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81

  “娘娘体会不到一年收成不好,一家子人就会饿肚子甚至饿死。”

  皇后沉默了一会儿,说:“可本宫记得当初你假死逃走,在丰白城却把小日子过得不错。说到底,不过是个人本事罢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并非我有本事,而是周家给我机会接触玉石、香料,让我读书。若我未曾读书,不可能逃走后过活。”霍澜音顿了顿,“若我未曾读书,根本不会有逃走的想法。”

  “可是,不是人人都有书读。普天之下读书人万万分之一,更别说读书的女子更是少之又少。”

  皇后已隐约猜到了霍澜音想说什么,她没有接话,沉默地打量着霍澜音。

  霍澜音便继续说下去:“娘娘那日对二殿下说的话,着实惊了澜音。澜音也时常回想反思。”

  “那你觉得对或不对?”

  “对。”霍澜音不假思索。

  皇后问:“所以你便言行不一,心里一个想法,实际举动又是另一个方向。”

  霍澜音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娘娘还没有明白澜音的意思吗?我认为娘娘的想法很对,可是并非实施的好时机。”

  “什么时候是好时机?几千年过去了,这个好时机不曾到来。难道还要再等个几千年!”皇后忽得拔高了声音,“时机不是等来的,是自己抓住的!”

  “等到这天下每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饿死。等到一块田地可以收成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粮食。等耕种有了更简洁省力气的方式。就像我腕上的这暗驽一样,女子也可以凭借各种器具填平力气小的缺点,耕种做活,自给自足。就连战争,日后也未必要执枪舞刀,会有更省力气的弩炮,甚至各种不需力气的武器。不用蛮力,只是拨动某个机关。还可以操控更快的车,可以上天可以入地。而这些,都要等到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学堂遍布五湖四海,女子亦可读书。女子力气不如男子,可我从不认为女子的头脑输于男子。”

  皇后听完霍澜音的胡话,并不怎么认同。她问:“你觉得这样的瞎想会有到来的一天?”

  “从宿林食野,到筑屋织衣。从奴隶遍地到开创王朝。我们本就一直在往前走。当初刀耕火种的先辈亦不会想到我们的今日。我的畅想又为何一定不可能?我不认为娘娘的想法有错,”霍澜音又一次强调,“可娘娘走得太快。普通女子跟不上娘娘,天下男子又容不得娘娘。所以这条路,娘娘走不通。”

  “所以你什么都想得明白,却觉得所谓的天赐良机没有到来,所以什么都不做。”

  “娘娘做事喜欢大刀阔斧,可我更喜欢循序渐进。历史长河,沧海一粟,娘娘的路走不通,我愿用我的方式来默默为这历史的长河亮起萤光。”

  皇后望着眼前的霍澜音,许久不曾言。手中的书卷不知何时被她放下,她像是走神了一般。

  皇后轻笑,她语气轻飘飘的:“你觉得本宫想要的未来当真会实现?”

  霍澜音回忆了一下当日皇后盛怒时对二殿下说的话。

  她点头:“会。当衣食无忧,脑子比力气更有用,人人读书明理。娘娘想要的公平就会到来。兴许如娘娘所说的那般,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也可以三夫四姘,公平自由;兴许一夫一妻,再无姬妾制,男女成婚便是一生一世的忠诚和独享;又或者婚姻形式不再存在,欢好自由,独身亦是自由,女子也不用再受生育之苦,由……器具代为繁衍?”

  说到最后,霍澜音神色古怪,已然是被自己的猜想吓了一跳。

  皇后更是毫不客气地哈哈大笑起来。

  她笑够了,正了正脸色,道:“说起来,这栖凤宫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可惜了我身边的两个好孩子。她们两个一个想开私塾做先生,一个想上战场做女将军。本宫余生既困在栖凤宫,便请太子妃帮忙,放她们两个出宫。”

  “娘娘,我们不离开您!”翠风大惊之色,直接滚下。

  红风倒是不在屋内。

  皇后凤目一扫,威压欺压。她一巴掌甩在翠风的脸上,将翠风打得踉跄跌倒,再不敢反抗半句。

  霍澜音默了默,点头说:“好。”

