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别绪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家时已是傍晚。

  身为一个精致的单身贵族,他从柜子里拿出八种不同的方便面,在厨房的桌子上一字排开,审阅许久,从中挑了一盒最普通的康帅傅。

  这是真正的国民品牌,最适合在刚尘世中滚过一遭的人,回归最原始的温暖。

  别绪拆了包装,拿着面饼纠结了一瞬,是泡还是煮。

  下一秒他已经做出决定,既然追求原始,就不能破坏生产的纯粹。还是直接烧水泡着吃,还能避免洗碗的麻烦。

  别绪一边给自己洗脑,一边把汤喝得一滴不剩。

  吃饱喝足,打开电脑,先把上午拍的照片导进去,修一修,再顺手整理了一下当时的记录。

  主要工作做完,他起身舒展了一下四肢,走到餐厅拉开冰箱门看了看,最后一杯酸奶也喝完了,冰箱里空空如也。

  别绪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觉得刚刚冒出头的灵感好像又缩了回去。

  他给自己倒了杯白开水,坐回桌前,登录了草坪文学网。

  对于作品数据,别绪向来不怎么在乎。

  他直接进入作者后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存稿箱。

  还有三章存着,那就不用急。

  未读消息的红点一直在眼前晃,十分刺目。别绪一手挣着下巴,一手慢悠悠地移动光标,提起精神来看了看评论。

  读者怎么评价他的作品,他一向不是很在意。他在这里连载,披上马甲,写一些会被主流认为是粗浅而媚俗的东西,也不是为了取悦那些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人。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很在意他们。

  虽然以他现在的成就,已经不需要从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身上吸取自信和力量,但他创作的东西,最终的归宿还是呈现在这些素不相识的人面前。

  别绪一目十行,觉得之前“嗷嗷待哺”这个词真没用错。

  才五天没更新,评论区已经号成一片,大喊着太太快回来。有些刚粉上的还在惶恐地发问,太太是不是要坑了?

  别绪“啧”了一声,他的坑品向来有保障,不会未完待续下辈子再填,也不会勉强安个结局随便了打发大家的一桩心事。除了最终结局是be还是he,得看他当时写文的心情,唯一能勉强称得上缺点的,就是更新有点慢。

  当然,别绪从不觉得自己更新速度太缓,他只觉得读者们太心急,不能慢慢品读他呈现的好故事。

  别绪打开发文窗口,从存稿箱拖了一章出来,看看统计字数,三千多,已经算很满的一篇了。

  他想了想,设了个两天后的定时发送,时间乱选,精确到36秒。

  既然已经五天没更新,干脆再等两天,凑个一周,比较符合忙碌的规律。

  他在文案里请了个假,大意是这周都忙,已经尽量抽时间在写更新,估计两天之后才能写完发出来。

  没一会儿,底下又刷出两页评论。大家啊啊啊叫唤的同时,齐刷刷地安抚他,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太太不要太辛苦,保重好自己。

  别绪看着大家的留言,不经意地匀开了唇。

  有一点是得意于自己无懈可击的拖更理由,更多的是因为感受到了温暖。

  那种温暖是不规则的,由很多份温暖拼组而成,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再一齐汇聚到他心里。每份温暖各不相同,或轻或重,但本质都是由美好的东西构成。

  别绪继续往下翻着评论,有人说自己是他们的宝藏,其实在他看来,每一个读者,自身都是宝藏。

  此时此刻,别绪就发现了一条宝藏评论。

  评论区不能带图,不能放链接。

  但这名读者好功底,三言两语的描绘,勾起了别绪的兴趣。

  - 发现了一个神仙小哥哥,肤白腿长,温润端方,声音柔中带酥,笑眼飒我心房。名字还取得贼好听,谈吐贼有内涵,特别特别特别像——真的特别像——我们太太家的受受。而且!他也是太太的粉!c站直接搜尔雅,看气质就知道我说的哪一个!希望小哥哥不看这边的评论,没有发现我的胡言乱语。狗头保命。

  这评论写得,除了后面有点放飞,前面居然还强行押了韵。

  别绪的评论区一般很干净,很少出现这种套真人的现象。更奇的是,这番言论发出来,底下还有几个跟风讨论,倒没有为了一心维护太太而撕起来。

  别绪向来是一个好奇的人,点开c站,按照评论去搜。

  他运气很好,前几天搜尔雅,在一溜相同的名字中,他可能还找不到温尔。

  但温尔无意间蹭了波热度,他的视频被顶到了前面。

  别绪进了尔雅的主页,挑了个播放量最高的点开。

  还没来得及看,手机先震动起来。

  别绪看了眼来电显示——周如是。

  他在接和挂之间犹豫了两秒,最后还是把手机放到耳边。

  周如是一开口就没什么好事:“出刊计划重新调整了,你的那篇,明天就要交。”

  “你说哪篇?”

