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送上,求票349

  武文德受礼之后又还了半礼,倒底现在红鸾不只是他的侄女还是皇家的贵妃,半礼是对皇家的尊重:“你还不知道你父母的事情吧?武家东躲西藏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可以不必再躲,可是你的父母却没有等到。”

  红鸾就是武皇后的后代,而且还是嫡系之人:此时的嫡系已经不是当年的嫡系的,其中几次被人追杀,自旁支中过继过几次;她的母亲就是当年甘露殿的梅灵,当年失足落水说是溺毙,其实并不是当真死了,折腾出宫的过程中苏醒过来,正好赶上前来接遗体的武家兄弟,从而逃过一命。

  因为梅香死在宫中,所以梅灵便以梅香之名活在世上,也就是代其妹妹活下去的意思,并嫁给了红鸾的父亲。

  梅香姐妹并没有得罪什么人,只能怪她们心灵手巧招人嫉恨,又为她们主子全嫔那么的尽心尽力,所以才会被人所害:害她们不过是为了对付全嫔而已——当时宫中的人都这么想,实情却不是这样的。

  真正想要害死梅香姐妹的人里也包括了全嫔,因为先帝真得很喜欢她们姐妹,几次都想要临幸而皇后也极为赞成,说她们姐妹心思纯真是极好的人:能得帝后的欢心宫中能有几人?可是梅香姐妹没有这个想法,而先帝也不是好色之人,得知姐妹二人有一人有婚约后很大度的说要让其风光嫁人,他也对武氏没有偏见。

  先帝和先皇后的意思是梅氏姐妹留一个在宫中也一样,并且有意要封之为昭容:只是这话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之后的事情便不用说了,姐妹二人被人陷害而死。

  红鸾微皱眉:“只是因为宫怨?”她感觉母亲平常言行那么小心,不可能只是因为宫怨这么简单。

  正文 918章 立后之议

  918章 立后之议

  武文德看着红鸾微点头:“当然不是宫怨,其实应该说和你母亲是无关的,只因为她们和姓武的纠缠在一起,所以才会被人认为是必死不可。你父亲和你母亲隐居在那里多年,最终还是逃过这一劫。原本我们以为让他们单独在外,不和武家的人联系应该就不会被人找到,可惜的是我们太过小瞧了那些人。”

  红鸾沉默了一会儿:“和武家有仇?当年的大水,叔父知道是谁所为?”

  “只有一家人定要我们武家死光死绝不可。”他看着红鸾:“那个人就是长公主,我朝活得最久的长公主,天下的长寿有福之人;她就是要在有生之年,看着了我们武家死绝才能放心的合上眼。”

  红鸾看一眼皇帝:“为什么?”她真得不懂。

  “宫怨。”武德文苦笑摇头:“长公主认为她的母妃是死在武皇后的手中,所以要我们武家断子绝孙。不要问我倒底有没有那种事情,当年的事情太过久远,当初的长公主还是小小的孩童。就算是太皇太妃也不知道真相,因为知道的人都已经死掉了——没有人能斗得过天,就算再有本事也有归地府的那天。现在,八十多岁的长公主也快要有那么一天了,真相永远不可能有了。”

  红鸾发了半晌呆:“长公主当年只是一小孩童,她如何有这么大的仇恨,又如何能把武家逼到如此境地?”她不过只是个公主罢了。

  “鸾儿你是有所不知,也是威胜长公主因为年迈而不再入宫,你不知道也情有可愿的。所有的长公主里,只有威胜长公主的名号不同,也唯有她是上过马背带过兵的人,而且还守着京城一个多月等来救兵。能在一个月里平定城中内乱护住先祖皇帝的人,你说她能不能把武家逼到如此境地?”皇帝苦笑:“武爱卿,你不会是有所误会吧?”

  皇家有三位老祖宗,男的两位不好惹,而女的这位根本惹不得。

  红鸾看向皇帝:“好厉害的女子。”就算是她的仇人也不得不佩服一个女子能做到如此地步:“是长公主害死了我的父母?”

