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袁家阿照(上)

  一

  “阿娘再给我讲讲七姨母的事吧。”女孩儿央求。

  崔十二娘抚她的发微笑。她知道这孩子并没有多想听七娘的故事,她是为了她阿姐——她阿姐和周家小郎订了亲。

  女孩儿临出阁,多少有点慌——崔十二娘是永安年间出的阁,夫婿姓袁,这些年仕途沉沉浮浮,一直没有上去,好在袁氏大族,乱世中足以存身。夫妻相处甚得,膝下虽然只有两个女儿,倒也不乏天伦之乐。

  这时候回头想起七娘,仍然诧异于她的勇气。兴许要这样的勇气,才能缔造传奇。虽则家门不幸,周乾早亡,但是余荫不绝。

  “……那个吹笛子的小娘子,是当今皇后么?”女孩儿又问。这孩子单名一个“照”字,胆子大得出奇。

  知女莫过母,崔十二娘一听便知道她又在外头听了些村话回来,嗔怪道:“皇后也是你随便说得!”

  女孩儿嘻嘻一笑,伏脸在母亲膝上,过了一会儿才又说道:“所以阿娘见过皇后对不对?”

  崔十二娘无奈道:“那都多少年前了……”

  “皇后兴许还记得呢。”那孩子说。

  崔十二娘一笑,前儿九娘还说起——

  当初九娘差点被嫁给郑忱。幸而皇后和七娘说了不妥,方才逃过一劫,因心里存了事,蹉跎了好些年,如今儿女尚小。前儿她夫婿觐见天子,天子问毕公事,竟说了一句:“皇后托我问尊夫人好。”

  “想不到她还记得我。”九娘这样感慨。

  十二娘道:“当初亦想不到她能有今日。”

  那时候她还小,鲜见外人。突然天上掉下来这么个美貌可亲的小姐姐,自然喜得无可无不可。她不过大她三岁,举止气度,倒像是经历过千山万水一般。谁想得到之后种种。她不过深闺春•梦,安稳度日;她惊涛骇浪,死生几回。

  这时候听小女儿问:“那阿娘也见过圣人么?”

  崔十二娘摇头道:“天子岂是人人见得到。”

  “天子有这么见不得人么?”袁照咯咯笑出声来,崔十二娘瞪了她一眼。他们夫妻都是温柔和顺的性子,长女袁瞬也生得乖巧,不知道这个次女怎么就这么无法无天了。

  “……我还当她是跟着天子私奔来的信都呢。”

  崔十二娘道:“尽胡说!当时前朝兴和帝驻军信都,皇后是来找哥哥的。后来皇后和圣人的亲事,也是兴和帝做主。”

  袁照笑道:“也就阿娘老实,信了这话。”

  “你——”

  袁瞬好奇问:“不老实又是什么说法?”

  袁照看了她阿姐一眼:“阿娘不必担心,皇后度量大着呢,我个小孩儿,莫说是在自个儿家里说话,就是传到她耳中,也就一笑了之。”

  这话却中听。崔十二娘笑道:“又哪里看出皇后度量大了。”

  袁照道:“当初七姨母和周家姨父好,却拿皇后做筏子,这要换了心眼小的,岂有不恼?这是其一。”

  “还有其二?”一个声音插进来,母女三人纷纷转头,袁照惊喜地叫出声来:“阿爷!”

  崔十二娘奇道:“怎么今儿这么早?”

  袁湛道:“特意告了假。”

  崔十二娘一笑,她七姐好面子,有袁郎作陪自然更好。

  袁照急得直跳脚:“你们还听不听我说了!”

  袁湛与妻子相视一笑,袁瞬亦莞尔。袁湛道:“听着呢——接着说其二?”

  “其二是……我听说当初始平王遇害,六镇人马缓行,是皇后单枪匹马来了咱们信都——可有这事?”

  袁湛料不到是这个,当即一怔。

  崔十二娘道:“是有。”

  “你们想啊,”袁照道,“如果是圣人亲临,自然找他周氏族人;皇后和他们周家无亲无故,却与我崔氏有旧,想必是找七姨母说服了周家姨父,才有迎圣人进信都。当时皇后有求于人,七姨母恐怕也没那么爽快;后来圣人得志,皇后可没为难过七姨母——不然也没有周家今日。”她蛮有把握,得意洋洋,指着能得到父母的赞赏。

  崔十二娘只是笑——她虽然并不清楚详情,却也知道并非如此。

  袁湛故意道:“周氏是圣人亲族,圣人大军进信都,周氏自然倒履相迎。”

  袁照不服气:“阿爷你莫要驴我,圣人当初什么景况,周氏在我信都也算家大业大,如何肯跟了他做这杀头的买卖!”