  离开时,霍澜音便将哭肿了眼的翠风和红风带离栖凤宫,送了盘缠,放她们出宫,各奔前程。

  皇后似笑非笑,慢悠悠地转着那块质地粗糙的玉佩。屋内的灯光暗了,宫女未曾即使进来挑灯芯。这栖凤宫,留下的宫人本就不多了。

  等灯光熄灭时,皇后回过神来。她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喊一个叫“玲珑”的小宫女。

  “娘娘!玲珑在!”玲珑赶忙小跑着过来。

  皇后摸了摸她的头,说:“喏,明日一早把这玉佩送去给二殿下。”

  “诶!”玲珑受宠若惊地双手去接。她极少在皇后面前做事,皇后也是第一次对她笑。

  翌日清晨,又一声丧钟响彻整个皇宫。

  卫瞻睡梦中惊醒。他猛地起身下床,望向栖凤宫的方向,整颗心往下沉。

  皇后服毒殉葬。

  留字:愿与君同往。

  卫瞻下令,帝后合葬。

  作者有话要说:卫瞻:所以为什么老二有遗物,我没有???

  第174章 余生(结局·下)

  卫瞭摩挲着玉佩,问:“娘娘可还有话留下?”

  玲珑哭肿了眼睛,摇头说:“没有,娘娘没有交代旁的话。哦……有!娘娘说天寒,二殿下贪睡,让奴不要太早过来……”

  皇后身边不会有这样玉质下乘的玉佩。卫瞭想起皇后云淡风轻谈起的小侍卫。这个玉佩是他生父所留?

  卫瞭将玉佩逐渐握紧。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只觉得空荡荡的。转身往回走时,卫瞭想,倘若时间倒流,定然不会再那样对母后说话。

  三个月热孝一过,卫瞭请旨离京。十三岁的少年郎,已没了多少往昔的稚嫩。为荆王,即刻动身前往封地荆广。荆广苦寒贫瘠,是他自己执意选的地方。

  从殿内出来,刚好遇见跟在霍澜音身边的莺时。

  礼数相毕,他看向莺时,尚未开口,莺时先一步俯首跪地,毕恭毕敬:“奴先前不识殿下,无礼粗鄙,请殿下责罚。”

  卫瞭抿唇,默了默,才道:“不知者无罪,无妨。”

  垂在身侧的手微握,经过跪地的莺时,昂首往前。寒夜静湖旁的少女红扑扑的脸蛋和藏在怀里的糕点,如映在湖面的月轮。美好却遥远不真实。

  霍澜音略显惊讶地扫过莺时,略一思量,倒也没多问。

  举国哀痛守孝之时,并没妨碍卫瞻清理朝堂。三个月热孝一过,大赦天下。卫瞻将周自仪放出来,他一出狱,被搁置许久的三二七案重新推到人前。卫瞻派重臣彻查,按律处置。

  原以为的逃过一劫,并不存在。涉事朝臣恍惚,并非卫瞻与皇后政见不和,不过是为了形势暂且堆压。如今缓过一口气,卫瞻的手段比起皇后更为狠心果断。

  霍澜音孕肚已经微微隆起,她一直担心因为自己的过分用药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日日诊脉进补的同时,她却完全没有闲下来。

  她一直坚信民以食为天,若温饱不能解决,一切都是枉谈。周自仪的改种提议未曾被朝臣接纳,除了朝臣的固执以外,亦是因为提议不够完善。她令农科学士继续研究。恰逢春日,恢弘的皇宫中御花园被移,种上一片片试验田。

  霍澜音又亲自去姜家,求教姜聆,请她相助。

  这天下,论女子才学,若姜聆自诩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霍澜音不仅设想将学堂遍布五湖四海,更希望女子学堂不仅仅是权贵世家女的专属。而若开展乡野间的女子学堂,所学既有与男子相同之处,更应该有不同之处。她不想开设的女子学堂中只是学习士大夫所著女戒女训。即使是学旁的书,士大夫在字句之间对女子的轻视将会潜移默化。是以,她有了让女子著书为授课之用的畅想。