  武德文先回答了皇帝的话:“臣不会弄错的。”又看向红鸾:“不是长公主所为。就如你所说当年的长公主只是个孩童,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一个人,把她养大的宫妃,她认为那个皇后之位应该是她的。”说到后来他长叹一口气:“相信你现在听到这些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对不对?就好像在你宫中听腻、看烦的那些事情好像变成故事一般,对不对?”

  “就是这样简单,因为那宫妃的私心,她无儿无女专心的把长公主养大,养成她向武皇后报仇的利刃。”武德文摇头:“那宫妃可是极有贤名的,直到现在女史们所记也没有她不贤的一笔吧?她隐忍一生对武皇后极为恭顺,没有亲自做过一点害人的事情,可是在她身后长公主却把武家真得逼入了绝境。”

  红鸾听得呆愣了好一阵子才问:“是谁害死了我的爹娘?”她脑子有点乱,不过并没有忘掉追问最重要的事情。

  武德文看看皇帝:“无凭无据,不过应该是惠王。上官家在那里的胡作非为他是清楚的,在上官家送出密信让人去放水之前,惠王曾经去过上官家。”他说完握了握拳头:“为了这条消息,我们武家连死了三个人。”

  红鸾身子一颤:“你是说,惠王府中现在还有我们的武家的人?”

  “当然。”武德文看一眼皇帝心道,如果没有武家的人做暗探,如今的皇帝岂会对他如如此重视?多年前武家就曾托人上书说惠王有意要反,可是先帝却什么也没有做,武家反而因此招来了长公主的追杀。

  “那不是太过危险了?”红鸾有些不忍,禁不住想到上官家的那些死士。能在惠王府一呆多年的人,相信绝不可能只是一般的武家人;为了报仇,死掉那么多的武家人,真得值得吗?她不知道答案,可是让她放弃父母的大仇她是做不到的。

  武文德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出来的人当然已经置生死于度外,是为了让另外的武家人活得更长久些,能等到我们武家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红鸾看着脸上有道伤痕的他心下苦痛再也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来她活在武氏一族之外,可能对武氏远没有武文德那样的感情,所以才会有点不认同武家人的所为。

  父母是谁弄清楚,仇人也知道是谁了,而她还知道在世上不再是孤单一人,她也有亲人、有家族了;可是她却没有半点高兴,直到武德文走了之后她还有点愣愣的。

  皇帝看看红鸾的样子过来捏她的鼻子:“又想什么想得这样入神?亲人相认应该是高兴的事情,那些伤天害理的人朕不会放过他们的。”他坐下侧眉:“你是担心长公主?”

  “不是。惠王如果当真是要谋反,这么多年来长公主岂会不知?可是先帝在时她并没有提醒一个字,现在也是如此,尊祟到她那个地步可能已经把皇帝对她的好视为理所当然了——除非惠王没有反意,那长公主当然也没有可以让人非议的地方,我很敬重长公主那样的女子,皇上您是知道的。”红鸾倒不担心皇帝会有顾忌不动长公主。

  长公主再位尊只要她真得和惠王是一起,皇帝绝不可能手软。

  “我只是提不起精神来,可能是累了。”她说着话倚在皇帝身上:“皇上能不能等我睡着再离开?”她忽然很想有人在她的身边

  皇帝拍拍她的脸:“陪你没有问题,可是你想睡不成的;再过上一个时辰就要用膳了,你睡着到时候起来哪里吃得下东西?你今天也不是困倦而是心烦,理应散散心才对。”拉起红鸾来又道:“我陪你四处走走吧。”

  红鸾无奈的起身:“倒是妾任性了,有她们陪着我就成,皇上有正经事情还是去忙吧。”今天的心情当真不佳,如果真要走走的话反倒不如一个人更好些,她想静静。

  皇帝看看红鸾深知她的性子转转眼珠道:“朕今天来并不只是带你叔父来看你,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只是你精神不济还是明儿再说吧。”

  红鸾懒洋洋的:“左右无事说出来听听吧,说不定有点事情我反而会有精神呢。”这倒是真得。今天她的心情不好,因为那些过去的事情怎么听都让人闷闷的,而且再次想起父母来,当然不会让她轻松自在;还有,虽然武文德说惠王是杀她父母之人,但经过上一次的事情后,她现在不敢那么冒冒然的认定。

  “就是有关皇后的事情。”皇帝看着她微笑:“你知道朝中为立后之事也说几次了,朕今儿又接到了折子,是胡家人上得折子,你猜他们想要朕立谁为后?”

