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前世回忆 她知他不易,她不怪他225

  她选择了绝食。

  三日以来,宋晓芸水米未进,婢女送来的吃食,怎么端来的就怎么回去,她连盘子都没碰过一下。

  她在和父亲博弈,赌他会心软,不忍心看着她身子垮掉。

  宋老爷也是个沉得住气的,熬了三日才松了口。

  第四日,婢女再次推开房间的门,端着吃食进来的时候,宋晓芸正趴在桌子上,昏昏沉沉,半梦半醒。

  宋晓芸本来就瘦,现在更是清减了许多,整个人像纸扎的,苍白干瘪,婢女去摇醒她的时候,甚至被她肩头的骨头硌到了手。

  婢女有些心疼地开口,“小姐,老爷说,他允许你给那人送封书信,看看他对这份感情是不是和你一样坚定,等你知道了他的态度,也就该彻底死心了。”

  听了这话,宋晓芸立刻急了起来。

  她挣扎着抬起上半身,艰难地张开嘴,唇上干裂的伤口被撕扯开,有些疼,“快拿纸笔给我,我现在就要写信给他,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宋晓芸很担心孟青山。

  父亲把她关起来的时候,就说她的坚持是在害孟青山,现在又主动让她问孟青山的态度,一定是他对青年做了什么,或者不是父亲,而是卫家的人。

  不知道孟青山会受到怎样的施压和刁难。

  婢女:“老爷说,小姐送信可以,得先把饭吃了。”

  宋晓芸气急了,破天荒地瞪了婢女一眼,“你是打小就跟在我身边的,难道我的话已经不好使了吗,还不快去拿纸笔来,写完了信,我自然会吃东西。”

  笔墨纸砚被呈了上来,宋晓芸伏在桌上,颤颤巍巍地握着毛笔。

  她对着一张白纸,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写,但一落笔,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饱蘸浓墨的笔尖悬在纸上,滴下了一团漆黑的墨,在纸上晕开。

  犹豫了片刻,宋晓芸终于落了笔。

  她只写了一句话。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晓芸写完,把笔丢在一边,她随手在房间里找了个木匣子,和折好的信纸一起递给婢女。

  “去抓一把红豆,和信一并塞进信封里,送给他。告诉他,我知他辛苦,无论他做什么决定,我都不怪他。”

  婢女拿了信便退下了,房间内又只剩宋晓芸一人。

  送来的吃食就放在书桌的桌角,怕宋晓芸吃着不适应,这次的饭食很清淡,一碗白粥,几碟小菜。

  宋晓芸没碰小菜,只端起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粥。没喝几口,她手里的碗就摔落在地,她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捂着胸口,吐在了地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宋晓芸才把胃里的酸水吐干净,她难受地拿着帕子擦嘴,一垂眸,看见地上的裂碗,顿时怔住了。

  那只碗正好摔成了两半。

  她看着那碎裂的碗许久,露出一个凄凉的笑来。

  信是在早上送出去的,到了傍晚,宋晓芸就收到了回信。

  婢女呈上来的依然是那只木匣子。宋晓芸接过匣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不是信纸,而是一截被撕下来的、带着裂口的、血迹斑斑的衣角。

  宋晓芸呼吸一紧。

  她认识这块布的颜色和花纹,这是孟青山的衣服。

  宋晓芸颤抖着将那片衣角拿了出来,平放在桌面上,那块布很大,上面是两行用鲜血写出的字。

  “与君相决绝,此生不复见。”

  宋晓芸直勾勾地盯着那两行血字,连自己的呼吸都感受不到了,她好像听见婢女在叫她小姐,又好像那只是她的幻听。

  等到她找回了感知,发现自己的脸颊湿了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掉眼泪。

  她眨眨眼睛,两颗泪珠便又滚了下来。

  宋晓芸连忙抬手,用袖子去擦,她吸了吸鼻子,想让自己不再哭了,可她的眼睛就像两口刚挖的井,水流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怎么止也止不住。

  这块布上,写满了青年流过的血和受过的伤。

  她不怪孟青山。

  她不怪他。

  别人在这布上能见到两行字,但她只看见了两字,那两字由孟青山的心头血写成,密密麻麻占了整块布。

  来、世。

  宋晓芸哭着哭着,忽然就笑了。

  她抬起头,对一脸担心的婢女道:“去回父亲,说我已经想通了,我愿意嫁,别再有人为难他了。”

  半月之后,吉日良辰。

  在魏国,婚礼又称“昏礼”,故嫁娶这桩喜事通常在黄昏时分举办。

  宋卫两家结亲的日子,是宋老爷托了关系找人算出来的。这日果然是个好日子,天色极美,金粉的霞光铺满了天空,一派祥瑞之相。

  这场婚礼很是气派,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宋府走到卫府。鞭炮响,锣鼓奏,骏马鸣,很是热闹,惹来了不少人围观,把街道的两边都占满了。

  宋晓芸身穿凤冠霞帔,端坐在精致的花轿上,大红盖头遮掩住了她妆容精致的、面无表情的脸,也盖住了她眼底的冷漠。

  她实在无法融入这场婚礼,外面的喜庆和热闹与她无关,她只觉得烦躁。

  这股烦躁让她越来越透不过气来。

  花轿晃晃悠悠,走得很慢,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落地。宋晓芸不想等了,她拿下盖头,掀开花轿小窗上的帘子透气,也不管会不会有人看到她的脸。

