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6】216

  眼见着薛蟠油盐不进,好赖话不听,再多居心叵测的人也都安分了。

  就像大多数夺嫡争位总得推一个皇子出去一样,除非想改朝换代甚至谋逆造反,不然保一个男人上位是最安全的。

  薛蟠都这个德行了,他们也怕自己好不容易推上去的家主反手把薛家卖了,最后也只能自我安慰,要么宝钗嫁出去,到了夫家总不能还把持娘家不放,要么她招赘,最后还是姓薛,想想也就认命了。

  薛家的事尘埃落定,阮卿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宝玉的婚事了,他不同于贾珠,大部分有宫里的人操心,能保持婚事的也就只有她,张氏都得往后排。

  阮卿头发简直愁掉了好几层。

  没做过的时候倒不觉得有什么,真正上手才知道有多繁琐,这个时代礼仪多,她想规规整整不出错就已经极其困难,哪怕有张氏和王熙凤从旁辅助,阮卿还是熬出了黑眼圈。

  婚嫁自古以来都是人生大事,然而比起其他长辈的紧张慎重,当事人反而轻松的多。

  宝玉打小就习惯了和黛玉一起,再加上有贾母的默认,包括他们自己都认定了对方会是将来的另一半,十五六岁又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小情侣整天挨挨蹭蹭,空气里充满了恋爱的气息。

  忙成狗的阮卿沧桑得甚至想点根烟。

  这几年的盛朝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原先女子只能窝在家里,最多就是对着四四方方的天空自娱自乐,入眼可见也就那么点东西,出个门轿子都恨不得密封起来,而如今已经可以看到满大街的女子与姐妹友人携手出行甚至与男子结伴,年过二十未婚的虽不多,但也不至于被人指指点点,风气不说完全开明,但也不算闭塞。

  郦芷她们没打算给封建王朝续命,只保证在封建时代没过去的时候普通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一些,现代社会不需要皇帝,君主立宪也不需要,所以名声她不在乎,会不会有无辜的人死去她也不在乎,比起劳苦一生的百姓,郦芷更希望多死几个尸位素餐的贵族。

  君主与臣子矛盾尖锐,郦芷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交给太子了,便和阮卿商量好,先让宝玉成亲了她再走。

  太子沉稳宽厚,温和却又不失强硬,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而他的长女昭阳郡主果断清明,又是一代中兴之主。

  这样就足够了。

  宝玉如今已经十七八岁,也该到成亲的时候了。近来贾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八十多岁以后,每一年都是老人难过的坎,她们也怕给耽误了,一刻也没停地张罗婚事,生怕赶不上。

  长辈们有再多的忙碌和糟心事,也不会说给孩子听,宝玉和黛玉还是一片懵懂的样子,他们只知道婚约临近,这段时间都不能见面了,最大的愁绪,也许就只有短时间里不得相见这一条了。

  阮卿没那么多忌讳,成天往林府上跑。贾敏正好在研究黛玉的嫁衣,大户人家的姑娘,嫁衣多数由绣娘完成,自己只需要完成最后一步就行。虽说黛玉几乎样样精通,但贾敏总担心女儿体弱或者伤了眼睛,所谓慈母之心,大抵如此。

  阮卿大咧咧推门进去,见此景倒是恍惚了一下,她在贾敏面前拉凳子坐下,托着腮慢吞吞道:“若不是我这身子越发不利索了,我还当成婚的是我们四妹妹呢。”

  贾敏早就习惯了她这副德行,头都没抬,手中荷包往她身上一扔,嘴里发愁道:“我总觉得这色彩略艳了些……”

  红色绣金纹,本是大婚标配,不过如今没那么多限制,什么颜色都可,贾敏现在就在发愁该配什么色。

  阮卿道:“你让黛玉自己研究不就好了,她的大婚,一辈子的事呢。”

  贾敏有些敏感爱纠结,说直白点就是拧巴,她闷闷将嫁衣放在一旁,怏怏不乐道:“我就是担心……”

  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阮卿从不干预孩子的事,黛玉和宝玉又是青梅竹马,荣国府上的每个主子不是看着她长大就是和她一起长大,嫁进去绝不至于受委屈,只是婚嫁之事,很多时候也不是委不委屈就能阐述清楚的。

  阮卿知道她在担忧什么,郑重了神色,将凳子拉了拉,和她正面对坐,平视她的眼睛道:“我知道你怕什么。放心,黛玉体弱,若非她和宝玉自己想,不然我不会强求她……生育之类的,咱们这样的人家,有的是下人丫鬟伺候,用不着劳烦孩子。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常来荣国府看看。”

  贾敏微微怔住。

  她确实在担心这个,时下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初就算是元春不婚也没少被人抨击,更别提已经成婚,久久不育,压力甚至比未婚更大。她小心翼翼地养了黛玉十几年,才将黛玉养的与正常人无异,若是因生产损伤,她怎会不心痛?

  她也没想到,阮卿会毫不在意这些。

  贾敏喃喃道:“你就是……惊世骇俗!一直如此!”

