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满足

  钱,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陆春归生活里的问题了。

  有沈家的那艘船在手里, 加上她无敌的金手指,每次出海都能顺利丰收而归, 外人只道是沈家运气爆棚,却不知春归有着她自己的秘密武器。至于那个管理费, 虽然沈家说了只收50,但50块几乎等于是白送,陆春归决定每个月汇两百到首都沈家去。

  这个时候汇款都是通过邮局, 去镇上邮局汇款两百, 直接到了沈青岩给她的地址。

  小村落里少了沈青岩, 即使仍然山美水美,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陆春归现在手头宽裕,已经是想吃肉就吃肉了, 但仍然怀念海防林边上烤山鸡的香味。周末带着陆春喜、陆春燕一同出海,少了沈青岩,总觉得世界少了一抹色彩, 慢慢地减少了出海的次数。

  她现在已经不缺钱,两年来时常出海, 亲自将捕来的鱼卖到县城市场, 已经给她积下了两万多的积蓄。

  两万多块钱, 放在前世不算多,不过是北上广的普通月薪而已, 但现在却是极大的一笔财富。要知道, 现在连万元户都稀罕, 何况是她这个两万元户?

  前世辛辛苦苦就是为了钱忙碌,这一世的钱却在还读初中的年纪就衣食无忧了。

  有了前世的经验,陆春归知道自己只会越来越有钱,她已经有了第一桶金,八十年代经商,以后炒房,炒地皮,炒股票。总而言之,有了一个聪明的头脑,以后她只会越来越有钱。

  赚钱不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陆春归便渴望起生活的温度和深度来。

  读高中以后,陆春归不再跳级,而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学习知识。

  因为她一再跳级的缘故,而陆春喜在高二留了一级,于是,陆春归就和陆春喜一起读高二了。陆春归很努力,陆春喜看在眼里,自然也不甘落后,两人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也算是你追我赶,两人的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轮流包了班级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除了两人很刻苦以外,还因为沈青岩在首都,时常给她们寄来最新的学习资料。

  沈青岩去了首都,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跟他说的,要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生活。不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

  不过沈青岩还是相信小渔村里的陆春归,怀念在渔舟唱晚的那些欢乐。

  沈青岩没想到,他没有等多久,就等来了陆春归。读大四时,陆春归与陆春喜两人双双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陆春归选择了水产养殖专业。

  因为陆春归考上了首都,沈青岩毕业时,就选择留在了首都,这样就可以守着陆春归了。

  陆春归如愿过上了大学生活,每个月领取国家发的生活补助,而渔村里的渔船,则低价转给了大牛。

  陆春归揣着五万多的存款,去了首都,第一件事就是先花了四万多块钱,买了个四合院。买了四合院以后,她全身上下就只剩一万ss块钱了不过她还是觉得很划算的。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些四合院,在几十年后,将会飚到一个多么惊人的价格。

  读大学的这几年,陆春归、陆春喜两人都有国家发的生活补助,即使不动用存款,两人也不需要为钱操心。

  大学四年,陆春归倒不怎么急于赚钱,只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沈青岩毕业后留校工作,心思都在陆春归身上,时不时地到陆春归的学校去看陆春归。

  沈母也把陆春归当成了未来的儿媳妇,就盼着陆春归毕业,两个孩子结婚。

  陆春归在校内很受欢迎,是出了名的校花。沈母只觉得山村的杜鹃花来到了首都,就变成了雍容华贵的牡丹。

  不管是杜鹃还是牡丹,总之都是沈青岩最先看上的,沈青岩有眼光。

  好在陆春归眼里也没有别人,她自己是经历沧桑过一世的,对老男人没有什么兴趣,就喜欢像沈青岩这样的,比自己小一点点,但又小不了多少,听话,粘人,可爱。

  还有偶尔的霸道。都让陆春归受用无比。

  沈青岩满心以为,等陆春归毕业后就可以结婚。

  等到陆春归真正毕业后,沈青岩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陆春归刚刚好到了结婚年龄,而他还没有到。

  沈青岩比陆春归小一岁。陆春归二十了,而他还得再等三年,才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沈青岩很郁闷,他觉得自己全身心都做好了结婚的准备,而且陆春归也点头了。

  好事多磨。那就只有等。

  可是等着等着,就怕这熟透的瓜飞了。

  陆春归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就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国家分配她到水产局的工作,这可是一个铁饭碗,可她居然不要了!

  而是要回大安村去创业,去搞养殖!

  陆家长辈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在陆春归的事情上,发言从来都是不算数的。

  这几年里,陆二婶已经改嫁了,家里长辈只有陆老头一个。他本来持反对意见,后来一想,回乡也好,回乡正好给他养老。

  于是也就不说什么了。

  气的是沈母,不过也没有办法,人家陆春归还没过门,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她最多只能是通过沈青岩,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哪知道沈青岩站在陆春归这一边:“她回村,我就跟她回村。”

  沈母气得差点吐血,她心心念念的就是要让沈青岩到首都来生活,这才是他应该过的人生。

  结果,好不容易奋斗到了首都的工作,眼看再熬熬七八年,就可以分房子了,可沈青岩竟然想回那个村子里去!就为了跟陆春归在一起!

