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抓贼

  朝中局势急变,虽然还在治丧期,但还是恢复了早朝,卯时未到,赵霁就匆忙赶往宫中。

  柔邑大军攻来,被誉为血肉城墙的王家军一夜之间叛变,着实让满朝文武震动不已。

  大殿上,赵岐端坐在龙椅上,沉着脸扫了眼底下的臣子,“据前线奏报,柔邑大军此番能一夜之间突破我北境前线,乃主帅王实与外敌勾结,引敌军从防守最薄弱的关口突围,如今朝廷已派人彻查,若罪名属实,朕绝不姑息。”

  他几句话掷地有声,听得殿上的一众文臣噤若寒蝉。

  王实老将军在朝中的威名人尽皆知,他带领王家军常年镇守北境,被柔邑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此次竟然会与柔邑勾结,实在蹊跷,朝臣个个心中存疑,可碍于前线传来证词凿凿,只好装聋作哑。

  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赵霁身上还穿着丧服,眼睛直直盯着前方道,“儿臣斗胆启奏,王老将军多年戍守边关,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做叛敌通国之事,此事,必有隐情。”

  赵岐没说话,转眸看向他。此事确实蹊跷,可前线守将言之凿凿,若非坐实了罪名,岂敢虚报?

  而赵霁,明明身在朝中,又为何敢如此笃定王实没有叛变?他眯起眼。王家乃皇后母家,跟赵霁血脉相连,此番皇后去世,王老将军曾奏请回朝,但因顾及北疆局势,被他退回了。此事他有意瞒下,谁知前方军中还是传出他刻薄寡恩的流言,若说与王实毫无关系,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可见王实对他并不实心,此番叛变,不能说完全没有因由。

  他眸子一沉,冷声道,“闭嘴。”

  赵允嘴角几乎可查的勾了勾,“父皇,王实乃国舅,三弟素来重情重义,不愿相信他叛变也是情有可原。如今,王实之事的确理应彻查,但当务之急,因尽快派得力干将帅军击退柔邑大军方为上策。”

  赵岐没吭声。如今威武将军带领的西路军尚未回防,要救北地燃眉之急,自然要另派人选。按理说王慕熟悉北疆,先前又领兵在北地大胜柔邑,此番乃最佳人选,但他跟王实父子情深,一脉相承,不知是否牵扯其中,如今事情尚未查清,绝不可贸然再让他担任统帅一职。至于其他人,他眉心一皱,胸中升起一股郁气。这些年频繁换防导致的恶果此刻完全显露出来,地方守卫松散,军营中将领青黄不接,像朱扬之流,都尚不成气候。

  他揉了揉眉心,头一次感觉有些无力。

  就听赵霁道,“儿臣请缨,领兵出战。”

  他愣了下,抬起头看向他。几个儿子中间的确赵霁最像自己,有统帅三军之才。自从回京以来,他虽然不似从前那般公然给自己难堪那,低眉顺目了许多,可他心中始终存疑。不知是不是故作姿态讨好。如今皇后殁了,若他日领兵大胜柔邑,一旦受了王实蛊惑,届时若转头挥师京城,禁军哪有招架之力?

  他眸光一沉。就见赵允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不才,也请缨上前线迎敌。”

  赵岐转头看向他。眼下柔邑大军虽来势汹汹,但胜也只胜在出其不备,如今既已暴露,大可关门打狗。何况眼下渐入深秋,柔邑大军从北方来,既不熟悉中原地形又不适应气候,近乎孤军深入,实在不足以为惧。眼下太子行军打仗虽比不上赵霁游刃有余,但毕竟先前与柔邑交战大胜而归,已在军中树立威信,担任主帅不失为稳妥之选。

  他神色一松,“瑞王在京中时日尚少,如今皇后丧期未过,理应留京守孝尽人子本分,至于,太子,久在京中,的确该多加历练,此战就派太子任主帅,出征柔邑。”

  赵允面露喜色,“儿臣领命。”

  ****

  下了朝,赵霁打马回府。立在马上的他,眉头微蹙着,始终想不通舅父怎么会平白无故被污蔑这么个罪名,以他多年行兵打战的经验来看,此事就跟先前张晓一案如出一辙,可父皇的态度,委实让他心寒。舅父戎马半生,赤胆忠心,如此关键时刻被人污蔑,就是看准了父皇对王家的猜忌,逼他自断臂膀。如今父皇执意派赵允领兵,无非也是担心自己跟舅父有所勾结,北境距汴京不过几百公里,前方一旦失守,国都必将危矣。

  他倒吸了口冷气。

  玉河命丧大殿那日起,沈珍儿开始完全接管了回雪楼。这处暗桩以青楼为幌子,实则在京中各大重臣府中都安插了眼线,可谓是楼兰在汴京的眼睛。她此时才知玉河这些年究竟花费了多少心血。

  如今局势大变,柔邑使计再次攻入青平,青平内忧外患,正是上天赐给楼兰的绝佳时机。而楼兰国内,楼兰王昏聩,百姓民不聊生,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欲取而代之,正是重新夺位的最佳时机。

  沈珍儿头一次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重任。楼兰的荣耀刻在她心上,让她找不到再跟赵霁纠缠的理由。那日,他失望的眼神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而最后那句扯平了,像一把刀,砍断了他们之间最后一点情谊。

  是时候该离开了。她命绮罗等在府外,正要从侧门进府收拾行李,就听见身后响起“吁”得一声,下意识回头,就见赵霁正翻身从马上下来。他眉心微蹙着,显然在忧心朝中事。他抬起眸,正对上沈珍儿注视的眼睛。

  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明显愣了一下。心中升腾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下一秒,就都不自然的别开了眼。

  回到房中,沈珍儿整理好行囊,翠竹纳闷的问,“珍儿姑娘,你这是要去哪呀?”

