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无责任番外[4]三国篇后续

  郭嘉铁了心要辞职曹操也拦不住,只能答应了。

  不答应还能怎么办,曹操觉得自己惯着郭嘉都已经习惯了_(:3ゝ∠)_

  习惯真可怕。

  然而就算少了郭嘉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过,曹操在打下江东之地后因为没有大量撤换原本的江东官员,因此江东地区的稳定倒是不用愁,虽然这样使得曹操对江东的控制力有所减弱,但对于曹操来说,在乱世之中只要控制好了军队,民政权实际上是可以慢慢拿到手的。

  是的曹操把孙策的军队调走了,他用孙策的军队去布防边界,刘备占了益州,如今天下间能让曹操看得入眼的诸侯也就只剩下刘备了,因此曹操肯定要防着刘备。

  在这一点上孙策倒是不觉得曹操把他丢去和刘备较劲是在故意消耗他的力量,一来曹操给的粮草军饷都十分充足,后勤保障给力,这不像是要消耗他力量的样子,二来孙策自己也是愿意去的,他才刚入了曹营,要说功绩那是半点没有,江东又是战败投降,如果孙策拿不出过得硬的功绩,那么孙策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

  当然,还有第三点,孙策也看刘备不顺眼啊!

  先不说之前两人在江东的时候明争暗斗的,孙策承认,那时候他确实给刘备找麻烦,但是孙策问心无愧,他自认除了压制着刘备不让他过分发展壮大以外,他对刘备还是很好的,给地盘给军队给粮草,单纯以刘备从刘表那里逃过来的标准来看,刘备在孙策的手下是没有削弱的,甚至还略有发展。

  在这件事情上孙策自认仁至义尽,可刘备呢?刘备在战败之后直接丢下他自己跑了。

  孙策想想似乎当年的刘表也是这样,刘备先是以弱势投奔,投奔之后逐渐发展壮大,而一旦大树被曹操砍倒,刘备立刻就会离开。

  刘备的做法可以说是乱世之中的生存之道,可孙策未免就要不高兴。

  周瑜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在周瑜看来,刘备和他们结盟本就是利益上的合作,孙策这里撑不住兵败,刘备自己也没有回天之力,这时候与其回来陪孙策送死,不如先逃走保存力量,等待日后的时机。

  因此在刘备的事情上孙策憋了一肚子的火,周瑜倒是最淡定的那个。

  当然,曹操新打下江东自然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去打刘备的,况且益州也就是日后的四川地区,这里的地形比较险要,道路也十分艰难,曹操可不想兴冲冲的一头撞进去然后载个头破血流,因此孙策的主要任务其实也就是防守,别让刘备抓到机会占便宜就行了。

  本来这都没啥,偏偏半年之后,江东出了一件事。

  也挺简单的,有人造反。

  反谁?

  反曹操。

  人家的旗子还扯的很大,说江东是孙氏的地盘,要曹操归还江东之地。

  遇上这事曹操二话没说把孙策给调回来了,然后就问孙策怎么办。

  孙策大概问了一下也就知道了情况,主要是曹操放权放的太彻底就有人以为曹操好欺负,再加上曹操并没有撤换原本江东的官吏,这些人的手上还是握着不小的权力的,这就让他们觉得抓到了机会。

  至于说为什么一定要反曹操,其实主要还是两个字,利益。

  曹操这里的法度十分严明,还有不少在这些人看来非常不靠谱的新规定,再加上曹操本身出身不高,手下的人也有很多草根出身的,因此曹操在选拔和录用人才的时候也不怎么讲究,这显然就触犯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几相结合之下这些人干脆决定反了曹操。

  孙策听到这结果都气笑了,他实在是觉得丢脸。

  从他父亲孙坚那一辈起孙家就和曹操的关系不错,更别提孙策是个一言九鼎特别讲信义的人,说是归降,可归降之后曹操对他对整个江东都很不错,孙策自然记得曹操的好。

  曹操打下江东却留任了江东的官吏,这种气量孙策自认自己是没有的,可曹操有,孙策也吃这一套,曹操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就说他相信孙策作为孙坚的儿子绝不会是出尔反尔的小人,结果呢?不过半年,这里就打脸了。

