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赈灾

  还有七天就要出发了, 楚晓昱实在是忍不住了。先找了小舅子好一番贿赂, 终于在这天晚上把叶晨留了下来。

  叶晨生了两天闷气, 心中的郁气就消了, 不过看着楚晓昱焦急又欲言又止的表情, 又觉得很有趣,于是就看了几天好戏。

  他也心疼晓昱姐,所以就顺水推舟的留下来了。

  夫妻小两口坐在烛火下, 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

  楚晓昱掌心的温热通过十指相扣传给叶晨,侧头看这他的侧脸, 轻声说道:“不用担心的,我会好好照顾好自己,会时常写信回来,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孩子要是不听话了,直接教训便是,你啊,就是心太软了。”

  叶晨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晓昱姐, 嗔道:“哪儿有你这样当娘的啊,一点也不心疼孩子。”

  楚晓昱笑着说道:“我哪儿有不心疼啊, 但是孩子该教育就得教育, 我这不是怕你心软嘛。”

  说完就凑上前轻轻地吻了一下叶晨的侧脸。

  叶晨长睫轻颤,猛地把脸侧向一边。都是老夫老妻了,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感受到她停在自己脸上的视线, 回想起刚才温热的触感,他不禁红了张脸。

  楚晓昱知道叶晨的脸皮子薄,全当瞧不见他羞红的脸颊。

  “今天晚上的月亮真漂亮,阿晨你说呢?”楚晓昱凑上前,将下巴搁在叶晨的肩膀上,轻轻的蹭着叶晨柔软的脸颊。

  叶晨的脸色更红了,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夜色撩人,一时间春风无度。

  接连几天的早上,楚妍和楚凌都没见着爹爹。

  这天早上两姐弟是终于忍不住了,满屋子找爹爹,懵懂的眼睛里全是惊慌,不一会大大的眼睛里全是泪花。

  跟着两位小主子的仆人手忙脚乱的,但是家主的事,他们也不敢多嘴。

  小鑫听见下人的禀报,自己进去看了一眼,主君还睡得香甜,无奈的摇头叹气。

  出去后端着一盘点心去哄两个小孩儿,楚凌到是被哄住了,可是楚妍还扒在门框上,想要进去。

  小鑫急啊,余光扫见家主的身影,赶紧对着楚妍说道:“小姐,你看看,那是谁?”

  今天休沐,楚晓昱出门一趟之后很快就回来了,谁知就见了眼前这有趣的一幕。

  她虎着一张脸,几步快走把撒娇耍赖的楚妍抱起来,用力颠了几下,顺便又给她挠了几下痒痒。

  楚妍:“哈哈哈……”

  楚凌不为所动,依旧低头吃着盘子里的点心。

  ……

  赈灾的物资准备好之后,楚晓昱便和太女,黎希一起出京了。(黎希自动请命,原因是对着家里思春的弟弟没眼看)

  在马车上,她无意间瞥见了太女腰间用金刀鞘刻着雕龙纹的弯刀,瞬间陷入了沉思。

  这把刀她好像在皇上的议政厅里面见过,这是尚方宝剑吧?!难道此行并不是单纯的救灾吗?

  许是楚晓昱的表情过于明显,马车里的人都看了出来。

  黎希双手枕在脖子后,“哟,发现了啊?”

  楚晓昱有些僵硬的转过头,“发现什么了?”

  太女轻笑一声,“这是走之前母皇特意交给我的,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其他御赐之物倒是无所谓,但是那刀剑,特别是皇上身上佩戴的刀剑却是不能随便赐予的。在这种特殊时候赐予,任谁都能想到其中含义。

  先斩后奏。

  江南有什么需要先斩后奏的?楚晓昱想想就觉得很麻烦。

  皇上的大皇女汉王如今已二十六了,却不受皇上重用,谢贵夫在皇宫中也是权威甚重,两人自然不甘心。

  江南是世家盘踞之地,不过经过皇帝陛下几次打击,再加上几次洗牌,现在服管教多了。

  不过他们心里总是不甘心的,总是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好来巩固他们的利益。

  刚好汉王夫家也是个老牌世家,那肯定是扶持汉王了。

  此次的江南之行肯定不简单,楚晓昱长吁一口气。

  黎希闷笑,与太女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楚晓昱一脸懵=懵逼的看着两人。

  太女笑着道:“晓昱放心便是,母皇既然没和你提起,说明你不用操心这件事,交给我和黎希就好,到是赈灾的事情,还要你多费心。”

  楚晓昱点头,如此就好,厚黑学她研究得不深。

  快马加鞭赶到了江南,简单的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后,太女就把救济灾民,分发物资之事自己派人去做了……江南给楚晓昱穿小鞋的官员多是汉王一系的,汉王造的孽,就让她这个妹妹来管好了。

  楚晓昱则拉着黎希跑到大坝上,带着人去修大坝。

  “让士兵们去修大坝真的好吗?”黎希问道。

  以前修大坝都是服徭役的人来,军队只是负责维持秩序,现在她们不但把附近军队调来修筑大坝,还把自己的护卫也叫上了,这还是第一次。

  “好不好,你接着看下去就是了。”楚晓昱挽起袖子,“我也要跟着去帮忙,你要去吗?”

