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番外:风临止

  南疆, 神殿。

  推开眼前这道门, 就是最后一道关卡。

  风临止抬手, 挥出一道掌力,轰然一声巨响,玄铁门缓缓朝两边打开。

  本以为门后即便不是刀山火海, 也有无数暗器,风临止甚至已经绷紧全身, 做好全神应对的准备。

  但什么也没发生。

  寂静。

  幽幽的风迎面扑来, 拂着他额前的碎发。

  门后是一间空旷的大殿, 殿内的高台上筑着一尊石像,是个妙龄女子,穿着苗族服饰,容貌极美, 面目表情却有着与之年龄不符的慈爱。

  风临止警惕地盯着这尊雕像,忽然,“砰”地一声, 他身后的玄铁门猛地合上。

  风临止回头,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入耳中, 无数毒虫、毒蛇从大殿的角落里,朝着风临止涌来。

  风临止面不改色,极为淡定地取下腰间的玉箫, 抵在唇边,注入内力,吹出一首曲子。

  从前能控制毒物的箫声, 现在半点却不起作用,脚踝传来疼痛,风临止垂眸,原来是一条五彩斑斓只有尾指般粗细的小蛇,不知不觉游到他的脚边,趁机咬了他一口。

  伴随着疼痛的,是一阵头晕目眩。风临止的身体歪了一歪,不受控制地朝着身后冒着寒气的池子坠了下去。

  那是蛊池。

  据说炼出蛊王的蛊池,居然就在他身后。

  风临止抬头,隐约之间,似乎瞧见那鬼母的石像对他笑了一下,接着,无边无际的黑暗涌了上来,彻底吞没他的意识。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逐渐有了声音:“风临止,风临止……”

  那个声音在轻轻唤着,像是一缕春风,绕过他的耳畔。

  风临止勉力睁开眼睛,天光流泻,飘扬的幔帐里隐约坐了道人影,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坐在他床边的是陶靖衣。

  就是她刚才在喊他的名字。

  “风临止,你终于醒了!”见他睁开双眼,陶靖衣激动地凑到他跟前,用手搓了搓他的脸。

  风临止:“……”他只是昏了过去,脸又没僵!

  等等,为什么他一点儿也记不起,他昏过去之前发生的事情!只要一回想,脑海中就传来尖锐的疼痛。

  “谢天谢地,恩人你总算醒过来了!”一名穿着布衫的妇人,拉着一个半大的孩子,跪在他跟前,痛哭流涕,深深伏下身去,“多谢恩人救小虎一命!”

  “恩人?”风临止感觉他的脑袋又疼了起来。

  陶靖衣察觉到他的不适,连忙伸出手揉着他的额头:“对啊,你不记得了吗?我俩上山的时候,碰上这个孩子差点被老虎吃了,是你出手救了他。”

  老虎吃小虎,有意思。风临止垂眸看着那孩子,那孩子也在偷偷打量着他。

  他撑着手肘想要从床上起来,忽然从脚踝处传来一阵剧痛,他面色微白,诧异道:“我怎么了?”

  “你为了救小虎,崴伤了脚。”陶靖衣扶着他坐起,拿起一根拐杖递到他的面前,面色有些得意,“这是我特意为你削的,你试试。”

  拐杖还是新的,泛着树木的清香,就是刀工不怎样,削的七扭八歪,勉强能用。

  “削的真好。”风临止违背着良心夸了一句。

  他掀开被子,看了看脚踝,脚踝处果然已经高高肿起,泛着青紫,的确像是崴伤了。

  他一个堂堂的绝世高手,花神教至高无上的教主,不过与老虎打了一架,居然扭伤脚,说出去,连自己都嫌丢人。

  风临止拄着拐杖走了几步,决定不追问那些丢脸的细节了。

  晚饭的时候,妇人特意杀了一只鸡,炖了给风临止补身体,陶靖衣也分到了一大碗香浓的鸡汤。

  风临止将自己碗里的两只大鸡腿都夹给了陶靖衣。

  陶靖衣一愣,连忙将鸡腿夹回去:“你受了伤,这是特意给你的。”

