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因为是调到御前伺候, 交接的准备自有人去做,不到一日, 花房的事已交接完毕,就连幼清的包袱也一并整理妥当。

  花房的人, 纷纷出来祝贺。

  底下的人凑了银子, 殷勤地给幼清送份礼, “姑姑往后发达了,可千万别忘记提点小的们。”

  此去前途未明, 幼清很是担忧, 哪里还有心思收他们的礼。御前伺候, 比不得其他地方当差, 所谓伴君如伴虎,一言一行都要万分谨慎,

  夏公公前来接幼清, 劝道:“这是他们的一番好意, 你还是接下吧。”

  幼清犹豫半晌,还是接下了。

  送礼的比收礼的还要高兴,花房的人目送着夏公公与幼清离开。

  刚出花房,幼清便将礼转送给夏公公,夏公公这回没有拒绝,大方收下,笑道:“以后花房就靠你长脸了, 这些年来,御前侍女, 可从来没有一人是出自花房的。”

  他这般说辞,丝毫安慰不到幼清半分。

  花房她做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由许多,只怕以后到了御前,再想去藏书阁,要困难许多。

  夏公公领着幼清往御书房前去,一路走来,宫人们纷纷侧目,皆是羡慕。

  除了飞上枝头变凤凰,宫女最好的前途,便是能在御前当差。

  夏公公一边走一边耐心教导。伺候皇帝的人虽多,但能够贴身伺候的,也就那么几个。

  这些人分三班,日常起居,各司其职。幼清在茶房,负责皇帝日常的茶水点心。差事不多,比其他的人要轻松。

  此时皇帝正在前朝议事,宫女和太监比平日空闲,皆留在宫里做准备工作。领班宫女,姓罗,三十岁左右,寻常模样,不苟言笑。基本上皇帝寝宫内大大小小的事儿皆由她管。

  但出了寝宫,外面的事儿,就全是夏公公的职责了。

  夏公公笑道:“罗姑姑,这是新来的宫女,刚调过来的,姑姑好生教导。”

  罗姑姑四下打量幼清。

  先看了看她的耳朵,又摸了摸下巴,最后吩咐道,“将手伸出来。”

  一双玉手,细葱似的指尖,罗姑姑轻柔捏了捏,点头道,“不错,生得端正。”

  夏公公道:“皇上那边议事,我得赶过去伺候。幼清就交给姑姑了。”

  罗姑姑道:“我懂的,您老人家快去吧。”

  夏公公一走,刚才在角落里站着的宫女们,立即上前,围着幼清看,很是高兴的样子。

  罗姑姑细心交待:“来了这里以后,大家便是一家人。外面那些勾心斗角的东西,不必带进来,我们不屑也不喜欢。你要记住,进了这道门,你的主子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今皇上。我不管你是什么来头,背后有谁撑腰,若是敢在我这撒野,乱了规矩,我照罚不误。”

  幼清点点头,“多谢姑姑教导,奴婢记住了。”

  比起那种虚言假笑,这种严厉的赏罚分明更让人放心。有些时候,把话说清楚,把话撂狠点,一开始就界定好底线,反而不是作妖的人。

  幼清待了几日,每日一直在学御前伺候的规矩。她勤奋谦虚,一点就通,罗姑姑很是欣慰,没过几天就放她出去练手了。

  这天中午,夏公公过来让茶房准备着点心茶水。

  正好幼清也在,幼清笑道,“前阵子皇上老念叨着花茶,我们捣鼓了好久,怎么也弄不出让皇上满意的那种茶味,听说那日皇上去过花房,皇上所思所想的花茶,就是姑娘所沏。

  幼清点点头,“我也是瞎弄,没有什么名堂,只是运气好,碰巧对了皇上的胃口。”

  夏公公摆手,“诶呀,姑娘自谦了。能让皇上念念不忘,就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这下好了,如今你人来了,我们以后也不用瞎折腾了,你快些准备吧,需要些什么就让下面人去办。”

  幼清不敢擅自拿主意,看向一旁的罗姑姑。

  姑姑点点头,“夏公公都这样说了,你就按你的法子去弄,不必问我。”

  幼清福礼:“奴婢这就去准备。”

  斟完一壶上好的花茶,皇帝正好回宫。

  皇帝一番洗漱更衣,准备小憩一会儿,忽地口渴得紧,道:“朕要喝茶。”

  夏公公一愣,往桌上看,却空无一物。夏公公忙地使了使眼色,一个小太监说,“我立马去茶房。”

  皇帝身边需要的所有东西都会提前准备好,从来没有皇帝想要却需要问出口的。若是皇帝任何事情都需要说出口,那么御前伺候的这一批人,也都不用当差了。

  小太监刚出门,就碰见前来奉茶的幼清。

  小太监急忙道,“姑娘,今日的茶怎么才准备好?皇上还等着呢。”

