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图穷匕见369

  林原生似乎比他小两三岁,万一她外出碰见比他年轻,还比他颜好的……这女人之前还嫌当皇后麻烦,想要私下跟他来往,谁知道她会不会异想天开,想要左拥右抱。

  后世的人似乎都不把婚姻当一回事,苏含玉跟他说过,他们那结婚离婚不过是几块钱的事,简单得跟喝水一样,有人上午结婚,下午就离婚了,也有人六七十岁,照样离婚,说是婚姻没了,爱情还可以重觅。

  楚尧顿时有了危机感,他忙的事太多,没有多少时间陪着苏含玉,难保她不会觉得空虚寂寞,想找个可以陪在身边的贴心人。

  寻常女子肯定没这胆子,可她又不一样。

  “不行,你不能去,让别人去。”楚尧斩钉截铁道。

  苏含玉:“学堂主事的就我和秦怡两个,她又不能控制巨虾,还要负责招生,没有别人了。”

  “初三初四熟悉学堂事务,也懂得调查,红将军不是会写字吗,她们知道红将军的作用,可以交给她们负责。”楚尧回道。

  “但我也想到处走走,来大楚这么久,除了京城和丽州,其他地方我都没去过,趁着小香放暑假,想带她和小浩长点见识……”苏含玉顶着楚尧越来越幽暗的目光弱弱道。

  楚尧冷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要和朕一起踏遍河山,阅尽人间风景,现在却想把朕一个人扔下,自己逍遥快活。”

  苏含玉:她有说过这么煽情的话吗?

  不过她算是看出来了,楚尧这是不满意她撇下他外出,闹脾气来着,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怎么跟个没吃到糖的小孩子似的。

  想想初见时,多冷艳的美人啊,多看一眼都能让人欢喜得小鹿乱撞。

  岁月是把杀猪刀,冷美人成了粘人精。

  第五百七十章 陪你招人

  “就去一次,以后我都留在新都陪着你,好不好?”苏含玉问道。

  “不好。”楚尧毫不犹豫道。

  苏含玉皱起了眉头,楚尧之前明明挺开明的,她想做什么都会支持她,难道当上皇帝之后,思想就变了,连她都要唯命是从,不得忤逆?

  这样下去,她以后岂不是跟金丝雀似的,困在皇宫里,做什么都要跟他请示?

  这种生活想想她都打冷颤。

  也许她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要不要真的嫁给楚尧。

  现在逃婚来得及吗?

  楚尧和黑皇契约了,她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没用吧。

  就在苏含玉沉浸在如何摆脱霸道皇帝的思绪里时,耳边突然听到一句话:“我陪你一起去。”

  哈?

  苏含玉猛地抬头,惊愕地看着楚尧,“你刚说什么了?”

  “我陪你去招人。”楚尧重复了一遍。

  开什么玩笑!

  你一个刚上任半年的皇帝,忙得连刮胡子的时间都没有,居然说要跟她外出一个月?这是生怕朝臣觉得她祸水级别不够,想让他们弹劾她吗?

  还没大婚就让君王不上朝了,等大婚了还得了?

  “有暗卫和红将军跟着我就行了,我会每天给你写信的,你就安心留在新都处理政事吧。”苏含玉劝道。

  “六部官员都搬迁过来了,政事有他们处理,奏折可以让黑鹰带给朕,朕在路上也能批阅,不会耽误什么事。”楚尧回道。

  “那样太辛苦了。”她于心不安呀。

  “朕乐在其中。”楚尧微笑道。

  然后他就真的跟大臣们说他要微服私访一个月,奏折会照常批阅,可怜大黑鹰刚刚成年,就肩负起了速递业务,在新都和各州之间辗转飞翔,若不是有虾肉吊着,早就罢工了。

  ……

  半个月后,西州各县贴出了一张告示:徐宜县各镇女子学堂招募先生,教学轻松,氛围良好,待遇优厚,有意应聘者请于某某日某某时前往县衙参加招募。

  西州虽然是干旱地区,无法养殖小龙虾,因宣传缘故,却也都知道徐宜县虾稻共作模式,知道徐宜县主的事迹,这些事迹里自然少不了女子学堂。

  不过西州百姓还是很好奇,为什么女子学堂要跑这么远招先生,难道徐宜县秀才不够用了吗?不还有新都吗?

  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去那么远当先生啊,还是教小娘子,教得再好,女子也不能参加科举,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孟秀才就是这么想的。

