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尾声

  仙人去仙境,凡人留人间。

  这一处人间,注定无神无佛,诸般苦楚,唯人自渡。

  人活一世,贪爱恨嗔痴,求权名利禄,便是想开了不贪不求,也难躲开嫉恨算计,难看清虚情假意,难不听恶人恶语,难不见恶人恶行。

  最怕是还有无妄之灾一夜落到自家头上,落得有怨难伸,有冤难诉的下场。

  纵然洪福齐天到把这诸般苦楚都避过了,也避不过最终四字,生老病死。

  凡人生来寿数不过百年,贵为天子也不能免俗——永延帝在位三十六载,仁厚爱民,躬勤政事,虽不能保年年风调雨顺,却也算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及到六十大寿后禅位做了太上皇,转而鼓捣些养气之法,修道之术,也未大动干戈劳民伤财,无非是关起门来,琢磨消遣一番罢了。

  凡人琢磨着怎么成仙,那自然是怎么琢磨都琢磨不出个所以然的,不过看这位六十有六的太上皇信手翻书的模样,也不像是真一门心思要在这道家典籍中找一个寻仙之法。

  “进吧。”

  突闻叩门之声,他头都未抬,随口吩咐了一句,半晌听不见人问安,方抬眼去瞧,便见来人笑笑地抽走他手中书册,拉了他的胳膊道:“别看了,看也没用,还是跟我走吧。”

  “涌澜,你好不容易规规矩矩敲一次门,能不能别拉拉扯扯,这又是要拉我去干什么?”

  话是这么说,却也不是真的怪罪这人无规无矩——他任由来人拉着他往门外走去,心里头只觉得十分高兴,又不明白如此心喜,喜在何处。

  “还能干什么,带你成仙去呗。”

  来人含笑作答,拉着他走出门去——便在迈出门的这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成不成仙放到一边,他如此开怀,只因这人他已久未见过——他已活了这样久,活得头发都白了,终又见了他一面,眼见他还是风华正茂的模样,便就十分高兴。

  承平六年,一代明君于梦中含笑而逝,去得无苦无痛,是个善终。

  深宫之中烛影摇曳,守夜的宫人莫名睡得深沉,无人得见床前立着两道人影,作一僧一俗的打扮,却恐怕都不是人。

  虽不是人,却也不是鬼——真佛抬手执礼,颂祷赐福的经文还未出口,便被身旁的神君生生打断了。

  “你别念你那些劳什子,他打小就不信佛,听着烦不烦。”

  这位神君也不管真佛相度是多么大的福缘,挥手间招来命书一册——仙人不可干预尘世,但这位神君自带一方小天道,为凡人改一改三生命数,倒也不会有什么天罚一说。

  “他这辈子,劳神操心太过,往后三世还是做个富贵闲人为好。”

  凡人生世流转,无非薄书一册——仙人一言定三生,便是往后三生三世,世世富贵,平安喜乐,姻缘美满,子孙绕膝的命格。

  逝者不知身后事,百年功过都须交予旁人评说——这位一生文韬武略,可算有功无过的盛世明君,身后谥号足足拟出了三十二个字,去哪个,留哪个,礼官各有各的道理,谁都不让半分。

  “别吵了,吵得朕头疼,你们就不能体恤朕……”

  承平帝一句话还未说完,却见门扉紧闭的殿堂上突有清风乍起,风停后满殿再无人语,唯有一纸白宣飘落——一代盛世明君,代代传为佳话,只因这位帝王身后谥号实在是别具一格,据史载乃是神仙所赠,只得四字:文青真君。

  有道人间事,总是有盛有衰,纵使出过几位明君,这一朝的气数,又过了四百二十六年也就尽了,改朝换代之时,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虽言人间苦,但自过路神仙的眼中看来,只觉这人间可真是热闹——凡人生而短命,许正因活得仓促,才活得热闹,执执求索,欲火长燃,转眼就烧出一个新天地。

  仙人长生久视,不仅得见人间热闹,也得见了一千年又一千年的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过路神仙不妄涉人世,这人间苦是不苦,好是不好,这一个千年比上一个千年是进了三尺还是退了一丈,皆不在仙人神念之中,只瞟一眼,便自去了。

  偶有与这人间结缘过的神君路过,多看上几眼,也只笑道,“倒还是这样热闹。”

  不过如此。如此也就够了。

  作者有话说:还有四个番外,更新时间不定,争取一周内更完

第三十四章 尾声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长安印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长安印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