  纵使姜聆病痛缠身,在听了霍澜音的计划后,毅然相助。

  这样的事情单凭霍澜音和姜聆两人自然不能成,霍澜音又在京中广纳女学士,协力而为。

  “若我这短暂的一生有书留下育后人,比起只留下些诗词更为蔚然。”姜聆掩唇,又是一阵咳嗽。

  霍澜音递上含药,让姜聆含在口中止咳。

  霍澜音眸中浮现心疼和惋惜。她说:“阿聆,兴许要不了多久太医院就能研得方子,使得痨症再也不是不治之症,就像着凉染风寒一般,一副汤药就能痊愈。”

  姜聆微笑,轻轻点头,随口说:“那我可要再坚持得久一些,等着神医们的药方。”

  霍澜音不忍去看姜聆苍白憔悴的脸色,默默低下头。她不信什么天妒英才的鬼话,只恨医术的不够精湛。

  “时辰不早了,我得回宫去。阿聆你也不要太累,该歇着了。”

  姜聆点头:“我便不送娘娘了。”

  虽然她们相识不久,可这世上总是有人相见恨晚。两人已十分熟稔,不必虚礼。霍澜音拍了拍姜聆的手背,再次叮嘱姜聆身边的丫鬟盯着姜聆不许她熬夜伤神,才转身离开。

  还没出姜府,霍澜音迎面遇见霍佑安。

  霍佑安轻咳了一声,目光犹疑:“那个……咳,我是来找姜聆的。”

  ——我真的是来找姜聆的,真不是来堵你的!

  霍澜音说:“马上就要黑天,姜聆该休息了。”

  半晌,霍佑安“啊”了一声,“是啊,是。嗯。”

  霍澜音便没有再与他说话,经过他身侧,继续往前走。

  霍佑安舔了舔牙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般:“那算了,那我还是进宫找让之吃酒去。”

  霍澜音没有接话。

  走出姜府正门,霍澜音登上凤銮。霍佑安硬着头皮上了马,慢悠悠地跟在身侧。他偷偷看向霍澜音,见霍澜音一手托腮,目光微微发怔,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霍澜音在想皇后。

  自从皇后西去,霍澜音心里某个角落藏了一丝愧意。她说不出心里的复杂来,只是忍不住去想倘若那一日自己没有去栖凤宫与皇后说那些话,皇后是否还会服毒?一方面,霍澜音理智地站在皇后的角度去分析她服毒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她更忍不住因为皇后的自尽而深深自责。

  所以,即使身怀有孕,且孕期反应也不轻,她还是不敢耽搁,用更多的心神放在当日对皇后所言的畅想中。

  她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可是多做一点点,那些畅想的美好兴许会早一点点降临。即使她不能亲眼看见。

  “喂!”

  霍澜音回过神来,这才发现霍佑安一直骑着马跟在一侧。

  “将军什么事?”

  霍佑安心里闷闷的。她叫他将军?将军?

  这是什么狗屁称呼嘛!

  霍佑安深吸一口气,声音闷闷的:“我不是看你不顺眼不同意让之立你做太子妃。那都是让之的意思,是故意假装和他因为你的事情产生矛盾、决裂。混交视线的……”

  “我知道。”

  “你知道!”

  “是,我知道啊。”

  “你知道!”

  “嗯?”

  霍佑安死死盯着霍澜音平静的脸,深吸一口气,忽然挥动马鞭扬长而去。

  霍澜音摇摇头,随口说:“这也太莫名其妙了些。”

  遂不再想他,继续想开设学堂之事。

  霍佑安快马进宫,去见卫瞻。

  “让之,你得帮帮我啊!”