  幼清第一次奉茶,难免紧张,一时便耽搁了,这下见小太监急得满头大汗,心中有愧,忙道:“是我的过错。”

  小太监叹口气,“姑娘别磨蹭了,快去吧。”

  幼清哪里还敢耽搁,连忙端着茶,气喘吁吁地就要往里面去。夏公公见她满头是汗的来了,连忙拦住,轻声道,“姑娘可不能再这么冒冒失失的了。”

  他说着话,比划两下,示意幼清整理好仪容。

  幼清一羞,更是愧疚。御前差事果然不如她想象中简单,还有太多需要学的。

  她缓口气,整了整衣裙,这才端着茶碗往御前去。

  皇帝一只手托着下巴,像是在小憩。

  宫殿里面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幼清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生怕吵醒皇帝。

  她手里端着茶,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如此,徘徊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上前,将茶杯放在桌子上。

  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去的一瞬间,皇帝睁开了眼,见到是她,喊道,“是你啊,换了地方当差,还习惯吗?”

  幼清本来只想安静地走开,她还没有做好准备,日日面对天底下最有权利的人。

  每次与皇帝聊天谈话,都让她觉得紧张。面前这个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有子民的生杀大权全部都掌握在他的手上。怕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该不该敬。

  加之当年宋家的事先皇草率结案,这事一直让她心怀耿耿。虽然判案子的是先皇而不是现在的皇上,但她依旧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安慰自己。

  “这里很好,谢谢皇上关心。”她的回答中规中矩,透着一股淡漠。

  皇帝笑问她,“你好像很怕朕,每次和朕在一起,你都很紧张的样子。”

  幼清答道:“皇上是君,奴婢是臣。因为敬仰所以紧张。”

  这种场面话,皇帝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几乎都听到耳朵生茧。他一笑而过,目光放在桌上那杯白梅青瓷的茶杯上。

  端起来低头抿了几口,很是满意。“朕调你来御前奉茶,你不会不高兴吧?”

  幼清一愣,“怎会不高兴?能伺候皇上,是奴婢的福分。”

  皇帝深深地凝视她。

  她脑后盘起的大黑辫子此时已经放了下来,梳了齐刘海,看起来比她在花房做姑姑时的扮相更要年轻许多。

  “你这样挺好看的,”他脱口而出一句。

  幼清将头埋得更深。

  皇帝不再言语,手边一杯茶,揉了揉太阳穴,开始看奏折。

  幼清杵在那。往门口看去。夏公公朝她点点头,大意是让她先伺候着,不用退出来。

  幼清只好硬着头皮,默默地退到一边,随时等候着皇帝的差遣。

  屋子很大,光线半明半暗。皇帝靠着的这一边,光明晃晃地从窗棂里透出来。

  幼清站的地方,一丝风都没有,她不敢离得太近,唯唯诺诺地守在阴影里。正好与皇帝遥遥相对。

  太安静了。皇帝翻着书,却连一丝声音都没有。

  时间缓缓地流逝,幼清站在那什么也不能做,一动不动,身子都要站僵了。为了缓解困意,她掐着手指开始数数。数自己在藏书阁已经览了多少本书,算着自己到底哪一天,才能将藏书阁里一堆又一堆的书翻完。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起身,准备到外面走一走。

  幼清心下一松,终于能够解脱了。

  夏公公却瞄她一眼,让跟着一起去。

  “主子路上若是口渴,还能喝点茶。”

  幼清无奈,只能捧着茶具,紧紧的跟在随侍队伍中。

  这一天下来,虽然差事不多,却足以将人累死——身子不累心累。

  回到房里休息的时候,和她一同奉茶的灵子拿着点心凑到她面前,“今天是你第一天奉茶,是不是觉得很辛苦?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习惯了就好。”

  灵子眨着大眼睛,笑道:“其实皇上脾性很好,即使是发火的时候,也从来不打骂我们这些跟在身边伺候的人,所以你不用害怕,也不用紧张。”

  幼清接过她给的点心,心头一暖,“谢谢你。”

  这一班当差的人。比她先前在花房时接触的人要好得多。

  不过想想也是,能在御前伺候的,大多是聪慧人,从不惹事。大家相处起来很是融洽,平日里她有什么问她,罗姑姑和其他的宫女也乐意教。

  多在皇帝跟前晃了几回后,幼清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紧张。有时候手忙脚乱地做错了事,皇帝也不会说她,偶尔还会跟她开句玩笑话松松气氛。

  其实皇帝并不老,虽然子嗣多,但其实今年才不到四十。大概是因为他从年少时就一直背着储君的包袱直至登上帝位的原因,所以看起来比一般人更加沉稳老练,加之他皇帝的身份,喜怒不言于面,故而让人更加敬而生畏。