  他还不到三十岁,是棉县有名的秀才,虽然考了几次乡试也没能考上举人,但他带过的学生,十有七八能考上秀才,甚至还有考上举人的,就连县令都对他敬重有加。

  每年想跟他读书的学子能从县东门排到县西门去,不过他比较挑学生,聪明的,家徒四壁也收,愚钝的,家财万贯也不收。

  和他相反的是樊秀才,樊秀才在县里名气也不小,他是拿过小三元的人,只是考上秀才之后不曾参加过乡试,很多人认为他要是去考,肯定能中举。

  但樊秀才志不在此,他喜欢教书育人,而且他从不挑学生,只要心性过得去,不管是聪明还是愚钝,他都不在意。

  这样考上秀才的人自然不多,只有十之一二。

  于是有人说,樊秀才自己考得好,但不会教人;孟秀才虽然自己考得一般,但他会教人。

  偏偏考得好的不想继续考,非要去教人,又教不出什么名堂,白白耽误人家子弟。

  孟秀才年少时一直被樊秀才压一头,靠教学翻了身,得以扬眉吐气,奚落樊秀才。

  他看不上女子学堂的招募,但听说樊秀才给学生放了假,要去县衙参加招募,两人的学堂就挨着,他便去找樊秀才。

  “你居然对女子学堂感兴趣?就算教不出几个学生,也不用灰心丧气吧,教那些娘们能有什么出息,若是给富贵人家当西席还说得过去,女子学堂招的都是乡下丫头,一点意义都没有。”

  樊秀才回道:“我对女子学堂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想去学习一下。”

  “教学内容?”孟秀才露出一个夸张的笑容,“你不会傻到这个程度吧,你以为女子学堂真的很厉害吗?那不过是徐宜县主给自己造的势!她一介农女,不把自己吹上天,怎么证明自己配得上皇后的位置。那都是虚的!”

  “阿拉伯数字和算术那些东西不是虚的。”樊秀才道。

  “这些东西从女子学堂出来不代表这是她们的东西,说不定是哪个倒霉蛋被徐宜县主给骗了,把自己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知识拱手相让,我要是那人,肯定要献给朝廷,自己换个爵位比给他人做嫁衣强多了。”孟秀才不屑道。

  “是真是假,总要亲眼看看才知道,而且丽州如今成了新都,人才荟萃,我在西州窝了这么多年,井中之蛙,只看得见一片天,也应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人多不是更难出头?照我说,你就应该去考举人,捞个一官半职,妻子儿女颜面有光不说,还能庇护一下族人,岂不是比外出漂泊要好?”孟秀才劝道。

  樊秀才没有和他争辩下去,第二天上午就按照告示上说的时辰去参加招募,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才回来。

  回来立刻让家人收拾行李,房屋第二天就托牙行出租。

  至于他带着的那几个学生,全都遣散了,给他们写了推荐信,让他们去其他先生的学堂读书。

  孟秀才这边就收到一个他推荐来的学生,是个颇为聪慧的,孟秀才倒不反对收下,只是他闹不明白。

  “你这就拖家带口去徐宜县?值得吗?他们给多少酬劳?”

  “一个月五十两,包吃住。”

  “才五十两!”孟秀才惊叫起来,“随便去酒楼吃顿饭就没了,就这种酬劳,他们也好意思说丰厚?你自己多收几个学生,一个月也有几十两吧,何必跑那么远?”

  樊秀才一脸梦游的表情,问孟秀才:“你知道是谁考核我才学的吗?”

  “谁?徐宜县主?”

  “陛下。”

  “???!!!”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步登天

  “你骗谁呢!”孟秀才一点都不相信樊秀才这话,“陛下日理万机,忙朝廷大事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为了女子学堂招募先生的事情到处跑。”

  “你不信就算了,徐宜县主和陛下都在,陛下问了我好几个问题,他还夸我学校应该养士而不是为了科举进取,各科人才都应该得到培育的想法很好,我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去新都。”樊秀才激动道。

  “我看你要不是给人下了降头,就是被人骗了。”孟秀才没好气道。

  在孟秀才看来,樊秀才的脑子本来就有点问题,学而优则仕,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大官吗,能让学生考出功名的先生才是好先生。

  樊秀才却整天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说什么每个人天赋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擅文,那些擅医、擅武、擅工甚至擅农的都应该有学习之处,有上升之路。

  所以他什么学生都收,也不用心琢磨科举试题,而是带他们博览群书,启发兴趣,让他们寻找自己擅长的方向,专攻深造。

  孟秀才觉得他这是主次不分,读书第一要事就是考功名,其他都是次要的,可忽略的,有功名才有利禄,不然谁家舍得花那么多钱让孩子上学堂?找个匠人拜师学艺不就得了。

  像女子学堂,孟秀才觉得就没必要开那么多课程,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学点刺绣手艺就好了,学那么多东西又用不上,不过是浪费时间。

  “我看你还是仔细调查一下吧,说不定有人假冒女子学堂到处招人,实际上是为了坑骗钱财或者拐卖人口,你一个人上当不打紧,连妻儿都送入虎口,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孟秀才言尽于此,也不想和樊秀才说什么了,这人钻到牛角尖里拉都拉不出来,他要是有樊秀才那份才思,早就中举,现在少说也是一县之长。

  第二天,孟秀才就听说樊秀才举家搬迁了,他摇头叹息,说不定下次听到的就是樊秀才的噩耗了。

  没想到过几天听到的却是:“没想到我连举人都考不上,却有面圣机会,陛下比我想的还要英明神武,气度非凡啊。”

  孟秀才:他还以为就樊秀才一个人做梦,原来这么多人都做白日梦吗?