  “阿照!”崔十二娘头疼地叫了一声。真是的,这孩子哪里学来这么多话。

  袁照梗着脖子道:“要是亲族就理所当然——怎么前儿阿爷谋求差事,族里倒又宁肯推外人也不让阿爷去呢。”

  “阿照!”这孩子不省心,直戳她爹的痛处,崔十二娘脸色变了。

  袁瞬眼疾手快,忙把妹妹拉到怀里,求情道:“阿娘,阿照年纪小……”

  “我才不小!”袁照尖叫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个黑了心肠的,成日里背后嚼舌根,说阿爷也没儿子,这么辛苦为谁来……又盯着阿姐的嫁妆,生怕亏了他们一丝一毫,还说阿娘、说阿娘——”

  她气得直抽噎。

  袁瞬无语地拍着她的背,她这个妹子争强好胜,又牙尖嘴利,生平半点亏都不肯吃,却是极护着家人。

  崔十二娘默然。她只得这两个女儿,袁郎虽然嘴上说不在意,心里未尝不遗憾;族中亦因此欺了他们夫妻——光就过继这个事情,已经烦扰数年了,都说家里要没个男儿,以后谁护着这对姐妹?

  她叹息道:“……总是阿娘不是——”

  “阿娘哪里不是了!”袁照半点不肯退,“我阿娘哪里不是了!我阿娘出身名门,贤惠持家,哪里不是了!”

  崔十二娘亦语塞。

  “阿照说得对,”袁湛张臂搂住两个女儿,“娘子哪里有不是了。是我命中只有两个女儿——”

  “女儿有什么不好!”袁照激烈地反驳他,“皇后不是女孩儿?晋阳公主不是女孩儿?当初始平王遇害,他这两个女儿哪里丢他的脸了?前朝兴和帝倒是给他阿爷长脸,一斧头劈死了亲姐夫!”

  袁湛:……

  袁瞬捏了一把妹妹的脸:“你呀——道理一套一套的,晋阳公主能上战场杀人,你也能不成?前儿谁被家里鹅追得满院子跑?”

  袁照:……

  “阿姐!”

  “行了行了,在阿爷阿娘面前犟什么。”袁瞬道,“舌头长别人嘴里,咱们还能让他们不说话不成,不过是些三姑六婆,无知之见,咱们不理会不就得了。”

  “不理会?”袁照哼了一声,“总有一天,我拔了他们的舌!”

  袁湛:……

  崔十二娘:……

  有仆妇在外头通报道:“娘子、郎君,七娘子车驾过九宁桥了。”

  崔十二娘一迭声叫人打水来给小女儿洗脸上妆,因埋怨道:“在七姨母面前,可莫要这么胡说。”

  袁照不作声。

  袁瞬推了她一把,方才勉强应道:“我省会得。”

  二

  崔七娘要带袁照去长安在袁家掀起轩然大波。

  崔十二娘简直没法想。她就两个女儿,长女已经定了要远嫁长安,这个次女,他们夫妻都想着留在身边,便于照应。

  崔七娘道:“阿照这等人才,留在信都,岂不耽误了她。”

  她膝下三儿一女。长子死于兴和六年,二郎周昕袭爵,娶的李氏女;三郎周昉过继给周昂为嗣,定的袁氏。她原有些勉强,嫌袁氏门第不如从前,袁湛仕途平常。只是袁瞬这孩子实在秀外慧中,又是十二娘的女儿,才点了头。

  又数年不见。这次回乡,才发现当初那个黄毛丫头阿照也出落得水灵了。

  崔十二娘只管摇头:“这两个丫头,就是我的心我的肝,阿姐摘了我的肝去,就不要再想挖我的心了。”

  崔七娘不以为然:“要是这孩子自个儿想去呢。”

  崔十二娘仍是摇头:“不可能!这孩子虽然野,却是个极顾家的,如何舍得我和她阿爷。”

  崔七娘道:“总要问过才算数。”

