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知道了爷爷,我不会跟鱼儿较劲的,哥哥要是想钓鱼也可以跟我们去,那里好像没什么人过去,也没人捕鱼,我看到了好多大鱼在水里游动,真的!”颜竹君激动地比划着,事实上她就是想说动颜璐去那边捕鱼。

  虽然那里河道不宽,甚至只够一条渔船调转方向,但是那里鲜少人去,鱼的密度不是这东阳湖可以比的,再加上那么多水草,里面肯定有更多的大鱼,说不定下个鱼篓都能篓到大鱼。

  想到这里,颜竹君才拍着脑袋恍然大悟高声道:“呀!我们前天在那里放了许多鱼篓,结果娘昨天太高兴了,忘了去起鱼篓了!”

  颜璐:“……”老大媳妇看着挺靠谱的,怎么会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颜璐无语了。

  颜正然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那可是他大嫂,不能随意置喙的,至于颜景泰,则是激动地想要跟颜竹君去那里看看,说不得还真的能钓到大鱼。

  几人没怎么犹豫就做好决定,只不过这前提是要等颜正茂回来,若是他们这会儿把两条渔船都划走了,颜正茂回来找不到人急了就麻烦了,再着,这会儿一家子两条船一起动,肯定会引起湖上人家的注意。

  幸好颜正茂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看他一脸喜色,何氏便知道真的买了钱,不等颜正茂开口,便问道:“当家的,全卖光了?”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六章 颜璐的心思,众人齐心

  颜正茂喜形于色地点点头,朝众人说道:“我刚刚去府城,正好早市过了街上没什么人,还以为这些鱼不好卖,正好碰上一妇人说家中媳妇刚刚生了孩子没有奶,把四条鲫鱼全买走了,合起来两斤多一些,她爽快给了五十文,另外一条草鱼还有那些小鱼,勉勉强强卖了二十二文,比预计的还多了几文钱。”

  颜正茂当着大家的面把铜钱全都交给颜璐,若是以往颜璐收得心安理得,只是这次不一样,这些铜钱可是自己的小孙女换来的,她不过四岁,颜璐总觉得收这个铜钱心里怪怪的,犹豫了一会儿,颜璐才斟酌道:“按理说这铜钱是三丫头挣的,我收着不合适,只是咱们家现在的情况摆在这里……这样吧,等正然成亲之后,以后你们自己挣的钱就自己收着,都不用给我了,你们看怎么样?”

  颜璐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看颜竹君,毕竟是她的钱,也要问问正主的意思。

  颜竹君想都没想就回道:“爷爷收着就是了,我会努力钓鱼给小叔叔娶媳妇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笑开了,颜家已经很久没有听见这样的笑声了。

  何氏逗弄道:“你这丫头片子才几岁,知道什么是娶媳妇吗?”

  颜正然则是一把抱起颜竹君,用胡渣蹭着她的小脸,欣喜地说道:“好!小叔叔就等着咱们三丫头给我挣钱娶媳妇。”

  颜竹君拼命地躲避颜正然的胡子,朝颜正茂连声救命。

  看叔侄俩越闹越不像话,颜正茂赶紧将颜竹君从颜正然怀里抢救下来,看她小脸蛋都红了,心疼得不行,说了颜正然两句,颜正然也不气,笑呵呵地转身逗弄颜景瑜去了。

  颜璐因着颜竹君的话欣慰不已,出奇地由着他们胡闹没有制止。

  颜家两条船相继划到那处小河道,看着两旁高耸的水草,已经将大家的视线完全遮蔽,这样的地方,难怪鲜少有人过来,也不知道何氏是怎么想的,竟然有胆子自己带着一群孩子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船在一片长着水蕨的河滩边上停了下来,颜竹君已经熟门熟路地开始去挖蚯蚓,颜景泰一直跟着她,她上哪儿,他就去哪儿。

  何氏则带着颜正茂去起鱼篓,他们那天可是放了五六个鱼篓在不同的地方,有颜正茂帮忙,起鱼篓这种费劲的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多了。

