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全文完222

  “你总不能真为了我把自个儿辛苦经营的事业一个子儿不剩的配光。”

  说着,顾九思抬起头来,瞧着她道:“我如今这样子,还不如在扬州好好赌钱呢。”

  “瞎说,”柳玉茹抬手戳了他的脑袋,抱着他道,“我好歹也是诰命夫人了,你要在扬州,我还能当诰命吗?”

  顾九思靠着她,他也不知道怎么的,柳玉茹来,说什么他都高兴得很。

  两人一起回了顾府,如今家里其他人都还在扬州,屋中就剩下他们两个,顾九思陪她梳洗之后,又同她吃了饭。等到了夜里,顾九思抱着她,柳玉茹颇有些紧张,顾九思察觉出来,用额头抵着她的颈项,柔声道:“你还病着,不闹。”

  柳玉茹听了,不自觉笑了。

  “你同我说说东都的事儿吧。”

  柳玉茹抬手拉住他的手:“我听说,你可厉害了。”

  “那你也同我说说你在黄河的事儿吧。”

  顾九思温柔道:“我也听说,你可厉害了。”

  柳玉茹听着,转过身来,她搂着他脖子,同他细细说着黄河上的事儿。而后顾九思又同她说着东都的事。他们都说得很平静,什么千钧一发,都化作尘烟,只要对方在这里,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

  等说到最后,两人都有些累了,柳玉茹靠着顾九思,终于道:“洛子商的手下呢?”

  “宫乱当夜都跑了,我让人去抓捕,大多都在被抓到的时候都自尽了,只有一个叫鸣一的,他同我说,他想见见你。”

  “见我?”

  柳玉茹有些疑惑,顾九思点头道:“我将他扣押起来了,明日我会给舅舅下葬,后日我们私下给洛子商下葬,到时候我会放他出来,给洛子商送行。”

  “你不恨他吗?”

  柳玉茹听到顾九思的安排,有些疑惑,顾九思平静道:“洛子商有一句是对的。”

  “他对不起天下人,可我顾家,的确对不起他。”

  “若他活着,以他的罪行,自然要将他千刀万剐,可他如今死了,逝者已矣,愿他安息吧。”

  两人说着,慢慢睡了过去。

  第二日,他们送江河上山下葬。

  江家在东都有祖坟,尽管当年江河在扬州买了坟地,但江柔最终还是决定,将江河和洛子商葬在东都。

  “他买那坟地,是为着那姑娘,”江柔解释道,“姑娘如今已经是他人妻子了,便该放下了。他若活着,应当也是这样想。”

  送上山那天,许多人跟着一起看着江河抬上去。

  江河虽然脾气张扬,但其实极会做人,在东都人缘很好,他下土那日风和日丽,一如他这个人,便就是走,也走得明艳动人。

  或许这样的人生没什么遗憾,他该做的都做了,该了的心愿也了了,因而众人倒也没有过于悲痛,只有江柔低着头,小声啜泣着。顾朗华揽着她,一言不发。而顾九思穿着孝服,亲手为他下葬。

  等他的墓碑竖好之后,所有人都散去,叶韵在他碑前站了一会儿,沈明静静等着,等他们下山了,沈明才终于道:“走了。”

  叶韵回过神,她点了点头,同沈明一起下山去。

  下山路上,两人一言不发,沈明犹豫了片刻,终于是伸出手,握住了叶韵的手。

  “我以后,会对你好的。”

  他笨拙出声,叶韵听得这话,愣了片刻后,她笑起来:“你别吃醋,”她立刻道,“我只是年少被迷了眼罢了。”

  “江大人这样的人,”叶韵神色悠远,“太过明艳了。”

  这样风流又张扬的人,理当被众人倾慕着,骄傲来到这世间,又洒脱离开。

  江河下葬之后第二日,顾家悄悄将洛子商抬上山,那天顾九思将鸣一从牢中带了出来,鸣一看着洛子商的棺椁时,神色有些恍惚,顾九思平静道:“你若愿意,便送他最后一程吧。”

  “你不怕我跑了吗?”