  宋晓芸只是想吹吹风,没打算往外面看。

  可是,她忽然感受到了一道视线。

  这一刻,明明有很多好奇的旁观者透过窗子看她,无数道视线落在她的脸上,但她唯独注意到了那股视线,多么熟悉,多么特别。

  她该想到的,她出嫁之日,孟青山一定会远远地来看她一眼。

  宋晓芸转头朝视线的方向看去。

  她的目光落在了一张白色的面具上。

  孟青山站在人群的最后面,远远地望着花轿。

  他没想到宋晓芸会掀帘子,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发现。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他的眼里出现了一丝慌乱,可他摸了摸脸上的面具,又安定了下来。

  宋晓芸被他这个小动作惹得要落泪了。

  孟青山以为他戴了面具,她就会觉得他是想隐藏身份,不会往别处去想。可她早就从父亲的嘴里撬出了真相,她知道,他的容貌已经被毁掉了。

  这个原本美到令人窒息的青年,脸上多了一刀狰狞的疤,疤痕不深,却特别长,从他的左眼眼尾往下划,经过了鼻梁,一直到右边的嘴角才停住。

  是她害了他。

  她的父亲不屑于为难一个戏子,没有出手,可她那位未来夫君眼里容不下沙子。

  卫家想要对付一个戏子何其容易,卫少爷只随便往孟青山头上安了个罪名,就把他送进了牢里,日日折磨,逼他从她面前消失。

  在牢里,孟青山几乎把酷刑尝了个遍,他的脸被那些人重重划了一刀,喉咙被强行灌了烧红的炭。他的容貌和嗓音都被毁掉了,变成了丑陋的怪物。

  这时,卫家反而再没了动作,放他出去了。

  没有被逼迫,那封“信”是孟青山自愿写给她的。

  宋老爷:“如果你和他不是那么顽固,非要演不离不弃这一出,他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宋老爷也觉得孟青山实在凄惨,告诉宋晓芸这些的话的时候,他有些唏嘘,“你如果真为他着想,就乖乖嫁过去吧,否则,那个戏子能不能活下来都不一定。”

  宋晓芸坐在花轿上,和人群之中的孟青山遥遥相望。

  这条街并没有多宽,可她觉得他好远,他们之间隔了一条名为世俗的大河,那河她穷尽一生也趟不过。

  她能做的,只是听从父亲的安排,换他的平安。

  或者,她可以和他一起死。

  花轿越走越远,很快就经过了这条街,宋晓芸再也看不到孟青山的身影了。她放下了帘子,将发间的步摇摘了下来。

  即便是成亲,她依然戴着这根步摇。

  她摩挲着步摇上雪白的珍珠,低垂眉眼笑了一下。

  那笑意里带了小小的甜蜜,仿佛她不是赴死,而是和心上人选了个特别的地方见面,她正想着要戴上他送给她的步摇赴约,还担心自己会不会去迟了。

  这场婚礼进行得很顺利。

  拜过堂后,宋晓芸便被送去了房间等待,卫少爷去前厅应酬宾客。

  等到宾客终于肯放卫少爷回去陪新娘子时,月已上柳梢,新郎官跌跌撞撞地走回房门前,透过窗纸,瞧见室内灯火彤彤,安静又温暖。

  他放轻了手脚,轻轻推开门,去看他的新娘。

  和他想象的美好场景不同,并没有一位含羞带怯的美娇娘坐在床边,等他将红盖头掀起来。

  宋晓芸褪下了嫁衣,卸了钗环,躺在床上,已经死去多时了。

  她早就变成了一具苍白冰冷的尸体。

  宋晓芸是割腕自杀的,她的左手手腕被豁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伤口十分凌乱,皮肉翻卷。那只手就搁在被子上,血洇开了好大一团,触目惊心。她的右手则握着凶器,正是那根她一直随身带着的步摇。

  她将那根步摇握得很紧很紧。

  这场共死之约,谁都没有比谁迟。

  他们两个总是这么的心有灵犀,当宋晓芸拿起步摇,对着自己的手腕狠狠扎下去时,孟青山也将点燃的火折子丢进了面前的稻草柴火堆之中。

  这里是孟青山名下的宅子。

  认识宋晓芸后,他就花所有积蓄买下了这个宅院,他想着,等他再存了些钱,把屋子里该置办的东西置办了,他就买间铺子做生意,不再唱戏了。

  他以后只唱给她一个人听。

  如今,倒不如烧了干净。

  柴房是最好的起火点,孟青山点了火,回身将房门关上,倚着门坐在了地上。

  这里到处都是枯树枝和干草,他又事先浇了酒,火马上就着了起来,散发着的浓烟里似乎都带了烈酒呛人的味儿。

  孟青山注视着眼前这片越来越盛的火光,火焰是橙红的颜色,鲜艳绮丽。他看着那片火,恍惚间好像回到了灯火通明的梨园春,回到了他和宋晓芸的初遇。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他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火焰很快就将孟青山的身影吞噬殆尽。

  领主诞生,鬼领域出现。

第93章 前世回忆 她知他不易,她不怪他22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成为逃生片主角后[无限]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成为逃生片主角后[无限]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