  这事都不需要曹操说什么,孙策知道,这事情很难办,但他必须要办,而且只有一个办法。

  所有人都以为这批造反的人交给孙策处置会大事化小,可事实上,孙策不仅没有大事化小他甚至还重重的处置了这批人。

  应该说就算是把这些人交给曹操来办曹操也不会下那么狠的手,可偏偏交给孙策办,孙策就真的下狠手了。

  之后曹操自然也要表态,他对孙策表示其实不用罚的那么重,这些人毕竟也是为了孙家的基业,可孙策不吃这一套,他坚持认为这不是为了孙家,而是为了那些人自己的私利,虽然最后他也同意了曹操的话,那些人重罚就不必了,咱们按照规程办事,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而在此之后曹操又提出了一条,他认为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一定要查办,这批人是他们自己冒出来被逮到了,可要是他们按兵不动不冒出来呢?甚至是,如果他们不是自己闹而是暗中勾搭刘备呢?那曹操这边可就危险了。

  因此,曹操的意思是既然发生了这种事,那么难说是否还有人隐藏在暗中,因此不妨进行一次清查,但凡是有问题的他都会列出名单来,名单也会给孙策一份,孙策若是觉得有不合适的就可以去掉,而这一部分并不愿意真心归顺的人,虽然没做什么坏事可他们留着也是隐患,不如放他们回家去吧,不再担任要职也就可以了。

  孙策当然没有不答应的,甚至他是非常赞成这件事情的。

  “曹公尽管去查,策相信曹公定然会公正严明。”

  曹操已经很得孙策的信任了。

  等孙策离开,旁边坐着的庞统顿时就向典韦伸手了:“老典啊,愿赌服输,拿钱来吧。”

  庞统和典韦打赌,孙策肯定会重罚江东那批人来着,显然是庞统赢了。

  典韦一边掏钱一边嘀咕:“这孙策是不是傻啊?主公都让他自己处理了,他怎么不知道护着自家人呢?”

  “自家人?”

  这下不仅是庞统,就连旁边的徐福都笑了:“老典啊,你还真是老样子。”

  从来不带脑子。

  孙策就是因为要护着自家人所以才更要重罚。

  当然,你也可以说孙策此举是为了信义,可如果说孙策此举是为了信义的话,那么支持孙策这么做的周瑜肯定是看到了利益。

  要说起来也简单,这事本来就是试探。

  这主意最开始其实就是庞统出的,他要曹操打下江东之后不要撤换江东官员,一则他们对江东情况不了解,贸然大批量的撤换官员容易民心不稳,很容易就会出乱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大批撤换官员,孙策肯定是不愿意的,而曹操嬴孙策是嬴在陆军上,真要打水战现在曹操也打不过孙策啊。

  一个周瑜就能把曹操堵着过不了江。

  因此这些官员不如不换。

  按照庞统的说法,曹操只需要把持住军队就好了,乱世之中拳头大的是大爷,孙策又是信义之人,曹操厚待他,他就绝不会轻易反曹,而剩下的,江东的民政权只需要等就可以了,不出一年必见成效。

  果然,江东那些权贵世家这么一闹,曹操找到机会了。

  对于孙策来说,他必然会重罚这些人,如果他不罚,曹操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可他和曹操之间的信任就毁掉了,这会让曹操觉得孙策这是要组建自己的小集团,要和他对着干了,日后曹操对江东之人必然要多几分防备,那么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孙策这次的做法就是给曹操一个信号,曹操承了孙策的情,那么日后曹操也就不好再对江东下手了,而只要江东大部分人都乖乖的稳稳的,曹操自然动不了这些人,那么孙策的实力也就稳妥了。

  周瑜不想反曹操,可他必然要为孙策谋求更大的利益,因此他此举的目的也就很明显了。

  庞统和徐福这么一解释,典韦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他特别不服气:“你们这是算好了来诓我啊!”

  庞统憋笑:“那也得你愿意上钩才行啊,你看元直就不和我打赌。”

  典韦瞪他一眼,深刻觉得读书人都蔫坏蔫坏的,前有郭嘉戏志才,后有庞统徐福。

  读书人什么的,真是太讨厌了!

