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番外·阮郎归

  如今正是秋雨连绵的时节,好不容易雨停了,山间道路却是泥泞一片,因此上山的人便越来越少,都等着晴时再前往山中游玩,原本小小的茶馆中顿时热闹非凡。

  唯有李必不同。

  他在山脚处的茶馆休息片刻,也不与人结伴便身着蓑衣上了山。

  茶馆中有个少年,见他冷冷清清不与其他人说话,喝了几口热茶便离开了,不由好奇地跟了上去。

  “这位道友,你是从哪里来的?”

  李必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脚下的路,这才答道:“长安。”

  “长安?你是要去道观苦行修道吗?”少年有些惊奇,道:“长安有那么多道观,还有很多厉害的法师,你为什么还要来衡山啊?”

  “这里不一样。”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少年察觉到自己问得太多,道:“我姓白,名叫季庚,字子申,道友怎么称呼啊?我和你一起上山如何?”

  李必有些无奈,却还是开口道:“我姓李,李必,字长源。一同上山就不必了。”

  白季庚也不在意他态度冷淡,只是接着问道:“那李兄为何执意这个时候便上山啊,现在时候尚早,山路难行,何苦为难自己。”

  “如今上去时候刚好,曦光仍在,不然待到夜晚,在山间寻找不易。”

  白季庚听到他的话更加疑惑:“寻找?寻找什么?你家在上面啊?”

  “不是。”李必语气一顿,道:“我有家室在上面。”

  白季庚瞠目结舌。

  李必这才道:“告辞。”说罢他便离开了。

  “真是怪人……”

  山路虽然难行,但好在天上的阴云逐渐减少,阳光也已经透过云层显露。

  李必望着逐渐晴朗的天空,不由轻轻地呼出一口气。

  王摩诘的诗果然贴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概便是如此了,这样的美景,恐怕在其他地方也看不到。

  李必在终南山时,常在山中挖笋拾柴,爬山也不算难事。不过衡山与终南山不同,山路坎坷,他这样一路爬上来,难免有些累了,但想着他要寻找的人就在这里,疲惫又一扫而空了。

  他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不远处有歌声传来,歌声清脆悦耳而又似曾相识,显然是个女子的歌声,李必不由加快了脚步。

  这样的荒山中,若是有人居住,恐怕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了。

  他走了片刻,忽然看到一片湖光山色,远看犹如一面水镜躺在山中,不由惊叹出声。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鹭鸶娇不语……”

  飘渺的歌声传来,声音清亮,李必不由爬上高处极目远眺,果然看到湖面有一艘小船,上面有个窈窕身影,一身竹色素衣长裙,看着很是秀丽,想必就是他听到的歌声的主人了。

  女子们显然也看到了他,却并不与他说话,反而起身撑船,显然是要离开了。

  李必察觉到她的意图,不由有些慌乱,高声呼喊道:“请娘子留步。”他见女子动作不停,接着喊道:“有劳娘子载我一程!”

  女子听到他急切的呼唤,似是有些无奈,这才移船向湖边靠近。

  山间女子一向作风旷达,这女子却带着帷帽,实在有些奇怪,李必几乎就能肯定她就是那个令他魂牵梦萦、日思夜想之人。

  女子察觉到他炽热的视线,道:“这位郎君为何如此唐突?”

  李必轻轻咳了一声,似是有些尴尬,干涩开口道:“听娘子歌声婉转,猜想娘子必然是个美人。”

  女子佯装发怒,道:“哪里来的登徒子如此孟浪?”

  李必闻言更加尴尬,道:“是某孟浪。”

  女子像是被他的样子逗笑,轻笑一声,这才道:“不知郎君要去哪里?要妾载君一程吗?”

  李必望着她,道:“某……欲往风光秀丽之处。”

  女子道:“有的,这湖对面再往上走有一处瀑布,自上而下,飞珠四散,很是好看。”

  李必正欲上船,女子却将撑船的竹竿在他面前一拦,道:“郎君还未说自己来这寂静山中,扰人清净,究竟意欲何为呢?”

  李必躬身行礼道:“在下长安李必,是来寻我未过门的妻子的。”

  她莞尔,道:“未过门的妻子?可这山中仅我一人居住?哪里有什么郎君未过门的妻子?”

  李必因她的为难似是有些窘迫,又道:“必想要寻的是姜公之女——”

  “荒山中又怎会有贵胄之女,郎君请回吧。”说罢,女子竟拿起竹竿,想要撑船离开。

  李必急忙喊道:“必想要一见的是与我自幼青梅竹马的姜十六娘,她小字唤作石榴,是我所取,喜石榴花,着石榴裙,是我此生钟情之人,我愿摈弃世间烦忧,与她长相厮守。”他定定地望着女子窈窕细瘦的背影,等待着她的回答。

  女子笑了一声,停下手中行船的动作,转过身看向李必,道:“巧极,小女恰好姓姜,小字石榴,自幼喜欢石榴花,不知郎君找的可是我?”说罢,她摘下帷帽,露出姣好的容颜,正是姜竹,她一身素色衣裙,宛若天边仙子。

  李必望着她,思念之情一起涌上心头,不由有些看痴了。

  船舷因湖水推动,轻轻地碰在岸边。她对李必道:“这里既无楚国公姜皎之女,亦无右相林九郎之妹,唯有你我二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不知阿必可愿与我一起过这凡尘生活?”说罢,她冲他伸出了手。

  李必牵上她的手,随后将她的手包入手心。

  天保三载,何执正告老还乡,不久后便病逝家中。

  天保三载,许多官员被圣人因故罢免。

  天保三载,李必辞去进入凤阁的机会,毅然离开长安,隐居修道,避而不出。

  有人说李必离开长安是因为捕捉狼卫不力惹怒了圣人,因此被逐出了长安官场。

  也有人说李必是得罪了右相,又与太子有嫌隙,而被朝中官员排挤,不得已离开了长安。

  唯有他自己知道究竟为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14章 番外·阮郎归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长安十二时辰]六州歌头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长安十二时辰]六州歌头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