  颜璐则和颜正然去探索环境,寻思着这里是不是真的如颜竹君说的那样有许多大鱼,若真的有大鱼,他们以后也能常来这里捕鱼,检验这里是否有大鱼的一个法子就是直接下网。

  颜竹玉则是领着颜景瑜去了河滩,一人采摘水蕨,一人接着捡田螺,默契得不像话。

  等颜竹君挖好蚯蚓打算垂钓,才发现这块地方已经让颜璐他们下网了,小丫头不满地撅着嘴,到底没说什么,和颜景泰说了两声,兄妹两沿着河边走远了一些才开始垂钓。

  这次颜景泰也拿出了自己的那根鱼竿,跟颜竹君手中那根很是相似,不同的是颜景泰手里的鱼竿原先是颜正茂用的,后来给了颜景泰,而颜正然因为还没有成亲没有子嗣,颜景瑜小,也用不了,就便宜了颜竹君。

  兄妹两找好了位置,像大人一样开始老神在在地钓鱼,心无旁骛得令人侧目。

  安静了好一会儿,不远处突然传来何氏惊喜地笑声,兄妹两抬眼看了过去,原来是何氏下的鱼篓有收获了,听何氏惊喜的口气,似乎收获还不小。

  颜竹君笑了笑,收回目光继续盯着水中漂浮的树枝,就在她这边有动静的时候,颜景泰那边也有动静了。

  显然颜景泰要比她激动得多,树枝猛沉下去的时候,颜景泰便快速提起鱼竿,好家伙,竟是一条不小的鲶鱼,要知道这鲶鱼可不好钓。

  颜景泰欢呼了两声,颜竹君这边也可以起鱼竿了,只是看她费劲的样子,颜景泰被唬了一跳,还没高兴几声,便扔下自己的鱼竿冲过来帮忙。

  兄妹两费了半天劲,勉强把鱼拖拽到靠近河边的位置,颜景泰深怕再拖下去会弄断了鱼线,便直接下水抓鱼。

  等他抱着一条大鲤鱼出水面的时候,颜竹君自己都震惊了,愣了好一会儿才赶紧拿着鱼篓上前接应颜景泰。

  这边颜景泰已经兴奋地高呼道:“爷爷,爹娘小叔,妹妹钓到一条大鱼了,我抱着都觉得沉。”

  颜正茂夫妻俩闻讯赶了过来,看到鱼篓里那条大鲤鱼,连连惊呼。

  “好家伙,这鱼看着有五六斤呢!”何氏瞪着眼睛猜测道。

  颜正茂毕竟从小跟鱼混在一起,提了一下鱼篓便点点头,咧着嘴道:“六斤绝对有,这样的大鲤鱼要是卖到酒楼去,会多卖上几文钱,三丫头还真是个有福的,竟然让她给钓上来了!”

  颜正茂没说,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钓到这么大的鲤鱼,就是他们捕鱼也很少能捕道这么大的鱼,这样的大鱼即使在他们这样水系发达的地方,也是值钱的。

  得了颜正茂的夸奖,颜竹君可高兴了,和颜景泰拉着手接着钓鱼去了。

  可惜后面再也没能钓到这样大的鱼了,更多的是和之前差不多大小的鲫鱼草鱼,但胜在数目多。

  那边何氏下的鱼篓也抓到了六条两三斤重的草鱼,还有好些鲫鱼和几条鳑鲏,另外还有些小河虾。

  令颜竹君在意的是那些鳑鲏,若是她没记错的话,有这种鱼的地方都会有河蚌在,而河蚌可以产珍珠,虽然不是所有河蚌都能产珍珠,但至少有个指望,而且这河蚌即使不能产珍珠,也能食用,煮汤的时候放一放,味道还是很鲜美的。

  颜竹君的心中起了无限的希望,不过这会儿显然不是确认这个事情的时候,眼看着天色不早了,颜正茂打算在天黑之前把这些鱼送到府城卖了,尤其是那条大鲤鱼,一定要趁着鲜活卖掉,换个好价钱。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七章 一大笔收入,铜板的去处

  颜家人激动地划着渔船往回赶,甚至连渔网都一起收了,颜正茂和颜正然兄弟两带着那些大鱼直奔府城,其他人则回到东阳湖上。

  何氏看看天色,想着自家公爹也在,不再耽搁,立马着手准备晚饭。

  话说一路赶去府城的颜家兄弟俩,船只行驶到府城内河,两岸的酒家已经挂起了高高的红灯笼,正会儿正是酒楼生意兴隆之时,两人背着一大篓筐鲜鱼上了岸,在巷子里穿行,一边高声喊着:“卖鱼咯!新鲜肥美的大鱼!卖鱼咯,鲫鱼草鱼鲶鱼都有咯~”

  两人一路喊到酒楼的后门,还在酒楼的后门停留了好一会,喊了两声才有人出来。

  颜正茂见来人一身掌勺师傅的打扮,当即笑着呦呵道:“师傅,我们这里有鲜活的大鱼,你们要吗?”