  而另一边的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于益州站稳了脚跟,并且又得到了名士法正的帮助,渐渐地也强大起来。

  曹操不得不承认的是,益州确实是个好地方,易守难攻,且成都又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刘备也算得上吃穿不愁了。

  更不要提如今刘备手下诸葛亮简雍法正等人俱是大才,徐福曾说自己不如诸葛亮这话并不是谦虚,诸葛亮的在军事上不弱,可他真正擅长的是政务,刘备用诸葛亮之后发展十分迅速。

  之后刘备又以益州天险抗拒曹操,曹操打刘备一时半会儿还真打不下来。

  本来要说吧,这打不下来也要打,可曹操的实力强大,刘备撑死了能再挣扎个两三年呗,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刘备挣扎的可不止三五年。

  刘备占据益州与曹操对峙八年有余曹操才真正的打入益州境内。

  要说起来曹操手下确实文臣武将极多,但架不住曹操的地盘大啊,这里放一个那里放一个,基本上正常能用的也就那几个,别提郭嘉还辞职跑路了。

  刘备因此硬生生逼得曹操把手下几个顶尖的谋士全都召集到一起,才终于在第八年打开了益州的大门。

  而一旦曹军入川那么就没的说了,更别提这些年打下来刘备的根基本就不如曹操,如今也被耗的够呛,曹军入川不到一年就取下益州全境。

  在这八年期间曹操这里倒是涌现了不少在他人看来比较奇葩的现象,比如说女子为将这种事。

  曹操的闺女吕布的闺女孙策的妹妹马超的妹妹什么的,一波一波的往战场上跑。

  你还别说,虽是女子可这些女将们个个不弱。

  女将多了难免有人要阴阳怪气的说几句,这时候曹操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位权倾天下的大汉丞相嘿嘿一笑,就说一句话:“有意见打赢了再说啊,趴地上的人说的话是不用听的。”

  这话说的太过分,弄得想要打死曹操的人还真有不少,可在那群女将看来曹操此举简直棒棒哒!

  甚至吕布的女儿吕霜直接就说了,她的目标可是武侯,她也要以军功封列侯。

  武侯说的就是前军师祭酒郭嘉的母亲苏云霜,甚至吕霜的名字都是吕布照着苏云霜的名字改的。

  对于这个武艺不凡的女儿吕布是十分宠爱的,这种宠爱甚至超过了对他的那几个儿子,当年吕霜放出豪言说要学父亲上战场的时候吕布的夫人简直吓得半死,不停的劝说女儿。

  吕布的夫人严氏可是知道吕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吕霜原本不叫吕霜,那是吕布后来硬生生给改的名字,严氏一点都不希望女儿学苏云霜,那样的女人固然耀眼,可苏云霜的死却让严氏感到不安。

  她不希望吕霜将来也是苏云霜那样的下场啊。

  况且即便苏云霜官至左将军,死后被封武侯又如何?在严氏看来,苏云霜一个寡妇就真的那么一辈子没有男人敢娶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因此严氏是反对吕霜学苏云霜的。

  可严氏的反对没用,吕霜自己主意已定,而吕布听到吕霜的话却也只是大笑说好,从那之后他还真的悉心教导女儿的武艺兵法,吕布自己不擅谋略,可他觉得吕霜聪慧,因此也请了张辽来教,可以说,只要是吕霜想学的,吕布全都满足。

  后来曹操和刘备的战局僵持多年却让吕霜等到了上战场的机会,不得不说,吕霜确实不愧是吕布的女儿,和刘备那边干架,只要不是遇上关于张飞这种级别的武将,对上一般人,吕霜还真是嬴多输少,渐渐地也有了名气。

  吕霜还记得她第一次穿着一身戎装去见曹操的时候曹操看她的眼神十分复杂,就像她的父亲一样,吕霜总觉得父亲有时候总是在透过她看另一个人。

  吕霜知道那个人应当就是武侯苏云霜,父亲总是会对她讲起武侯的事情,吕霜不知道怎么形容父亲当时的表情和语气,可从父亲对她的纵容来看,父亲应当是很怀念武侯的吧?吕霜甚至记得当年武侯病重的时候父亲长时间不回家,据说是守在武侯那里。

第103章 无责任番外[4]三国篇后续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剑三]我是你妈啊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剑三]我是你妈啊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