野心暴露无疑,此刻我已收到京中密报,皇上病体已愈,四王收敛了形迹再次蛰伏藩地,这根本就是皇上的计策,借口病重试探四王之心,他们野心昭然若揭,皇上定不会坐视不管。”宁王神采奕奕,起身踱步,叶子跪倒的姿势未变,能看见他垂地的下裳衣摆以及闻见王爷身上的药草味。

  “到时候,四王实力必受削弱,而本王救太子有功,满朝之内,皇上还能依靠谁来打压四王,辅佐太子?”宁王露出满意的笑容,“本王如果猜的没错,太子应该收到了皇上的旨意,这次根本就是皇上的计策,让太子看清朝中各方,自己选择,这也是皇上在教太子帝王之道。皇上,你真是为太子煞费苦心。”

  宁王示意叶子起身,收敛了笑容,眼神一转“你那日后来如何?”

  “属下按照王爷的意思,引那些锦衣卫追逐,直到李凤的酒肆附近后才撤退。属下确信未有闪失。”

  “嫁祸给郑王才是最要紧的,叶子,你这次有功。”宁王绕回书桌,坐回椅中,眼角弯弯,语气愉悦。

  “属下不敢。”只要王爷不计较自己一剑,叶子觉得此生无憾了。

  “你去准备,不日太子就会跟本王回京了。”

  “是!”

  宁王估计的无差,京中皇上传给朱正的密信,就是告诉他这半月来,四王的暗流,现在宁王足够对抗四王在京中的势力,时机成熟时,立刻与宁王一起回京。

  宁王伤势好转,太子遇刺事熄,毛不应终于可以闭眼睡觉好好喘气了,这日太子去了书院,他睡到日上三竿,准备出门觅食,突然见到小院里多了一个身影,顿时向后跳了一步,“你,你你在这里干嘛,今天不是你们书院武艺比试吗?”不懂看了他一眼,将所有的心绪沉下,“想你啊,过来看你。”

  毛不应斜眼死也不信。

  正午时分,宁王的桌前摆着十几道精致小点,他并不急于动筷,正在听叶子讲述不懂的来历,“不懂是梅龙镇金阁寺中一名特立独行的出家人,太子刚来到梅龙镇,首日便去金阁寺中敬香,应是在寺中结识了不懂,随后不懂便一起随太子入观自在书院,日常教授学生课业。”

  “查过他之前的经历么?”宁王随手在书案上抽出一把折扇,还是月前和太子一起在集市上买的翠竹扇面,江南已入夏,宁王展开扇面轻摇。

  “查过,不懂自小在寺中长大,庙里人都可为证。”

  “嗯?”宁王狐疑更深,一个小和尚居然和太子日夜相伴,而且是有毛不应在旁照应,这个不懂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唯一知道内情的毛不应此刻肚子饿的直叫,“想我就请我吃饭啊!”

  “请你吃饭?请你吃*啊!”不懂一把抓住毛不应的耳朵,拖着他出门。

  宁王脑中回闪过不懂的脸和一贯荒诞的言语,现在太子信任的人是自己,一个小小的不懂暂时毫无威胁,当下回京按照自己的既定计划行事才是最要紧的。

  “哎呀呀,行了行了,”毛不应被不懂拉到了空旷处,三两下就挣脱开来,“有事快说,我饿了!”

  不懂压低声音道,“当日行刺的人后来如何?”

  “没有了。”毛不应故意张大嘴夸张的说道。

  “什么叫没有了?”