  侍婢请了袁照过来。

  崔十二娘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像是头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袁照比袁瞬小两岁,今年十四——崔家的女儿照例嫁得不是太早,袁瞬是定了来年出阁。时光比每个人想的都快。当初幼崽似的小东西,竟亭亭玉立了。

  她微微低头,说:“愿去长安。”

  崔十二娘脑子里像是有什么轰隆隆轧过。她几乎要暴怒起来:“你说什么!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袁照不说话,眼睛里尽是倔强的神气。

  这孩子打小就这样……崔十二娘心里闪过这个念头,这孩子打小就这样,主意大,又不知道这世间凶险。她尽力把浮上来的恶气压下去,一五一十和她讲道理:“你去长安做什么?”

  “我听说长安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城市,我想去长安开开眼界,知道这天下多大。”

  崔十二娘看了崔七娘一眼。

  到底多年姐妹,这点默契还有。七娘笑了一声:“十二娘要教儿,我先去喝盏酪。”

  袁照手底一紧。她知道姨母不会给她说情——她一早就说过,怎么说动她娘,看她自己。她是不会帮忙的。

  “总不能为了这么点小事儿,坏了我们姐妹情分。”

  这时候就只眼睁睁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

  侍婢一个一个退了出去。

  母亲的目光这才严厉起来:“阿照!”她说,“你看着我!”

  袁照抬起头,她尽力让自己的目光坚定和坦荡。

  “为什么要去长安?”

  “我想去长安看看,长些见识。”她重复自己的说辞,她明白这个说辞里的空。如果她能找到更有力的借口——但是她没有。

  “你再说一遍!”

  “我想去长安……我想去长安看看,见识这天下之大,英才之多……”

  “你不是!”崔十二娘打断她,“阿照,你是我的女儿,我一手带大你,从牙牙学语,蹒跚走步,到如今……你的心思我明白,你要是个男儿,自然是要去长安,便是不成,还可以回来,信都虽小,总有你容身之处。”

  “阿娘!”袁照叫了一声。

  “权贵不是那么好攀附的,”崔十二娘眉目里渐渐渗出恐惧的颜色,那些发生过的,听说过的,远远近近,数给她的小女儿听:

  “……前朝正始年间距今也不是太久,顶尖门第如我崔家,李家,郑家,哪个不是大把人命填进去;李家如今瞧着声势尚在,不过尚书令而已,一旦……后继无力,势必土崩瓦解;郑家至今元气未复,固然有圣人不喜浮华的缘故,未尝不是当初郑侯遗毒;如此数下来,只有卢家损失不大,然亦无所得。至于于家,穆家,陆家……一朝身死门灭,不过二十年,谁还记得当初显赫。”

  这数年旧事说下来,崔十二娘也免不了神思恍惚。她歇了口气,方才又往下说:“阿娘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你仰慕晋阳公主,但是阿照,晋阳公主……阿娘从前也见过的。如若不是她父兄出事,亦不能有这等机缘。”

  袁照垂头不说话。

  “假若这条路行得通,你姨母家也不是没有女孩儿,”崔十二娘道,“你倒是想想,为什么她自个儿的女儿不栽培,却看上你来?周家表妹你也是见过的,你倒是说说,德言容功哪样不如你?”

  “长安天子脚下,固然英才荟萃,”崔十二娘最后拉着她的手,安抚道,“咱们信都也是一州首府,未尝无人,你放心,阿爷和阿娘定然好好为你选个……”话倒这里,她忽然想,安城王独孤如愿难道不够英才么,公主且配得,当初七娘却执意要跟周乾走。

  袁照眼睛里涌出眼泪来。

  “阿娘。”她喃喃道。

  崔十二娘轻拍她的背:“好了没事了……这几日你乖乖儿在半月居,让你阿姐陪着你,你姨母那头,阿娘给她交代。”

  袁照将头埋在母亲肩上,泪水瞬间打湿•了银红色的帔子。

  崔七娘回京,袁家上下松了口气;次日一切如常;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平安度过,第五日下午,袁瞬发现妹妹不见了。

  距信都八百里外的驿馆。

  崔七娘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少年。她没想到她真能追上来。起初她恳求她,她只是敷衍;再三推脱不得,方才问她意欲何为。

第393章 袁家阿照(上)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北朝纪事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北朝纪事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