  鸣一抬手拂过洛子商的棺椁,顾九思摇头道:“你若跑了,我再抓回来便是了。”

  鸣一没说话,好久后,他沙哑着声,说了句:“谢谢。”

  说着,鸣一走到了洛子商棺木前的木桩上,同其他人一起,抬起了洛子商的棺椁。

  洛子商下葬这件事,顾九思没让其他人知晓,悄悄抬上山后,顾九思和鸣一一起葬了他。而后顾九思将早已准备好的石碑立在了分头,鸣一看着石碑上的名字,写着“江氏知仁之墓”。

  “江知仁……”

  鸣一看着名字,有些茫然,顾九思站在他旁边,解释道:“母亲说,这是舅舅当年为他的孩子取的名字。君子有九思,君子知仁德。他不能连死,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鸣一没说话,他早在之前便从顾九思的口中听到了洛子商的生平际遇,他静静看着墓碑,顾九思转头同他道:“你说有事要告诉玉茹,什么事?”

  “还一样东西。”

  鸣一回过神来,随后道:“你们同我来吧。”

  说着,鸣一领着他们下山。

  他们三人一起到了洛府,洛府如今已被查封,顾九思按着流程报给了周烨,而后便领着鸣一走了进去。

  昔日风光秀雅的洛府,如今已是阴气森森,落满了灰尘,庭中野草滋长,更填了几分清冷。

  鸣一领着顾九思和柳玉茹往内走去,慢慢道:“以前大人一直将此物保留得很好,萧公子死后,大人便告诉我,若是见到了柳夫人,他当还给她。”

  说着,三人到了洛子商的卧室,鸣一打开了机关,领着他们走进了暗室。

  而后他打开了一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一把伞,他将伞交给了柳玉茹,平静道:“夫人,当物归原主了。”

  柳玉茹愣愣看着那把伞,终于认出来,那是扬州码头,她随手抽出的一把纸扇。

  鸣一捧着这把伞,柳玉茹看着上面绘着的兰花纹路,仿佛是回到了当年扬州,洛子商在人群中那骤然一回头的模样。

  她伸出手去,脑海中闪过洛子商无数画面。

  然而最终她脑海中停留的,却是萧鸣被吊在城门上,夕阳如血的模样。

  本也当是好儿郎。

  柳玉茹接过伞的那刻,眼泪骤然垂落,鸣一愣了愣,随后便笑了起来。

  “能得夫人一滴眼泪,”鸣一温和道,“大人虽死无憾。”

  当天晚上,柳玉茹和顾九思陪着鸣一在他最爱的东都饭馆吃了饭,鸣一说着他小时候,他家本为贫农,被人强占了土地,他父母无奈之下,将他卖了出来,至此他就成了奴才。

  他年幼,主子喜好虐玩孩童,他人生一直过得灰暗无光,直到十一岁的时候,洛子商买下他。

  那时候洛子商已经是章怀礼门下弟子,世人敬重的洛公子。

  “他说我有习武天分,其实我那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鸣一声音平静,“可公子说我可以,那便是可以。”

  “你们……”

  柳玉茹干涩道:“都是这样的吗?”

  “怎样?”

  鸣一有些不解,柳玉茹沙哑道:“萧鸣说,他也是洛子商捡回来的。”

  “是,”鸣一笑起来,“萧公子也是,当年他本该同我一起学武,但后来公子发现他天资聪慧,就引荐给了章大师。”

  “既然章大师给了他这么多,”顾九思皱起眉头,“他为何,还是要杀他?”

