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汉家儿郎侠骨香(下)

  奉九完成工作回了家,张罗了晚饭,就等着大家陆续回来一起吃。

  没想到第一个回来的,居然是难得能在傍晚准时回家的巧稚。

  自从在重庆机场偶遇霍凯行后不久,巧稚也辗转到达了重庆,这位毕业于协和并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受到了热烈欢迎,日常轮流在重庆各个妇婴医院巡诊,做得风生水起,与霍凯行一直情深意笃。

  但很快,重庆大空战爆发了,因负责瞭望的农民无法认出日军此后一战成名的最新战机——零式战机机腹挂的是副油箱还是炸弹,导致空军误判其强大的续航能力。

  霍凯行驾驶伊-16 飞机,在璧山奉命与飞行大队的同事们一起迎击敌寇,由于飞机性能的巨大差异,终于将璧山空战打成了抗战史上最惨烈的空战。

  霍凯行在飞机被击落后跳伞,但在空中就已被追踪而至的日本飞行员的机关枪扫得血肉模糊。他双臂悬荡,垂着头,身上绑着降落伞,在空中逐渐坠落的样子,悲壮异常,地面上偷偷观看的老百姓当场哭成一片。

  巧稚被通知去认领他的遗体。她掏出手绢,想擦干净他的脸,却发现,只剩左脸是完整的,看起来依然安静美好,就好像他们还在协和读书时,他总是固执地守在她的身后,等她终于按捺不住佯装不满回头瞪他时,他就会茫然不觉地冲她灿然一笑,眉眼生动耀眼,衬着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的金色余晖,一头丰美的黑发似乎也在粼粼闪光,是青春的模样,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他能不朽。

  巧稚从那以后变得安静,绝不多说一句话,让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们倍感担心——他们始终没有公开结婚,但其实,他们私下里早已举行了两个人的婚礼,这也是霍凯行的意思。

  直到她看到了三嫂,这才哭了出来,从此以后,巧稚就住进了一奶同胞的哥哥在歌乐山的家。

  她是奉九的闺中密友,芽芽的知心姑姑,龙生和塞西尔生活及学业上的好导师。

  早上,跟嫂子一起张罗着早餐,姑嫂再亲亲热热地挽着胳膊一起出门,闲暇时偶尔一起去喝茶看电影,她们如此亲密,以至于宁铮有时都免不了要吃妹妹的醋。

  奉九毫不客气地说:“这你可嫉妒不来,谁让你不是女人的。”宁铮气结。

  奉九其实正有点生气,看到巧稚回来,赶忙跟她诉苦:孔庸之居然托江夫人替大儿向芽芽提亲。这位连罗斯福政府拨给中国的抗战专款也敢往自己兜里揣的前财政部长,他家那三个孩子,就一个小女儿还算靠谱,大儿二女都是不知道什么转世的:儿子贪婪专横,专爱找有夫之妇,二女儿声名狼藉,身边总是美女环绕,看着就像是跟古希腊女诗人萨福脱不了干系。

  巧稚笑着说,这还不简单,让三哥把枪往他桌子上一拍,他就老实了。奉九想了想孔财神的蓝缎袍子小坎肩,也笑了起来,说,我当场就回绝了,江夫人也毫不意外,大概也是被她大姐逼的。只是纳闷,他们家怎么张得开这张嘴。

  她接着说,孔庸之是山西人,却总想往山东孔家靠,曾为此专门托人找到精于家谱研究的潘光旦,请他证明自己是孔家后代。不过,潘教授可没卖他面子,断然否认道:“山西就没一家是仲尼后人。”把中间人都臊得无地自容。

  不过,奉九同时还是肯定了孔财神行政、财政一肩挑十一年,统筹收支,充实饷粮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功绩的,只不过同时也没忘了中饱私囊罢了,所以当时才有笑话流传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霍凯行殉国后两年,奉九曾张罗着要给她介绍新的男朋友,但巧稚拒绝了。她说:“我这辈子,有过凯行,已经知足了……我们曾有过一个女儿,但流掉了。”巧稚淡然道,“我有丈夫的,我要为他守节,为我们的女儿哀悼。”

  奉九很震惊,即使巧稚受的是新式教育,但她表现出的固执甚至称得上是迂腐,不知从何而来。

  “嫂子,别为我难过,你看,就昨天一天,我就迎接了足足九个小天使到这个世界上。”

  巧稚一谈起新生儿,立刻满脸笑容,奉九知道,她的心里,是充盈的。

  此时始于“九一八事变”的十四年抗战已接近尾声:日本为了宝贵的石油资源脑子一热于民国三十年末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拖下水后,不得不在太平洋疲于应付美国这部强大的国家机器全力运转起来的可怕后果;而中国这个主战场更是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死死拖住了一百万日军使其无法从中脱身,使得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得以喘息。