  掌勺的师傅挑剔地翻看了颜正茂兄弟俩带过来的那些鱼,还别说,那条大鲤鱼还真入了他的眼,另外那些两三斤重的草鱼看着还算凑合。

  掌勺师傅想了一想,朝里面大嗓门喊了一声,没一会儿管事的掌柜便出现在三人面前。

  掌勺师傅把情况和掌柜的说了一下,对上掌柜的惊讶地眼神,颜正茂赶紧笑着解释道:“掌柜的,这些鱼可是我们刚刚在湖里捕捞到的,一抓到就送过来的,半点功夫也没耽搁,您看,这鱼还鲜活着呢。”

  颜正茂话音刚落,那条大鲤鱼还配合着猛地拍了两下鱼尾,掌柜的一看,顿时满意得不行,再加上这么大的鲤鱼平时也不常见,还有鲤鱼寓意好,正好晚上酒楼会有一些贵客光临,到时候把这大鲤鱼退出去,找个噱头肯定能大赚一笔。

  这么一想,掌柜的对这大鲤鱼更是势在必得,经过多番讨价还价,大鲤鱼以三百五十文钱成交,本来这个季节,一斤鲜鱼的市场价是二十文,不过他们这大鲤鱼平常不多见,不能论斤卖,三百五十文还是颜正茂兄弟两费了好大的口舌才讲下来的。

  六条两三斤重的草鱼合起来十五斤,那条鲶鱼也有将近两斤重,掌柜的因为得了鲤鱼欣喜,便把这几条鱼也给包了,算了一百四十文,合起来总的就是四百九十文,若是剩下那些鲫鱼也能卖出去,他们今天的收获可就有五百文了,已经抵得上他们出去捕鱼的收获了。

  兄弟两激动得不行,离开酒楼后门吆喝起来更有底气了,因为剩下的鱼主要是半大不小的鲫鱼和草鱼,还有一些鳑鲏,这些鱼只能卖到百姓家里去,两人便背着鱼篓走街串巷,一条条喊过去,卖了两个时辰,连卖带送,总算卖出去了一大半,得了十五文钱。

  看着天色不早了,兄弟两合计了一番,决定不卖了,带着剩下的鱼回去给家人打个牙祭,这些鱼虽然不大,但对颜家人来说,他们自己平时可舍不得吃。

  等两人划着渔船披星戴月回到东阳湖上时,其他渔船都是静悄悄的,少有几户渔家像他们这样出船晚归,还在折腾,因为天色黑暗,大家互相看不清对方,便没有打招呼。

  回到颜家的时候,孩子们都吃过晚饭甜甜地睡下了,只有颜璐和何氏还在甲板上等着颜正茂兄弟俩归来。

  看到船只的影子,两人别提多激动了,船只一靠过来,颜璐最先跳过去,何氏则是赶紧把饭菜给他们送过去。

  何氏已经打算在甲板上布饭,却被颜正茂制止,“我们去船舱里面吃吧,正好跟你们说说今天的情况。”

  颜正茂表达得很隐晦,何氏和颜璐却是听懂了,颜璐点头发话道:“那就去船舱里面吃,今天奢侈一回,咱们点一支蜡烛。”

  说是点一支蜡烛,其实也就颜正茂兄弟两吃饭的时候点上一会儿,吃完饭就要马上熄灭的。

  何氏兴冲冲地把蜡烛点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狼吞虎咽的颜正茂,碍于颜璐也在场,不敢出声询问。

  等他们缓过劲儿来,颜正茂立马放下筷子,从怀里取出一袋沉沉的铜板,压着嗓音激动地说道:“爹,这是我们今晚卖鱼的收获,那条大鲤鱼卖了三百五十文钱,剩下的比较大的鱼总的卖了一百四十文钱,都让同一家酒楼给收了,剩下的小鲫鱼卖了十五文,大晚上的不好卖,我们留了一些回来,直接做了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颜璐接过那袋沉甸甸的铜板,还有些回不过神来,他们外出辛苦了两天,最终的收获也就四百文,对他们家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如今何氏他们娘几个折腾了一天,就换了五百多文,颜璐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此时他的脑子有些混乱,竟然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判断,什么时候铜板这么好挣了?

