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塔尔玛死了之后, 崇庆太后因伤了心,便不再提立皇后之事。她都是年逾古稀之人, 虽然身体依旧硬朗, 但估摸着在人世的日子不多了, 只想好好享清福。

  后宫没了皇后,弘历把魏长思封为皇贵妃, 管理后宫。傅莹去世之后他本就无意再立旁人为皇后,立塔尔玛为后, 着实是母亲逼迫为之,如今母亲不再提立后之事,他更不会主动去立皇后。

  有不知情的大臣,上书为塔尔玛鸣不平, 自认为是做了一件极正义之事,弘历处理这些“多嘴”之人丝毫不留情面,流放甚至是杀头皆有之。

  众人不明白弘历为何对自己这位继后如此无情,见为继皇后上言之人皆被严惩,虽心有同情却不敢再多言半句。

  弘历是恨塔尔玛, 若不是她剪发时说的那些话,他每每怀念傅莹时就不会感到自责了。

  塔尔玛去世没多久,他便又到了妻子的陵前, 这个地方也是他百年与她合葬之处。

  他给傅莹祭了酒之后,让旁人远离,一个人对着她的陵墓说话道:“那个人去了,若不是她告诉我你生前的一些事, 恐怕我永远要蒙在鼓里。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我不知道该同你从哪件说起,总之你去了之后,我也找不出一个愿意同她说心事的人了。”

  弘历连塔尔玛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只是以“那个人”来代称。

  他接着说道:“那个人这么一闹,我更加觉得婉仪你好了,但天意真是弄人,你陪我只有短短的二十年。额娘不止一次安慰我,说你年近不惑去世也不算早逝,可是我却认为,只要你先我去了,便是早逝。”

  “去年南巡之时,我又经过济南城。我已发誓不再入济南了,毕竟你就是在那里患病去世的。”说到这里,想起悲伤之事,他不免又红了眼眶。

  弘历说些什么,李玉这些贴身伺候的人听不到,但他们知道,弘历每次来傅莹的陵前都要呆上好一会儿放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乾隆三十八年,弘历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寿数如何,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不考虑立储之事。可供他选择的皇子实在是太少了,儿子虽多但过继的过继,死去的死去,活下来的那几个,都不太令他满意。

  实在没得选了,他只能选择魏长思生的十五阿哥永琰,虽说这个皇子没有多少过人之处,但也无明显不足。

  因为选择的这个继承人不是很令他满意,他悄悄在神灵前立誓,说永琰若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人选,那就让他英年早逝。

  弘历倒不是刻意诅咒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是江山同永琰的性命相比,还是祖宗留下的江山更重要。

  当立永琰为太子的时候,弘历更加想念自己的永琏,他觉得永琏如果活着的话,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皇子。

  乾隆四十年,陪伴在弘历身边多年的魏长思也去了,最为陪葬,弘历把她的棺椁安置在自己百年之后的地宫中。

  他在傅莹的陵前念叨道:“婉仪,你身边的小宫女也去了,我让她下来接着服侍你。你去世之后,她便成了你的影子,你我的嫡子我没能把江山交给他们当中的一人,不过我密立这个小宫女的孩子为太子了。”

  在傅莹的陵前说完一通话之后,他又走到令妃的棺椁前道:“你说你生前最敬之人便是先皇后,如今你下来陪先皇后,定要像生前那般好好服侍旧主。”

  说完之后,他这才离去。虽然现在傅莹有魏长思“陪”着她了,可自己却愈发寂寞了。

  在接下来的年岁里,他能过来傅莹的陵前便过来,若不过来,也要在至今空着的长春宫,挂好她的画像,祭奠一番,每次生辰、忌日绝无落下。

  小到子女近况、曾孙出生,大到母亲崇庆太后崩逝,收复故土,他都要同她说上一番。这些话,他也只能同她说了。

  弘历没想到自己会活到八十岁,在自己过完八十大寿之后,他又车马劳顿地去了自己的裕陵看望傅莹。

  作为耄耋老人,他的身形已经远远不及年轻时灵活,甚至还有些健忘,但给傅莹生前喜好的东西,他却一点都没有忘记带来。

  给妻子祭过酒之后,他对她说道:“今年我都八十了,可惜你没能看到我八十大寿这一天。其实人活久了反倒没意思,送走太多的人了。我熬死了儿子甚至是孙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并不好受。幸好咱们的女儿还好好活着呢,不知道是不是把自个儿兄弟姐妹的寿数都加她身上了。”说到这里,弘历忍不住笑了一下。

  他抬起头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别人都说我能活到一百岁,可我觉得你不在,我活那么久也没什么意思。当年,你同我立下约定,说好要一起白头到老的,你倒好,把我一人丢下,我不可能不怨你。”