  不过奉九并不认为美国无辜,毕竟,日军侵华这么多年,光是“七七事变”爆发后的三年间,美国出口到日本的物资总额已接近十亿美元,约合现在的二百五十五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比如生铁、废钢、石油、航空机油、白糖、军用罐头、工兵手套……等总值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二。从来自恃孤悬海外,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难道不知道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么,当然不是,只不过是利益熏心、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罢了。在奉九看来,美国至少要对中国军民的苦难负上一部分责任。

  这也是奉九并没有对美国后期积极的援华策略有什么感激之情的原因,不过是自救罢了:难道还要等着日本把东南亚全部拿下,再与德国和意大利胜利会师,最后联合起来全力对付硕果仅存的自己么。

  反倒是苏联,因为担心日本北上到远东地区与自己开战,在“七七事变”后的四年中,成为唯一对中国直接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并先后派出三千多人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到中国各地参加空战,直到苏德战争打响。不过苏联在与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也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所以说,靠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但奉九和广大的中国老百姓一样,对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充满了感激:陈纳德将军于民国二十六年来到中国,一直帮助训练中国空军飞行员,并多次游说罗斯福政府,希望美国国会能通过法案支持中国抗战,但并未成功,直到罗斯福总统秘密签署法令,同意他的请求。陈纳德将军随后招募美国飞行员到中国参战——飞机上那头闻名于世的神气乐观的飞虎,是由“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士尼亲手设计的——他们随后在轰炸日军河内空军基地,昆明空战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并史无前例地开辟了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凶险的驼峰航线,有力地支持了抗战军用物资的运输。

  重庆的空袭警报已经很久不再响起了,原本总塞得满满的防空洞,也早就没有再进去的必要了——概因投入太大,效果不佳,敌机早在两年前就停止了对重庆的轰炸,所以现在的重庆是安全的。

  奉九发现,孩子们很有意思,虽到了重庆后一人住一屋,彼此就住在隔壁,但他们在三个屋子的窗户上都绑了几根细细的绳子,上面垂一小水桶,又悬一小铃铛,把要说的话写到纸条上滑过去,回覆完再“叮铃”一声拉回来,青春期的孩子就这么传递着他们特有的秘密和小心思。

  龙生虽已上了大学,但只要休假在家,还是乐此不疲地陪着芽芽和塞西尔玩这个游戏。

  奉九如果恰好坐在书房里,而且开着窗,有时头顶会“叮铃叮铃”响个没完,闹得她手直痒痒,恨不得拿竹竿把水桶勾下来,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就在她跃跃欲试之际,一双手按住了她的肩膀,“又要使什么坏?”

  她回头,宁铮含笑的脸出现在眼前。

  她的男人已过了不惑之年,但仍双肩挺直,修长秀拔,一双黑眸牢牢地盯着她看,直到她

  讪讪地把手缩回来,掩饰地“嘿嘿”了几声。宁铮低下头来,奉九自觉地凑上去吻他,好一会才得空问道:“你就不好奇他们天天在那儿说些什么?”

  “……不好奇,我更关心我太太今天过得怎么样。”觉得太太吻得不合他意,早就反客为主地重新吻了一遍,宁铮这才心满意足地回答她的问题。自重逢以来,宁铮一直很珍惜与太太在一起的时光,哪稀得理会几个半大孩子在干什么。

  “很好啊……对了,告诉你一件事,孔庸之他家……”夫妻俩絮絮地说起话来,偶尔夹杂着因为事关宝贝闺女早变得一惊一乍的男声。

  窗外嘉陵江汩汩流过,歌乐山颠云顶寺那口青铜华钟不知为何忽被撞响,悠远清扬的钟声,和着挂在庙檐下被风吹过的十二个铜铃,再加上十里松林泛涛,不经意间合奏出一曲钧天之乐,清越涤荡,让人如闻天籁。这声音与在奉天老家时常听到的钟铃松涛颇为相似,怎能不蓦地又勾起了远方游子的思乡别情?夫妻俩早就停止了交谈,静静地拥抱着,细细聆听这来自异乡的蒲牢华鲸之音。

  过了几天就是周日,芽芽他们一早就按着老规矩,跟着妈妈去了保育院,奉九离开后,他们又按照教学进度,教孩子们学数学、国文,又带着上了山去辨别各种植物,回来的路上下了马,此时正在歌乐山上闲逛。

  芽芽在唱歌:

  “吹起小喇叭,哒嘀哒嘀哒。

  打起小铜鼓,得龙得龙咚。

  手拿小刀枪呀,冲锋到战场哈哈!

  一刀斩汉奸呀,一枪打东洋嘿嘿!

  不怕年纪小哟吼,只怕不抵抗哼哼!”

