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926】辍学的孩子2

  “人家在说宁老师你们那么肯定是我?”宁云夕好奇地问孙二虎。

  孙二虎说:“因为,他们口里说的宁老师很厉害,所以我觉得是你。”

  宁云夕笑了起来:“这叫误打误撞。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不止我一个的。”说着,她拍了下两个学生的肩头,感谢他们这样来追,结果让她也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这一路走到对面胡同里郑家洼人住的那几间老房子里。

  “不是我们的房子,借住的。”孙父说道。

  房子很窄,窄到所有大人孩子只能就地打地铺睡觉,平常被褥席子都叠成了一堆堆积在屋子角落里。宁云夕实在不明白,他们怎么不在农村好好发展跑到这里来了。按理来说,这几年,全国陆续开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收入都增加了。

  “我们那个破地方,粮食种不好,只能种点地瓜什么的。”孙父说,“刚好我有个朋友说是搞买东西的,先带着我到县城混了一圈,然后听说这边赚大钱,我们又辗转到了这里。刚好,带孩子们出来看看首都什么样子。”

  原来孙父和福叔是亲戚,郑家洼一村子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说这里的十几个孩子是孙家的人能一起出来。

  “他们出来,不是书不能读了吗?”宁云夕问。在她身后,被二叔抱进屋里的磊磊向妈妈伸小手:“妈妈!”宁云夕只得回头对儿子嘘嘘道:“大家在谈正经事呢。”

  爸爸妈妈在谈工作,磊磊不可以闹。磊磊只得缩回自己小手委屈地抱住了二叔的脖子。孟晨逸轻声哄着小侄子:“没事儿。”

  进来的林尚贤很吃惊地环顾这个地方。他从小跟着妈妈住的医院的员工宿舍,环境不差,没有见过这么差的房子挤了这么多的孩子。

  福叔给孟晨浩搬了张凳子过来:“团长,您坐。”

  孟晨浩没有纠正对方称呼的错误,站着点头:“没事,让孩子们坐。”

  “给宁老师他们倒水。”孙父急忙转头对孩子们说。

  几个孩子纷纷跑起来,挤在一块抢倒水。

  “不用忙!”宁云夕立马喊道,生怕孩子们摔倒了。

  孙二虎此时不知道被谁挤到了今天摔倒的伤口,呻吟一声,用手卷起自己裤子看了看。

  淞子在旁边看到了他乌青的膝盖,吓了一跳:“怎么办?”

  “二虎,你过来。”宁云夕向学生招招手。

  听到宁老师喊,孙二虎乖乖走过去。宁云夕低头仔细看了下他的伤口,还好只是皮外伤。刚好林尚贤背了药箱过来,当场打开药箱给孙二虎膝盖上的伤上点消毒药水。

  孟晨浩一边看,一边对福叔和孙父他们这些家长说:“你们这样,让这么小的孩子出来和大人干活,是不行的。他们这个年纪应该好好念书。”

  “没有书念。”孙父道,“管老师生了病后没有办法教孩子们了。老支书找不到老师下乡。说是合并到其它学校去,可是那学校离我们村太远了。”

  第926章 【927】辍学的孩子3

  “可他们不读书的话,你想让他们这样继续混日子?”孟晨浩问。

  孙父拍下掌心:“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团长。”

  孟晨浩和宁云夕肯定都不赞成孙父这个话。

  孙父说:“农民的孩子想读书,哪能那么容易?说是鼓励孩子读书,可现在是没钱留不住老师在农村里。”

  基础教育是不可以被贫富差距所抹杀掉的,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这是保证这个社会公平最基础的底线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确实没有钱没有环境想留住老师,基本是天方夜谭。

  宁云夕拉着激动的孙父坐下来,面对面交心谈着:“你们那村的地,说是种粮食种不好,有问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意见吗?”

  孙父愣了愣。孩子们更是交头接耳:“农业部技术人员,是什么?”

  福叔迟疑着:“这个,怎么问?”

  “每个土地,每个土壤,有它各自的特性。它不适合种粮食,有可能是你们种粮食方法不对,或是它的特性确实不适合种粮食,但肯定有它适合种植的东西。比如经济类作物。这些需要技术人员去做勘定,而不是随随便便说这块土地不行了,孙叔你说是不是?毕竟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你们肯定比谁更舍不得。”

  孙父的鼻头哽咽了起来:“没想到宁老师你从城里来的,能理解我们对土地的那份感情。”

  “当然理解,我也是要靠吃粮食活下去的。土地养活的是所有人,所以农民为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农村发展势头很不错,不要轻易言弃。”宁云夕道,“如果是不知道怎么找技术人员,我这里有学生是上了农业大学的,我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人可以到你们那边去实地看看。”

  听见宁云夕这样说,孙父和福叔一面惊喜,另一面又是很犹豫。

  宁云夕看出来了原因,直接指出:“孙叔,你们现在做的生意我个人并不支持。你们做的是类似二道贩子干的活儿。国家政策一旦严厉起来,是要被抓去坐牢的。”

  孙父和福叔齐齐脸色一白。这个顾虑他们心里不是没有。

  “如果想留在城里呢?”福叔问。

  来到首都,一看果然和老家不太一样,谁不想心思思地留在这里。

  “即便留在这里,孩子没有书读。”孙父说。

  “回去会有书读吗?没有老师下来会有书读吗?”福叔驳斥道。

  宁云夕只得耐心给他们再解释现阶段的教育政策:“在这边不仅没有书读,而且没有学籍。到时候,孩子升学考试都得回你们老家去,其实很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因为每个地方,升学考试标准是不太一样的,教材到现在各地有各地的选择。所以肯定要孩子们回去原地方读书最好。要老师?只要你们村经济发展起来了,怎么会没有老师愿意去?”

  虽然宁云夕不喜欢说拿钱来衡量教育资源,可是老师是人同样是需要温饱的,肯定是需要最基本的条件能让老师在那个地方舒心教课。

第925章 【926】辍学的孩子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长嫂奋斗记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重生长嫂奋斗记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