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终章

  景骁被吓惨了,想不到当初心软救下黑炭,今日它倒成了他们一家子的救命恩人。景骁很庆幸自己当时善意的举动,要不是黑炭,他不敢想象后果会是什么样子的?

  他心里更多的是自责,要不是自己疏忽大意,谢淑惠也不会陷入困境。他发誓,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

  谢淑惠见了他,也是激动不已。不过,已经从刚刚的恐惧中回过神来了。

  好在黑炭护着她,她并没有受伤,只是被摔的背部还有些隐隐作痛,她已经让景程帮忙诊断过,并无大碍。

  两个孩子哭了很久,也累了,吃了奶便睡下了。老二的孩子没有奶吃,而她的奶只够女儿吃,好在家里的母羊刚生产不久,景骁便给孩子喝的羊奶。

  景骁兄弟俩带回马海的尸体之后,便直接将他葬在了老二的旁边。望着两人的墓碑,景骁感概万千。赵氏听说之后,死活不同意,还对景骁兄弟俩破口大骂。但是,两人并未理会。

  后来,赵氏整日在村子里晃荡,逮着谁都骂个没完。一开始,大伙还会回上一两句嘴,时间久了大伙见了她就像看见瘟神一般,避的远远的。

  起先,谢淑惠和景骁两人以为她遭受接连的打击,一时接受不了而已,想着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直到有天夜晚,她拿起刀追砍老四,几人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老四被她当成了邱恺,赵氏举着刀追着她满院子跑。老四虽年轻,却依旧抵挡不过发了狂的赵氏。就这样,老四被赵氏硬生生砍断了一条手臂,要不是景骁兄弟俩听见动静跑过去阻拦,只怕老四早就没命了。

  景骁找来景程帮忙给老四治伤,顺便替赵氏诊断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受了刺激,精神失常。像她这种年纪能够康复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几人的心再次跌入谷底,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老四也因此永远的失去了一条手臂,她再也不敢回去,只好住在了景骁那里。老四住进去之后,瞬间老实了,不管是说话做事都像变了一个人,这倒是让谢淑惠有些意外。家里只剩下赵氏一个人,整日在院子里又哭又笑的。景骁怕她出去惹祸,只好将她锁在家里,将一日三餐给她送过去。

  十天过后,官府发了告示,邱恺等人被判了刑,邱恺和黄迎两人恶贯满盈,杀人不眨眼被判斩立决。前县令万凯峻及其家眷被判流放苦寒之地,永世不得返回自己的家乡。而邱健父子跟着邱恺狼狈为奸,助桀为恶,被判蹲大牢两年。邱素君心术不正,身为人媳,不但不敬孝,还企图蓄意谋杀祖母,被判流放苦寒之地,永世不得返乡。

  当谢淑惠跟景骁看见那张告示时,并未感到一丝喜悦。因为,那些死去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此时,陈儒学从衙门走了出来,看见三人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眨了眨眼,说道:“进来坐坐吧。”

  三人见了陈儒学,立即跟他打招呼,跟随他进了衙门。落座之后,有人端上了茶,景漾鲁莽端起茶杯,一口喝下去,被烫的满脸通红。为了不闹笑话,他便硬生生的将茶给咽了下去。不过,还是被眼尖的陈儒学给看见了,便哈哈大笑起来。

  陈儒学一直是景漾最崇拜的人,在他面前出丑,他觉得很不好意思,脸也跟着红了起来。

  笑过之后,陈儒学恢复了正色,对景骁说道:“景骁兄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被陈儒学一问,几人的视线都落在景骁身上,包括谢淑惠,都在等着他回答。他想了想,又望了望谢淑惠,这才说道:“我的梦想很简单,一家子能够好好过日子。再养很多的蚕,让陡石坡形成有规模的养蚕之地。跟着大伙一起脱离贫困,过上富裕的日子。至于三叔的铺子我会帮忙打理的,不过那些赚回来的钱我一个铜板也不要。”

  陈儒学望着景骁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不知道景骁兄弟对当里正,可有兴趣?”他之前在陡石坡走访时暗中了解过景骁的为人,他当里正应该不会错。

  景骁听完,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我可没兴趣。不过,我可以帮你推荐一个人。”没错,他心中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在陈儒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脑子里几乎是一闪而过的念头。那个人正是景贵,景贵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人,心慈面善不说,还平易近人。有他当里正,绝不会错的。

  他不想当里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父亲,他当里正十几年,到最后连命都搭进去了。母亲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村里一直有恃无恐,引来村人的诸多不满。父亲去世以后,她便从‘高处’跌落下来,才体会到了虎落平阳的感觉。

  陈儒学没想到景骁如此干脆的拒绝了他,不过,也接受了他的建议。

  “我还有个请求,不知道你们几位答不答应?”陈儒学说这句话时,眼神却落在了景漾的身上。

  “大人,您请说。”

  “我看景漾这孩子机灵聪慧,甚得我心。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将他留在身边,请专门的老师教他习武、念书。”

  陈儒学的话刚一说完,景漾就激动的从椅子上弹跳起来,一脸崇拜,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热情,点头如捣蒜般的回答道:“我愿意,我愿意。”

  在场的几人见他激动的模样,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得,陈大人,看样子我们不答应都不行了。”

