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80

对于过继姚浩浩还是姚亮亮,姚父姚母没有什么想法,反正不管怎么说,孩子都是他们孙子,二媳妇也只说让头几年不见姚成才夫妻。
  过继来的孩子,这也情有可原,高兰妹这要求不算过分,村里农场那边有抱养的孩子,为了防止孩子养不熟直接搬家走了的。
  可陈玉不同意啊,姚亮亮可是她最疼爱的幺儿,他这么小,还不记事,就要被抱走,还五年不让她见一面,这不是剐她的心吗?
  高兰妹一脸向往,都起身往陈玉那里凑了,眼看着要上手抢孩子的架势,陈玉一激动,推开高兰妹抱着孩子往外跑了。
  没想到板上钉钉的事在大儿媳这里出了变数,出了这样的变故,姚父姚母一时之间都没反应过来。
  高兰妹还打算追,嘴里喊着:“把我儿子留下来!”
  姚晴天见状上去拦了一把,高兰妹也就顺势收了脚步,坐回位置上,重申了一下她对这事百分百赞同的态度,甚至列举了姚亮亮过继过来后,她如何全心全意教养、教育的细节,当然不忘反复叮嘱,这过继了孩子就是她儿子,五年之内不带孩子回村里,不见亲生父母的事情,在场的都要配合她必须做得滴水不漏。
  种种条件合理的也好不合理的也好,只要能答应,陈玉要是愿意,她也能愿意,不就是多添一张嘴吃饭吗,她家如今的条件也添得起一双筷子,至于还没有影的房子财产那些事,只要她高兰妹还在世,必定不会让亲生的三个闺女吃一点亏。
  陈玉都抱着孩子跑了,这事自然没有定下来,便各自散了。
  高兰妹心里清楚,公婆和姚成才回去后大概率还会劝陈玉,不知道陈玉会不会松口,不管她松不松口,高兰妹自己懂得她要牢牢抓紧家中的经济大权,只有钱都在她手上,她才能保证三个亲生的闺女不受亏待。
  这场闹剧匆匆谢幕了,赵军没问,姚晴天也没再过问,高兰妹同姚成军回去怎么争论的,姚晴天不得而知,她倒是感知到那夫妻俩似乎离了心,高兰妹把家里的钱管得死紧,但是对三个孩子身上花费又很舍得。
  过继这事在姚晴天这里没有下文了,她也就彻底丢开了。
  因为庄家欠收,从秋收到冬至,路上的行人脸上都少有笑容,加上许多村民思想转变不过来,想着逃避计划口口的郑策,躲的躲藏得藏,那年冬天的五谷乡显得尤为萧条冷清。
  特别是越靠近年边,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家庭,村里工作人员几乎会天天上门轮番做工作,软硬兼施,许多人都麻木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上湾村一赵姓人家,天天杀鸡杀鸭,买鱼买肉,有人经过他家门口都要偷偷唾一口,因为他们家几个壮劳力,地都没种一亩,如今能吃香的喝辣的都是靠着钻营,他们搞钱已经不讲究任何底线了,几个村,他们夫妻挨家挨户地举报,证实了,超生家庭罚款他们拿奖金,没有超声的他们除了不能拿到奖金也没有任何影响,夫妻俩靠着这条扭曲的生财之道成功过上了吃香喝辣的日子。
  元旦前后是那一年最冷的时节,在外当兵何伯的儿子、何烨的爸爸何田回村里探亲了,距离吴薇带着何烨投奔而来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何苗十个月大都会喊妈妈了,这才第一次见到爸爸。
  何烨当初来的时候,也只有三岁,加上何田常年在外出任务,父子相处时间少,如今也只有四岁的何烨一时都认不出自己的爸爸。
  何田这次回乡探亲有二十多天假,可回来的路上用了五天,回去路上也要耗费五天时间,在家只能呆十天,需要在过年之前赶回部队去。他如今升了级别,随军家属的福利待遇也随之水涨船高,何田本想带着吴薇和两个孩子一起回去,但是吴薇为着两个孩子着想,打算在养殖场呆两年,等孩子们大一点再随军,何烨也强烈地表达了留在这里的愿望。
  最终何田自然随了他们母子三人的意愿,他这次回来最重要的是把他们家二孩的户口上好了,何苗的名字被印在了他们家户口本上,轻易改不了了。
  何田长得人高马大,又是风里来雨里去的铁骨军人,起初也以为二孩是女儿,可结果生下来又是个小子,对于儿子大名叫何苗起初是很有些意见的,但是耐不住别人家软糯的闺女附和何烨说这个名字好听。
  何田对赵军早就有所耳闻,这次他回来呆的时间不长,而赵军又很忙,两人接触得其实不是很多,却意外地投缘,何田发现他能很放心将父母妻儿托付给赵军夫妻照顾,这种信任在经历枪林弹雨的何田身上其实很难出现的。
  过完小年的第二天,在凌晨时分,赵军开着车将何田送到市里的火车站,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身为军人的何田再次孤身一人踏上奔赴边疆的列车。
  阳湾村养殖场外的楼房已然成为赵军他们的家了,过年自然不会再回五谷乡那边,赵明今年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肥年,也不会唆使赵大强来这边生事,两边倒也相安无事。
  姚家因为气氛组姚成田一家没有回来,并且音讯全无,而姚成军因为前面过继事情也产生了隔阂,过年一个都没有回来,往年热热闹闹一大家子近二十口人今年减了大半,这个年过得相当冷清,做了姚家三十多年当家人的姚母今年甚至没有心情准备年货,这是在最困难的年月都不曾出现的事。

第122章28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八十年代嫁屠户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八十年代嫁屠户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