  “爹,这回这五百多文可真是意外之喜,正好家中也没粮了,我们要备上一些过冬吃,还有家中是不是要再做一床被子?以前的被子都破旧了,这个冬天也不知道是暖冬还是寒冬,要是寒冬,我们家的被子可不御寒,若是到了入冬再置办,只怕那会儿棉花布匹的价格又要贵上几文钱。”

  颜正茂絮絮叨叨地细数家中缺的东西,这些都是之前何氏告诉他的,一般要用钱都是由颜正茂来开口,何氏从来不会当着颜璐的面提出用钱。

  被颜正茂这么一打岔,颜璐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沉吟了片刻便点头应下,“这次这五百多文确实是咱们家的意外收入,我本来想着,趁着大雪下来出几次船,咬紧牙关存个一两银子,明年再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再置办一条渔船,也好给你弟弟娶个媳妇,毕竟你弟弟也二十了,不能再拖下去。

  这次多了这五百文,我这心里也有了指望,说不得我们努力一下,明年就能让你弟弟娶上媳妇,至于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是不得不置办的,老大媳妇看着家里缺什么,看着置办就是,剩下多少以后再说了。”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八章 颜竹君的地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他们家一年捕鱼的收入除了要支撑家中的吃穿,还要用来修补渔船,还有缴纳沉重的赋税,一年到头能剩下几十文就算是多的了,万一要是有个什么不得不看大夫的病症,那这个家立马要负债了,这次他们出去捕鱼得的这四百文,在颜璐看来,扣除家用还能剩下一些就不错了。

  谁知道天上掉馅饼,竟然让他们家多得了这么多铜板,这回不止可以不动那四百文,还能再多存下一些铜板,这笔钱可以说是他们家目前唯一的存银了。

  有了盼头,四个大人高兴得跟什么似的,颜璐想了一会儿,当即拍板道:“这次这五百文全是老大媳妇和几个孩子的功劳,尤其是三丫头,以前没带这孩子出门也不知道这孩子竟然这么有福运。

  从她跟着老大媳妇出去这两天来看,主要功劳都是她的,就是那条大鲤鱼也是那丫头钓上来的,我们水上讨生活的,就要敬着咱们的水神,这孩子可见是受水神垂爱的,往后老大媳妇要是出去找吃的,还是带上三丫头,我总觉得那丫头看起来就是个有福的,说不定还能给咱们家带来更大的惊喜。”

  古人信鬼神,对鬼神多敬畏,再加上颜家靠天吃饭,捕鱼这种事情太多未知,所以颜家每年都要祭拜四次水神,虔诚地祈祷出船顺利大丰收。

  而颜璐又是个谨慎,轻易不夸人的性子,这次能从他嘴里听到这样一番话,可见他是真的很看重颜竹君,何氏对此自然乐见其成,毕竟他们这里丫头片子素来不怎么被家里人看重。

  就是在颜家,虽然不至于到重男轻女的地步,但颜璐明显更重视颜景泰和颜景瑜,对颜竹玉和颜竹君则是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她们跟着识字明理即可,其他的全都不管,任由何氏调教。

  何氏爽快地应下来,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止不住,也不知道是因为得了那笔铜板,还是因为颜璐答应置办家中的东西,亦或者是因为颜璐夸了颜竹君一通,总之何氏觉得心情分外舒畅,扬眉吐气了一把。

  颜正茂乐得自家老爹夸奖自己的闺女,因此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心情好,又多吃了一碗饭。

  颜正然则是因为娶妻的事情有了盼头,整个人也明朗了许多。

  一家人围在船舱里高高兴兴地吃了晚饭,何氏回到另一条船上跟几个孩子挤一挤,剩下三个大老爷们则睡在另一条船上。

  第二日一早,颜竹君是被浓郁的香气给勾醒的,她揉着惺忪的大眼睛爬出船舱才发现木屋上炊烟袅袅,香味也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颜竹君不解地询问不远处的颜正茂,“爹,娘这是煮什么呢?怎么香得这么邪乎?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颜正茂看到小女儿的馋样,宠溺地笑道:“三丫头起来了,赶紧洗漱一下,今天早上你娘炖鱼汤了,是真的鱼汤,昨天卖剩下的,不是那种小鱼瓜子。”

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渔家调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渔家调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