  阮卿拍拍她的肩,没有在意她言不由衷的话。

  阮卿出门的时候看到了林府上下悬挂着的大红灯笼和红色绸花,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她也是这样看着贾敏出嫁离开荣国府,如今却是要看着颇似贾敏的黛玉嫁回荣国府。

  时间还真是奇妙。

  阮卿这边和贾敏对过仪仗队和以后的宴客流程后才慢悠悠回了府,宝玉大概是听说了她今天会去林府,一直在前院等着,提着盏灯望眼欲穿。

  阮卿撇了撇嘴,心道真是儿大不中留,她走上前去,才看清了那盏格外明亮流光溢彩的灯。

  她愣了一下,觉得多少有些眼熟。荣国府一年到头能有无数奇珍异宝送上来,阮卿也没想明白哪见过,就随口问了一句,道:“这哪来的?库房里的新东西吗?”

  宝玉不太会撒谎,目光躲闪片刻,才期期艾艾道:“是……是之前,林妹妹送我的。”

  阮卿愣了一下,这才分出心神去打量那盏灯,对于见识过各种华丽水晶灯的现代人来说,这种东西倒不是很精致,但在这里还是很少见的。

  ……七彩琉璃啊。

  阮卿和他一路走一路说,说到自己没见到黛玉时宝玉明显有一瞬间的低落,但很快又振奋起来,他脸上的红晕因为那嫁衣二字还没散去,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鲜艳,到了内院他便不能进去了,看了看漆黑的前路,犹豫许久,恋恋不舍地将灯递过去,道:“夜里黑,太太先拿着回院子吧。”

  这小孩,贴心也是真贴心。

  “多的是守夜的人,往前走走就能看到了,还不至于要你的宝贝,”阮卿笑了一声,将那盏琉璃灯收好递出去,轻声道:“这次你可得拿好了,不要再摔了。”

  宝玉不明所以,他小时候不太安分,摔的贵重物品不计其数,还以为阮卿说的是他小的时候摔碎的各种东西,就笑道:“太太还当我是小孩呢,好好的一盏灯提在手里,若非有意,怎会摔了?”

  何况,这还是黛玉给他的。

  这句话他没好意思说说出来,饶是宝玉东奔西走地历练了几年,到底也还只是个少年人,没修炼到面不改色和长辈说自己恋爱的地步,红着脸目光躲闪地看向一边。

  阮卿没吭声,默默看着他。宝玉便赶忙接过去,笑着指天誓地做了保证,便带着身边的几个小厮离开了。

  婚事进行的很顺利,一大清早,锣鼓便嘹亮地响起来,叫醒了睡梦中的人。

  阮卿早早就起来梳妆,迷迷糊糊地坐着闭眼打盹,任由丫头在自己身上折腾。

  门外人声鼎沸,各种乐器都已经热热闹闹地响了起来,荣国府请了戏台班子助兴,喜乐响得热闹,围观的路人和参宴的宾客络绎不绝,仪仗队身着大红衣裳,容光焕发,几匹高头大马在一旁候着,脖子上也绑着一圈红色绸花,尽显威风凛凛、热闹喜庆。

  宝玉早就被人打扮得周正规整,身姿挺拔,倒和小时候一穿红衣就像个大红包的样子截然不同,已经接近成年的少年,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气质温和从容,笑意也不显得轻佻。

  贾蔚带着弟弟来回乱跑去讨喜糖,身后跟了一串紧张兮兮的嬷嬷奶娘,王熙凤打着扇笑吟吟看着,也不阻拦。

  迎春抱着一身红彤彤的小儿子,轻声细语地给他指周围的客人都是谁;探春的账本还没看完,又忍不住想出来看,一心二用,在旁边踮着脚看的时候手指还轻轻捻着在心里默算;贾珠贾琏和安春干脆一起骑着马帮宝玉接亲。宝钗和元春一起招待客人整理拜礼,湘云却是混进了以贾蔚为首的小辈里面,也跟着孩子们乱跑疯玩要喜糖。能来的亲戚几乎都来了,就连隔壁非必要不出门的尤氏都带了惜春出来,在边上帮忙招待客人。

  新郎得先去拜别父母,阮卿和几年没见都快不认识了的贾政难得坐在一起,最上首坐着老泪纵横的贾母。她不知是欢喜还是不舍,拉着宝玉絮絮叨叨地说着话,直到礼官探出头来说吉时到了,贾母才依依不舍地放了手。

  贾政没说什么,他一向内敛迂腐,不会对子女说什么煽情的话。

  “该去接亲了,”最后还是阮卿道:“去吧,你已经长大了,就往前走吧。”

  宝玉懵懵懂懂,抬头看了她一眼。外面的下人来催了,他下意识摸到放在一边的琉璃灯,将把手握住提起来,站起身。

  这次他牢牢地抱着那盏灯,再也不会摔了。

  作者有话要说:七彩琉璃灯的梗来自于87年剧版红楼,黛玉给的琉璃灯,宝玉在抄家时就一直紧紧抱着,小心翼翼护着,可惜最后还是摔碎了,哎推荐B站一个视频,《【红楼梦】夜曲 宝玉》,还有同作者的作品《【红楼梦】宝黛 有何不可》,我当时就是看了那几个作品上头写文的QAQ这次的琉璃灯再也不会摔碎了!

第116章 【116】21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