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章十二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都讲到《陇末风云录》最精彩的地方了,你们怎么不听啊?”周映晚转过头,讶异地看着两人。

  苏洛川一下紧张起来了,连声追问道:“具体讲到哪里了?”

  这书他来听了好几次,只是总是听不完整,很是遗憾。

  周映晚没好气地瞪他一眼,随后才道:“北魏掳走了元祖的爱人姬小姐,所以他下定决心要组建一支军队打跑北魏人,救回姬小姐,娶她为妻。”她话语之间还有几分哀伤,显然是极为元祖宁长风和姬小姐惋惜了。

  说书先生讲得这本《陇末风云录》主要讲得是晋元祖如何白手起家,从一个下等奴仆成了天下之主的故事。这故事好到是好,只是说了不少关于宁长风和姬小姐的故事,尤其是在太太小姐这些听客们多的时候,拖沓的不行。

  或许是因为晋元祖宁长风还是奴仆的时候,是在北方极有名的豪绅姬家做工,而晋元祖训练一千骑兵讨伐北魏又是姬家支持的缘故,某个写书人在深夜孤苦伶仃的时候编出了姬小姐这样一个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姬家独女,这下可好,驱逐北魏是因为爱她,坐上皇位是因为爱她,册封姬氏为一方诸侯也是因为爱她,无趣得紧。

  若不是说书人口才极好,苏洛川早就不来这里听了。

  苏洛川与沈一戈因为错过这一段谈情说爱的故事,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这些情情爱爱可不感兴趣,他们向往的唯有金戈铁马的热血和弥漫烽烟的沙场,在他们心中,宁长风为了什么想要得到天下不值一提,宁长风如何得到天下才是他们想知道的。

  “你们那是什么表情!”周映晚不满地问道。

  二人急忙赔笑。

  “我要是姬小姐,我一定会嫁给他的。”周映晚接着说道。

  “因为他是皇帝。”苏洛川道。

  “那个时候还不是。”沈一戈纠正道,眼见着周映晚要发怒,沈一戈补充:“他还是英雄。”

  “不对。因为他是姬小姐唯一的英雄。那个时候,天底下那么多英雄,每一个都比他厉害,他们都倾慕姬小姐,可只有他一个人去了,死了那么多伙伴,差点连自己的命都丢了,只为去救她,他就只是姬小姐一个人的英雄,那多好啊。”周映晚晃了晃身子,圆圆的眼睛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显然是很仰慕宁长风。“他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去做英雄,是为了守护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背影,去与比他更厉害的人作对,这样的英雄才是英雄中的英雄呢。”

  苏洛川心想,要是输了,这才是傻蛋中的傻蛋呢。

  他心底里嘲笑周映晚异想天开,却忘了自己刚刚还想帮着沈一戈把妹妹莲公主抢回来。

  “你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吗?”周映晚问道。

  苏洛川摇摇头。

  书里也不讲,想必是姬小姐这个噱头没有什么用处,就丢到一边了,宁长风就这样做了天下人的英雄,驱逐北虏,一统天下,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结局。

  “他得到的,是没有她的天下。”周映晚认真地说道。

  苏洛川看着她溢满感情的眸子,微微一愣,忽觉心头一震,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不断扩散,像是要填满整颗心一般。

  “后来他有了很多妃子,可是始终没有皇后,还册封姬小姐的家人做诸侯,他还是忘不了她。原来,英雄的心也和普通人的心一样,是会因为别人而柔软的呀。”

  苏洛川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做一个人的英雄,那也是英雄啊。”沈一戈轻声道。

  苏洛川扶着额头,多了几分眩晕感。

  连舟抿了一口酒,原本的杏眼眯了起来,她看向一旁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笑着出声道:“还是年轻好呀。”

  旁边与台上说书人口中的皇帝同名的年轻人只是沉默不语,平和地、静静地看着连舟。

  “好无聊……”周映晚抱怨道。

  之后说书人讲的都是些打仗的事情,不少姑娘们都如同她一般催着想要离开,显然也是觉得这些故事很乏味。

  苏洛川听到她的话,与沈一戈对视一眼,道:“那我们就走吧。”

  如果是平常,他肯定不会把小公主的话放在心上,可如今小公主毕竟心口还堵着一口气,他可不想再惹她生气。

  “真的?”周映晚有些惊喜地看着他。

  苏洛川对上她带着期待的眼睛,不由微微一愣,只觉得一股热气腾地涌了上来,只能别过头,道:“当然是真的,我记得大兴有花朝节放灯的习俗,你若是愿意,我们也一起去。”

  周映晚一下跳了起来,洁白的裙摆跟着她一起雀跃地舞动了起来,她开心地说道:“那好,我们现在就走。我还没放过灯呢!”

  沈一戈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奈何周映晚是个听风就是雨的性子 ,他们也拦不住。

  “好多人啊……”

  三人好不容易挤到街上,却看到河岸两边早就被人潮占据,今日放灯的人数实在是超乎想象。

  “啊,为什么放的是白色的莲灯啊?”周映晚有些好奇地问道。

  一旁有老妪低声道:“去岁万乘关之战,我们易国的大好男儿都被埋葬在那里,不得归乡,点这些灯是为了引领他们回家……”

  苏洛川与沈一戈俱是沉默不语。

  那一战确实死了太多人。

  周映晚情绪也有些低落下来,她轻声道:“那我也要为他们点一盏灯……”她转过身看向苏洛川,道:“有钱吗?”

