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

  温沭心事重重, 见到赵攸后终是展颜一笑, 摸着她冰凉的脸颊,目光软了下来:“你怎地过来了, 有急事?”

  “本是无急事, 就是见不到你回来, 心里不放心。”赵攸眯眼一笑, 靠着她的肩膀, 方才久久见她不归, 蓦地有些心慌。

  温沭伸手揽着她的腰,与她贴得很近, 道:“我今日赴了鸿门宴, 多亏穆见解局, 不知他是凑巧还是故意的。”

  “世上哪里有凑巧的事, 我觉得穆见当有自己的故事。”赵攸贴着她就闻到她身上熟悉的淡香, 顿时觉得安心多了。

  她伸指抚摸她的脸,低声道:“云扬来了,他也不知云灼是否活着,你且等候几日,我会给查清楚的。”

  闻言,温沭也是一怔, 赵攸与她额头相触, 唇角漾着温和的浅笑。温沭见她欣喜心中也多了几分释然, 看着她, 柔软的唇角便落下。

  与往日一般将她奉若珍宝, 吻带着小心翼翼。

  赵攸被她亲过才想起问她为何事出宫,可是直到下车的时候,温沭都没有给她机会。

  好气,这人就会搅乱话题。

  回宫后,温沭想着去见云扬,便带着人去了。

  二人谈了什么,赵攸也未曾去问,只是在第二日城外赈灾的现场穆见被难民砸破了脑袋,人昏迷不醒,都被人抬了回来。

  赵攸气急,下令让人去将凶手抓出来。那时成百上千的百姓在等着拿米粮,难以分清当时是谁砸的。

  京兆尹被皇帝的怒火波及,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难不成以武力镇压。

  朝堂上雅雀无声,安时舟自荐前往。

  皇帝眸色渐冷,丝毫没有顾及他的颜面,讽刺道:“穆见砸一下,鲜血直流,几日就会后蹦乱跳,姑父若去了,只怕姑母会哭上朕的崇政殿。”

  顿时,无人再敢自荐接手。

  皇帝思考再三,命陈柏带着禁军去看看:“若有人从中作乱,着人及时将人拿下,送入刑部大牢,勿要手软。”

  天寒地冻,有人从中作乱,遭殃的还是百姓。

  朝堂上无人再敢说话,帝师安时舟都被皇帝斥责,其他人也不敢上前充英雄。

  好在穆见只是伤了脑袋,自己年轻力壮,第二日又去城外盯着,陈柏也跟在后面遭殃,冻得让人站不住脚。

  穆见巡视后就回宫复命,路过正阳宫的时候,恰好见到温轶。他为卑,自要上前行礼,温轶唤起后,他笑道:“下官搅了大人的局,这脑袋砸得也不冤枉。”

  温轶欲走,脚步一停,扫过他一眼:“穆大人脑袋被砸坏了,竟开始胡言乱语。”

  “下官脑袋比腿脚都要灵活,只是不知温大人脑袋是否灵活,留下下官这个把柄不知可曾后悔,云灼可曾入你的梦?”穆见双眉扬起,说起这番话的时候眸□□火。

  温轶猛地一震,几乎不可置信地看着穆见,脑海里快速思考这番话的真实性。

  穆见是苏文孝的螟蛉之子,能说出这番话莫不是受到苏文孝的指使?他迅速掩下自己的慌张,道:“当真是胡言乱语,你若再胡乱说话,本官便去陛下面前告你一状。”

  他已是色厉内荏,穆见淡淡一笑,毫不畏惧他的怒火,反讽刺道:“下官静候温大人去状告,不然当年您使计陷害好友的事,如何公布于众,只怕苏大人到今日都不知晓那是您所为吧。”

  “胡言乱语。”温轶怒吼,几乎甩袖离开,不再搭理穆见不知所谓的言语。

  穆见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讽刺一笑,摸了摸自己脑门上的伤口,抿了抿嘴巴。他想死得太安静,就算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两人在宫门口的争执无人知晓,穆见照旧去宫内禀事,皇帝赏赐了补品,嘱咐他好生休养。

  待他出宫后,门房有人来报,还是未曾找到叔老爷的去处,母亲张氏在府内急得不行,见到儿子回来就急急开口相问。

  穆见安抚母亲,先道:“今日我已试探过温轶,想必不是他所为,倒像是宫里那位所为,毕竟她身上也有云氏一半的血脉。”

  *****

  赈灾一事有人搅乱后,赵攸就让人注意着,自己一根神经也紧紧绷着。

  半年前她大病之时就提及过立太子一事,当时反驳,赵攸这次又将之摆上了桌面。赵景聪明与否,善良与否,还需后天教养。

  多少还是在于大人,教得好便是明君。

  她通知礼部去拟封号,礼部老尚书接到旨意的时候,整个人处于一片混沌中,不知该如何是好,想去劝谏又没有这个胆子。

  小皇帝年纪不大,脾气不小,帝师安时舟都不给面子,别提给他了。

  他思之无果,去找帝师想法子,立太子也可,只是皇帝未及若冠就匆匆定下储君。小殿下周岁都没有,如何判定他是否是合适的储君之选。

  好歹也要等上几年,且皇帝后宫清冷,请立太子不如去纳后妃充实后宫。

  思来想去这些事唯有帝师出面,他带着皇帝旨意匆忙去安府。

  安时舟近日里身体不大好,齐安忧心忡忡,见到礼部尚书后也带着婢女离开,嘱咐安时舟早些休息。

  老尚书说明来意,安时舟精神不好,轻轻咳嗽几声,道:“陛下想给苏氏女撑腰,有些昏了头,不过苏氏女倒也安分,立太子不过是便宜苏家人。”