  红鸾听到是立后的事情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来:“他们的意思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想要立谁为后。”皇后眼下不是要看谁最得皇帝的欢心,而是要看谁背后的家族于现在的朝局最为有利,倒底皇帝还没有把整个朝廷都握在手中呢。

  皇帝拉起她的手来:“朕之所以同你说,是因为胡家奏请的人很和朕的心意,只是眼下他们提出此事来却是别有居心,所以朕才想同你商议一二。”

  红鸾有点兴趣了:“胡家人不是要立惠妃为后?还真是出乎人的意料,他们奏请要立哪个为后?”她原本以为胡家此时会以惠妃为主,重新布置,至少表面如此予他们会有极多的便利,至少在宫中惠妃可以牵制她;当然,前提是要惠妃肯听他们的话。

  皇帝站下双手扶着她的肩膀:“是你。”

  “啊?”红鸾真得没有想到,迎着皇帝目光:“皇上你不是在同妾说笑吧,胡家怎么会做这种事情。”什么叫做出人意料?这才真得是出人意料呢。

  皇帝笑着摇头:“当然不是玩笑,胡家就是要让朕立你为后;而且丽太贵妃今天一大早上,也上了折子,所言无非差不多。你说,这事奇怪不?”他抿抿唇:“无非就是想把你推到前面去,让所有的人都把不满放到你身上,使得你和朕为此要忙上些日子,正好可以让他们空出手来去做事。”

  “福王呢?”红鸾想起福王夫妻来:“这么大的事儿,他怎么也没有知会皇上一声。”

  皇帝叹气拉起红鸾手继续向前走:“你认为丽太贵妃那么有那么笨,会当真相信福王吗?而面对的全是自己至亲的人,二弟也是有很多的不便,狠不下心自然也就狠不下手。”他说完抬头看看天:“不要说他,朕也不知道真到那一天时,要如何面对和处置丽母妃。”

  俗语说养母要比生母大,在皇帝的印像中先皇后陪他的几年印像已经模糊,而丽太贵妃近十年的陪伴,虽然不能说是无微不至但当真还是待他不错的,这份情意他还真有点抹煞不掉。苦笑一声他看向红鸾:“怪不得他们说朕不是帝王之才。”

  红鸾嗔他一眼:“六亲不认才叫帝王之才,那你还是不要做皇帝的好。是人,总会有七情六欲的,你能记得丽太贵妃的好有什么不对?那胡家和丽太贵妃的折子,皇上还是留中吗?”

  月底继续为新书《妾本贤良》求粉红票!!!

  正文 919章 逼宫?

  919章 逼宫?

  皇帝看着红鸾沉吟:“你认为我应该留中不发,就像原来那些有关立后的折子一样?”他抚了抚红鸾的头咧咧嘴:“他们已经动了,朕也不能还等着吧?要知道这只是小黄雀罢了,揪住了那后面的也就会露出头来。”

  红鸾想想抬头:“福王和姐姐那里?”胡家和丽太贵妃并不是多难对付,只是因为福王所以皇帝才会有些投鼠忌器。

  皇帝拉着她到亭子里坐下:“所以我们才要离开京城啊,把福王留在京里。先不要说这个,先说立后的事儿,鸾儿你同意吗?朕属意你,可是此时总有些危险,朕有些不忍。”他两手合起来抱起红鸾的小手来:“想让你和朕一起拥有这天下,接受万民朝贺,可是此时立你为后就是让你做靶子,朕心里犹豫不决。”

  红鸾倚在他的肩膀上:“立我为后啊?”她拉了长长的音,看着被风吹动的翠绿树枝眼前闪过的却宫嬷嬷的脸,还有曾经她及身边受过的苦痛:“好吧。”她现在已经不同于以前,既然要留在宫中,那就成为这皇宫的主人也不错。

  皇帝闻言笑了:“也是,我的鸾儿哪里会有那些虚话套话,那就这样吧。”

  立后的旨意虽然还没有发,可是立后的意思已经有了,因为皇帝把胡家送上去的折子发给了六部;在这个酷热的夏天,这份胡家的折子就好像是扔到滚热油锅的栗子,搅得京城更是热了三分。