  “我不爱吃鸡腿。”风临止淡定地将鸡腿又夹回去。

  一来一回,看得小虎直流口水,妇人笑道:“反正有两个,不如一人一个。说实话,这恩爱的夫妻我也见过不少,像风公子这般年轻俊美、武功高强又疼媳妇的男人,却是不多了,夫人可真有福气。”

  陶靖衣脸颊微热,小声道:“刘嫂你误会了,我们还不是夫妻……”

  刘嫂笑得意味深长:“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吃过晚饭,天色就黑了。

  一轮清透的明月挂在天幕上,夜风拂过树梢,送来一缕缕箫声。陶靖衣顺着木梯子,爬到屋顶,找到了箫声的来源。

  风临止坐在风里,对着明月,将玉箫抵在唇边,低沉的箫声从他的唇畔流泻而出。

  陶靖衣站在梯子上,双手扒着屋顶,叹道:“扭伤了脚,还能蹦这么高,我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武林高手的操作。”

  箫声一顿,风临止放下玉箫,转过头来,刚好瞥见她露出半个身体,眉头微微皱起,温声道:“别杵在那里,快过来,危险。”

  陶靖衣爬到他身边,与他背对背而坐。

  风临止低头擦着他的玉箫,陶靖衣眼角余光瞥了一眼,不由得追忆起往事:“想当初我第一回见你,你就站在月下,手里拿着这支玉箫。”

  “什么感想?”

  “哇,好一个绝世大美人!”

  风临止:“……”

  “你是我见过穿女装最好看的男人,比女人还要好看。”

  “这似乎不是什么夸奖的话。”

  “我听你的箫声,总觉得你不大开心。”陶靖衣转过身来,与他并肩而坐,“你为什么不开心?你有心结,对吗?”

  “我曾和教中的三个女孩子玩得最好,但是六岁的那年,她们都被师父杀了。”

  “为什么?”

  “她们发现了我的秘密,师父说,她们必须死。”

  陶靖衣一怔,握住他的手:“这不是你的错。”

  “师父带我去过梅林,她告诉我,段凌是我的父亲,但是那天我们被段凌赶了出来,段氏子弟追着骂我野种,师父也因此记恨上了段凌。”

  “你不是野种,你是风临止。”陶靖衣喉间哽咽,仰起头来看着他那双褐色的眼睛,“你是这个世间独一无二的风临止。”

  “师父死的那天,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甚至觉得松了口气。”风临止垂下眸子,长睫掩去眼底所有的难过,“我有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冷血的怪物。”

  “我认识的风临止胸怀坦荡、温柔多情,怎么会是一个冷血的怪物。”

  风临止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蛋:“你是不是怕我扔你下去,才故意这样说的。”

  “哪有!”陶靖衣扭头,将脸庞朝着明月,“都是真心话。”

  风临止的脚伤痊愈之后,二人向刘嫂辞行,继续游山玩水。经过一座叫做“花月城”的地方,刚好赶上当地的花灯节。

  “未婚的年轻男女,在花灯节那日,可去城门口领一盏花灯,这花灯大多数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若拿到了一模一样的那盏,那就是天赐良缘,百姓会给他们送上祝福。据说,每一对收到祝福的男女,最后都结为了夫妻,一世恩爱,子孙满堂。”

  花月城是一座边陲小城,总人口不超过五百人。风临止和陶靖衣刚入城,就看到满城的花灯,不由得惊呆。稍一打听,才知道城内即将举办花灯节,那卖灯的小贩拉着他们,热情地将花灯节介绍了一遍。

  “二位不如也去试试。”小贩道。

  陶靖衣犹疑:“若是有三个人都拿到了一样的花灯,岂不是很尴尬。”

  “一模一样的花灯都是成双成对的,绝对不会出现第三个!”小贩信誓旦旦地说道。

  陶靖衣和风临止留在了花月城中,到了花灯节那天,果真如那小贩所言,城门口有人在发放花灯。这活动是官府举办,又有如此浪漫的意义,引得不少年轻男女参加。

  陶靖衣和风临止挤到人群中,她转头对风临止道:“我们也凑个热闹吧。”