  “锦衣卫只有追到龙凤店就没有踪迹了,暗查过龙凤店,李凤也消失没有了,这个龙凤店可能是郑王的耳目,也可能是其他藩王的,没有线索了,所以一切都没有了!”毛不应两手一摊,非常无奈。

  “没有你个鬼啊,太子遇刺,你们什么都没有查到,回京如何复命?担心皇上斩了你额。”

  “你能想到的,皇上就想不到?还有宁王能想不到?他自己被当胸一剑差点断气,他现在能咽得下这口气?你看宁王有什么举动吗?就是宁王啊,也查不出什么,一个锦衣卫和藩王都查不出来的刺客,你说会是什么结果?那就是连结果也不会有,所以就是没有了。”毛不应还保持着非常无奈的那个姿势。

  朱正这日来到书院参与比试,原本已失望毫无胜算的同学如同见到了胜利曙光,纷纷跑向朱正,众人将他合力举起,浩浩荡荡来来到校场,人群皆是对他投来期待的目光,作为焦点的瞩目,让朱正信心满满,书院内人人对他殷勤备至,一瞬间让朱正体会到宁王说的为君之乐。朱正忍不住低低自言自语,皇叔果然是皇叔。

  “朱正你嘀咕什么呢,赶紧的上场!”众人直接把他拱到中央,朱正抬头望一眼湛蓝天空,明媚阳光,这天下纷纷也并不堪忧,彼时正烈烈风起,他豪情在胸,拉弓满弦,对准了远处的一点殷红,箭矢离弦而去,直中靶心,就像朱正自己往后余生对心之所向的执着。

  十日后,观自在书院的应院士与朱正送别,“今年适逢秋闱,若此间有学子殿试高中,殿下还可择贤良所用。”书院内的学子都报考了今年科举,他们不知道朱正的真正身份,他日如有优秀者殿试成功,金殿之上看见朱正,一定激动无比投诚报效。

  朱正朝着应墨林恭敬的行了一个拜别长辈的大礼,“多谢应院士多日的教导。”年前太子奉皇上之命,来书院拜应墨林为师,应墨林是两朝元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便是皇上的帝师,早在十年前就向皇上敬献过削藩策论,此次太子来江南便是来亲受教的。

  应院士连忙扶住,“殿下过誉了,殿下天资聪颖,我大明后继有望。”这话有点耳熟。“殿下,藩王做大,不可操之过急,徐徐图之。”

  应院士欣慰的看着朱正,太子今日将要启程回京,特来拜别,他不再穿着那身朴素的学子衣衫,而是换上皇天贵胄的黄色,想到朝局时政天下九州日后都要落到他一人肩头,应院士一时百感交集。

  两人一起出了书院大门,应院士看见了一量华丽的马车,宁王正立在马车旁专程等候太子,应院士规矩的向宁王行了一礼,宁王礼贤下士回礼,眼神却让应院士不敢直视。

  “皇叔。”太子朝宁王走去。

  “殿下,启程了。”

  应院士目送着两人离开,天下风云涌动,权力永远是世人追逐焦点,太子目前瞩目的四王也许不足为惧,而真正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

  车轮滚滚,载着同车的朱姓叔侄两人往城外驰去。

  “殿下,凤姑娘在城门下。”宁王看见朱正掀了车帘,一直对着一个方向注视。

  “皇叔,我知道,她是郑王派来监视我的人。”朱正放下车帘,对着宁王说道。

  “哦?”宁王装做什么也不知道,“那殿下不带她回京么,只要有你护着她,郑王不会为难她。”宁王认为太子喜欢李凤,只是少年人的情思罢了。

  朱正本想脱口而出,你我同路,带她干什么,但朱正近年长进良多,“她没有做对我不利之事,我不想连累她被郑王怪罪,就把自己的所行所做都故意透露给她,这些本事平常之事,让郑王知道也没什么。”宁王不语,车厢碾过路面几枚石子,两人身躯微晃,朱正啊朱正,我之前竟也有些小瞧你了。

  “殿下心地纯善,可是郑王心有不轨,殿下还需小心。”宁王不会放过挑拨其他藩王的机会,何况郑王的野心昭然若揭。

  朱正再次挑帘,李凤的身形已在远处,只留一个模糊的倩影,“有时候年少的执恋之存在于美好的记忆,真正所求只在前方。”朱正收回视线,看着宁王的脸说道,轻声但是语气坚定。

  宁王不以为意但在心中轻笑,太子,你把国事想的太简单了,权力不一定在前方等你,也许我可以替你保管。

第1章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江山为念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江山为念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