  “不过,估计最长不过二十年我就能下来陪你了,这也算是一件我觉得欣慰的事儿吧。”想到“见”妻子的日子没有多少年了,弘历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在临走之前,带着歉意地说道:“我现在年纪大了,行动实在不方便,不知道下次来看你是什么时候,若时间久了没来见你,你可千万别怪我。”

  这一间隔,就是六年之久。

  乾隆六十年,弘历为了兑现当年自己当皇帝年限不超过祖父的誓言,他主动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永琰,自己做太上皇。

  有了新皇帝,弘历觉得长春宫再不许人住便不太好了,于是他将长春宫的诸夺旧物搬到了自己住的宁寿宫,继续让这些旧物陪着自己。

  他把永琰叫到自己面前,对他说道:“你现在是皇帝了,不过你哥哥端慧太子是先你之前有的太子名分,你先去朱华山的太子陵祭拜一下端慧太子。”

  永琰一向不敢违背自己父亲的命令,所以当弘历要求他去拜自己的二哥时,他跪在父亲面前答应了。

  命永琰拜过永琏之后,他又领着永琰到了傅莹的陵前祭奠。

  因为自己出行不便,自八十岁那年去裕陵祭奠之后,弘历就再也没来过了。

  他坐在马车里一路上在想,这六年的时间里陵前的树木长高了多少,看管陵墓的人有没有有好好地守着。想着若那些守灵的官员不能尽职尽责,他定是要问他们的罪的。就这么想着,竟然打起了瞌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他听到车外永琰的声音:“汗阿玛,裕陵到了。”

  在马车上本来就难以深睡,听到永琰的声音,弘历一下醒过来了。想到马上能“见”到妻子,他有些惊动。

  他从马车上下来,扶着永琰的手,有些微颤地向前走去。他看着这裕陵繁茂的松树,忍不住感叹道:“果然是又长高了些呢,六年啊,一下就长这么大了。”

  他走到一颗松树前,拍了拍它粗壮的树干说道。

  来到陵前,他给傅莹祭拜过后,便命永琰先给嫡母傅莹行礼,而后再给生母行礼。

  永琰没见过傅莹,只是从他母亲魏长思那里听说过一些她的事迹,知道自己父亲极爱这位原配。其实即便母亲不告诉他,他也能从父亲对原配皇后的家人待遇中感知出来。

  因此次祭奠带着新皇帝来,规模自不同往日祭奠,诸多礼仪行毕之后,弘历也顾不上同傅莹多说几句话。

  等到了行宫之后,弘历把永琰叫到自己身边道:“朕追封你生母为皇后,没有行告太庙之礼,你也别介意。这不是针对你母亲,日后追封皇帝生母朕也省了这事。”

  永琰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更何况,他并不是生母抚养长大的,和生母算不上特别亲。

  “儿子遵从汗阿玛之意。”永琰小心翼翼地说道。

  弘历看着他选的继承人,觉得这个儿子真不是太有出息,平生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儿子遵从汗阿玛之意”,丝毫看不出半点才略。不过,听话也很好。

  他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今日你也拜过你嫡母了,你可知你嫡母已经去了多少年吗?”

  永琰算了算道:“母亲是乾隆十三年崩逝的,距今四十八年。”

  弘历长叹一声道:“是啊,四十八年啦!先皇后也不过活了三十七岁,却让朕想了整整四十八年,可见老天残忍至极啊。”说完之后,弘历不禁老泪纵横。

  永琰怕父亲出什么意外,忙道:“今日汗阿玛颇为劳累,还是早些休息吧,不要再想这些伤心过往了。”

  弘历擦了一下眼泪道:“哪里是伤心呢,朕高兴呢,年纪越大就离见你嫡母的日子越近了。”

  头一回见一向威严的父亲如此深情的模样,永琰也不禁为之感动。

  回到紫禁城之后,虽已成为太上皇的弘历,依旧对新皇帝放心不下,诸多大事还是要插手的。他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因为他知道一旦闲下来,回去面对傅莹留下来的旧物,定然只剩下伤感了。

  他不知自己能活多久。嘉庆三年除夕前几日,他去看了看傅莹去世时所乘的青雀舫。

  当年,他为了把这艘大船运回京城,差一点把城墙给拆了,好在有官员出了主意,架梯子从城墙翻过,才使得在不拆毁城墙的前提下,将船运了进来。

  尽管青雀舫在外面风吹雨淋,但弘历每年都派人修护,使得这艘船同当年傅莹乘坐时相差无几。

  他看着这艘船,悲伤之事难免又涌上心头,想起当年分别之景,依旧悲痛不已。

  他本来就年纪大了,加上又迎风哭了一场,回去竟然病倒了。这场普通的风寒,最终令人猝不及防地带走了他的生命。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弘历走完自己漫长的人生,他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永琰按照父亲的遗愿,将他与傅莹合葬在了裕陵。

第161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