  “陈大人,您真是费心了,谢谢您。”谢淑惠望了望景漾,见他俏皮的吐吐舌头,一脸笑容。

  陈儒学拍拍大腿站了起来,对几人说道:“不必客气,以后还要麻烦你们这些百姓对我这个县令多多督促才行啊。我已经上奏皇上,我会留在缮台县。”

  “啊。”

  “真的?”几人同时问道,话里止不住的惊讶。

  “当然是真的了。这件事我想了很久,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不管是身在庙堂还是官居小小县令。”

  话虽这样说,可是陈儒学好歹是德才兼备,当一个小小县令,岂不是大材小用了。

  从县衙出来时,三人的心情很不错,景骁带着谢淑惠和景漾又去了一趟三叔在缮台的铺子。其他的分铺,景骁都是麻烦了两位靠谱的人帮忙打理,到年底再来跟他汇报就可以了。布庄的生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起色,也渐渐步上了正轨。

  谢淑惠望着布庄,灵机一动,心里便有了一个大胆的主意。

  晚上,回到家,谢淑惠跟景骁说起了那件事。

  “景骁,我们寻思着现在可以借着布庄的生意,索性弄一条产业链出来。”

  “什么产业链?”景骁知道谢淑惠心里鬼点子多,他也乐意听听她的意见。

  “从蚕到蚕茧,再到布匹,最后是成衣。我们可以先拿一间铺子试着做。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其实村里很多人都挺想养蚕的,只是抹不开那个面子。因为,他们一开始并不认同。也是看见我们赚了钱,私下打听过。我就想着,让大伙一起养,他们的蚕茧我们全都收了,试着做蚕丝被以及布料之类的。对于贫困家庭,也想加入的,我们可以帮忙垫付资金,等赚了钱再还给我们。你看怎么样?”

  景骁听完,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啊。到时候自然就形成了养蚕规模,村民也不用担心蚕茧的销路。

  “好,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时间过的很快,冬去春来。三年后的某天早上,陡石坡的村民再次沸腾起来了,大伙脸上各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伴着春风站在队伍里。各自手里挎着篮子、背着背篓,有的甚至挑着筐子,里面装的全是洁白无暇的蚕茧,等着上秤。

  谢淑惠过秤,景骁忙着登记算账,里正景贵站在一旁帮忙维护次序,看见大伙脸上的笑容,谢淑惠心里也乐开了花。

  此时,两个软糯的声音想起,“爹、娘。”谢淑惠跟景骁同时抬起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牵着小男孩,向两人奔跑了过来。景骁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伸出两只手,将两个孩子抱在了怀里。

  人群里有人见景骁磨磨蹭蹭的,便开起玩笑来,“我说景骁你能不能快点,我还回家赶着给我老婆孩子做饭呢。”说话的人正是刘敬,他看见两个孩子,便惦记起自家媳妇和女儿来了。一年前,汪芳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如今肚子又有了。他们跟着谢淑惠两口子养蚕,早就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房子,还过上了顿顿有肉的日子,别提有多满足了。

  景骁将两个孩子放下,便继续做事,责备的对他说道:“就你猴急。”大伙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的陡石坡,早已大变样,大伙脱贫致富,很多人都告别了茅草屋,住上了红砖房。各个山头都种满了桑树,伴着春风,绿叶婀娜,带着别样的美。

  谢淑惠做的蚕丝被在缮台是出了名的,受到了很多有钱人家青睐。

  好不容易收完蚕茧,两人才有闲暇功夫坐下来歇息。刚一坐下,两个孩子便开始吼道:“爹、娘,我们饿了。”

  “好,我们回家做饭。你们想吃什么?”谢淑惠牵起两个孩子的手就走。

  如今,家里就只有他们四人。赵氏在去年就已经过世了,老四也嫁了人,令谢淑惠跟景骁没想到的是,老四跟邱文平看对眼了。邱文平自打娶了老四以后,从内到外,就像变了一个人,犹如脱胎换骨。老四虽没了一只手臂,但是丝毫不影响她的正常生活。景漾跟着陈儒学,整日忙的不可开交,忙着念书、练武。陈儒学经常在他们面前夸奖景漾,说他好学上进,颇有他当年的精神。至于老二的孩子,他们一直拿他当作自己亲生的,两人已经商量好了,不打算将孩子的身世告诉他。

  娘家如今也变的越来越好,谢淑莹带动了村民一起养蚕,同时也重新找到了属于她的幸福。那个人看起来虽憨厚老实,对她和孩子都好的不得了。

  对于三叔铺子里赚来的钱,景骁跟谢淑惠商量之后,全都捐给了需要的人。修桥不铺,两人还为就近的几个村镇修葺了学堂,还出钱请了教书先生,免了贫困学子的书本费。

  谢淑惠牵着孩子走了大老远也不见景骁跟上来,便驻足张望着,见他一个人站在那里,正眼巴巴的望着她。

  谢淑惠立马明白过来了,这是在吃两个孩子的醋啊,赶紧向他挥挥手说道:“亲爱的,快来吧。”景骁一听,立马喜笑颜开,像只小奶狗一般冲了上来,紧紧的握住谢淑惠的手。

  走在夕阳下,几人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谢淑惠跟景骁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心里暖暖的。

  愿意此生,宠你如命,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

  全文完

第110章 终章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