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者启示录之天赋 - 分卷阅读1

口吃者启示录之天赋
作者:千冢粟

第1章


吴泾街头。七百三十米之外的黄浦江上传来轮船的汽笛声。
上海的小镇,早上六点已经有很多人在街上。多数是老头老太。生命的末端反而需要更少的睡眠。多余的时间就需要行走来打发。
菜场门口更多的是老头老太。小宁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中青年。
一个精致的老头走来。一个特立独行的老头。其他老头老太都穿着便装,甚至是睡衣,多数是买菜加散步。他是长身玉立气宇轩昂。这老头身高有180,年轻人的黄金身高,姑娘们的最爱。身材很好,穿着很合身的藏青色西装,打着领带,黑底红花,最显眼的是戴着一顶礼帽,很有三十年代老上海的老克腊的风范。
一个风度翩翩的老头。一个优雅的老头。他手里提着一个包,不是普通的买菜的小布包,是有点皮质感的,像一个大公事包,和他西服很搭。他大步流星地腰腿笔挺地走向菜场。整个世界似乎亮了一瞬。
这就是优雅的上海小市民的存在感。他们即使吃不上饭,或者有一大笔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在众人面前也要风度翩翩,小心翼翼地穿上几千块的真皮风衣,名牌衬衫红领带,头发梳得铮亮,皮鞋擦得苍蝇都得柱拐棍。这就是上海人的优雅。
这个优雅的老头,昂首挺胸间老天鹅般的脖颈微微一转,目光穿越了三千亿个氧气分子九千亿个氮气分子和四百亿个灰尘和她的目光相遇,眼光似乎停了一刹,又转开了。
小宁那少女感满满的类中年妇女的小心心中,似乎泛起了一波涟漪。
千冢说,各位看官,各位读者,别以为已近中年的单身小宁会和这个优雅的老头有什么艳遇,如果你这样想,你就上当了。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是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在吴泾的街头,菜场门口,一个长身玉立的老头和秀发飘飘的小宁在人群中互看了一眼。
宁儿插播:他和她的最近距离只有13.33333333米,但是他和她毫无关系……
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不相见……

第 2 章


向鱼问水,向马问路
向神佛打听我一生的出处
而我呀
是疼在谁心头的一抔尘土
小宁的人生的前20年基本是在恐惧和无助中渡过的。
多少年以后,当小宁回忆起儿时,心中充满了幸运感。这世界给了她太多的折磨,但也让她有与别人不同的成长。
多少年以后,这几个字充满了满满的诗感。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句式,带着异域的诗意扑面而来。不是张爱玲式的苍凉,而是人生如斯的淡然。她只是个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家世,不需要苍凉,只需要平凡。平凡不等于平淡,也会有诗有远方。
她的是她自己的诗意。多少年以前,这个充满诗意的翻译体句式尽管已经被中国作家用烂。莫言说过两个姓马且读快点就一模一样的老头对中国当代作家影响最大,一个是马克思,一个马尔克斯,莫言说中国作家要尽量摆脱他们的阴影,特别是后一个姓马的。他的“多少年以后”有着太强的杀伤力,中国作家纷纷折戟,拜倒在这句话之下。其实,让大家反感的不是这几个字,而是不少中国作家不但用滥了这几个字,还拼命模仿翻译体,把句子像英语一样拉得老长,现代文学上叫欧化句式,很容易显得极其矫揉造作,才华稍差就易让人厌恶。
实际上,“多少年以后”放在哪儿都是诗意如椽絮飞雪飘,小宁要用中国的平凡的语言,保持“多少年以后”的原初诗意,让它回归古典,而不是刻意把中国文字变成西式的风景。所以她还是喜欢用“多少年以后”来开始自己的回忆。这几个字背后是穿越千年的诗意和忧伤。对于此时的她,多少年以后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踌躇满志的惆怅。这个世界的存在就只是存在。诗感也只是诗感。忧伤也只是忧伤。
多少年以后,在小宁的记忆中,少女时代最强烈的印象不是快乐,而是对语言的恐惧。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是,语言方面她不但没有天赋,还一直是她的人生的短板。它直接造成一件今生最可怕的事件。它几乎压抑了所有的天赋的成长——如果她有天赋的话。每一个尝试都被它限制在一个小我之境。这让她经常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天赋,我就是平庸之徒。
老子的辩证哲学与世界同在,这个最可怕的事件也导致了影响她一生的某种成长,这种成长与某种自信的直接关联。最沉重的成长是保护自己的身体。
多少年以后,小宁回忆起往事——多少年以前,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晌午。一个瘦小的女孩在棉花地里割草。画面突然一转。
一个男人把刚13岁的女孩压在无人的棉花地,拼命地撕她的衣服。
上回说到,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一个瘦小的女孩在棉花地里割草。但画面突然一转,一个男人把刚1

口吃者启示录之天赋 - 分卷阅读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口吃者启示录之天赋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口吃者启示录之天赋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