  风临止微笑着颔首:“好。”

  “男人去城北领花灯。”对于风临止这个大男人突然挤到女人堆里,虽然他长相俊美,风度翩翩,年轻的女子还是一致表示“就算你长得好看,也得按规矩来办事”。

  风临止尴尬地摸摸鼻子,道:“待会儿我们在渡仙桥上见。”

  “知道了。”陶靖衣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人群里,只伸出一只胳膊,朝他挥了挥。

  风临止无奈地转身。

  “刚才那位公子好生俊美,不如我们偷偷去瞧瞧他拿了什么灯,再拿一盏一模一样的。”风临止走后,有人窃窃私语讨论着。

  陶靖衣已经排到最前面,她看了看满目的花灯,这些花灯样式精巧,造型唯美,果然每一盏都不一样。

  她挑了个绘着梅花的花灯,提在手中,往渡仙桥走去。

  渡仙桥在城中的位置,穿过一条河,那河水绕城一圈,往城外流去,不少人在河畔放花灯。

  陶靖衣到达渡仙桥的时候,桥中央已经站了道人影。

  皎洁的月色,落在地面上,化作一地霜华,那人仿佛站在月华的尽头,正弯着唇角,对她温柔地笑着,笑得时候,似有春风拂过荒原。

  他的手中提着一盏花灯。

  一盏和陶靖衣手中一模一样的花灯。

  昏黄的光芒,透过绘着梅花的一层白纸,映着他清雅的眉眼。

  陶靖衣惊异地走到他身边,将自己手中的花灯提起,与他的花灯并在一起,满脸欢喜地说道:“原来这世上真有缘分一说。”

  风临止脸色薄红,额头微微沁着热汗。

  陶靖衣踮起脚尖,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奇怪地问道:“你很热吗?”

  刚渡过最冷的寒冬,这个时节大家都还没有脱去身上厚厚的棉衣,风临止却是一头大汗。

  “走路累的。”风临止解释道。

  说来也真巧,这一晚,居然只有陶靖衣和风临止二人拿到了一模一样的花灯。

  “咦,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都穿了红衣。”有人忽然道。

  原来今日风临止和陶靖衣不约而同穿了件红色的衣裳,两人站在一起,被绯红的灯火映照着,男才女貌,宛若一对正在拜堂的夫妻。

  二人被簇拥到台上,不少百姓在下方跟着起哄:“拜天地!拜天地!”

  陶靖衣正不知所措时,手中忽然被人塞了一样东西,她垂眸一看,是一截红绸。红绸的中央,绑着一个大绣球,绣球的另一端,是风临止的手。

  “得此金玉良缘,正是命中注定,二位不如遂了上天的意思,正好结成夫妻。”举办人趁机劝道。

  陶靖衣转头看风临止,风临止压低嗓音,凑在她耳边说道:“咱们就做做样子,拜一拜,等离开这里,再没人认识咱们,大家都不会记得此事。”

  “可我记得。”陶靖衣在心底嘀咕了一句。

  这里的百姓都非常热情,看来今日,她不与风临止拜了这天地,是别想离开了。

  明月为媒,天地为证,陶靖衣牵着红绸,与风临止对着天地拜了三拜。

  风临止隔着绚烂的灯火,望着似立在灯火深处的陶靖衣,眼底一片柔情似水。

  陶靖衣,吾妻,吾爱。

  直到风临止和陶靖衣离开花月城许久,这一段佳话还在城中流传。不过,却有人感叹:“哪有什么天赐的良缘,都是那个年轻人满城跑出来的。”

  这句话倒是像个知情的,其他八卦者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这次的花灯会,统共就两盏一模一样的灯,也是巧了,姑娘拿了其中的一盏。年轻人偷看了以后,满城地找另一盏。喜欢就直说呗,何苦来哉,费钱又费力。”那人摸出一锭金子,美滋滋地咬了一口。

  一盏灯,换一锭金子,这交易值了。

  对于那个年轻人而言,一锭金子,换一盏花灯和一世的姻缘,更是值了。

第93章 番外:风临止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男主就是反派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男主就是反派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