  ……龙生和塞西尔都乐得前仰后合,这里一切的语气助词,都是芽芽自己加的,能把不管什么歌都唱出奉天落子味道的,也只有芽芽了。

  “你嗓子刚见好,消停会儿。”龙生怕她前几天就开始发炎的嗓子再加重了,所以听差不多了就提醒她。

  前一阵子,芽芽贪吃麻辣火锅,这地道的东北娃儿起了满脸小红疙瘩不说,连嗓子都快说不出话了。奉九赶紧带她找中医开方子,熬中药。

  大概是从小被爸妈带着满世界地跑,到处品赏美味,味蕾得以全面开发,所以芽芽的食谱精且杂,对美味来者不拒,当然,得是真美味才行。也就是说,她对食材是否精纯,厨艺是否过硬,又敏感又挑剔。

  背着妈妈常去吃毛肚火锅的事儿到底瞒不住了,因为上火暴露了她:老中医望闻问切一顿后,就断言她是吃麻辣火锅才上火的。

  芽芽敬畏地看着面前明明岁数不小,但仍红光满面、乌发黑须的老中医——简简单单看了几眼,居然就比风靡民国的程小青笔下的霍桑侦探还准?

  老中医得意地一捋长髯,嘿嘿一乐,促狭地一挤眼,“你爱去‘一四一’吃火锅,老夫可是连遇你个小幺妹儿整三天。”

  ……芽芽一听,大脑袋丧气地一耷拉,奉九哈哈大笑。

  芽芽很怕中药的苦气,但妈妈信这个,坚持要她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每次喝苦哈哈的中药,芽芽浑身都打哆嗦。

  于是,两个好伙伴就一边一个,按着老规矩:芽芽喝一口中药,给她报一道菜名,让她就着菜名下药:

  “‘蟹黄鸡翼球’!”,龙生用字正腔圆的广东白话朗声通报。这是粤菜馆“大三元”的招牌菜式,芽芽闭着眼睛喝了一小口浓黑的药汁。

  “‘开水白菜’!”,塞西尔用地道的川音兴高采烈地喊着,这名听着上不得台面,实际上却是道极繁极简,妙不可言的典型上河帮川菜。芽芽眼前仿佛出现了这道菜那明澈如水、鲜美至极的汤汁来,咬着牙又来了一口。

  ……就这么连报了十来道菜名,这才把一小碗中药送下了肚。为了药效,奉九从来就没那习惯给芽芽吃个蜜饯甜甜嘴儿,塞西尔有眼色地递过一杯清水。

  “要不,咱们现在就去吃开水白菜呀?”芽芽咯噜咯噜地漱口,咽下去,然后一刻也不耽误地晶亮着一双鹿眼,讨好地问着龙生,还不忘用双手托住一张粉莹莹、润光光的讨喜孩儿面,往他面前凑,故作可爱状。

  这模样的杀伤力是强大的,龙生移开眼,生怕自己顶不住。

  他早被干娘钦定为塞西尔和芽芽的“贴身训导主任”——虽他们三个从美国一路逃回来一事曾让奉九彻底傻眼,但好歹是平安到了,且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对于十五岁的龙生一路上的筹划和应变能力,奉九在震惊之余,也赞叹不已,当然是私下里跟宁铮嘀咕的。

  虽说到了重庆后,奉九还是罚了无肉不欢的罪魁祸首芽芽连吃了一个月的竹笋,龙生和塞西尔半个月,顺便教育她说“蔬食以遨游,无为而清静”,说你这“想一出是一出”的可怎么得了,赶紧吃点素的败败野气。

  一个月的竹笋大餐吃得芽芽苦着小脸说自己都快成北碚平民公园里养着的那几只黑眼圈,憨态可喜的“中华白熊”——大熊猫了,只可惜即使往自己脸上捂块大手帕装哭也还是失败了,未能博得母亲半点同情。

  但芽芽由此长了记性,知道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当然,有事儿该求谁更好用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一想到这,芽芽不免对着爸爸在妈妈面前的各种谄媚行为嗤之以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一番。他都意识不到自己有时很像一只讨主人欢心的小狗么,就差摇尾巴了啧啧。

  龙生留意到芽芽嘴边挂着一缕黑乎乎的药汁,伸出食指随意抹掉,一旁的塞西尔慢了一拍,这个遗憾。

  喝中药禁荤腥,这是常识。

  “去华岩寺喝个兰花粥,吃个罗汉菜还成。”龙生来个折衷,芽芽小馋猫已清淡饮食了好几天,虽未好利索,但吃点镂云裁月般既有巧思,又悦目生趣的素斋还是可以的,心情好了,病自然好得快。

  塞西尔举双手赞成,“那我要加个‘二冬白雪’!”自从五岁结识了洁玛一家,他就经常赖在他们家里吃吴妈做的各种中餐,早就被好滋味养刁了脾胃,“二冬白雪”就是冬菇冬笋加白菜。

  “那也行。我还要个‘三色芙蓉’。”退而求其次从来都是芽芽的手段,能吃个用蛋清、木耳和青菜做的素菜也不错。他们牵出小马,兴头头地向华岩寺奔去。

第119章 汉家儿郎侠骨香(下)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奉天九里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奉天九里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