  “话虽如此,如此盛宠之下,当心外戚揽权啊。”老尚书痛心疾首,先帝去得早,膝下也有几位皇嗣,小皇帝到如今就一人皇子还捧在手心里,思来想去终究是不妥。

  安时舟摆手,解释道:“苏文孝看似爱权,可他并未做出揽权的事,无非是当年跟着温轶做过几件不利陛下的事,如今陛下不计较,我等岂可多嘴。”

  他与苏文孝斗了这么多年,岂会不知他的心思,看似碌碌无为,其实比谁都精明。他能逼得陛下无可奈何,也能随手让出枢密院。

  说他外戚揽权不利于朝堂,多半不会的,这种事只有温轶做得出来。

  苏家是不可能的,他见老尚书依旧是不愿,劝道:“你担心什么,贵妃现在无子,看似得了很大的便宜,一旦她自己诞下皇嗣,到时候太子的位置没有了,应当是她自己去哭。”

  一碗水端不平,自己亲生的儿子都有偏差,更别提不是亲生的。皇帝急于给贵妃依仗,立不满周岁的娃娃为太子,且看日后苏氏诞下子嗣又会是怎样的风云。

  老尚书被劝服了,苏氏这是自己砸自己的脚,且等日后看她哭去。

  礼部得到皇帝旨意后,其余人也都知道皇帝要立太子,苏府门前多了很多来拜访的人,苏文孝没有理会,日日与自己的母亲在周旋,想要问出云灼的去处。

  *****

  宫中还留着十余名美人,皇帝不曾召见,日日来往于福宁殿与崇政殿之间。

  时间久了多是不安分的人,赵攸设宴时让人传伶人作乐。

  伶人都是教坊中人,自愿入宫,在宫中□□后才能献技,在贵妃的管教下都很安分。因此,那些伶人毫无心思去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今日依旧是如此,在桐华台宴饮。

  重臣都来了,唯独安时舟缺席,他身子愈发不好了,就连每日的朝会都会缺席,人老了都会大大小小的病痛。赵攸特地让太医去诊治,准他在家养病。

  他一缺席,朝堂上就成了温轶与苏文孝的对敌,两人剑拔弩张,安时舟的门人吓得话都不敢说,缩着尾巴做人。

  今日宴饮也是如此,两人三言两语就怼上了,说话间皇帝也任由他们去了。

  伶人格外美,腰肢纤细,琴艺精湛,一举一动都带着媚意,他二人怼得不可开交,其余人连带着皇帝都多看一眼。

  伶人起舞时水袖翻飞如蝶翼,动人之姿让人舍不得眨眼。皇帝品了一口酒,看着殿内的舞女,蹁跹起舞,腰肢软如同无骨一般。

  莲步轻移,徐徐走向皇帝,她蒙着面纱只见一双秋水眸子太过精致,含情脉脉,似要勾去人的魂魄,眼角贴着的花钿也给她添了几分媚态。

  朝臣都在惊叹伶人的大胆,明目张胆地勾引皇帝。她目不斜视,眼里好像没有周围一圈重臣。

  赵攸抿了口酒,唇角嫣红带着水泽,似是带着露水的红果,引人采撷。她弯唇一笑:“你莫不是苏贵妃派来的,试探朕?”

  宫中事务皆为贵妃打理,东西教坊自是她管。

  既然是她管,万万不会让人来勾。引皇帝,是以皇帝才有这么一问。

  皇帝小心翼翼的模样引人好笑,朝臣对视一眼后都跟着一笑,皇帝一双眼睛如脱俗般淡漠,“且说说贵妃给了你什么好处?”

  皇帝这么一打断,伶人就止步不前,方才的柔软中添了几分怯弱,支吾不语。

  这般就显得皇帝的话是对的了,她是贵妃派来试探皇帝的。方才还喜欢伶人的朝臣顿时就不敢笑了,美人柔意入骨,却带着刺,扎得肌肤都疼,他们不敢去碰。

  皇帝笑了笑,兴致满满:“先摘去你的面纱,朕瞧瞧美不美,若是不美,就算是太后派来的,朕也不收。”

  笑话一说,群臣也跟着一乐,太后怎会送美人过来,最多是艳鬼罢了。

  伶人顺从皇帝的旨意摘去面纱,美得让人心醉,琼鼻红唇,无不诱惑着男人。赵攸瞧过一眼后就默然,晃了晃自己手中的酒盏,也不知是否满意。

  伶人不知是何出处,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美,似是找不到她的缺处。

  皇帝沉默许久才道:“既然贵妃美意,朕怎好拒绝。”

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皇后太正直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皇后太正直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