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世梦华》作者:莫辞酒凉【完结+番外】

  文案:

  让楚昭华愤慨了好几天的事,怎么会有这样的理。平时的苏家小少爷,不是死皮赖脸的缠着他,就是厚颜无耻的说喜欢他。难得被他擒住了大半颗少男芳心,说不要了就不要。

  而楚玉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等自己登基为帝之后就非得后宫佳丽三千。就算是有,独宠他曲思天一人不就好了,可他偏偏要说老死都不再往来。

  备注:

  ①文中出现的历史朝代,和引用的诗文,地名以及相关人物等信息全部架空。

  ②文笔渣,剧情渣,仅是兴趣使然,不喜莫入!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近水楼台 平步青云

  搜索关键字:主角:楚昭华(沈君华),苏子陌 ┃ 配角:曲思天,楚玉,李无忧 ┃ 其它:架空

  一句话简介:爱我一下会死吗

  第一章

  春雪消融的三月初,国相府正大张旗鼓地忙着设宴,谢相爷的六十大寿,宁王带着不争气的小儿子楚昭华一同赴宴。

  筵席上,国相爷拉着宁王多喝了几杯,便稀里糊涂地为两家的儿女撮合了婚事。

  楚昭华顶着一张快要坍塌的笑脸从桌下踩了他父王几脚,定婚结亲好歹听听他的主意,偏偏他父王又狠了心的踩回去。

  前些日子随友人来长安游玩,正巧看到国相家的千金在街市骑了一匹快马,本就不宽敞的街市瞬时被弄的鸡犬不宁。

  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茶肆,来往的客人无意撞了她的肩臂,人家道歉的话说了不少,偏偏抓着不放。

  楚昭华本欲去解围,无奈友人握着一把扇子拦住他:“国相家的千金,道理是说不通的,她发过了脾气自然放了他,你帮他反而会越帮越坏。”

  楚昭华本就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主,再看到相爷身旁端坐的一副温柔讨巧的谢婉儿,打心眼里的厌烦又多了几分。

  可是自古今往来,婚姻大事一直由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楚昭华深知自己磨破嘴皮子也抵不过父王的一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娶谢婉儿,他是必须得娶,但恰巧他也不是那种逆来顺受,会乖乖受命于父母的人。

  由着一席溜须拍马之辈口口称赞他们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他也只是气定神闲地佯做自己很喜欢这门婚事,仿佛受了无尚的恩赐,会和父王尽快选个良辰吉日娶谢婉儿过门。

  在所有人以为促成了一段良好姻缘而陶醉在梦乡时,楚昭华怀揣着在宁王府生活了十七年的美好记忆,悄悄地摆脱了父母之命的束缚。坐着隐约在雾霭中的最早的一艘客船,顺着百里风光尽览的大运河一路南行至钱塘。

  幼时的街巷转角,自蜀地来的神半仙,在路口搭了一处简摊,求财算命,天机命理,求得,求不得。

  年幼的小昭华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说书人都讲不出的奇特故事。大大的苹果塞进半仙的手中,生津解渴。

  神半仙摸摸楚昭华的小脑袋,笑容慈祥,宛是最疼爱他的外公:“你可知道什么是缘?”

  小昭华当然不懂什么是缘。

  神半仙摇摇头,深深浅浅,丝丝缕缕“你这个年纪当然是不懂。”然后又笑着抬起手,指着遥远的江南道“那个地方你终归是要去。”

  或许是因为神半仙的一句话,又或许是命中注定,他真的下了江南。

  白墙,青瓦,蜿蜒一脉的清澈碧绿,遥远地传来画舫里的悠扬琵琶声。楚昭华想着若是来时下着雨,会不会应了那句斜风细雨不思归?

  想到不思归!他竟是有些难掩的小愁绪。诗句虽是那么说,可怎么会不思归,纵然外乡再好,可谁不惦念着爹娘怀中的那一处安暖的避风塘,只是那个家如今是回不去的。

  此时的父王在做什么呢?悄悄地瞒着国相,带着恨不得抽死他的心情正满城风雨地捉拿他,再或者是愁眉苦脸地想对策。

  宴席上的一句话又不是儿戏,虽然是父王酒醉后的无心。

  但无心却是不该吧,要不父王为什么偏偏只带着他去赴国相的寿宴。而这是让楚昭华最为气恼的地方,为什么不能事先和他商量一下,虽然他知道父王也是为了他好,可是……

  哪还有那么多可是,既然逃出来了,干嘛还想这些都成了往事的烦心事。反正他从家里带足了盘缠,逍遥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

  可话说回来人倒霉喝凉水也会塞牙,适才在码头看到一女子差点摔倒,便好心地伸手去扶。

  这一扶不要紧,他的钱袋便随着那慌张道了声谢的弱女子越行越远。

  楚昭华站在原地愣了愣,听到肚腹发出一阵抱怨声,却是饿了“要不,回去娶谢婉儿!”