  黎希咬咬牙:“去!”

  好不好,楚晓昱其实也不知道。

  她只是缺人而已。

  这江南遭灾,民夫缺得挺厉害。虽说在这个时候,一般官员都是就地征用民夫,但楚晓昱来之前,当地官员不作为,或者说,准备给楚晓昱一个下马威,并没有新征徭役。

  但太女可不是吃素的,直接摆了一个鸿门宴,等那些官员来了之后,懒得扯皮,威逼利诱都来一番,那些官员的脸色瞬间就差了。

  虽然他们松口了,但这修筑大坝以防缺口什么的,可不能拖。

  楚晓昱想来想去,就把军队用上了。

  为了维持稳定,军队来得挺多的,南边一向安稳,这边的驻军都闲的发慌,这次有事就凑上来了,看能不能捞点什么功劳。

  和洪水战斗,总比和人对砍来得稍微完全些。

  虽然楚晓昱让军队参与抗洪救灾这事并没有先例,但海域太女啊。

  楚晓昱表示:狐假虎威我可是很在行的。

  而且太女也打了包票,会给她们记功劳之后,就都上阵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使把力气,就有功劳,何乐而不为?

  江南文官有部分听世家的,不和楚晓昱。黎希好好相处。

  但武官们都对黎希很有好感,黎希出自武勋世家,也上过战场拿过军功,相处起来也甚是轻松。

  楚晓昱也还可以,虽然是个文官,但说话做事都很果断,丝毫没有酸臭儒生的特质。

  楚晓昱本以为这初次吃螃蟹,会引来旁人不满。但文臣那边被太女解决了(她们也没法对军队之事插嘴)。而武将这边也不知道怎么了,竟没有任何阻拦的人,基本上她说什么就做什么,不但把她吩咐的事统统完成,甚至完成得更好,然后在她面前邀功。

  虽然不知道为啥,事情顺利展开了,楚晓昱就有心思做接下来的事了。

  她首先召了几个嘴皮子特别能说的人,到处宣扬,这军队是皇帝陛下特意派来的,这参军的都是人民的子弟,是来保卫人民的。

  人们在悲伤的时候特别需要救命稻草,这救民稻草不只是物资,更是精神上的。

  他们需要看到的,是希望。

  他们需要看到的,是自己并未被放弃的希望。

  然后陛下就把军队派来了。

  江南人民也是遭受过匪寇骚扰的,也是被军队救过的。只是之前人们都认为军队抗击匪寇是应有之事,没想到他们是在保护自己这一点。

  而军队是官老爷,自然也是没想到这一点的。

  现在楚晓昱开始宣传,那效果是杠杠的,大坝上的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帮忙。

  又过了几天,当口号和歌曲传开之后,就有民众在大坝上晃悠。有人问楚晓昱,是否要把闲杂人等驱逐,楚晓昱摇摇头,找来人询问之后,果然是有人想要“参军”。

  楚晓昱接见了这些作为代表的乡绅老人,表示只要听从指挥,谁都可以来。这把黎希吓了一跳,她想着这么多人,这么混乱,到时候会不会帮倒忙。

  但后来她就知道,是多虑了。劳动人民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再加上又军队带头,又不是打仗之类需要多强专业性的事,只要肯出力气就成了。

  来了一批自愿帮忙的青年女子,就有第二批,帮忙的人越来越多。

  那些江南官员要么就是卡着徭役不放,要么就说钱粮不够,要么说这里的人遭灾了还征徭役不是明君所为。就算是太女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僵持着。

  现在好了,徭役都不用征了,民众们都自发来帮忙了。

  这里能来的青年女子都来了,小孩夫郎忙着做饭洗衣服送水,连老人都不愿意闲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乡绅们纷纷拿出存粮,大夫们自愿背着药箱来给大家看病,熬药汤驱寒。

  “因为这是生死存亡之时。”楚晓昱道,“若是大坝垮了,这些乡绅地主,其家业也全都毁了,能转移出去的金银细软又能有多少?”