  沈珍儿不答,只是从匣子拿出一个玉镯放在她手心里,“翠竹,这些日子你跟着我辛苦了。”

  一切打点完毕,沈珍儿回头看了眼这间屋子,抬脚快步出去,正穿过花廊,就听见正厅方向响起密集的脚步声。

  脚下不由得一顿。

  理智告诉她不应该再多管闲事,可一双脚却不由自主往正厅方向走去。她躲在柱子后,就见院子里不知什么时候闯进来一排御林军,领头的那个恭敬的对赵霁道,“卑职参见瑞王殿下。”

  赵霁负手立在院中,挑眉道,“不知何大人亲来我府中有何要事?”

  “启禀王爷,方才皇上接到前线传来的密报,王实叛国一事,实与京中重臣有所勾结里应外合,卑职乃奉皇上之命,彻查所有相干人等,有得罪之处,还请王爷见谅。”

  他语气虽然谦卑,但张口闭口就是奉皇命而来,赵霁自知不能阻拦,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御林军很快四散进房中,很快,就有人出来奏报,说在书房里的匣子里发现了一封信。何大人看了赵霁一眼,接过信拆开,顿时脸色一变。他冷冷的看了赵霁一眼,“瑞王殿下,这是?”

  赵霁接过来一看,就见微黄的信纸上写着飞白体,而落款正是舅父,王实。

  他脸色“唰”得一变,就听何大人面不改色道,“还请瑞王殿下跟微臣走一趟。”

  形势变化太快,沈珍儿一只手握在柱子上,反应过来,才发现因为太过用力,留下几道划痕。包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掉在地上,她顾不上去捡起,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赵霁,似乎要把他看出个洞来。

  赵霁怎么可能通敌叛国?这一定是诬陷。

  可赵霁却没有反抗,从沈珍儿的位置看过去,只能看到他冷峻的侧脸渐渐消失在门洞里。

  脑子里不由得“嗡”得一下。

  或许是等得太久,待她回过神来,绮罗不知什么时候潜进了王府,“公主,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走吧。”

  她边说边捡起包袱,就要掩护她出去,就听沈珍儿忽然道,“绮罗,再等一等。”

  此事因为证据确凿,瑞王下狱的消息很快从宫中传了出来。

  大厅里,王总管六神无主,周长生沉默片刻,把剑一提,就要冲出去,却被他拦住了,“周侍卫,此时切勿冲动。王爷光明磊落,此时应该找出背后始作俑者,才是上策。”

  “始作俑者?”周长生想了下,快步朝书房走去,有问题的信是从这里找出来的,应该先从这里查起。可刚走到书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公主,如今青平内忧外患,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回楼兰,不应该在这里耗下去。”

  “绮罗。”沈珍儿垂下头,“为了楼兰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是如今。”她顿了下,呐呐道,“赵霁有难,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入狱,如若此时袖手旁观,日后我必定会后悔。”

  “公主……”。

  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了。

  “是谁?”绮罗警戒的拔出剑,就被沈珍儿拦下了。

  “周侍卫?”

  周长生看向她,想起先前从王爷口中得知她的身份,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只好呐呐道,“王爷是被陷害的。”

  “我知道。”

  她语气里的笃定让周长生有些纳闷,正想开口,就见沈珍儿忽然转头看了绮罗一眼,示意她把门关上。

  确定房外无人后,沈珍儿才看向他道,“我好歹也做了几日王爷的贴身丫鬟,对这书房里的摆设虽谈不上一清二楚,但也知道个大概。方才我已经命绮罗问过院子里的下人关于方才搜查时的情形,据他们所言,密信是从这个匣子里搜出来的。”她边说边绕到书架后,把匣子拿了下来,“自从回了汴京,这个匣子就一直放在书架上,王爷爱干净,房间日日有人扫撒,但独独不喜人动这个匣子,时间一久,上面理应落了不少灰尘,可是你看。”她指尖从匣盖上擦过,收回来,依旧纤尘未染,饶是周长生再一根筋,此时也明白了过来,“有人打开过匣子。”

  沈珍儿点头,“不只是打开过,只怕这匣子还被人反复端详过,否则怎么会连匣身都如此干净。”

  周长生盯着眼前桃木色的匣子,电光火石间,想起了这个匣子的来头,脸色不由得一变。

  沈珍儿自然没错过他这一点表情,她盯着他,“长生,这匣子究竟是从何处来?”

  周长生为难的看了她一晚,犹豫了下道,“八年前王爷生辰,这匣子是和硕公主送给王爷的礼物。”

  “和硕公主?”沈珍儿愣了下,她母亲当年离开青平时被封为和硕公主,他口中的人自然是她母亲。只是方年她也在京中,怎么会不知道送礼一事?她愣了下,忽然就想起来了。八年前她因楼兰兵败一事跟赵霁生了龃龉,并未去他的府中。

  就听长生道,“匣子里当时放了本兵书,王爷一直示若珍宝,可自从,”长生抬眸看了她一眼,“自从你们坠入江中,王爷就把兵书烧了,连带这个匣子也不想再看见。”

  沈珍儿心中一滞,冷静下来,又重新端详了下这个匣子。匣身做工精致,但匣内很小,没有暗格,看不出藏了什么秘密。

  看来只有先把这幕后之人抓出来才行。

  眼前闪过一个人影,心中已有了对策。

第1章 抓贼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娇宠小厨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娇宠小厨娘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