  苏洛川:“……?”

  周映晚从苏洛川那里“借”了点钱,去一边的摊子上也买了一盏灯,苏洛川向摊主借了火折子,将莲灯中心的蜡烛点亮,周映晚这才捧着莲灯,小心翼翼地将它推入水中,轻声道:“希望你们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上,如果真有来生,一定要幸福安稳。”

  苏洛川看着她的侧脸,不由垂下眼睑。

  倘若真有来生,倒不如不要再投做人。

  周映晚看着自己的那盏小小的莲灯沿着河岸逐渐飘远,这才轻轻地呼出一口气,道:“苏洛川,小沈,我们走吧。去别的地方看看。”

  两人应了一声。

  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令人悲伤,他们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有的人却再也不能回来了……他们也不想继续看这样的场景。

  三人向其他地方走去,虽然周遭依旧人声鼎沸,但他们早已没了刚才的兴致,只是偶尔看看小摊子上的东西。

  “你们之前也去战场……”周映晚忽然小声问道:“是不是也死了很多人?”

  沈一戈忽然想到为了保护自己而死的王寄,不由沉默下来。

  唯有苏洛川回答道:“是,死了很多人。他们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身后的家乡与家人,被迫留在了边塞。”

  周映晚望着闪烁着几颗星子的夜空,道:“那要是易国与郑国不和、两国交战,也一定会死很多人了,之后就还会有很多人非常伤心,但最后却只能在这里纪念他们的孩子,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了。”

  苏洛川如实答道:“是。”

  “这样啊……”

  一旁的沈一戈忽然察觉到周映晚话中的意思,不由有些惊诧,他想要伸手拉住苏洛川提醒他一番,却又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

  周映晚是在做一个决断——她必须去和亲。

  沈一戈刚想开口,周映晚已经说道:“大家总说我是公主,受一国上下奉养,如今看来,真是如此了。好在我没有什么姐妹,不必重蹈覆辙。”她在昏黄的灯火中忽然露出一个笑容,话锋一转,道:“影姐姐今日是不是不来了呀?今日是花朝节,女儿家的节日,阿父一点也不懂得体谅她。”

  不知道为何,沈一戈忽然觉得有些悲伤,仿佛已经在周遭的一片黑暗中隐约预见了他们三人的宿命。

  今日虽是花朝节,但在周渭这里却算不得什么节日,他依旧如同往常一般批阅奏折,旁边燃着的火苗一动不动。

  他翻过一册,嗤笑一声,道:“这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全篇没有一句有用的话,也就文笔不错。”说罢便随手丢在了一边。

  影快步走了进来,双手将竹筒递上,道:“王上,是内史的文书。”

  周渭有些讶异地挑眉,道:“内史?”他接过竹筒,从中抽出写在黄色缎子上的文书,细细阅览一番,神色愈发凝重,最后将那片绸缎从中狠狠地撕开。

  影不由有些讶然。

  周渭若是暴怒,事情未必严重,可他此时却只是发怒,而一言不发,或许事情真的很严重。

  “宁挽缨这个老妇,竟然越过赤江直捣帝京!”周渭低声道,话语间竟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那如今的内史……”

  “正月的事情,这勤王诏书现在才来,恐怕内史早就在受控于这老妇了!”周渭的手攥得紧紧的,狠狠地砸在了桌面上。

  影走到门口,便有一人自黑暗中将竹简递了过来,她轻轻翻阅,道:“今年宁越遭了天灾,收成不佳,想必长公主是狗急跳墙了。”说罢,她便将手中的绸布递到周渭手边。

  周渭细细阅读后,冷笑一声,将手中的绸布丢在一旁,伸手揉捏眉心,许久之后才道:“这勤王诏令能送出来,倒是很不容易。”

  影答道:“先前我随奋勇将军一同前往内史时,曾与如今的陛下以及莲公主有一面之缘。他或许成不了什么气候,莲公主却是不同的,她外柔内刚,很有自己的想法。”

  周渭嘲讽道:“哼……沈却秦的女儿倒像是如今的他。”

  “莲公主自幼聪颖好学,温婉大方,在温国颇有盛名。”

  “恐怕沈却秦那边的勤王诏令早就到手了。”周渭呼出一口气,道:“宁挽缨这个女人,下手倒是颇快,把寡人乃至所有王侯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个遍,恐怕不日便要下令监国了吧。”

  影垂眸不语。

  “哼……”周渭冷笑,忽觉胸中血气翻涌,不由咳了起来,影见状急忙为他倒茶,周渭还不等接过茶盏,已经忍不住那口腥甜,哇地一下吐在了茶盏之中。

  影不由有些诧异而又担忧地看着他,轻声道:“王上……?”

  周渭随手用袖口擦拭短须上粘着的血珠,哑着声音道:“你是隐蝠。”他的语气顿了一下,道:“阿晚也不要同她说。”

  影这才垂下头,应允道:“喏。”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老弟_(:з」∠)_

第51章 章十二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定疆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定疆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