  卫瞻龙袍加身,更添几分威严。他随意笑笑,道:“皇后本就铁石心肠。孤花了多少心思才软了她的心肠,你又不是不知道。”

  卫瞻放下兵书,起身走到霍佑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苦口婆心:“任重道远。”

  霍佑安一下子泄了气,重重叹了口气。他从小就很羡慕旁人有个娇软撒娇的妹妹,无数次地想若自己有个妹妹定然要将她捧在手心里疼爱。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执念。

  后来与姚氏重逢,那些被岁月压在深处的幼时记忆才细细翘起一道口子。他也终于明白自己对妹妹的执念由来。彼时三岁稚童,他将耳朵贴在母亲的肚子上,奶声奶气地喊:“妹妹!妹妹!”

  他不是希望有个妹妹。而是他记忆深处本就藏着一个妹妹。

  转眼到了八月中旬,乡野学堂政策陆续展开。

  这一日,霍澜音带着补药,回将军府看望母亲。行至一半,忽将大雨。霍澜音稍微犹豫了一下,下令加快速度继续往将军府去。然而暴雨倾泻,霍澜音打了个寒颤,紧接着腹中绞痛。

  她的手攥着膝上的裙料微微发颤,隐约觉得似要早产。行至一半,又遭暴雨,不能停下。她只好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沉着地下令继续往前。

  纵使心里再怕,她也不准许自己显露半分慌张。

  她低着头,努力克制着难以抑制的疼痛。感觉到车速降下来,她微怒抬头,视线里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

  暖和的厚斗篷裹在身上,霍澜音才后知后觉看清霍平疆的脸。

  “别怕。”

  霍平疆的声音夹杂在雷雨声中,却莫名让霍澜音心里稍安。她靠在霍平疆的怀里,攥着他衣襟的手微微松开些,继而本能地将脸埋在他的胸膛。

  她这才大约懂得了何为父亲给予的依靠。

  后来她被放了下来,她听见莺时一直在她耳边说话,还有几个陌生的女人声音。嘈杂中,她隐约听见门外霍平疆不大的声音——“就担心变天,幸好去接她……”

  姚氏似乎说了句什么,霍澜音却没有听清了。一阵阵疼痛,让她没有心神去听别人说的话,听觉似乎在衰退。

  疼痛不知道持续了多久,霍澜音期间昏睡过去几次。手上一疼,她再睁开眼睛,看见卫瞻坐在床边。

  卫瞻用帕子擦去她额上的汗水,怕她听不见,在她耳边温柔地说:“我陪着你。”

  陪着?怎么陪着呢?霍澜音反应变得很迟钝,有些想不明白卫瞻的话。身上仿佛千斤重,压得她无力挣扎。

  直到婴儿的啼哭声响起,霍澜音这才落下第一滴泪。

  霍澜音说不出话来,双唇开开合合,用力地无声询问:“他可健康?”

  卫瞻的目光舍不得离开霍澜音,他连看都没看孩子一眼,言辞肯定:“当然。”

  霍澜音弯唇。他说,她便信了。像是放下重重的担子,霍澜音这才松了口气,疲惫地睡着了。

  就像卫瞻的笃定。小皇子虽然早产,可他一切都好。

  霍澜音醒来时,身上还有些疼。她艰难地睁开眼睛,下一瞬,迎上卫瞻亲吻她的眼睫。

  “孤的皇后可总算醒了。”

  晨曦光芒丝丝缕缕镂进屋内,一室温暖。点点温暖慢慢攀爬上霍澜音的心口,逐渐将她整颗心暖暖裹住。

  原以为注定漂泊独行,走着走着,那些不曾想的美好都在路上等着她。重拾温柔的母亲、可以依靠的父兄,随着孩子的降生,她又组建了一个小家。

  前路不再独来独往万事自己扛,余生亦不再是独行。

  “让之。”

  “嗯?”卫瞻静静凝视着她。

  霍澜音弯唇,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倒也不必再说。

  听下人禀告霍澜音已经醒了过来,一夜未眠的霍平疆这才松了口气。他没有去看望霍澜音,只是望着女儿房间的方向,紧绷的脸庞终于露了笑脸。

  小皇子满月时,卫瞻靠在床头,圈着怀里的霍澜音,让她为小皇子取名。

  霍澜音望着怀里酣眠的小皇子,想了一会儿,说:“憧。”

第172章18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给暴君当药引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给暴君当药引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