  直到一次宴会见到县令,县令一脸惋惜地对他说:“可惜孟生没过来,没能见到陛下,不然说不定能获得推荐入朝的机会呢。”

  孟秀才整个人都不好了。

  陛下居然真的来过棉县?真的见过樊秀才,还夸了他?连樊秀才那种没出息的家伙都能获得表彰,换做是他,肯定会被破格提拔吧。

  他考了那么多次举人都没考上,京城都没去过,更别说面圣了,不知道多少次午夜梦回,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

  可现在,突然被告知,他错过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他差一点点就见到陛下了啊!

  孟秀才忙问道:“陛下还在县里吗?”

  县令摇头:“陛下一个县就待一天,早就离开西州了。”

  孟秀才心痛,连规矩都顾不上了,埋怨道:“您怎么不早点告诉在下。”

  县令瞪眼:“陛下微服私访,本官都是招募结束才知道,要怎么告诉你?再说,徐宜县主亲自来招募,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和陛下的关系,但凡你有点好奇心,过来瞧一眼,不就见到了吗?”

  他不是没有好奇心,他是看不上徐宜县主啊,谁知道陛下这么在乎她,居然陪她四处招人,说起来,樊秀才也跟他说过,可是他以为人家说胡话,后来那些传言也一样。

  他应该怀疑一下的,毕竟应聘上了的人都毫不犹豫前往徐宜县,没应聘上的也都扼腕叹息不已,若是警醒点,就算错过棉县的会面,也还有其他县的啊。

  想到这里,他赶紧问道:“陛下离开西州之后去哪个州了?”

  “本官哪里知道,陛下的踪迹是本官小小一个县令能掌握的吗?”县令回道,“你别想着追了,以陛下的速度,你就是御风都追不上。”

  大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孟秀才别提有多后悔,甚至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撇下学堂去徐宜县,他对女子学堂没兴趣,但若是能获得陛下赏识,他也不介意表露出一点兴趣。

  可是又犹豫不决,万一陛下计较他驾临棉县他都不去觐见,不愿意见他,他岂不是白跑一趟?棉县和徐宜县可是有万里之遥,要花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到啊。

  思来想去,就耽搁了。

  等过了几年,朝廷真的改革教育,设立公立学校,培养各科人才,并且樊秀才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教育司官员名单的时候,孟秀才捶胸顿足,痛心不已。

  他教得比樊秀才好一百倍啊,怎么能没有他的名字,他不就是错过了一次面圣吗,怎么就错过了下半辈子。

  和孟秀才一样后悔莫及的人不计其数,没有多少人预料到,女子学堂这一次全国巡回招募会拉开大楚教育改革的帷幕,在这次招募里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成了教育司的中坚力量。

  就连苏含玉,一开始也就是想给女子学堂多挖几个名师,多招几个思想开明的先生,充实学堂的师资力量,让女子多学点知识。

  楚尧提出帮她面试应聘者时,她还高兴得不行,毕竟楚尧接受的是大儒教育,学问比她高了不知道几个层次,这些先生的品性优劣她能看出来,学识深浅她就不好分辨了。

  哪里知道楚尧后来会跟她抢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先生,一下子就被他收割了。

  结束西州招募,前往宁州的时候,她兴致勃勃地跟楚尧说着科举的弊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昧推崇儒学,虽然有利于统治,长此以往,却会阻碍国家发展,明明我们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却用来制作烟花,别国则用来打造炮弹,在热武器面前,冷兵器只会一败涂地……”

  “考试内容和形式太死板,容易束缚人的思维,让人脱离实际,像棉县,孟秀才带出来的学生,除了经义诗文,其他东西一问三不知……”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虾养廉

  楚尧在军中待过,清楚武器有多重要,早在做玻璃、水泥时就体会到科技的重要性,所以他很认同苏含玉的话,不然也不会大量招募匠人,也不会那么重视发明创造。

  但科技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连事物运行原理都不懂,发明创造自然无从谈起。

  要培养人才,就要改革教育。

  哪怕黑皇和红将军无法提供理科基础知识,苏含玉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记得一些内容,不能整理出教材,楚尧也决心开设理科课程,从零开始一点点推进,总会不断进步的。

  他希望自己在位期间,能为大楚崛起奠定基础,让后人沿着设好的框架走下去,早日走到苏含玉所描绘的和平盛世。

  不过此时此刻,他什么都没说,而是静静地听着苏含玉唠叨,珍惜两人独处的时光。

  苏含玉原计划外出一个月,但要所有县都去一趟,哪怕一天去三四个县,也是不够的,他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才走完。

  好在迟两个月开学也不打紧,毕竟校舍建好能搁置几个月也是好事,先生们远途搬迁也需要适应时间。

  这一趟的收获,除了挖掘了不少人才,也了解了大楚各县的情况,哪里百姓日子过得好,哪里过得不好,走一趟都明白了,统计数据交上来,楚尧也心中有数,下面的人到底有没有说实话。

  回到新都已是初冬,皇宫主体已经建好,这固然有巨虾搬运材料的功劳,也和楚尧要求设计从简,以实用为主有关。

  苏含玉对皇宫没多大兴趣,让她惊喜的是,秦宿居然开始着手利用风力发电。

第五百章 图穷匕见36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古代养虾日常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古代养虾日常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