  沈母很生气,头一回想到了红颜祸水这个词来形容陆春归。

  可沈青岩是个倔孩子,他本来就更喜欢渔村的生活,他之所以毕业后留在首都,一半是为了达成母亲的愿望,另一半自然是因为陆春归考到了首都的大学,如果回渔村,就不能时常见她了。

  现在,首都的工作待遇好、还有福利分房,首都户口也搞定了,可沈青岩却决定要回村里去。

  理由只有一个:为了陆春归开心。他支持陆春归。

  再说了,如果他不跟陆春归回去,那陆春归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的新娘了呢!

  两个年轻人携手回了大安村,陆春归也跟着回来了,分配到了县城的水产局上班。

  村里对陆春归的选择十分不解,想着她是不是脑子生锈了,居然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吃,而是捡了一个朝不保夕的破饭碗。

  他们哪里知道陆春归的心思呢,那种国家分配的工作,稳定是稳定了,可以一直干一辈子,可也是一眼就能看到头的,陆春归可不想在自己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过起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养老生活。

  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折腾。

  陆春归在村边建起了一个水产养殖场,开辟了养虾、养生耗、养鱼、养龟等。

  因为可以和这些小动物沟通,非常明白它们的需求,加上在学校学的就是水产养殖专业,可以说是专业对口,陆春归的养殖厂,可以说是越办越红火。

  销路也不用愁,她这比渔船供应稳定得多,很受客人的欢迎。

  陆春归的目光可不局限于县城,不到半年,她就把销路开拓到了省城,还安排人在省城办了销售处,一年下来赚得不少。

  沈青岩则给她打起了下手,负责了货物运送的管理,以及账目。

  两人合做着生意,倒也是十分默契。

  三年后,两人结婚了,沈母不得已,只能跟着回了大安村。

  没办法,儿子在大安村,她只能跟着儿子走。

  陆春归把赚到的钱,先是买了大船,数年之后,身家越来越丰厚,索性融资,与政府合作拓建了渔港,成了琼岛吞吐量最大的渔港。各地的渔船都在此停靠,慢慢地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繁荣。

  昔日的小村落日渐繁华,到了九十年代初,已成了高楼林立的二线城市了,虽然不及首都繁华,可终于平复了沈母那颗一心向往繁华的心。

  最主要是,沈青岩与陆春归夫妻两个的日子,过得是蒸蒸日上,多年过去了,两人仍是蜜里调油似的,沈母终于没有话说了。

  这么大一个城市,陆春归是城市的名人,做为陆春归的婆婆,沈母自是脸上有光。

  陆春燕没有考上大学,却也考上了中专,吃上了皇粮,日子过得不错。

  陆鑫,这个陆家唯一的男丁,最后参了军,成了保卫人民的子弟兵。

  全家唯一过得不太好的是陆二婶,她东托人西哀求,凭着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一点姿色,嫁了一个小学老师。

  小学老师好歹也是个有工资领的,可惜的是,这小学老师上头有个极不好相处的阿妈。一辈子轻松惯了的陆二婶,被磨磋得不行,很快就失去了脸上的那一点红润,甚至在婆婆的逼迫下,不得不回“娘家”打秋风。

  其实陆家不算是她的娘家,应该算是夫家才对,严格说是“前夫家”。

  每每回到“前夫家”,陆二婶自认为低声下气地跟陆春归提要求,陆春归不为难她,总会从手指缝里漏给她一点,毕竟赡养父母是她的义务,但除了一点钱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了,态度上非常冷淡。

  陆二婶总想着,如果那个夏天,陆春归没有反对她嫁给陈大海,她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她应该就不会过得这么煎熬了。

  而陆春归看着陆二婶拿了点钱远走的背影,偶尔也会回想起那个她穿来的夏天。

  她的穿越,或许改变了陆家几姐妹的生活。

  也改变了沈青岩的生活。

  “春归,你今天要吃啥?”沈青岩的一声唤,把陆春归从思绪里拉回现实。

  她回头,沈青岩穿了一件白色短衫罗马衫,光看他那英俊的脸,十分圈粉,放到街上足以让少女们发出见到哪个明星的兴奋尖叫。

  可谁想得到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围上围裙,给自己做上一顿好吃的呢?

  “我今天想吃四喜烤麸。”陆春归说道。

  “好,四喜烤麸,正好家里有刚买的新鲜花生,还是红花生,补血,你今天吃这个正好。”沈青岩的声音柔柔的。

  陆春归不禁莞尔。

  沈青岩在外人面前话少,在她面前却是啰嗦得很。

  有沈青岩相伴,这一辈子,她过得很幸福、很满足。

第92章 满足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八零渔家小奶狗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八零渔家小奶狗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