  “最可怕的就是天威。”黎希望着汹涌的河水感叹道。

  楚晓昱笑道:“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我们总是能相出办法的。”

  黎希看着忙来忙去的民众们,眼神逐渐坚定,“晓昱说的是。”

  …………

  许是看见大坝的情况逐渐好转,有些人坐不住了,天□□外散发着谣言,什么大坝要跨啦,太女殿下要撤啦,钦差们都是来糊弄的人的啦,现在她们只是来做过样子迷惑大家,到时候她们都会走。

  眼见谣言传得越来越烈,闹的人心惶惶,楚晓昱冷笑一声,等着吧,有你们受的。

  …………

  “开会啦!开会啦!”有人敲着铜锣,到处通知着,“王爷开会啦!传谣言的人抓到了!想毁掉大坝!毁掉咱们家乡的人抓到了。”

  什么?之前果然是谣言啊!

  什么?不但传谣言,还要毁掉大坝?!

  赶快去看看啊!

  除了现在有工作的人,其他人都围到了大坝上,太女、楚晓昱和黎希坐在椅子上,前面跪了一排五花大绑的人。

  这些人许多人都很眼熟,这不是当地的大盐商还有勋贵吗?

  太女冷笑着看着地上跪着的嘴里塞着布的人,叫人拿来一叠书信给周围的人传着。

  “是倭寇的字!”

  “倭寇!”

  “她们和倭寇有勾结!”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认识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是倭寇的文字就跟汉子缺胳膊少腿似的,她们这边常有倭寇出没,认识这是倭寇文字的不好。

  太女伸手往下压了压,立刻有人喊安静。

  太女背着手站起来,大声道:“前段时间的妖艳大家也听到了,谢谢大家并未相信谣言,仍然奋斗在抗击洪水最前线。”

  一些心里已经信了的人顿时尴尬不已,不过这时候大家都要吼着“我们从来没信过”、“打死她们”

  “如大家所见,这群人已经投靠了倭寇!不!她们早就投靠了倭寇,朝廷已经查明了,之前多次倭寇袭击,都有她们通风报信!”

  这下跟捅了马蜂窝似的,群情激奋,有不少人已经从地上捡起石子,往那几个人身上砸。

  “杀了她们!”

  “杀了她们!”

  “狗娘养的!作孽啊!”

  太女神情愤怒的站起来,拿出一道明黄色圣旨,道:“母皇特意让孤带来密旨和尚方宝刀,若是查明此事,准许先斩后奏!”

  手起刀落,鲜血溅起三尺,剩下的人也被士兵砍下,尸体和脑袋被扔进洪水中,瞬间淹没在洪流之中,只有一丝血色也很快被冲散。

  …………

  很快洪水的事情终于好转,梅雨天也即将过去,回想了一下以前学的地理知识,很快江南就会迎来艳阳天,这危机是解除了。

  虽然已经不用担心决堤,但水灾过后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灾后重建可不比抗洪救灾轻松。

  被水冲到的房子重建,被水淹过的田地补种上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夏秋季节播种,在冬季就能收获。

  新作物因为当地望族抵制,一直没能在江南推广,也没能好好利用新作物给皇帝陛下刷一把声望,现在终于是派上了用场。

  现在总不会有人嚷嚷着不让种了,当地民众都会用锄头砸死她。就连最迂腐的人都不会再说这些新作物的不是。现在粮食都被摧毁了,秋季几乎颗粒无收,大家的存粮即使是有朝廷的救济,这个冬季也十分难熬。

  以前受灾的时候都是这么过的,冬季都缺衣少食过的,什么流民什么卖儿卖女什么杀烧抢掠啊,都是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

  现在楚晓昱带来的新粮食作物,说现在种下,好生照顾着,到了深秋初冬就有得吃了,产量还很高。北方的人早就吃上了这些新作物,就是江南的一些人不停朝廷的话,不给江南的百姓们吃。

  楚晓昱此次带来的赈灾粮食中,就有玉米、土豆、红薯这些,北方现在产量很高,又好储存,又好填饱肚子。虽说粗粮什么的没有白面粉好下咽,但是普通百姓也不可能吃白面粉。

  他们都是吃着混着麦糠米糠的粗粮,这些粗粮,可比玉米土豆什么的噎嗓子的多。

  又好吃又好种,过冬能吃土若是产量高,说不得还能过一个好年。

  百姓们家园保住了,毁掉的地上种满了新粮食,未来也有了盼头,精气神十足,大家都喜气洋洋的,都不像是遭了灾。

  待第一批苗苗长起来的时候,百姓们喜极而泣。

  出苗了,他们就看到了希望。

  天公此时也作美,该出太阳的时候出太阳,该下雨的时候下雨,新补种上的粮食长势十分喜人,从京城派来的匠人们也说,照这种情形,不出意外,今年定能丰收。

第62章 赈灾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女尊之娇养小夫郎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女尊之娇养小夫郎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