  六位尚书不约而同的闭紧了嘴巴,对于胡家的折子没有说一个字;可是他们的家中却是夜夜高朋满座,而比他们更热闹的就只有胡家可比。如此这般闹了一个月,眼看皇帝要回京了,依然如此。

  京城的热闹和行宫无关,皇帝这些日子过得很悠闲,一场大雨过后他被康王叫出去打猎了,说是在山坡上发现不少兔子,闲不住的康王说这天儿也不热,天天闷得屋子里会人闷坏的,再说他也好久不曾和皇帝一起打猎,不由分说拉着皇帝去了。 这一去就是好几天不见人影,皇帝不在一众妃嫔倒是自在了许多,或是结伴共游,或是在屋里纳凉,都各自去寻乐子;红鸾因为孩子已经七个月有余,所以在屋里没有外出,这几天陪她一起说话做女红的就是太皇贵妃。她自从柔太妃后再无什么特别之处,就好像所为真的只为自保。

  终于皇上回来了,不过好像有朝政没有过来后面直接去前殿了。宫妃们便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午时,红鸾留太皇贵妃一起用膳,两人到了池上的亭子用饭图个凉快,看到一池已经要开败的莲花太皇贵妃叹气:“这几天要回京了。”

  红鸾倚在椅子上:“真得不想回去,还是这里比较自在,宫里有些闷的。怪不得太皇太妃那些年一直在外面,想必那座宫中住得久了,没有人是不闷的。”她伸个懒腰:“太皇贵妃这几天可是有什么心事。”

  “没有。只是有点想京城。本宫倒是与纯贵妃不同,在皇宫里住得久出来一趟最终还是想回去那里的,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宿命吧。”太皇贵妃回头一笑,看向红鸾的肚子:“看上去倒有点像是两个的样子,你现在晚上就不能完全躺下睡,也着实辛苦了。”

  红鸾笑着抚抚肚子:“好想看看她长得什么样子啊。”

  太皇贵妃的脸色微微一变,斥道:“乱说话。带着身子是不能讲这些,快濑口吐掉,真是的;你倒真是百无禁忌。”

  红鸾乖乖听话和太皇贵妃在亭子上正说笑时,丽太贵妃带着人向这边来,太皇贵妃看得微皱起眉头来:“带得人是不是有些多了?”

  丽太贵妃进来向太皇贵妃欠身行了个家礼:“你们倒是会找地方,这天儿已经不热了,听说京里晚上都要盖夹被才成。”她看着红鸾了微笑:“你倒是不能贪凉的,在这水边久了不好。”

  红鸾笑着看看亭外的人:“太贵妃说得是,等我们回京的时候天真就凉快了;嗯,您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吧。”

  丽太贵妃看一眼柳儿:“有点事儿要和你说。眼看着就要回京了,可是回去路上怎么也要几天的,你这么重的身子在路上有个万一可不好,我想着和你说,不如在这里生了养好月子再说。”她说着话摆摆手:“你身边也要有几个能用的人,现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任性的,什么能吃、什么事儿不能做还是要有个嬷嬷在才成,这两个就给你用吧。”

  她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在对红鸾说话,完全没有商量的意思,就好像她说出来红鸾只有照做的份儿。

  红鸾看着她:“太贵妃倒是想得周到,不过却不用多太贵妃多操劳,一切皇上自有安排的;至于嬷嬷太贵妃还是带走吧,我这里的人足够用,用不着再添人手。”说到这里她笑起来:“不会是太贵妃人不够用,用这个法子提醒我吧?”

  “这两个你还是留下吧,身边总要有个人用才成,你肚子里的总是皇家血脉。”丽太贵妃淡淡的吩咐:“你先暂时住在这里,到时要让你迁往何处听旨意就是了。”她说着话站起来:“这个院子里水太多不适合你住,你现在就搬去西边玉湅殿吧。至于她们,连个人也不会伺候,主子也不认清楚,留着也是多余,本宫就代你做主打发了吧。”

  红鸾看着丽太贵妃微笑:“我以为会是回京的那一天呢,原来是今天。”

第二章送上,求票34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有凤来仪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有凤来仪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