  但他楚昭华怎么会是那种没有骨气的人,大不了和街边的叫花子为伍,讨一顿饭该不是难事。

  年长的叫花子恐他华冠丽服怕是来寻衅滋事,稍带着几个熟络的兄弟灰溜溜地躲开。只剩身旁风雨不动的小叫花子从乱蓬蓬的头发里面露出一张并不难看的少年脸,又把手中装铜板的破饭碗抱的紧了又紧。

  楚昭华皱着眉头,从袖兜掏出竹箫。打架斗殴他可不擅长,要是有那本事,还不如做个义贼。不仅自己丰衣足食,还能顺便造福百姓,何乐而不为。于是笑着对小叫花子说:这样傻坐着要不来几个钱,我帮你,你分我一顿饭钱。

  小叫花子眨了眨清澈而透亮的眼睛,还未作出反应,婉转灵秀的曲调便似从摇曳着婆娑竹影的清溪雅地拂风而过,仿似载了万千花红扬扬洒洒地落了一肩。

  也许被箫声所吸引,又或者是被落入碗中的铜板叮咚声响所惊愕,小叫花子恍然惊醒道:“你让我想起一个人,春秋楚国的伍子胥,也是执了一支长箫借以乞讨过活。”

  楚昭华叹了口气,朝着围观的人群谄媚了一张笑脸,然后对着身旁的小叫花子说:“伍子胥是贤才能将,而我不过是一个懂些音律再无长处的庸人罢了,怎能和他相提并论。”

  小叫花子不理解地点点头,哪有说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慢慢地从腰间取出一袋碎银塞到楚昭华的手中:“不管怎样,你懂我不会的音律就是厉害,这些银子送给你。”

  楚昭华探了钱袋一眼,咽着吐沫惊讶道:“你这乞丐该不会是装出来的吧!”

  小叫花子的眼睛瞬间变得更加明亮,似有万千星尘涌出,佩服道:“这你也看出来了。”

  当乞丐的还能出手这么大方,不是装的还能是专业为生的吗?苦笑着从钱袋里掏出一锭银子:“这些就够了。”

  又舍不得似地抖抖手,心想着作何还要还回去,他如今可是身无分文,江湖救急,快拒绝他。

  小叫花子确实没令他失望,连忙拦下他的推辞动作:“你放心,银子我家有的是,这些你拿去用。如果过意不去,等有钱了再还我也不迟。”

  说着弯下身,一个一个地拾起饭碗里的铜板,转眼凑到楚昭华的面前:我叫李无忧。

  楚昭华没有立刻自报家门,而是愣了片刻,毕竟自己是逃婚出来的,说不准哪天父王就派人追了来,还是不要用本名的好,于是笑着说“沈君华!”

  李无忧反复念了几遍,谨记于心地说道“君华兄,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楚昭华拱拱手,正要收起手中的竹箫,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上前拦了李无忧的去路:这支竹箫是教我音律的外公赠给我的,你先替我保管,等我有了钱再……

  李无忧摆出一副难为情的忧愁模样:“君华兄说的是哪里的话,我本就不打算让你还钱。但为了再见到你,这只箫,我收下了。”

  和李无忧拜别后,楚昭华先是混饱了肚子,便随意地逛到了城郊的花昙山。

  山里的时季不比城中,隐隐地透着一点荒凉,但荒凉中又隐藏着即将到来的绿意繁花。就在他准备返回城中时看到了朱红大门洞开的天玉书院。

  楚昭华在门前伫了伫,又探着头向里望了望,不禁想到他父王以前总是饱含深情地赞美他说:你啊,除了不学无术,简直一无是处。

  其实他知道父王是恨他不像两个哥哥一样成气候,但那时的他始终认为自家有权有势,课业学的好坏都无所谓。虽是不愿学,但还是被父王请来的冷血先生迫着读了好些的书。

  要是趁着离家在外,考上个状元榜眼或者探花什么的,至少是个进士,在他父王和朋友面前也好炫耀一次。可话说回来,他如今连宁王府都不敢回,还提什么光耀门第的事情。

  幸是忖到最后的这点儿意外小心思没有打消楚昭华想要考取功名的念头,否则他这辈子也许都不会遇见那个日后让他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又太奢侈的苏子陌。

  说起苏子陌,并没有像楚昭华一样开了外挂的惊人容貌,若是放入万千的人海洪流中,也就是再平凡不过的一粟。但就是这再平凡不过的一粟在有些时候也会变的秀色可餐。

  虽说楚昭华很想去书院读书,但是人在江湖飘,总有诸多的不如意,就好比此时此刻的他根本没有多余的银子供他读书。

  李无忧赠他的银子虽然多,但能过多久呢,不如做个小买卖,等手头宽裕了再说。

  然后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天玉书院的牌匾,失落地叹口气。却在转身欲走之际被自院内走出的白衣男子叫住:门外的那位公子请留步。

  楚昭华来回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后指了指自己,看到那个人点点头,便老实地站在原地。

  先前没有看清,等那个人走到他的近处并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手掌时,他才发现自己被美貌吸引后的失态。

  站在他对面的男子白裳墨发,尤其是那张鬼斧神工的脸,简直和他小时候临摹过的漂亮仙子一个模样。他在心里想了很多词,譬如俊朗非凡,玉树临风,再譬如风流倜傥,宸宁之貌,却想到最后竟没有一个词能配的上他的容貌。

  白衣男子被楚昭华的傻样弄的忍俊不禁,用袖子挡着嘴角笑了笑说:我姓曲名思天,是天玉书院的山长。

  他是天玉书院的山长?这种惊奇比知道李无忧是有钱家的公子来的还要震撼,半天才发出一声啊字的大大疑问。

  就以他对授业先生的印象来说,那样的人从来都是不苟言笑,苛责严厉,做事谈学问更是一板一眼,而年纪自然和他的父王差不多,四五十岁左右。

  可无端冒出来的曲思天是怎么个情况,看年纪顶多弱冠有余,再看神态,那是个委婉平和。除了无良作者拿他开耍,要不就是古圣贤的那句人不可貌像,海不可斗量。

  曲思天看出了楚昭华的疑虑,但此时的他并不想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好解释,无非是才识过人罢了。

第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浮世梦华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浮世梦华最新免费+番外