  听到这话,鸣一沉默了很久,终于道:“不是公子要杀章大师,而是章大师要杀公子。”

  “公子本打算孝敬章大师一辈子的,可章大师知道了他并非洛家遗孤的真相,于是他想杀了他。公子那天胸口有一剑,那便是章大师刺的。”

  “若章大师不给公子那一剑,不逼着公子杀了他,好好活着,或许……”

  鸣一沉默下来,随后笑了笑道:“都过去了,罢了。”

  鸣一好好吃完了饭,顾九思和柳玉茹送着他回了牢狱中。顾九思叮嘱了他几句后,安抚道:“不久后,李大人会亲自审你的案子,他向来公正,你不必担心。你做了的,当还,没做的,也不会强行扣给你。”

  “我明白。”鸣一笑了笑,“让您操心了。”

  顾九思没说话,他从没想过,自己和洛子商的人,竟也有这么说话的一日。

  他沉默了片刻,终于只是点了点头,随后拉着柳玉茹的手,同鸣一告别后转身离开。

  鸣一跪坐在地上,他看着顾九思和柳玉茹牵手的背影。

  顾九思与洛子商身形相似,鸣一看着他,就仿佛是看着另一个洛子商,他骤然叫住顾九思:“顾大人!”

  顾九思停住脚步,同柳玉茹一起回过头去,看见鸣一看着他,有几分迟疑道:“做一个好人,是什么感觉?”

  顾九思沉默了片刻,随后道:“便是,觉得这世间无一不好,无一不善,觉得内心坦坦荡荡,无所愧疚。生来欢喜,死亦无愧。”

  听到这话,鸣一笑起来:“若得来世,”他温和道,“也愿能似顾大人。”

  顾九思没说话,许久后,他终于道:“若得来世,愿君生得太平世,一世顺遂无忧。”

  “谢谢。”

  鸣一笑着开口,顾九思拉着柳玉茹,终于走了出去。

  他们刚走出大狱,就听得后面的骚乱声,顾九思回过头去,见到狱卒冲出来道:“大人,鸣一自尽了!”

  顾九思并不奇怪,他点了点头,随后道:“好好安葬吧。”

  说完之后,他便同柳玉茹一起走了出去,走出门去后,天有些冷,顾九思抬起手,搭在柳玉茹肩上,用衣袖盖着她,怕她被风吹着。

  柳玉茹同他走在夜里,突然道:“九思。”

  “嗯?”

  “我还想挣钱,挣好多钱。”

  “好。”

  “可这一次我不为你了,”柳玉茹出声,她看向旁边的人,笑着道,“我想建善堂、建学馆。我想过了,”柳玉茹声音温柔,“我不在意洛子商、萧鸣、鸣一他们这些人做过什么好事,因为这都改变不了他们的结果,可是我希望,这世间再不要有他们这样的人了。”

  “萧鸣有才华,便该有个地方,让他好好读书。鸣一家中贫寒,也该有一条出路,不至于在孩童受尽折磨却求生无能。洛子商就算被遗弃在寺庙,也不该养父被人打死而无处伸冤……”

  “这世上不该有这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好。”顾九思揽着她,温和道,“我陪着你。”

  柳玉茹听到这话,转头看她。她面前这个男人,这么多年,都一如往日,经历世事,却永远如此清澈干净。

  普通人,于淤泥中沉沦,于黑暗中绝望。

  可顾九思却是人心中那最明亮的光,他若陷于泥塘,他会清干净淤泥,还这池塘一片清水;他若身处于黑暗,他会成为自己的明灯,照亮前路。

  他是众人身边一根绳子,一道墙,他守着所有人的底线,永不退让。

  因为有这样的人,所以才有更多的人于暗夜中睁开眼睛,见得天光破夜,止住人世间累累罪行。

  顾九思揽着柳玉茹,他们并肩而行,慢慢走在回家路上。

  柳玉茹一抬眼,看见天上星光璀璨,闻见风中夹杂山河花香。

  “顾九思。”

  她突然叫了他的名字,顾九思抬眼看她,柳玉茹抿唇笑了笑。

  “没什么,”她抓了他的手,笑着道,“我带你回家。”