  凡事熟能生巧。幼清习惯御前奉茶后,差事当得如鱼得水。

  这里什么都好,就只一件不好——可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而且每次外出,都要向人报备行程。

  调到皇帝跟前伺候的这一个月来,她甚至都没有机会再去藏书阁。

  幼清虽然有些烦恼,但也不显露出来,总有的是机会,只要静静等着就好。

  她知道,有些事一旦着急,就会自乱阵脚,难免露出纰漏。

  她虽这样想着,但是老天爷似乎并不想让她好过。

  这日,幼清在屋里当差,准备好皇帝下朝后要用的点心茶水。

  外头听见一阵动静,抬头一看,凝嫔已经进来了。

  凝嫔一向得宠,她要进来夏公公也不会拦着。

  “我就在这等着。”

  原来是过来给皇帝送点心的。

  幼清沏了茶上前,再寻常不过的举动,凝嫔却特意叫住她。

  “你是那个花房的姑姑吧?是叫幼清,对吗?”

  幼清如今在御前伺候,再也不怕别的嫔妃找她麻烦,别人再怎么看不顺眼,也不会也不敢像上一次一样无故将人拖过去。

  她大大方方地回应:“回娘娘的话,正是奴婢。”

  凝嫔笑了笑,“上次的事委屈你了。”

  幼清说,“奴婢不敢。”

  凝嫔伸手示意她凑近,离得近了,幼清才发现凝嫔肤如凝脂,如瀑的青丝又黑又软。

  是个大美人啊。

  凝嫔笑容甜美,语气和善,“上次的事,你莫往心里去。薛贵人不懂事,当时那种情况我也不好拦着。”

  幼清淡淡地吐出一句,“娘娘有心了。”

  凝嫔随口又道:“想来我与你真是有缘,就连喜好也是一样。”

  幼清不明所以。

  凝嫔慢悠悠地吐出三个字,“藏书阁。”

  幼清瞬间警惕起来,心中大乱。

  凝嫔察觉到什么了吗?

  凝嫔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似是有意试探,“上次你说去藏书阁查书,是否已经查到了自己所需要的?”

  幼清脸色一变,佯装镇定,“回娘娘的话,已经找到了。”

  凝嫔点点头,“多读些书是好事。”

  她说完这话,放开了幼清的手,目光收回,却不小心撞倒了桌上的茶杯。茶水溅了出来,沾湿了凝嫔的袍袖。

  幼清赶紧拿起手帕上前擦拭。凝嫔面色不悦,却没有立即发火。

  待凝嫔挽起袖子,幼清瞧见凝嫔手臂内侧一道暗红印记。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凝嫔察觉到她的目光,下意识遮起来。

  幼清忙地解释,“奴婢看到娘娘带有梅花印记,想起我老家的算命先生曾说过,有这种印记的女孩子,日后定是大贵之人,正巧我家二堂姐手上也有一个,与娘娘这个一模一样,所以才多瞧了瞧,还望娘娘不要怪罪。”

  凝嫔饶有兴趣地问,“有趣,既是如此,你二堂姐如今何在?”

  幼清笑了笑,“我二堂姐命苦,没这个福气。”

  凝嫔问,“她嫁的不好吗?”

  幼清声音轻轻的,“她还没来得及嫁人,就去世了。”

  凝嫔道:“倒是我不好,挑起你的伤心事了。”

  幼清恭敬道,“娘娘心善。是奴婢多嘴,不该提这些晦气事。”

  不多时皇帝下朝,幼清自动退出去。

  外面起了大风。百年大树被吹得枝叶乱颤。

  幼清一颗心砰砰跳。

  差点以为凝嫔看出了什么,她在藏书阁做的事,决不能被第二个人发现。

  她迈出步子,风打在脸上,往她后脖钻。

  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忽地有些发懵。

  算命这种事一点都不可信。

  小时候爹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事,不准家里的人去算命。娘悄悄地去请先生算,每次算完,都不会告诉她。唯独那一次,娘说漏嘴,抱着她说,“我的乖囡囡,先生说你以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凡事都能称心如意哟。”

  又说她二堂姐,“我没和你叔母说,她的孩子中,就你二堂姐命最好。”她记得娘说完后有些伤感,“只是富贵一半,却有血灾。”

  如今看来,就只有她二堂姐的血灾应验了。

  幼清叹口气,拢了衣裙快步往耳房去。

  或许是皇帝最近口味有变,上好的雨前龙井,也喝不进去,点名将所有的茶全换成幼清自制的花茶。

  有时候皇帝与大臣议事。也会让人尝一尝。

  这一日,当差的灵子身子不适,实在熬不住,但伺候的差事不能短,幼清心疼她,便自告奋勇顶上了。

第84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专宠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专宠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