  “可以的话,希望是所有。”

  这话别绪懒得接,嫌开口累。

  “那先交入云峰那篇。”

  这正是别绪今天去的地方,初稿已经初具雏形,只要顺着写完就行。

  不过越是轻松的事情,他越不想动弹,不惜浪费时间讨价还价。

  “入云峰那篇有点难啊……我没什么想写的。”

  “那咽泉石呢?”

  这是一个月前的文章,别绪只需要从文档里翻出来就行。

  但是他特别厚颜无耻地回绝:“那地方没什么东西。”

  “飞鸿林呢?还有抱岩江,望海山。那一片随便走两步都是个景,总有一个触动你吧?”

  “是有点感觉,但不足以激起我的灵感。”

  其实这个系列他一直在跟进,前两周已经把最后一篇收尾了。

  周如是跟他合作这么久,更是从大学时期就相识了,对这家伙的秉性一清二楚。

  “既然都这么难写,你今晚先把入云峰的稿子交给我。”对面没说话,周如是突然警惕,“这要求很简单,你不要又给我玩失踪!”

  别绪有些不满:“行,我知道了,我难道这么不负责任吗?”

  周如是听他松口,心想总算不用继续纠缠。至于负不负责的问题,他就当没听到。

  别绪挂了电话,把之前整理的文档打开,按着标记梳理了一下思路,文章在脑子里顺了一遍,字字句句都浮了出来。

  在脑子里写完,别绪很满足地修了几个地方,增删几番,作品新鲜出炉——只是全都没落在纸上,也没出现在文档里。

  别绪最烦这一步,文章都已经写好了,还得复述一遍。这一版几乎和脑子里的原稿没区别,相当于做了一份无用功。

  但是又没有人能进入他的脑子,再不情愿,该做还是得做。

  别绪又开始给自己洗脑,马上就能看视频了,收获快乐之前,适当的痛苦可以增加最后的愉悦程度。

  他一心二用,赶紧弄完,连着偶尔的断句和错别字,打包发给周如是。

  既然是加塞的工作,周如是便没资格抱怨他的潦草。更何况,他们很懂彼此,周如是能把他的小瑕疵完美补全。

  周如是这通电话才打完二十分钟,那边稿子就发过来了。

  他简直对别绪的行为无话可说。

  既然这么快,就别和他在电话里磨磨唧唧半小时,不然他已经提前一小时结束了工作。

  那多预估的十分钟,还得留给他去碰撞别绪的思维,从字里行间斟酌完整。

  周如是无可奈何,但也习惯了这种做派,不到十分钟,一篇优秀的稿子便可以上交了。

  这一刊他可以交差,想到一个月后还得经历一番这样的拉扯,周如是只觉得身心俱疲。

  而下一瞬看到别绪的名字牢牢地占据了手机屏幕,他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别绪在电话那头严肃地说:“周周,我恐怕得消失一个月。”

  别绪现在的心情很激动。

  是那种看似平静的火山下,岩浆涌动,下一秒控制不住就会喷薄而出的激动。

  他现在只想知道那个留言的粉丝姓甚名谁,家住何处,那他就会冲过去,找到他,把他抱起来,举高高后再转几个圈圈。

  这个叫尔雅的小男孩,完全是他的菜!

  他的粉丝,果然都是宝藏。

  而这一个,是矿山,是宝藏本藏!

  他推荐的书目,都是别绪的心头好;他做的美食,虽然吃不到,但样式都符合别绪的审美;他偶然对着镜头讲话的样子,腼腆而羞涩,但举止却十分自然,这种可爱而不自知的神情,完全戳中了别绪的心。

  别绪还很年轻,但他已经走过了很多路,见过了很多人,也许能算做经历了一些事。

  大多数人他只要瞥过几眼,就能得出一个基本准确的判断,再用排除法,确定这不是他的同路人。

  他也流连过很多事物,安静的,妖娆的,璀璨的,清幽的……这些都让他沉醉,因为他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

  但是尔雅不一样。

  尔雅……就是尔雅。

  所以别绪不能一眼看到尔雅的本质,因为他太过纯粹,他的本质,就是他。

  温尔很注重保护隐私,没有在视频中暴露过自己的个人信息。

  看视频的人也很识趣,不会想有意探究什么。

  除非技术干预,在城市化很普遍的当今,每个地方都差不多一个样,光凭几段剪辑的视频,也看不出具体是哪儿。

  但别绪可以,因为温尔录了个vlog。

  他去的那片山没什么名气,只有当地人知道,但那是别绪心中一个看日出的盛地。

  当画面出现在他眼前,别绪再一次认定,这个人,他需要遇到。

  温尔拍摄的角度选得很好,那个看日出的山顶,正对着两峰夹谷。如果时间赶得巧,就可以看着太阳从那个缝隙中,一点点地慢慢挤出来。

  温尔没有拍进任何路标,可凡是美而荒僻的地方,别绪都存在心里。

  他一刻也等不了,直接定了凌晨的飞机。

  打车去机场的路上,他在一遍遍地排演两人的初遇。

第二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循迹而来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循迹而来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