  康平元年,大夏哀帝废内阁,引天下动乱,顾九思谋定全局,夺扬州、救豫州、平黄河大灾,守东都百姓,救大夏于水火。

  安建元年九月,哀帝禅位于殿前都指挥使周高朗,彼时大夏正临战火,太宗御驾亲征,留太子烨监国,擢顾九思为左相,叶世安为右相,沈明为殿前都指挥使,留守东都。

  太子烨监国期间,轻税轻徭,广开商贸,补贴耕农。又有富商顾柳氏,内修善堂,外建商交,引各国之粮、各国精艺之术于大夏,使得物资繁盛,百姓安康。

  安建四年三月,太宗攻下益州,一统山河,回东都后,因多年奔波,痼疾难消,不堪再受案牍之累,传位于太子,并立此子周平为储。

  周烨登基那日,是安建四年四月初八,当时春花开得真好,周烨于祭坛设典。

  因大夏广交海外,那一日各国来贺,使者加上朝臣,祭坛挤得满满当当。

  周烨从宫中乘坐马车到达祭坛,他身着冕服,上玄下赤,绘章纹于衣上,再着蔽膝、佩绶、赤舄,顶十二旒冕冠。周烨有些紧张,他挺直腰背,目不斜视,从他出宫起,他便听到百姓的欢呼声,他的马车行过,便看见百姓都跪了下去。

  他听着这些声音,感觉内心一点点安稳下去。

  这是他的大夏。

  这是他、顾九思、沈明、叶世安、柳玉茹、叶韵、李玉昌……他们一个个人,用尽一生去建立、又即将付出的国家。

  他从皇宫行到祭坛,而后由太监搀扶着下了马车,接着他步入祭坛之中,便看见红毯一路铺到高台之上,而高台之上,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臣子,两人一个台阶,一左一右站立在两侧。

  他们都穿着了祭祀特有的华服,顾九思为红色,叶世安为白色,头顶玉冠,腰悬古剑,而他们之下,是李玉昌、沈明、秦楠、傅宝元……

  所有人都静静看着他,他们面上带笑,似是朝阳,又似春光。

  周烨按着礼仪,在礼官祝词之中,朝着高台走去。

  而这时,东都城楼之上,叶韵领着芸芸宋香一路小跑着上了城楼。

  “玉茹玉茹!”

  叶韵朝着城楼上的大钟跑过去,高兴道:“到了,陛下到祭坛了!”

  大钟旁边立着一个紫衣女子,她神色温和,气质端庄。

  这是由周太宗钦赐‘柳夫人’称号的大夏第一富商,当朝左相之妻,柳玉茹。

  按照祖制,她们没有去祭坛参加登基大典的资格,可是周烨为表这些年柳玉茹对大夏的功劳,特意让她成为登基大典的敲钟人。

  当钟声响起,祭典便正式开始。

  这是大夏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个身为女子、且为商人的敲钟人,然而这样的殊荣,对于柳玉茹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她依旧同往日一般,从容又平和。

  叶韵比她激动太多,她看着柳玉茹的模样,不由得道:“柳玉茹你是不是玉菩萨?能不能给点反应?你不觉得高兴吗?周大哥要登基了,我们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柳玉茹听到这话,抿唇笑起来:“我们的时代,不早开始了吗?”

  这话把叶韵说愣了,便就是这一刻,宫人跑上来,同柳玉茹道:“柳夫人,可以敲钟了。”

  柳玉茹听得这话,她点了点头,她抬起手,扶住木桩,然后朝着古钟撞去。

  一下、两下、三下……

  天子为九,她一共撞了九下。

  在她撞第一下时,城中鸟雀惊飞而起,彩带从天而降,烟花震响东都,各地设好的舞坛之上,女子水袖如花绽放而出,丝竹管乐喝着百姓欢呼,环绕东都。

  顾九思在阳光中仰起头,看向远方城楼。

  他的目光一路穿过祭坛围墙,穿过屋顶瓦檐,穿过塔楼望台,直抵城楼最高处。

  他隐约看到城楼之上,那一袭紫衣于风中翻飞招摇,花缠香风拂过大夏广阔国土——

  歌舞盛世,光照人间。

  

第173章 全文完222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嫁纨绔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嫁纨绔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